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政府宏观调控优化措施

政府宏观调控优化措施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阿根廷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信贷政策、贸易政策等进行宏观经济调控。表122012—2016 年阿根廷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占GDP 的比重单位:%资料来源:阿根廷国家统计和调查局官方网站,查询时间2018 年4 月26 日。央行不断通过改变利率水平来进行宏观调控。从2012 年起,由于资本外流的趋势有所加重,政府开始实施严格的外汇管制。

政府宏观调控优化措施

阿根廷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信贷政策、贸易政策等进行宏观经济调控

在财政方面,历史上阿根廷通常采取赤字财政政策。1862—1979 年的118 个财政年度里,仅有 16 个年度是顺差,其余均是赤字。[12] 这与政府不断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增加公共投资有直接关系。政府通过发行外债弥补赤字,导致外债激增。20 世纪80 年代债务危机时期,政府财政进一步恶化,只能频繁使用增加货币发行量的手段弥补赤字,这又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20 世纪90 年代前期,政府实行了财政紧缩政策,加之私有化带来的大量收入,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90 年代后期,财政状况有所恶化。在当时的货币局制度下,政府不能通过增发货币来弥补赤字,只能大举借债。

2003 年以后,政府确立了谨慎扩张的财政政策,但注意控制支出的增长速度,将保持财政平衡、实现盈余作为首要目标。2003—2008 年,阿根廷实现了初级财政和财政总收支的盈余,这在其历史上并不多见。从2009 年开始,阿根廷面临的财政压力加大,但政府仍然维持了扩张性财政政策。总的来看,财政支出的增速明显快于收入的增速,导致财政赤字不断扩大。财政支出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向公用事业提供了巨额补贴,使得财政向私人部门的资金转移逐年上升。另外,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和各项社会政策的实施也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政府弥补赤字的主要方式是利用央行提供短期贷款。2012—2016 年,阿根廷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占GDP 的比重如表1 − 2 所示。

表1−2 2012—2016 年阿根廷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占GDP 的比重 单位:%

资料来源:阿根廷国家统计和调查局官方网站,查询时间2018 年4 月26 日。https:// www.indec.gob.ar/nivel4_default.asp?id_tema_1=3&id_tema_2=10&id_tema_3=101.

2016 年以来,马克里政府实施了财政紧缩政策,并宣布力争在4 年内实现财政平衡。政府主要通过削减对公用事业的财政补贴和裁减公共机构人员等手段来减少开支。

货币政策方面,从 1991 年起,阿根廷开始实施旨在抑制通货膨胀的“兑换计划”,即货币局制度,其主要内容为:采取固定汇率,货币基础完全以中央银行外汇储备为支撑,央行不得向政府和银行体系发放贷款,美元可自由兑换等。在货币局制度下,由于央行不能再通过发行货币弥补财政赤字,因此通货膨胀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在“兑换计划”实施的11 年中,由于央行无法自主决定货币的发行量,因此货币政策完全是被动的,难以发挥调节经济的功能。

2001 年“兑换计划”被废除后,央行重新掌握了货币供应量的决定权。货币政策也由原来的汇率目标制转变为货币供应量目标制。中间目标起初是货币基础的季度增长率,从2006 年起改为M2 的季度增长率。控制通货膨胀、维护比索币值稳定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央行每季度公布货币总量目标,并规定一个浮动的上限。2012 年以后,阿根廷央行为追求经济增长,采取的是积极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货币投放规模较大。为避免货币过量供应对外汇市场的冲击,央行通过发行LEBAC(Letras del Banco Central)和NOBAC(Notas del Banco Central)两种中央银行票据等手段对过剩流动性进行对冲。财政和货币扩张政策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尽管政府采取了多种手段治理通货膨胀,如与供应商签订价格协议、冻结部分公用事业价格、提供财政补贴、限制出口以保障国内供应等,但均收效甚微。从2014 年起,阿根廷的通胀水平居高不下,难以抑制。

马克里上台后,将控制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并确定了到2020年将通货膨胀水平下降到5%的具体目标。为此,政府采取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增加了央行票据的发行量。2008—2017 年,阿根廷的货币增长率、阿根廷与拉丁美洲国家平均水平的消费价格指数分别如表1 − 3 和表1 − 4 所示。(www.daowen.com)

表1−3 2008—2017 年阿根廷货币增长率 单位:%

资料来源:CEPAL. Balance Preliminar de las Economías de América Latina y el Caribe 2017 [R]. Santiago de Chile: CEPAL, 2017: 123.

表1−4 2008—2017 年消费价格指数 单位:%

资料来源:CEPAL. Balance Preliminar de las Economías de América Latina y el Caribe 2017 [R]. Santiago de Chile: CEPAL, 2017: 128.

2001 年固定汇率制度被弃除后,利率政策开始发挥调节宏观经济的作用。2006 年以前,为刺激生产和总需求,阿根廷央行维持了较低的利率水平。但随着通胀问题的加剧,利率水平不断提高。从2014 年起,阿根廷经济出现明显的“滞胀”特征。央行不断通过改变利率水平来进行宏观调控。为抑制通胀,央行数次提高利率,但考虑到高利率无助于经济复苏,央行又不得不多次降低利率。

在汇率政策方面,自采取浮动汇率制后,阿根廷央行通过在外汇市场上频繁买卖美元保持汇率的稳定,不仅降低了汇率的波动,而且打消了市场对汇率变动的疑虑。在外汇市场趋于稳定后,阿根廷政府明确提出将采用“有竞争力的、稳定的和央行管理下的浮动汇率制度”。此后,阿根廷比索对美元的名义汇率保持小幅贬值趋势,但因通货膨胀因素,实际汇率处于升值趋势。从2012 年起,由于资本外流的趋势有所加重,政府开始实施严格的外汇管制。主要措施包括强制出口企业在国内结汇、严格控制企业和个人购买外汇、要求保险公司将国外投资汇回国内、限制进口等。美元的短缺导致黑市交易异常活跃,而且黑市与官方汇率的差距不断扩大。2015 年12 月,新上任的马克里政府取消了外汇管制,比索在一天之内贬值40%以上,但随后几天汇率逐渐企稳回升。2017 年 12 月底,比索对美元名义汇率为18.649:1。

信贷政策方面,2001 经济危机之后,为鼓励投资、扩大生产,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推动信贷,放松了对中小企业和消费者的贷款限制,使信贷规模逐步扩大,2016 年占GDP 的23.5%。[13]

在贸易政策方面,20 世纪90 年代采取贸易自由化,以适应经济开放和满足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通过降低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推动一体化等措施强化对外开放。2003 年以后,贸易政策的目标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对外贸易要适应宏观经济的需要。一是保持贸易顺差,通过充实外汇储备,增强国家抵御外部冲击和偿还外债的能力;二是通过征收出口税,增加财政收入;三要通过限制出口,改变供求关系,以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另一方面,贸易政策要有助于“再工业化”,要对部分进口商品予以限制,以保护国内薄弱的工业和就业岗位。根据以上目标,阿根廷贸易政策的保护主义倾向日渐浓厚,贸易开放程度有所下降。2008 年以后,阿根廷为确保贸易顺差,进一步强化了进口限制。马克里政府上台后,取消或降低了不同商品的出口税,放松了进口管制,同时致力于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