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人类交往最重要的工具,是人性的体现。语言的价值可见一斑。对语言价值的研究,语言学家和经济学家都做出了贡献。
(一)语言学家对语言价值的研究
对语言价值的研究语言学家自有一套概念和方法。人际交流是通过语言编码和解码进行意义交换的人际交往活动。编码者把自己对外部世界的体验和对内部世界的感受利用语言编写成信息,通过口头、笔头或电子手段传递给解码者,由解码者根据掌握的语言把接收到的信息还原成编码者意图传递的体验和感受。
(1)语言可以把最复杂、细腻、抽象的感受和体验进行编码。没有语言,人们能够传递的只会是有限、简单的信息,如动物之间通过声音、肢体动作所能做到的那样。语言给人们沟通带来了便利,带来了快乐。科学家、医生、教师等各个行业的人们运用语言传播信息,商人使用语言获得商机,懂得旅游地语言的游客在旅游中能得到更多快乐。
(2)语言是民族身份和个人社会身份的象征。不同民族的区分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言,民族和语言往往是对应的,语言被看作一个民族最重要的财富,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要拼命捍卫自己的民族语言。法国作家都德的著名小说《最后一课》为人们所称道,威尔士人多年坚持呼吁使用自己的母语威尔士语。
除了显示民族身份,语言还是实现团体和个人身份的工具。每个人的口音、选词造句的偏好、谈论的话题和方式都是把各个人区别开来的手段,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个人身份。语言的使用还能体现说话者的社会阶层、地理区域、职业、心理等诸多社会心理特征。例如,科学家的语言使用体现了作为一个科学家的身份。Gee(2000)提供了一个科学家运用社会语言显示科学家身份的示例。
片段1
Experiments show that Heliconius butterflies are less likely to ovipost on host plants that possess eggs or egg-like structures. These egg-mimics are an unambiguous example of a plant trait that evolved in response to a host-restricted group of insect herbivores.
片段2
Heliconius butterflies lay their eggs on Passiflora vines. In defense the vines seem to have evolved fake eggs that make it look to the butterflies as if eggs have already been laid on them.
两个话语片段出自于同一位生物学家。前者取自这位生物学家在一个专业刊物发表的论文,后者取自他在一份大众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两个片段在词汇语法资源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别。见表1-3。
表1-3 词汇语法选择和身份的构建
上面的例子给我们分析社会语言及其体现的身份提供了一些启示。主语的选择实际上是在选择视角,即以什么为出发点,这个出发点是什么角度。学术写作中,写作者使用的主语表达的是置于理论框架中的事物,而主语在大众科学杂志中是事物自身,没有承载理论给予的标签。学术写作中,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采用句子的内部机制和词的语义特征来体现,而在大众科学杂志中依靠句际关系和词汇显形衔接。此外,两者使用的专业术语的数量也是不同的。通过这些社会语言的使用,作者分别展现了科学家和科普作家两种身份。
(3)语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软实力的构成因素。Crystal(1997)通过分析英语发展成为世界语言的过程指出,语言依靠政治尤其是军事实力来获得,靠经济实力来保持和扩张。反过来说,语言地位实际上就是政治、军事、经济地位的反映。同时,语言地位也为政治、经济、文化实力的扩充提供了低成本资源,对政治、经济地位的保持、巩固和发展是持久的力量。欧美之所以能够保持强势,与其语言在全世界的传播关系重大。近几年来,我国在国外大量设立孔子学院,大力推广汉语和商务汉语考试,表明我国也认识到语言文化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性。
(二)经济学家对语言价值的研究
语言是有经济价值的,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的语言经济学对此有深入的阐述。下面从语言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基本观点和对商务英语学科的意义来探讨语言的经济价值问题。
1.语言经济学的发展历史
语言经济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已经有70多年的发展历史。国内已有一些介绍性的文章(许其潮,1999;袁俏玲,2006;杨依山,2007;姚明发,2007)。采用语言经济学观点分析语言规划和政策、外语教育的文章也有不少。以上几位研究者除了介绍语言经济学外,还对语言教育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其他研究者探讨了语言和语言习得的问题(汪丁丁,2001)、商务英语教育(李大立,2002)、语言政策研究(宋金芳、林勇,2004)、外语教学模式(何文贤,2006)、商务英语研究(莫再树、张小勇、张云,2006)、英语热和汉语危机的问题(任荣,2007)。
根据许其潮(1999)的观点认为,语言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经济学家J.R.Walsh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为标志。Walsh把资本的概念应用到人身上,分析学生个人的教育费用和毕业后收入之间的关系,得出各级教育的收益率。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T. W. Schultz和G. S. Becker为代表的学者展开了对人力资本的研究,创立和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奠定了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为语言经济学研究开辟了道路。
“语言经济学”一词最早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教授Jacob Marschak于1965年提出。他揭示了语言的经济学性质,认为语言和其他资源一样具有经济特征,包括价值、效用、费用和收益。语言经济学研究最初集中于北美。受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影响,语言经济学研究集中于从经济学角度评价国家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突出代表是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经济学教授Francois Vaillancourt,他的论文《从经济学角度看人口语言趋向和加拿大的双语制》比较系统地概述了语言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欧洲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也掀起了语言经济学研究的热潮,最突出的代表是瑞士日内瓦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Francois Grin。他指出,欧洲研究不只局限于语言促进经济发展一个方面,更强调语言和经济的互惠互补作用,语言环境也是经济力量影响造成的。
语言经济学的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把语言看作一种民族归属,以语言为基础的种群差别造成人们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同,尤其是收入的差异。这个阶段经常以美国黑人和白人的收入差异和加拿大以英语为母语者和以法语为母语者收入的差异为研究对象。第二个阶段强调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源,和其他技能技巧一样,个人和社会可以通过在语言教育上投资获得收益。第三个阶段不再把语言仅仅看作身份的象征或一种经济资源,还看作一种根植于人的能够影响其社会经济地位的属性。(www.daowen.com)
2.语言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语言经济学以西方人力资本学说和教育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主要理论观点包括四个方面,即语言本身是一种人力资本,学习第二种语言(第二语言或外语)是对人力资本生产的一种经济投资,语言有经济价值高低之分,语言的经济效用取决于诸多因素。
人力资本是指人格化于劳动者身上的知识和技术。和其他知识或技能不同,语言这种人力资本本身还是学习其他知识或技能的资本,是获取其他人力资本的资本。
学习第二种语言或外语除了个人兴趣爱好、保持民族身份等因素外,还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学习第二种语言或外语是一种经济投资,要考虑学习的投资费用和学成语言后的投资预期效益。投资费用取决于学习该语言花费的时间、学费、学习用具以及学习语言的机会成本,其收益取决于学习者学成该语言后使用时间的长短和应用该语言的广泛程度。
语言的经济价值有高有低。语言的经济价值取决于该语言在各种任务、职业、部门活动中的使用程度。语言的使用程度受到供求法则的支配。劳务市场对某种语言的需求高而提供这种语言服务的人少,该语言的市场价值就大;劳务市场对这种语言的需求低而提供这种语言服务的人多,该语言的市场价值就小。“小语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小语种是我国对除英语之外的非通用语种的称呼,在中国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很低的年代是名副其实的,因为日语、朝鲜语、阿拉伯语等语言主要在政治和外交领域使用,在经济交往中使用不够广泛。但是,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贯彻,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对往日的小语种的需求也日益提高。目前,对日语、韩语等语言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这些语种的市场价值陡增。
语言的经济效用取决于该语言在不同劳务市场上的使用程度,包括在劳务市场上是否急需、在私人和公共消费市场上的应用多寡、在人际交往中是否常用等等。在某一特定地区内,使用该语言的密度,即使用它的个人和机构的数量是决定其经济效用的首要因素。
3.语言经济学研究的价值
语言经济学把语言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来认识,为研究语言的经济价值提供了研究基础和思考框架。
从语言学自身来认识语言的价值,语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交际工具,是民族和个人身份的象征。这个认识反映了语言的社会文化价值。语言学家研究语言价值考虑的是语言和社会文化因素,如种族、性别、阶层、年龄、职业等等。语言是一个变量,研究这个变量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
语言经济学对语言价值的认识和意义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开展的。和语言学家不同的是,经济学家的研究思路是语言体现的身份与经济因素的关系,尤其是收入之间的关系。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具有自己的效用,也需要投资才能取得收益。在这种研究中,语言同样是一个变量,只不过这里和它发生关系的是市场供、求、投入、收益这些经济因素。语言经济学提供了认识语言的另一个视角,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这个对人类既至关重要又复杂、多面的现象。
语言经济学采用的研究方法也是扩大我们语言研究方法库的有益来源。语言经济学被认为是属于理论经济学的范畴,是把经济学的常用概念和方法应用到存在语言变量的研究中,研究语言与传统经济学研究的传统经济变量(如价格、收入、交易成本)之间的关系。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包括理论假设和实证研究。借鉴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对语言做出相应假设,建立语言模型,收集实际数据,开展实证研究,对构建语言理论、发现语言使用规律具有重要价值。
4.语言经济学对商务英语学科的意义
语言经济学对我们认识商务英语也有极大价值,为商务英语学科存在的合理性和发展前景提供了有力论证。
首先,虽然专门用途英语的理论家没有从语言经济学的理论来认识和论证商务英语,但商务英语的兴起和发展事实上却体现了语言经济学理论的精髓,那就是投入和收益的比较分析。专门用途英语围绕学习者的特定需求,集中学生和教师的力量到达最佳的外语学习效果本身,就是一种追求成本有效的语言教学改革运动。
其次,语言经济学让我们更好地思索英语的本质。常常有人在谈论专门用途英语的时候说它是某某用途的英语。其实英语只有一个,是储存于我们大脑中的一套知识系统,其应用多种多样,有用在日常生活中的、经济活动中的、文化娱乐活动中的,还有用在虚拟的世界—文学中的。由于英语的使用发生在各种具体的社会文化和情景语境中,受语境因素的影响,英语在词汇、句法、语义、语篇层面上体现出与语境对应的各种形式,可以据此划分为若干类型。商务英语就是英语使用在商务领域和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词汇、句法、语义、语篇、语用层面的特征的总和。商务英语不是神秘的事物,和英语在其他受人们尊崇的用途如文学、科技、医学、法律中的使用一样,是英语满足经济生活等人们基本的生存方式过程中的使用。
根据语言经济学的基本观点,语言是一种人力资本,学习和掌握这种人力资本需要投入;语言的价值有高有低,语言发挥效用受使用密度的制约。这些观点对我们认识商务英语学科具有指导作用。商务英语作为世界上在商务、科技、文化领域使用最广的语言,是一种不言而喻的人力资本。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至今持续40年的英语热,尤其是商务英语热,是人们追求这种人力资本的表现。这种需求是高等学校应该满足的。作为国家,需要制定宏观的外语教育政策,正面对待这个问题。2007年3月,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开设商务英语本科专业,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语言的价值有高有低,同样,因语言的各种使用产生的各种社会功能变体也有不同的使用密度。在文学、科技、法律、日常生活、商务活动等语言使用领域和活动中,商务英语是我国对外开放事业中使用密度最高的英语社会功能变体之一。因此,商务英语在中国的发展是具有充分的合理性的,前景光明。语言经济学给商务英语研究还能提供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1)语言选择和国际贸易的关系。语言的选择是有价值的,国际贸易中企业的语言选择会影响到企业的贸易业绩。社区户外广告采用社区多数居民的语言还是采用双语才能达到广告的效果,对社区种族间的关系有什么影响?Touchstone等发现,在一个讲英语的人口占70%、讲西班牙语的人口占20%的社区里,用西班牙语的户外广告让非西班牙语者认为广告不是以他们为受众的。
对于公司之间使用交际共同语的情况也有研究。英语是国际通用的商务语言,采用它是标准化的语言使用,采用对方的第一语言是顺应(adaptation),采用自己的第一语言是非顺应。使用标准化语言对贸易有负面影响。和德国公司交易时,采用英语多的公司比采用英语少的公司对德国的出口额要低。荷兰公司多采用顺应策略,在和德国公司联系时经常采用德语。此外,经营产品的不同对语言的选择也有影响。经营电器和电子产品的荷兰公司和德国公司联系多用英语,而经营汽车配件的荷兰公司和德国公司联系时使用德语。雇工在50人以上的荷兰公司使用英语比50人以下的荷兰公司使用英语要多。德国公司和荷兰公司联系时多使用德语,即采用非顺应策略。法国和德国两个国家的公司联系时,使用英语或者对方的语言。销售前(广告宣传品和产品目录中)比销售后(订单确认、发票)更常使用对方的第一语言,这是因为顺应是调适策略中的趋同策略,标准化是交际调适策略中的维持策略,虽不偏不倚但不利于营造融洽的气氛。
可见,在国际商务中使用哪种语言不是随意决定,而是一个策略性的选择。
(2)英语教育的规划和政策研究。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是社会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语言规划,需要辨别哪些因素和数据需要考虑进去。
英语教育资源是短缺的,如何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用是英语教育规划的重要课题。语言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能够给我们提供语言规划和政策制定需要的理论、知识及数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