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藏乡镇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西藏乡镇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西藏乡镇企业只能依赖大量的要素投入维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种粗放式经营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西藏乡镇企业的产品竞争能力较差,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二)数量少,规模小,布局分散在全国8个民族省区中,西藏乡镇企业的数量最少。可见,西藏乡镇企业经济总量明显不足。布局分散也是西藏乡镇企业十分显著的特点之一。

西藏乡镇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企业整体素质偏低

1.设备陈旧。西藏乡镇企业除极少数企业拥有较先进设备以外(如奇正藏药厂、5100矿泉水、白朗县罗丹糌粑加工厂、日喀则纳尔荞麦加工厂和东嘎水泥厂等),其他绝大多数乡镇企业的设备与技术都严重老化、陈旧,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一些民族手工业型乡镇企业,生产多为手工操作,产品科技含量低,工艺简单,质量粗糙,款式非常容易模仿,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如一些地毯厂、卡垫厂的洗毛、梳毛、捻线和染色等工艺过程,仍然沿袭着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原始操作方式。许多乡镇建筑企业(现代建筑)因技术水平低,在建筑市场的竞争中失败而被迫转移。即使是代表西藏农牧业优秀企业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其技术装备水平80%也处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水平,全区销售收入超1 000万元的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较少。正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西藏乡镇企业只能依赖大量的要素投入维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种粗放式经营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职工综合素质较低。西藏乡镇企业的职工绝大多数来自农牧区,文化程度低,技术素质差。2004年,全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25 500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905人,占35.5%,中专及技校文化程度1 363人,占53.5%。[29] 可见,职工素质低使一些先进的生产设备无法利用,管理水平难以提高,也制约了乡镇企业上档次、上质量、上规模。

3.产品竞争能力较差。西藏乡镇企业的产品竞争能力较差,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许多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产品因技术落后只能以初级形式直接进入市场,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过短。如冬虫夏草、松茸、藏鸡、藏猪等,这些极具优势的农畜土特产品基本上是作为原材料出售,大大降低了企业获利能力。二是产品结构趋同,特色名牌产品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很少,难以形成民族特色的优势产品,产品仅局限在区内市场甚至当地市场,尚未进入国内国际市场。到2005年,自治区仅有4家乡镇企业和龙头企业的18种产品获得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1家龙头企业的产品被认定为国家级品牌产品,6家乡镇企业和龙头企业的产品被认定为自治区级品牌产品。[30]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镇企业的产品销路和经济效益。

(二)数量少,规模小,布局分散

在全国8个民族省区中,西藏乡镇企业的数量最少。以2005年为例,内蒙古、广西、云南、贵州、青海、新疆、宁夏和西藏的乡镇企业数量分别是461 438个、838 268个、875 498个、506 743个、55 277个、366 883个、155 249个、938个。可见,西藏乡镇企业经济总量明显不足。[31]西藏乡镇企业不仅数量少,而且规模也小。乡镇企业在从业人数、固定资产、产值和营业收入等方面,都明显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2007年,全区乡镇企业965个,从业人员5 196人,总产值235亿元,营业收入199.8亿元。其中,国家级、自治区级龙头企业16个,占企业总数16.6%,地(市)级龙头企业54个,占5.6%,其他基本上都属于小型企业。[32]乡镇企业总产值仅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30.1%,尚未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布局分散也是西藏乡镇企业十分显著的特点之一。乡镇企业大都建在县城、村镇、交通沿线和边境口岸,布局分散。乡镇企业园区建设目前刚刚起步,企业集群尚未形成,产业集群尚未启动,到2007年,全区乡镇企业工业园区仅有6个,规模经济效益尚未显现。

(三)资金短缺(www.daowen.com)

资金短缺是西藏乡镇企业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方面,乡镇企业发展资金不足,尤其是流动资金、技改资金严重不足,制约着乡镇企业扩大再生产和产业升级;另一方面,乡镇企业融资观念陈旧,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渠道狭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融资。然而,由于乡镇企业经营规模小、自有资金不足、生产效率低、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状况差,往往很难达到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致使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乡镇企业贷款额占贷款总额的比重逐年下降。1995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乡镇企业获得贷款额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比重分别为84%、93%、84%、65%、50%、33%、37%,严重影响了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33]

(四)产业结构不合理

西藏乡镇企业起步于农副产品加工业、民族手工业、民房建筑、矿业、交通运输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等行业。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尤其是21世纪初,乡镇企业开始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乡镇企业贴近“三农”的优势,加快发展农畜产品加工特色产业、生态农牧业、观光旅游、餐饮服务业和流通业等,拓展了乡镇企业的发展空间,改善了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到2006年,西藏乡镇企业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分别为2 291万元、30 024万元和12 685万元,分别占全区乡镇企业增加值的5%、66.72%和28.28%。[34] 但这一产业结构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第一产业比较脆弱,第三产业过于滞后,且第三产业中,饮食业占的比重过大;二是投资倾向于工业企业,流通企业投入较少。

(五)经济效益和发展水平较低

西藏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沿海发达地区和其他民族地区的相比差距很大,纵向比增长快,横向比差距大。由表1可知,西藏乡镇企业与沿海发达地区、民族较发达地区相比,不论是乡镇企业数量、规模、吸纳就业能力、经济效益,还是对社会贡献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