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牧民持续增收是正确处理“民生改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之间的和谐关系。其理论基础主要有:
(一)不完全信息理论
不完全信息理论指各种经济资源和行为主体在时间、空间上分布是不均匀和不对等的,它们存在不协调等信息内容。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行为主体所作出的选择往往不可能是最优的。在传统农业阶段下,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农民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基本是无能为力,一般不会去冒险采用新技术,其经营目标是维持现状和生存。由此,决定了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呈现弱质性,使得其收入具有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二)帕累托无效率理论
帕累托无效率理论指在其他人效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重新配置资源和要素,使得另一些人的效用水平有所提高,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帕累托最优,即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当前,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从资源配置角度看是处于帕累托无效率状态。对于农牧民而言,能给其带来收入的资源主要是土地和劳动力,目前这两种资源均不是配置最佳,不能为农牧民带来增收的巨大效益,这是一种帕累托无效率状态。由此,提高农牧民收入迫在眉睫。
(三)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
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出发,农牧民收入增长须符合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认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移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按照该理论,一个落后地区要实现经济起飞,就必须循阶梯而上,首先应发展自身有较大优势的初级产业,并承接那些从高梯度地区外溢来的产业。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农牧民收入处于梯度的较低层次,要提升农牧民收入水平须实现跨越台阶,并完成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化,以实现区域经济梯度推移。(www.daowen.com)
(四)西藏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的现实意义
一是夯实西藏农业经济发展基础。这些年来,西藏农牧民不仅以自己的劳动和产品贡献和保障了全区整个农牧业发展,而且也支撑了西藏城市经济的繁荣与进步。农牧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生活水平的改善与提高,而且也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健康运行与可持续发展,它能够夯实农业经济发展基础并不断缩小城乡、地区之间发展差距,从而有效保障整个国民经济健康运行与良好发展。
二是推进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来讲就是要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等融为一体,使其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农牧民生活水平极其富裕和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全面进步。这一目标的实现最终要依靠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体制政策作保障,而促进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则是其根本。
三是实现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西藏经过和平解放和改革开放,逐步实现了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再到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但当前西藏农牧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资源约束与竞争压力,开始出现了农牧民收入增长趋势减缓等新问题,如不尽快扭转这种现象,必将会影响到西藏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所以,必须结合“十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的战略目标与任务要求,探讨和促进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的各种路径与措施。
四是妥善解决西藏“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和农民是一个相互联动的利益链条。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受益体就是农民,农民收入提高能够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壮大区域经济并及时应对市场竞争与挑战,其带动的是农业科学化生产经营和农村社会经济面貌全面改善及党的惠农富民政策在农村中得到落实。所以,探讨西藏农牧民持续增收途径有助于妥善解决“三农”问题。
五是维护西藏和谐与稳定。经济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一旦农牧民收入过低就会滋生一些不安定或不稳定的因素,如农牧民对日新月异的高新产品和现代文明有一种失落感及距离差,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同时,由于收入少、底子薄、发展基础差,没有实力去改变现状,久而久之形成了狭隘的生存观与发展理念,多依靠政府救济或补助,缺少发展机会,并与城市及发达地区之间差距在不断扩大等,其不满或不安定的因素必然产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