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过程是理解和表达的有机结合。合理的翻译过程是正确理解原文,创造性地运用另一种语言,准确无误地再现原文的过程。翻译过程一般分为理解、分层、表达、审核四部分。
(一)理解
翻译的关键首先在于充分理解原文表达的信息,因此,正确理解原文是做好翻译的第一步。译者不但要了解原文的内容,还必须分析原文的内容是如何表达的,这是译者将原文转换成译入语前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对原文分析得越透彻,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翻译起来就越顺,越容易译出比较忠于原文的译文。如果见到原文就勿忙动笔翻译,结果是译到最后都没弄清原文讲了些什么。普通的读者阅读文章,只需弄清大意即可,甚至可以“不求甚解”,然而译者则必须彻底弄清每个句子、每个词,甚至每个音(如在翻译诗歌时)的意义,并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对整个语篇的有机构成做到胸有成竹。有些文本的翻译与原文貌合神离,其部分原因就是没有吃透原文,也就是说,没有成功地解读原文。
另外,要想真正理解,要求译者必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和有关专业背景知识及熟知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知识,否则翻译出来的句子势必留有遗憾。例如美国一则可口可乐的广告:
Can’t Beat the Real Thing.
这句话的真实意义是“挡不住的诱惑!”如果译者没有理解原文,没明白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可能会译为“不能打败真正的商品。”因此,译者首先要明白这是句广告语,广告的目的是宣传产品、打动消费者。又如:
This company is an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company specializing in ferti- lizers, chemicals, cocoa, pesticides, coal,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many others.
这家公司是一个国际营销公司,专营化肥、化工产品、可可、杀虫药、煤炭、农产品及许多其他产品。
以上的翻译大致正确,但是译者对“marketing”的理解过于流于表面。营销公司不能专营产品,“market”充当动词,有“销售、营销”的意思,如公司“营销部”英语是“Marketing Department”。但是,以上例句中的“marketing”在这种语境中没有“营销”的意思,而是“贸易”,相当于“trading”。因此,最好要将译文中的“营销”改为“贸易”。
翻译是对原文进行转换的过程。译者在阅读和揣摩原文时,就已经在考虑要如何将它“移植”到译入语的环境,所有可能会对翻译造成困难的词句都已经在译者的脑海里“登记注册”。这个步骤是极其重要的,可以说没有这个“转换”过程,也就不可能有合格的译文。译者在准备翻译时,应该准确把握原文的意图,注意原文中的文化因素、形式、意义、风格以及原文的读者。要反反复复,认真地推敲揣摩,直到产生满意的译文。
原文的意图体现原作者对有关题材或内容的立场或态度。所有文章都包含作者的立场或看法,他们或是慷慨激昂,或是义愤填膺,会淋漓尽致地倾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也可能运用比较隐晦的手法,在字里行间透出某种微妙的情感。另外,在对原文作者的意图或立场进行分析时,尤其是在翻译某些作家和诗人的作品时,特别需要注意句法结构特征,因为语法结构的选择也是作者表达立场的方法之一。比如有些作家在叙述时有时会用直接引语,也有时会用间接引语,因此,在翻译时要特别注意语法形式对意义的影响。在英语中,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如主语的选择,动词的时态、语气,名词等等,这些都是在分析原文时应注意的。在阅读原文、分析原文意图的过程中,可以摘录部分关键性的词语和句子,或在相应的地方做上标记,以便在翻译时予以特别关注。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因此,在非描述性文本中,往往充满了源语文化内涵的词汇或习语,这也是产生交际障碍的重要原因。英语中有许多词汇和英美文化,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句看似极普通的话,很可能包含着西方妇孺皆知,而汉语读者却不甚了解的情况。另外,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大量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甚至学校和某些公司的名称,往往充满了文化内涵。如某人曾经就读于伊顿公学,则可能意味着他是个贵族;某人来自伦敦东区,往往隐指他出身贫贱;甚至某人开什么车、穿什么牌子的衣服、喝什么牌子的酒,都可能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这类东西都必须在阅读原文时予以注意。
由于文章的形式、意义与风格各不相同,文章也不尽相同。这里的形式指的是广义上的形式。大到体裁,小到词汇形式的选择,都可以是译者关注的对象。就体裁而言,每一种体裁都有优缺点。比如舞台剧本在舞台上的人物造型和音响灯光等辅助手段的帮助下,通过丰富的对白和独白,将人物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小说则可通过大量背景介绍和细节描写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样,非文学性语言,如广告和辩论文章,则以其鼓动性见长;祈使性文本如政治宣传、法律文件,则擅长以精确的文字发挥功能。因此,在分析原文时,应确定其体裁。另外,还应认真分析原文的语言特点。表达性文本如文学性语言则不同,作者的个人情感完全是通过他们独特的语言风格表达出来的。因此,我们必须确定他们的语言特点,对翻译时语言形式的选择是很有益的。描写性文本的语言特点较容易掌握,正如前面所提到过的,这类文本注重客观地表达各种信息,因此翻译时不必要多考虑原文作者的语言风格,只要按译入语中这类文本的要求翻译即可。总之,译者不能用一种风格去应付所有风格。
不同的文章总是针对不同的读者或读者群,译文也是如此。有时候原文与译文的读者群可能会不一致。某些祈使性文本,例如,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是对源语读者或听众说的。译者译成汉语,是为了让中国读者了解他说了些什么,并不是要读者照他的话去做。又如有的爱情诗,原文是写给某人的,二百多年后人们把它们译成汉语,读者的对象自然也变了。而描写性和表达性文本的读者群基本上是一致的,如科普文章是为一般读者写的,产品的说明书是为使用者写的,一般的文学作品是为大多数受过一定教育的读者写的。还有一些文章是针对某些特殊读者写的,如儿童文学、妇女杂志、调查报告上的文章等,文中的语言特点和风格符合这类读者的特点或要求。若译文的读者群和原文的读者群一致,翻译时自然要尽量忠实原文。但如果两个读者群不一致,则要采用别的翻译方法,即以译入语读者为主的翻译方法。
(二)分层
1988年,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认为,在表达的过程中,译者必须在四个层次上对原文和译文负责,即黏着层次、文本层次、自然层次和所指层次。
1.黏着层次
黏着层次主要是指段落和语篇对原文的忠实。每一种语言都有独特的衔接方式,衔接方式实际上反映了本族语说话者独特的思维方式。因此,在翻译时不可以完全照搬原文的衔接方式,而需要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采用地道的译入语的衔接方式组织译文。许多译文看上去每个句子都是正确的,但是将它们放在一起意义却不通。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特别是词序上差别很大。英汉句子的长短和标点规则也很不一致,英语的句子有时可能很长、从句多,译成汉语时需要注意断句和调整结构。总之,译文要通畅,必须在充分考虑到两种语言的语篇差别的基础上,仔细地“衔接”每个句子,使之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例如:
原文:The English arrived in North America with hopes of duplicating the exploits of the Spanish in South America, where explorers had discovered immense fortunes in gold and silver. Although Spain and England shared a pronounced lust for wealth,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were profound.
原译:英国人抱着和西班牙人开拓南美洲一样的动机来到北美洲,西班牙的探险者在南美洲发现了大批金银财宝。虽然西班牙和英国都同样明显地贪图财富,但是两国的文化却存在很大差异。
改译:当年,西班牙探险者在南关洲发现了大批金银财宝。英国人来到北美洲的动机也如出一辙。尽管两国对财富的贪欲同样强烈,但是两国在文化上却存在巨大差异。
此句是由两句话组成的,在第一句话中包含一个定语从句,原译将它拖在主句的后面,结果两个句子之间的衔接显得非常别扭,整个段落支离破碎。改译根据汉语习惯,按时空顺序组织句子的规律,将原文中的定语从句译成汉语后放在主句之前,整个段落就比较连贯。
2.文本层次
原文是翻译活动的起点,也是终点,所以任何翻译都不能离开原文。文本层次就是指原文的字面意义,但是要表达同一个意思,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表达方法、不同的词汇。同一句话,直接引语还是间接引语,用主动语态还是被动语态,有时候差别是很大的。因此在翻译时,我们不妨多加思考。当然,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深受各自国家的文化影响,在语音、语法、语用和词汇以及句法各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如果完全按原文的字面意义逐字翻译,就可能产生不符合译入语习惯,甚至是错误的句子。例如:
原文:You flatter me.
原译:你拍我马屁。
改译:你过奖了。
这一句本是句客套话,因而其中的“flatter”一词并非“阿谀奉承”的意思。原译显得比较生硬。
又如:
原文:He is lying on his back.
原译:他仰卧着在他的背上。
改译:他仰卧着。
该句中的“lie on one’s back”具有“仰卧”之意。原意中加上了“在他的背上”,等于是画蛇添足。如没有上下文,读者甚至会以为“他”躺在别人的背上。
3.自然层次
初学翻译的人常常可能译出很别扭的译文来,除了译者自身文字功底弱以外,主要是由于太拘泥原文,选词用字照抄词典,忽视上下文是否合适,过于拘泥原文的句子结构,如词序等。这就涉及自然层次的问题,自然层次是对译文行文的基本标准。一般说来,所有类型的文本,译文都必须自然流畅,符合译入语的习惯。
例如:(www.daowen.com)
原文:It takes ten minutes to get there on foot.
原译:需要10分钟才能步行到那儿。
改译:步行到那儿需要10分钟。
原译是完全按照原文的词序翻译,把不定式放在句末。汉语中虽然并非绝对不可以这么说,但总有些不太自然。
再如:She was dancing gracefully in the room.
原译:她正在房间里非常优雅地跳着舞。
改译:她正在房间里跳舞,舞姿非常优雅。
在人们看到英语单词以“-ly”结尾的副词时,译成汉语时总要加一个“地”,这并不符合汉语的行文习惯。
有很多初译者翻译出的文字都符合译入语的习惯,显得不自然。要想用地道的译入语文字表达原文的意思,必须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努力排除语文的干扰,做到既忠实原文,又流畅自然。译者在完成初稿以后,不妨先放在一边,过一段时间后再看看有什么不自然的地方,也许可以发现很多问题。
4.所指层次
所指层次指译者对原文所指意义的把握。但是,原文的字面意义并不是很清楚。译者必须透过这层文字的表象,抓住文字的本质,并用译入语准确地描绘出来。由于两种语言的差异,译入语的文字和原文可能存在一定距离。
例如:
原文:The old man stood from the chair.
原译:老人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改译:老人站了起来。
原文指“老人”原来是坐在椅子上的,这时站了起来。然而,原译者却理解为他站在椅子上,显然错了。
再如:
原文:A:You alone here?
B:I’m saving myself for you.
原译:A:你一个人?
B:我在为你救我自己。
改译:A:你一个人?
B:我在等你呀。
例子是某电影中的某个场景:在一个舞会上,一位男子独自一人坐在边上看别人跳舞。这时一位女子上前问了他“You alone here?”这句话,意思是“你怎么没有舞伴?”男子的回答有点幽默的味道。这句话中,“save”这个动词和“救”毫无关系,因为他显然不存在任何危险,它的本意是“省下来”,意即“我(把自己省下来)不和别人跳舞是为了和你跳。当然,由于汉语中没有与之完全对等的词,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把幽默的味道表达出来。
在翻译时,我们常常以为自己在理解上不会出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在翻译实践中,我们甚至往往会发现很幼稚的理解错误。
(三)表达
表达是理解和分层的结果,但理解和分层正确并非意味着表达通顺和确切。这就要求我们在表达时要灵活运用翻译标准和翻译技巧,既要注意在语义和文体等诸多方面再现原文信息和风格,又要使译文流畅自然,符合译入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尤其是有关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要处理妥当。在表达过程中会对原文加深理解,有时甚至会对原文有新的认识。因此,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灵活的方法,不论是直译还是意译,只要是符合“忠实、通顺”的翻译原则都是可取的,从而使译文更加忠实于原文。例如:
A dark horse candidate gets elected president.
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候选人当选了董事长。
原文中“a dark horse”在汉语中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套用,因此只能采用意译法,结合上下文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
我们建议对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可以先采取直译的方法,然后再对直译的结果进行加工润色。也就是说,既要符合原文含义,又要符合译文的表达习惯。
(四)审核
审核是翻译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由于商务英语翻译很可能涉及重大的经济利益以及当事者双方的权益,一字之差就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译者不可忽视这一过程。审核是对原文内容进一步核实,以及对译文语言进一步推敲的阶段。审核并不是简单地改错,译者必须认真对待这一环节。据估计,在整个翻译的过程中,核对的时间占70%,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核对包括两个方面,即校对和润饰。
校对主要有两个目的,①补漏,即看译文中有无遗漏之处;②看看译文中有无明显的错误,如年代、人名、地名、数据、错别字以及其他由于疏忽导致的“低级”错误。
润饰是为了去掉初稿中的斧凿痕迹,即原文对目的语的影响或干扰,使译文自然流畅,更符合目的语的习惯。通常做法是先抛开原文,以地道的目的语标准去检查和衡量译文,并进行修改和润饰。改完以后再与原文核对一下,以免“自由发挥”之嫌。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好能请别人挑错,因为译者本人往往受自身思维模式的束缚,很难发现自己的错误。许多国际组织的翻译部门和商业性的翻译社都有不同的部门,对所有译文层层把关,原因就在于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