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藏乡镇企业:制约跨越发展的因素

西藏乡镇企业:制约跨越发展的因素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纵观西藏乡镇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究其原因,既有历史的、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体制上的原因。此外,政府投资也是西藏乡镇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资金来源。可见,产品科技含量低是制约乡镇企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西藏乡镇企业:制约跨越发展的因素

纵观西藏乡镇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究其原因,既有历史的、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体制上的原因。

(一)观念陈旧

1.小农经济意识浓厚。在西藏,多数农牧民深受自给自足自然经济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满足现状,不求进取。“小富即安”、“温饱即足”等意识使不少农牧民满足于自给的小农经济而不愿意发展非农业产业,致使乡镇企业依然靠传统的生产方式,产出规模小,生产效率低,极大地影响了乡镇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表1 2005年西藏、广东、广西乡镇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比较表

资料来源:中国乡镇企业年鉴编辑部:《2006年中国乡镇企业年鉴》,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版;②比重1、比重2和比重3分别是西藏、广东、广西乡镇企业占全国乡镇企业相关指标的比重。

2.宗教文化影响根深蒂固。几个世纪以来,西藏被藏传佛教的宗教气氛所笼罩,素有“全民信教”之称。在藏传佛教的教义影响下,藏民族形成了独特的心理素质、民族情感、思维定式、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他们重谋生轻谋利,重视与维持生命有关的农牧业,而轻视商业手工业;在宗教观念的影响下,农牧区的能工巧匠地位低下,不少人至今仍耻于经商务工,耻于拜师学艺,使很多特色经济得不到有效发展;在宗教意识的影响下,不少农牧民只求来世,不求今生,使乡镇企业经营者既缺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意识,又缺乏扩大再生产的主观愿望。在这样一种传统的社会、文化、心理的氛围中,乡镇企业发展缓慢。

3.计划经济影响依然存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西藏一直实行“供给型”经济政策,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西藏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一是滋长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当乡镇企业遇到问题时,不是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眼睛盯着政府,希望得到援助,造成乡镇企业缺乏创新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二是习惯用行政命令进行企业管理,用政府政策取代经济规律,用政府的计划方式对资源进行配置,致使乡镇企业发展脱离市场。

(二)融资渠道不畅

在西藏,由于受传统融资观念和融资渠道的限制,乡镇企业在筹资方面带有农业特有的自给为主的传统痕迹,基本上是以自身资本积累为主的内源融资。就外源融资而言,乡镇企业由于受自身条件和现行股票债券发行办法、发行限额及规模等因素的限制,目前尚无乡镇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银行贷款一直是西藏乡镇企业融资的首选路径,然而,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乡镇企业自身的缺陷,绝大多数乡镇企业很难达到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致使乡镇企业在获得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债务融资时常常面临着有效的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困境。虽然银行每年都安排发展乡镇企业专项贷款资金,但仍不能满足乡镇企业正常经营所需资金。

此外,政府投资也是西藏乡镇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资金来源。但由于地方财力有限,财政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太弱。“十一五”期间财政计划投放乡镇企业发展基金1 307万元[35],平均每年投放乡镇企业发展基金261.4万元。显然,政府投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产品科技含量低

西藏乡镇企业因技术力量薄弱,工艺粗糙,致使产品档次低,科技含量不高。如民族手工业型乡镇企业,使用现代化机具的企业很少,有些企业甚至还未通电。生产围裙、藏被的设备和毛纺厂的捻线机器非常陈旧,在效率和质量上与现代机器差距甚远。乡镇企业老化的技术设备,一方面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又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西藏虽然有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但由于科学技术落后,难以将这一自然优势转化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优势,尚未形成自己的名牌产品和拳头产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很低。西藏《“十一五”乡镇企业发展展望》提供的数据,“十一五”期间,要使骨干乡镇企业、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龙头企业的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国内同期同等水平。可见,产品科技含量低是制约乡镇企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www.daowen.com)

(四)人才匮乏

西藏乡镇企业经济效益差、产品科技含量低的症结是人才匮乏。一是劳动者整体素质较低。乡镇企业的职工绝大部分来自农牧区,文化程度低,技术素质差,已不能适应乡镇企业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型、粗加工,向技术密集型、生产高新精产品的转换。二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奇缺。在西藏,由于受自然环境、人事管理制度、户籍制度和传统择业观念的影响,人才分布不均衡。从地域看,优秀人才集中在城市,农牧区人才匮乏,文盲、半文盲占大多数。从人才结构看,中高级人力资源少,尤其是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技术型、高新技术型、高级职业经理人匮乏,一般的人力资源较多。从专业结构看,文科比重偏大,理工科偏少,特别是工科人才奇缺。虽然政府在人才培训上每年投入较大资金,乡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但仍与乡镇企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相距甚远。

乡镇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水平低也是导致人才匮乏的主要原因之一。乡镇企业职工原有的土地保障已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才的引进。由于缺乏必要的劳动保护工伤医疗养老保险,就很难在企业内部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激发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西藏乡镇企业跨越式发展,不仅要受到科技的挑战,更要受到人才资源的挑战。

(五)产权制度改革滞后

产权制度是企业制度的核心和基础,产权制度是否科学决定着企业的运行状况。近年来,西藏乡镇企业通过承包、拍卖、出售、租赁、联合、兼并、转让、股份制改造等办法,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到2006年,乡镇企业955个,集体企业313个,占总数的33%;股份制企业15个,占总数的1.6%;联营企业13个,占总数的1.4%;有限责任公司107个,占总数的11.2%;股份有限公司9个,占总数的0.9%;私营企业409个,占总数的42.8%;其他企业89个,占总数的9.3%。[36]可见,乡镇企业中集体企业成分仍然过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较少,规范化程度低,使乡镇企业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六)管理水平低

西藏乡镇企业大多是从农牧业脱胎出来的,其整体管理水平落后。一是乡镇企业家基本上是土生土长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其文化素质低,基本上仍沿用传统经验性的管理思路和方法;二是受传统观念和小农意识的束缚,乡镇企业的组织管理体制多以“家族化”为特征,内部组织结构简单,靠经验和血缘管理,在决策和管理中多受主观性和随意性支配,导致决策失误和管理不规范;三是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缺失,品牌、诚信和营销等市场经济意识不强,发展战略、人才资源和信息化等管理意识薄弱,导致经营管理水平低下;四是经营者重生产轻管理,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计划和管理办法,工人生产没有明确的操作规程、技术标准、劳动定额和消耗定额,生产效率的高低、产品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工人的技艺和以往的经验。

(七)外部发展环境差

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西藏长期处在封闭的自然经济形态中,自然条件相对艰苦,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农牧区的基础设施一直非常落后,建设速度缓慢,严重制约和影响了西藏乡镇企业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一是交通运输落后。西藏远离腹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运输线较长,使乡镇企业产品运输成本较高,降低了企业盈利水平。如阿里和昌都地区,不论是到拉萨,还是到邻省(区)

中心地带,都有一两千千米的距离,且公路的路况不好,给原材料和产品运输带来了不便和高额的运输成本。二是农牧区的市场化程度较低。长期以来,西藏农牧区经济多以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为主,农产品交换主要局限于当地农村集贸市场,流通规模有限,使乡镇企业市场化发展程度较低。三是农牧区社会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农牧区的信息渠道不畅,缺少有效的市场中介组织,使乡镇企业无法及时了解农牧产品价格和各种供求信息,影响了乡镇企业各种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阻碍了乡镇企业产品的商品化、市场化的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