阿根廷的科技发展水平在拉丁美洲国家中位居前列,但与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经济体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2003 年以来,阿根廷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仅在2014 年出现了小幅下降。在拉丁美洲国家中,阿根廷的研发投入居第三位,2015年占拉丁美洲总量的8%。[34] 阿根廷的生物技术、航天技术、原子能技术、纳米技术、农业科技、信息技术等在拉丁美洲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
长期以来,阿根廷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早在19 世纪中后期,阿根廷政府就开始着手建立本国的科学技术研究体系,陆续在公立大学创办了一批自然和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20 世纪40~50 年代,阿根廷政府开始在高等院校之外设立新的科学研究机构,使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1958 年成立的全国科学技术研究委员会(CONICET),负责推动和实施全国范围内的科研活动。该委员会现隶属于阿根廷科学技术与生产创新部,已发展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科研活动促进机构之一。其5 大研究领域包括农业、工程和材料科学、生物学和医学、精密和自然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除推动和组织科研工作以外,该委员会还设有专门的机构,致力于将科研成果应用到生产领域。此外,阿根廷还在1954 年成立了全国国防科技研究所(CITEDEF)、在 1956 年成立了全国农牧业技术研究所(INTA)、在1957 年成立了全国工业技术研究所、在1962 年成立了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等一批科研机构,开展不同专业的科研工作。
虽然阿根廷的科学技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了较大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阿根廷科技水平的提高。一是阿根廷对科技研究工作的管理一直没能上升到国家政策的层面。1996 年,阿根廷成立了一个部际机构——科学技术内阁(GACTEC),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在科学技术发展方面的重要责任。科学技术内阁由各部派代表组成,受内阁首席部长直接领导,主要职能是制定科技创新政策和计划,确定科研重点,划拨科研经费,并推动国际合作和私人部门参与研发活动。但是长期以来,全国科技工作的主管部门一直是教育部。直到2007 年,科学技术与生产创新部成立,才标志着阿根廷的科学技术研究被真正纳入国家政策的管理体系中。
二是人才流失的问题日益突出。20 世纪 60—80 年代,在政局不稳、政治矛盾尖锐、恶性通货膨胀、军政府实行高压政策等背景下,大量高端科技人才选择了移民海外。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随着阿根廷科技政策的调整,人才外流的情况才有所缓解。为吸引科技人才的回归,阿根廷从2003 年起开始实施“寻根计划”(Plan Raíces),即通过一些鼓励政策,吸引外流的人才回到阿根廷为国效力。2008年,在科技部的推动下,这一计划成为长效机制。截至2013 年,已有上千名海外科技人才回到阿根廷从事科研工作。(www.daowen.com)
图6−2 2015 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研发经费占GDP 的比重
资料来源:RICYT. El Estado de la Ciencia. Principales Indicadores de Ciencia y Tecnología Iberoamericanos/ Interamericanos [R]. Buenos Aires: Altuna Impresores S.R.L., 2017: 21.
三是经费不足。2015 年,阿根廷的研发经费仅占GDP 的0.63%,虽然这一比重在拉丁美洲国家中居第二位,但在国际上处于较低水平(见图6 − 2)。 四是科研成果难以有效地应用于生产领域。阿根廷的科研活动主要由政府出资进行,科研成果也集中于政府部门的科研机构和公立大学,私人部门的研发能力较弱,成果较少,这导致科研成果的研发与转化为产品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阿根廷对高技术产品的需求主要依靠进口来满足。因此,在中高和高技术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中,阿根廷长期处于逆差地位。2010 年以后,阿根廷的中低技术产品贸易也出现了逆差。2016 年,在阿根廷的全部出口产品中,高技术产品只占8.8%,[35] 主要包括药品、生物燃料、化妆品、航空设备、医疗设备、软件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