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商务英语翻译的流派与理论探析

商务英语翻译的流派与理论探析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商务英语在翻译的过程中并不是凭借译者的主观思维随意进行翻译的,而是需要一定的理论作为指导。下面对能够指导商务英语翻译的流派与理论进行介绍。对这些翻译流派的了解对于商务英语的翻译也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在语言学研究的基础上,将信息论应用到翻译研究过程中,并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翻译原则。他指出,“对等”是翻译研究和实践中的关键问题。

商务英语在翻译的过程中并不是凭借译者的主观思维随意进行翻译的,而是需要一定的理论作为指导。下面对能够指导商务英语翻译的流派与理论进行介绍。

(一)商务英语翻译的流派

在对翻译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不同的学者由于观点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对这些翻译流派的了解对于商务英语的翻译也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1.语文学

语文学派(the philological school)是西方最早出现的翻译学派。这个学派主张翻译是一门艺术,因此将翻译作为原作者使用译入语进行的再创造,研究方法主要是语文的。语文学派认为译文要和原文一样带给读者美的享受,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译文的神韵,不应该死译、强译,保持译文的美学效应。

语文学派在发展过程中比较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德莱顿(John Dryden)、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和塞弗瑞(Theodore Savory)等。

德莱顿是17世纪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他主张翻译应该以原文和原作者作为着眼点,尊重原作的思想,最大限度地使用译入语对原文进行表现。同时,德莱顿对翻译的另一大贡献在于其提出了翻译的三大类别:逐字翻译、意译和拟作。这种分类方法打破了当时二分法的束缚,对于西方翻译理论史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泰特勒是西方语言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在其著作《论翻译原则》中指出,“对译者来说,在忠实和谨慎以外,也没有其他要求。但既然不得不承认语言的特性不同,于是一般人都普遍认为,译者的职责只是洞悉原文的意义和精髓,透彻了解原文作者的思想,以及用他认为最适当的文字传达出来”。由此,泰特勒提出了西方翻译中重要的三原则。

塞弗瑞对西方语文学派的贡献在于其提出了著名的六对翻译原则。

从总体上说,西方语文学派在研究过程中主要关注译文的忠实性。同时,认为原文对译文有一定的主导作用,因此翻译时应该时刻以原文为标准,最大限度地追求原文和译文的契合性。

但是需要指出,语文学派过分重视原文对译文的指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译文创造性的发挥。

2.阐释学派

由于个人思维方式的差异、语言使用习惯的不同以及认识世界角度的不同,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对于语言的理解层面也带有差异性。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研究意义的一门学科—阐释学应运而生。

阐释学在研究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语义,也就是要探索理解与解释之间的本质。在理解与解释过程中,文本和解释者是必不可少的两大因素,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最根本的任务是探索文本和解释者的本质特征。由于对理解与解释过程中两大因素本质特征的认识不同,阐释学派分为客观阐释学派和主观阐释学派。

客观阐释学派认为,阐释学的主要任务是使读者能够把握原文作者的意图,从而避免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失误。学者赫施(Hirsch)认为应该尊重原文作者的意图,将原文看作是“最合理的解释标准”。他认为,作者的中心思想是对文本理解正确与否的关键。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原文中心的关注。主观阐释学派主要以哲学阐释学和接受美学为理论基础。

阐释学派对翻译也有所关注,并对翻译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很多翻译学家对于阐释翻译有独特的看法。

英国的神学家汉弗雷提出了“翻译即解释”的命题,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阐释学观点的影响。翻译学研究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著名的阐释学家,如海德格尔,他的观点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

阐释学派在翻译研究过程中十分重视阐释学和接受美学,主要是因为以下两个方面:翻译研究的成果能够为阐释学和接受美学提供充分而有力的例证;阐释学和接受美学可以为翻译研究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

从整体上看,阐释学派对翻译的贡献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翻译阐释学派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信息的接受者,是处于主体性的地位。

(2)在翻译过程中应该重视读者的感受,应该以读者的反映为参照物

(3)对翻译的本质进行研究。

(4)通过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的相关原理,对翻译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

(5)传统的翻译学理论认为要忠实于原作,而阐释学派的翻译对此表示质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传统翻译观点。

3.语言学派

20世纪中叶,翻译语言学派产生。著名语言学家雅各布逊在1959年发表的《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中,从语言学角度对语言和翻译的关系、翻译的重要作用、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从而为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尤金·奈达是语言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提出了“翻译的科学”这一重要概念。在语言学研究的基础上,将信息论应用到翻译研究过程中,并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翻译原则。

纽马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的方法,对翻译研究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卡特福德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对翻译进行了不同层次的描写研究,并认为翻译是“用一种等值的语言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的文本材料”。他指出,“对等”是翻译研究和实践中的关键问题。

通过对语言学派翻译家不同观点的介绍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学者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语言转换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也就是“对等”问题。

但是由于过分追求对等,翻译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语言学研究的附庸,无法真正体现出其科学价值。因此,很多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开始从翻译的目的着手,对翻译进行研究。

从整体上说,翻译学中的语言学派主要从对等、功能、认知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通过使用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如功能理论、认知理论、转换生成理论,对翻译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语言学派的翻译研究涉及语言的不同层面,同时也关注到翻译中的功能与认知等因素,因此增加了翻译研究的系统性,是西方翻译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

4.目的学派

翻译目的学派主要强调翻译行为的目的性,认为翻译目的决定了翻译过程和翻译策略的使用。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译者的主动性。

翻译目的学派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是德国最具影响力的翻译学派,同时对于世界翻译理论的发展也有重要贡献,代表人物有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威密尔(Hans J. Vemeer)、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tari)和诺德(Christiane Nord)。

从一般意义上说,翻译目的指的是译文的交际目的,也就是说,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首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而不应该严格遵循对等原则进行翻译。翻译目的学派主张翻译应该具有行为性和文本加工性。这种行为性主要体现在对不同语言转换而进行的复杂设计与构思。翻译的加工性主张不应该将原文作为翻译的唯一标准,原文的作用是为译者提供翻译需要的各类信息。译者在翻译中的任务不再是进行严格对等的语言之间的转换,而应该是从原文中提炼符合翻译目的的信息进行翻译。

翻译目的学派重视译文在译入语中的接受程度和交际功能,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首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对等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传统翻译观点中以原文为硬性标准的翻译传统,为翻译带来了全新的视角,有利于翻译理论与翻译变体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译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但是,目的学派过分夸张读者的主体性,否定了作者的主体性,其观点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未免有些极端,我们应该客观认识它,不能主观臆断。(www.daowen.com)

5.文化学派

翻译中的文化学派主要以1972年霍尔姆斯发表的《翻译研究的明与实》为开端。在这个时期,很多学者主要从文化层面对翻译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文化学派的翻译研究力图打破文学翻译中的禁锢,试图在综合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文学翻译研究。

霍尔姆斯对翻译中的文化学派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首次将翻译作为一门学科的形式进行研究,并且对翻译学科的内容进行了详细描述。他认为,翻译学应该分为纯翻译学和应用翻译学。纯翻译学主要包括描写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应用翻译学主要包括译者培训、翻译辅助手段、翻译批评,这一框架为翻译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西方的翻译研究开始转向文化层面,并积极使用文化理论对翻译进行新的阐释,主要理论有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女性翻译理论、后殖民主义理论。

翻译中文化学派的出现是文化发展的必然,其对于促进翻译研究的活力与应用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6.解构学派

19世纪60年代后期,解构主义学派出现于法国。这种翻译理论是对传统翻译理论的质疑,通过哲学问题、怀疑的态度去审视翻译理论与标准。

解构学派的代表人物为沃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麦克福柯(Michel Foucault)等。这些学者将解构主义的思潮带入翻译研究过程,并通过怀疑与批评的态度对翻译理论的问题进行探究。因此可以说,解构主义的出现为翻译研究带来了全新的视角与研究方向。

解构学派的代表人物沃尔特·本雅明提出,翻译中译文和原文没有忠实可言。他主张译文并不是去再现原文的含义,而应该是对原文的补充与延伸。

雅克·德里认为,翻译的过程是不断对范文进行播撒和延异的过程,译文虽然可以接近原文,但是却不能等同于原文,这主要是因为意义带有不确定性。因此,译文的中心是无法被完全体现出的,译文只是对原文的重新理解与创造,对原文再没有忠实可言。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对原文的观点进行解构,从而使译文具有延续和创新性。

解构主义的观点是对传统翻译观点的颠覆,这种逆向的思维模式为翻译研究带来了新方向。但需要注意的是,解构并不是翻译的目的,而只是翻译的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翻译理论。解构学派的观点能够对传统翻译观点进行改进,目的是更好地指导翻译工作,因此对其理解不能本末倒置。

商务英语翻译也是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翻译流派的观点对于指导商务英语翻译有重要作用。

(二)商务英语翻译的理论

1.目的论

在功能翻译理论中,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其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学者杨晓蓉曾经指出,目的论是“西方翻译理论中的一只劲旅”,可见其对翻译理论的重要贡献。

目的论以目的为总则,将翻译的研究放到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的框架中,这种研究方式为翻译理论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道路。目的论的两条重要原则是语篇内连贯和语篇间连贯。

语篇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认为,译文必须符合逻辑表达习惯和译入语语言习惯,从而能够让读者顺利理解并传递出相关语用信息。

语篇间连贯(intertextual coherence)认为,译文要忠实于原文,不违背原文含义。原文和译文间要保持一定联系性。语篇间的连贯程度受译文使用目的和读者理解程度的影响。

目的论强调:译本的预期目的决定翻译的方法和策略。在翻译过程中,应遵循目的原则(skopos rule)、连贯原则(coherence rule)和忠实原则(f idelity rule)。目的论把翻译所要达到的目的概括为译者的目的、译文的交际目的和使用某种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三种,交际目的决定和影响着其他两个目的。因此,目的论对于商务英语翻译标准的确定影响很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

这笔买卖最后一刻黄了。

The deal fell through at the last minute.

通过对原文和译文的对比,可以发现原文中翻译的重点词汇为“黄了”一词。在我国古代,店铺开张为了图吉利会在门口贴大红纸,象征着“红红火火”。但是当店铺经营不善而无法维持时,就会在门口贴上黄纸,表示“关门大吉”。因此在我国的语言表达中,为了避免使用“关门”这种不吉利的字眼,会使用“黄了”来隐晦地表达出生意失败的含义。

这种表达在商务活动中经常可以遇见,需要译者提高警惕,重视不同文化背景对语言使用习惯的影响,以目的论的相关原则为指导,进行科学、有效的翻译。

2.顺应论

顺应论(theory of adaptation)主张,语言具有商讨性、变异性和顺应性,语言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进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选择活动。因此,对于语言中的顺应情况,应该进行灵活的翻译。语言使用要在四个方面顺应: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

(1)语境关系顺应的翻译。顺应论认为,交际双方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不断激活的语境因素和一些客观存在的事物动态会随着交际过程的变化而变化。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的变化对交际的影响十分重要,因此在具体的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对中西方的语言特点和语言使用环境进行了解,从而提高译文的质量。语境关系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表现为语篇衔接(contextual cohesion)、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和线性序列(sequencing)等。

(2)语言结构顺应的翻译。语言结构顺应是指对语言结构和构成原则的选择。在语言语境的制约下,语言结构顺应涉及语言、语码、语体、话语构建成分和原则的选择;在交际语境的制约下,语言结构顺应涉及说话人的文化背景、意识形态、政治立场、语言策略等。因此,在具体的商务英语翻译中,译者不仅需要注意交际者使用的语音语调、词素词汇、分句主句、命题等语言结构层次,还要使译文的论述主题、逻辑关系、文体风格等与原文和谐一致。

(3)顺应动态性的翻译。“顺应论认为意义是语言结构经交际者的选择在语境中动态生成的,是语言结构、语用策略等动态顺应的产物。”影响顺应动态性的因素主要有语境维度、时间维度、话语结构维度。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注意语言顺应的动态性,进行灵活的翻译活动。

(4)顺应意识突显性的翻译。顺应意识突显(salience)是指语言使用者在语言使用中的元语用意识彰显程度,体现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意识程度的差异。这是因为,交际中人们有时是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语言,而有时却是无意识、不自觉地选择语言。意识突显程度的差异体现在心理和社会两个方面,翻译时可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更好地顺应目的语文化,突显原文意义。

3.功能对等理论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1969)认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 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s.)。这是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翻译定义。

功能对等理论是奈达对翻译研究的一大贡献,主要包括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两个方面。但是奈达认为,由于语言之间的差异性,完全形式对等的翻译是很少见的,动态对等是一种最接近源语信息的翻译方式。

在动态对等的研究上,奈达认为通过对译文读者的反应与原文读者的反映进行对比,能够评判译文的质量。

关于翻译的实质,他认为“翻译的实质就是再现信息”,判断译作是否正确,必须以译文的服务对象为衡量标准。

奈达主张“衡量翻译质量的标准,不仅仅在于所译的词语能否被理解,句子是否合乎语法规范,而在于整个译文使读者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因此,奈达主张译出不同的供选择的译文,让读者检验译文是否明白、易懂,一个好的译者总是要考虑对同一句话或一段文章的各种不同的译法。总之,奈达把读者因素纳入翻译研究,对翻译研究的影响重大。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商务英语翻译也有重要影响。根据这个理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译文在译入语读者中的接受程度,从而对自己的译文进行完善与添加,最终以适应译入语读者的表达,在最大程度上呈现原商务英语的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