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中安置发展优势产业
红安县集中安置率达到93.3%,各级单位始终坚持遵循群众意愿、城乡统筹、布局优化、集约用地、适度规模的原则,按照“五靠近”(靠近县城区、靠近镇区、靠近中心村、靠近旅游区、靠近园区)和“三进”(进镇区、进县城、进园区)的思路进行选址。让贫困户向生活和生产资源更加丰富、更加便捷,发展空间更大的区域靠拢,从而带动发展,更利于资金集中使用,发展规模产业。
2.综合利用大扶贫政策
红安县充分利用四大政策体系,通过发展工业、农业、旅游业、光伏发电产业帮助安置户脱贫。以光伏扶贫为例,红安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总日照1998.8小时,有10万多亩荒山荒坡,非常适合发展光伏产业,而且光伏扶贫具有收益稳定、持续增收的独特优势,红安县全力推进光伏扶贫全覆盖工程,变“输血”为“造血”,坚决拔掉“穷根”。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红安县把光伏扶贫作为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大胆试验,因地制宜地探索出“2533”光伏扶贫模式。通过科学规划选址,严格标准建设,高效推进光扶扶贫电站建设。[3](www.daowen.com)
3.易地扶贫搬迁户因户施策
红安县专门制定了《红安县易地扶贫搬迁脱贫规划》,主要通过五种后扶模式帮助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脱贫。一是通过扶贫产业扶持资金和搬迁户扶贫资金入股市场主体,贫困户通过保底分红加利润提成获取收益。红安县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结余资金4596万元通过县圆投公司入股德青源生态养殖扶贫项目,分红收益实现全县易迁户全覆盖,每户每年增收1300元,2017年分红收益已发放到户。二是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发展特色种植业增收。在县城竹林安置点发展蔬菜基地,实施香菇种植“1115工程”,即通过市场主体+社区+贫困户租赁方式,由市场主体统一供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购销售,完成总投资900万元的种植项目,达到一户贫困户参与一个大棚、一户种植1000菌棒香菇,户年平均创收5000元。同时,社区还流转土地40亩,为每户搬迁户安排20平方米的菜园,较好地解决了搬迁户种菜吃菜的问题。三是通过将搬迁后扶产业资金用于建设标准化厂房、修建或购买商业门面等方式,利用资产收益帮助贫困户增收。上新集镇新马社区回购房安置点安置83户291人,上新集镇将易迁安置结余资金406万元购买社区商业门店,通过签订长期合同出租给好邻居连锁店开办超市,每年分红25万元(以后定期按比例上调),收益带动社区所有易迁户,每人每年可增收800余元,并免除易迁户物业管理费。另外有易迁对象12人在该超市务工,每人每年收益在15000元以上。四是发展服务业模式,组织有劳动能力的搬迁户,通过服务业打工就业或自主创业,帮助贫困户增收,支持发展旅游业创业增收76户。五是通过企业务工模式,强化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引导性培训和技能性培训,提高技能水平,增加务工收入。安置户享受劳动就业培训1000余户,在企业务工的有200余户。
以红安县移民局不断创新后期帮扶方式来看,积极推动搬迁农户创业就业,加快了水库移民和谐、稳定的增收步伐。一是项目帮扶。截至2015年9月底,已安排移民项目扶持资金1713万元,实施移民扶持项目393个,用于建设村组、林区、户户通道路,排水排污,饮用自来水,河堤加固及渠道修复,防洪抗旱塘坝改造,村庄整治,等等。二是金融帮扶。大力推进移民创业就业,以小额贷款贴息为载体,在搬迁农户中加强宣传,增加他们创业发展贷款额度,为搬迁农户创业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三是产业帮扶。积极探索搬迁农户后期扶持新办法,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鼓励低收入农户参股。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形成了华河镇的高山有机茶、城关镇的大棚蔬菜、七里坪镇的地膜花生等产业。四是困难帮扶。积极开展“三进三送”活动,进基层送政策,进社区送服务,进农户家送温暖,帮助搬迁农户解决各种问题。开展驻点村“一对一”结对帮扶和平时济困救助工作。五是技术帮扶。统筹安排、因需施教,依托农广校的资源优势,进行新型移民科学技术培训,让移民找到创业发展的门路。六是联动帮扶。与其他相关部门沟通协作,充分发挥部门的杠杆作用和资源优势,配套项目建设移民美丽家园。实施村村通道路硬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水利设施建设。实时通报移民困难情况,对搬迁农户实行动态管理和帮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