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经济学的具体思想和内容是什么,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们通过语言来表达。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认为,经济学作为一个学科,一个理论体系才初步建立起来。而在此之前,人类也有过许多经济思想。但不管是一个理论体系还是单一的经济思想,都需要用一定的语言来表达。而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思想,才能够比较真实地表达我们认知的本意,才能够让人们更好地理解,才能让思想更好地交流和传播,这是一个具有本源意义的问题。很多时候怎么说,比说的内容更重要。从经济学思想产生伊始,到今天经济学理论林立,经济学帝国的形成,表述经济学思想的工具及其语言也经历了演变和更替。我们要研究的是这种经济学语言的变化究竟符合什么规律。其实,经济学语言的选择也符合经济学理性,即符合经济人的理性选择。当然,这种理性又分为个体理性和整体理性,即单个经济学家选择经济学语言的理性和作为一个研究全体经济学家选择语言的理性。关键能否通过探究经济学语言自身发展演变的规律,以促进经济学自身的发展。
经济学在使用语言表达经济学思想、理论和知识时体现的方式和特点,既是语言学家可以介入研究的问题,也对经济学研究本身具有重要价值。我们在本节从经济学使用修辞这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修辞包括四个元素,即事实、逻辑、隐喻和叙事。事实和逻辑常常被认为是科学方法,是数学、物理、生物等所谓硬科学的研究方法。隐喻和叙事被认为是人文学科的方法,是文学、艺术等所谓软科学的方法。正如McCloskey(1990)指出的那样,修辞的4个元素在软、硬科学研究中都需要科学家、学者和艺术家应该讲究事实和逻辑性。这里要说的一点是,他们最好也讲文学性。科学家应能提出好的隐喻,把宇宙最初的3分钟或过去3个月的经济状况叙述清楚。只用到修辞一半元素的科学家会把科学弄成一团糟(Scientists and scholars and artists had better be factual and logical. But the point here is that they had also better be literary. The scientists had better devise good metaphors and tell good stories about the first three minutes of the universe or the last three months of the economy. A scientist with only half of the rhetorical tetrad is going to mess up her science.)。
经济学使用修辞的所有元素,其中隐喻使用很多。例如,经济学教授讲纽约的公寓需求时在黑板上划一条曲线,用来表示纽约公寓的需求曲线(demand curve),而实际上纽约上空并没有漂浮或悬挂曲线。黑板上的曲线就是对公寓需求的一个隐喻。
经济学整体上就是一个隐喻,用各种理论或模型来解释人类的社会经济行为。正因为如此,对经济学进行语言学分析不仅可能,还是非常有价值的活动。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经济学可以揭示经济学家的认知方式、使用修辞的特点,更好地了解经济学的理论,对经济学学习提供帮助。同时,也可以给经济学家提出建议,发展他们的理论,修正其理论中的某些不足。
对经济学的语言学分析大大拓展了语言学科的研究领域,对一些传统的方法和概念,如修辞,可以产生新的研究视角和应用话题。
现有的对商务学科的语言研究可以归纳为经济学中的叙事研究、经济学中的隐喻研究、管理学中的叙事和隐喻等方面。
(一)经济学中的叙事研究
叙事就是讲故事,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式,即把事物看作一个有开头、有高潮、有结尾的完整过程。叙事是一种重要的话语类型。Labov(1999)研究了叙述个人经历的叙事,从对个人经历的叙事研究中得出了叙事的结构和构成成分。一个叙事往往包括6个结构成分点题(abstract)、指向(orientation)、进展(Complicating action)、结局(resolution)、评议(evaluation)和回应(coda)。点题告诉听者叙事是关于什么,指向介绍人物、时间、事件、地点,进展介绍发生了什么事情,结局是事件最后的结果,评议指出叙事的意义,回应把听者拉回叙述当前的时刻。其中,进展是叙事的核心成分;回应比其他成分出现得要少;叙事分析除结构成分分析外,还考虑叙事成分;叙事成分是叙事学的重要概念,包括情节、人物、视角等,情节是事件发生的次序,人物是通过叙事塑造的形象,视角是叙事的角度,一般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叙事在商务领域使用很广泛,商业促销类话语中就有叙事。黄国文(2001)研究了叙事在商业广告中的形式、特点和作用。经济学中叙事也很普遍。美国经济学家McCloskey(1990)指出,经济学90%的内容是叙事,剩下的10%中除了使用隐喻和模型外,还是叙事。
经济学家90%的工作是讲故事,这是平白无奇和习以为常的事情。即使在剩下的10%的工作中,他们也讲故事,尽管这里模型和隐喻显然占统治地位(Plainly and routinely, 90 percent of what economists do is such storytelling. Yet even in the other 10 percent, in the part more obviously dominated by models and metaphors, the economist tells stories.)。
商务学科教材中的案例分析也可以看作一种叙事。案例分析在经济学、管理学甚至专门用途外语教学中常常涉及,甚至是学科教材和语言教材中不可缺少部分,在教材中起着重要作用。经济学教材中的案例分析有两大功能,即阐述经济学原理和引领读者进入经济学领域。
经济学教材中的案例分析,目的是直接阐述原理的应用,带领读者按照学科的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为叙事而叙事。在经济学案例中,只需要将原理的应用阐述清楚即可,叙事往往对事件高度缩减,极端简化。在这个过程中,进展、结局和点题无疑相对重要一些。另外,指向也有发挥作用的地方。指向可以帮助读者明晰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哪些信息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反映了经济学看待问题的视角,因此出现频率也比较高。一般叙事中,回应的功能是表示故事的完结,将读者带回到当前时刻而案例中似无此必要。
从叙事成分上看,情节、人物和视角在案例分析中也体现了一定特点。经济学案例中事件的情节非常简单,叙事中时间跨度很大,和经济学本身的特点有很大关系。经济学涉及的现象非常复杂,以建立模型为目标,故事情节发展的细节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此外,对前后相连的两个事件的描述中还插入了大量说明性文字,这是作者用自己的话来分析事件出现的原因和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目的是展示经济学原理的运用。另外,在情节描述中,作者不仅采用了通常用到的过去时态,还用到了大量的现在时态,如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等,现在时态的使用加强了叙事的形象性。经济学案例分析中的人物不像一般作品中的人物那样丰满,我们找不到关于这些人物特征的详细描述,人物特征中只出现最相关的信息。因而,人物看上去是平面、简单的。从叙事视角来看,案例分析全部采用第三人称视角。
叙事成分的这些状况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学科教材中叙事的特点。简单的情节、平面的人物描述,这种处理方式一方面使阐述更加清晰,另一方面也使读者了解到经济学家是如何区分和处理现实中纷繁复杂的各类信息的。第三人称视角的采用或许是出于客观性的考虑,以增加案例的说服力。
经济学教材中使用叙事体裁时,体现了经济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对结构成分进行了适当选择。在两本经济学教材中,进展和结局作为最常出现的成分,采用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和灵活的时态选择,情节中事件之间插入大量说明性文字,简单的人物描写,评议无处不在及其与点题和指向的结合等,这些手段带领读者从特定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学现象,以学科固有的方式来分析经济学现象。
叙事也有局限,有好的叙事也有不好的叙事。经济学中不好的叙事就像卖万灵油(snake oil),叙事结构可以简约成“起初不好的状态—转机(如得到经济学家的建议)—好的结局或理想状态”。这种叙事中,经济学家成了预言人或社会工程师,而他们实际上应该担任的角色是社会历史学家和社会哲学家。
(二)经济学中的隐喻研究
经济学中大量使用隐喻。隐喻是经济学家构建的模型,这是从广义的隐喻概念来讲的。隐喻是用一种事物或现象来表达另外一种事物或现象。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生产、消费、分配和交换行为的社会科学。经济行为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活动,属于一个领域;通过建立一个模型或理论来反映规律和特点。理论或模型是对经济行为的隐喻。推而广之,任何理论都可以看作是对其反映对象的一种隐喻。狭义的隐喻是各种具体的隐喻表达。隐喻的基础是两种事物或现象之间的某种相似性。被表达的事物或现象称作本体,用来表达本体的事物或现象称作喻体。喻体的选择有两个大的范畴,一个是机械性的(mechanistic),另一个是有机的(organic)。两个范畴又可以归拢到运动(motion)这个隐喻上。
隐喻的作用在于提供了认识当前事物或现象的思考性框架。例如,“商场是战场”的表达就使用了隐喻。商场是本体,战场是喻体,两者的基础是参与方通过制定和实施策略、计谋,运用各种人力、物力和财力,达到取胜的目标。用人们熟知的战场作为喻体,形象地表达了商场的目的性、复杂性、竞争性和残酷性。
隐喻建立在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似性上,因此并不是一种准确的表达。商场即战场的隐喻忽视了商场和战场的一个本质区别:战场是你死我活的争斗,而商场是有双方联手获得最大利益的可能性的。商场中参与人既存在残酷竞争的常态,也有相互合作的可能。
经济总量的变化是一个重要概念。变化有两种趋势:增长和下降,对两者的认识和表达都离不开隐喻。White(2003)对经济学中使用的各种关于增长(growth)的隐喻进行了深入分析。增长的隐喻性表达根植于两个普通的隐喻:经济是个生物体和经济是个机械性过程。生物体分为植物、动物两种。植物的生长具有周期性,例如,发芽、开花、结果、枯萎、死亡各个阶段。植物的生长还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使生长的阶段和周期会稍微有些延缓或加快。植物的这些特征和经济现象有许多共同之处,因此,经济复苏、恢复、发展这些增长状况可以用植物生长的阶段来表达。例如:(www.daowen.com)
Experience shows that growth revives after a period of stagnant economic activity at the bottom of a genitive cycle.
在这个隐喻的例子中,经济在停滞后复苏,就像植物恢复了活力一样。
Healthy growth is primarily due to a competitive economy.
经济增长用植物生长健康来隐喻表达。
经济的增长也用动物的活动作为喻体。动物和植物不同,动物有脸、头、肩膀、背等身体构造,能表达感情,有智力。因此,使用这些喻体使经济行为具有了人和动物行为的特点,可以生动地表达经济增长过程的具体状况。例如:
Jobs improve on the back of strong growth.
经济增长被隐喻成动物,背负着工作机会。
经济增长也用机械运动的喻体来表达,这些隐喻表达把经济增长比作人们常常能见到和使用的机械或车辆的运动。使用这样的喻体形象地描述了经济变化的情况。例如:
Germany remains the main engine of growth within the EU.
这个例子中,经济增长就像机器需要发动机才能运转一样。
The Prime Minister’s primary concern must be to keep growth on track.
经济就像车辆,需要控制才能正常运行。
机械性隐喻和生物体隐喻有所不同。生物体有生有灭,而经济的运行是希望能够持久下去。因此,机械性隐喻与生物体隐喻相比,优点是机械只要维护好就能持久运行。经济增长采用两种类型的隐喻表达注意到了经济量变化的复杂性,反映了观察变化的不同角度。
隐喻是一种有力的认知工具,也存在局限。在经济学话语中使用隐喻,无论是建立模型或提出理论,或者对具体的经济现象进行表达,都需要注意隐喻只是一个近似的表达,而不是对经济现象的全真反映,尽管这应该是经济学家努力的目标。喻体往往是Gee(2002)所说的一个个文化模型(cultural model)。这种文化模型指示特定的活动内容、活动过程、参与者及其相互关系、活动场所、使用工具、同一文化社团对事物的态度等等。因此,特定的喻体会影响当事人对要认识事物的判断。美国人常常喜欢使用体育隐喻,如“leadership”“failure”等等,这些隐喻用来对比国家间的经济发展往往是不恰当的。体育竞赛往往只有一个赢家,其余都是失败者。而在经济发展中,在全球经济排名中列第12位的国家也是经济很好的国家。用体育竞赛的隐喻来说明经济发展,容易使人们产生不必要的焦虑,甚至采取相互敌对的行为。
(三)管理学中叙事、隐喻和职业身份
与经济学的叙事不同,管理学的叙事细节更多,涉及计划、组织、激励和评价四个方面的工作。管理与人有关,而人是最灵活、最多样的动物。对人的管理显然要重视群体的共同特征,也要注意人之间的个体差异。管理学教材作为传授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书籍,案例和经济学中的案例作用有所不同。经济学的案例是讲一个简单的故事,从中归纳出原理或理论,不必要叙述完整的细节。而管理学的案例不同,由于个体差异,同一种管理理论或方法不能适用任何情况,需要运用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因此,案例越详细越好,便于运用者把案例和自己的实际状况进行比对,再做出如何行为的决定。
管理是一种社会职业活动,经理和管理者是社会职业身份,也是一种机构身份,在话语中反映、复制、构建、协商和变更。Fox(1999)认为,管理英语是一种工作语言(Ergolect)。国际经理和管理者使用这种工作语言来完成社会职业活动,显示其职业身份。具体可以从语词选择和隐喻使用方面来看。
国际经理和管理者选择被广泛理解、有肯定内涵的语词,例如“good”“successful”“important”“right”。而内涵负面的形容词,使用频率低或不采用。工作、组织、人和群体是语料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四个词汇,这些词汇是正面的,内涵是普遍的,给管理者塑造了正面的自我形象。
工作、人和群体的社会价值是普遍的,任何情境下都是可用的安全话题。而盈余、生产率等概念使用不多。盈余、生产率虽然是经理成功的标志,但他们本身有引起争议的风险,因此需要采取交际控制策略。交际控制策略有两种:省略和替换。省略是使意义隐含在语境中,不明说;而替换使用其他方式表达,例如用委婉语。处理盈余和生产率的话题使用了省略这种策略。
管理隐喻很多。战争、战斗、体育、游戏、特定动物等喻体隐喻了管理活动,展示了管理者自信、强势、逼人、要赢的形象。这一切的背后是“管理是竞争”这个大的隐喻。有趣的是,关于伦理这个话题没有隐喻表达。个人或企业伦理往往都是明确宣布的,不使用隐喻。这也是交际控制策略中避免有争议话题的策略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