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营运资金管理与评价研究
国外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但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各营运资金项目(主要是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进行优化。W.D.Knight(1972)、Keith V.Smith(1979)等学者提出:应该将营运资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单独研究每项流动资产的最优水平是不合适的,当将各项流动资产上的投资联合起来进行研究时,决策的性质不应当是最优化,而应该是满意化。1989年,John J.Hampton和Cecilia L.Wagner出版了《营运资金管理》一书,其内容不仅包括流动资产管理,而且拓展到了信用评级、短期融资、消费者信贷等内容。从盈利性和风险性两个角度考察,将流动资金的存量配置与其相应的资金来源联系起来,从总体上观察和研究如何据此制定合理的营运资金政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内容从单独流动资产管理到整体营运资金管理,这种基本研究内容框架直到现在也未发生明显变化。
与营运资金管理研究内容相适应,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方法也在不断发展。早期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多采用流动资产周转率(或周转期)指标进行评价,主要衡量公司各项流动资产的周转效率。Richard V.D.和E.J.Laughlin(1980)提出采用现金周期(Cash Conversion Cycle)指标,用以反映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状况的全貌。James A.Gentry,R.Vaidyanathan和Hei Wai Lee(1990)在此基础上提出加权现金周期概念。美国REL咨询公司和CFO杂志自1997年开始对美国最大的1 000家公司开展的营运资金调查最初采用营运资金周转期(DWC,Days of Working Capital)和变现效率(CCE,Cash Conversion Efficiency)两个指标的等权平均对公司进行排名,2003年后,该调查改用营运资金周转期作为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排名的唯一指标。
(二)国内营运资金管理与评价研究(www.daowen.com)
国内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才开始的,总体来看,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大多数研究仅是对某个营运资金项目的孤立研究,对营运资金的系统研究比较少。评价指标也局限于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评价偿债能力和以应收账款、存货周转率指标评价营运能力。
毛付根(1995)提出:在评估一个企业的净营运资本状况时,必须同时从盈利性和风险性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应从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相互关系着手,将流动资金的存量配置与其相应资金来源联系起来,从总体上观察和研究如何据此制定合理的营运资金政策。杨雄胜等(2000)结合中国现实分析了现行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指标在理论与方法上存在的不足,对上述指标进行了修正和优化。王竹泉、马广林(2005)提出了将跨地区经营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转移到渠道控制上的新理念,并倡导将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与供应链管理、渠道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等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谢福泉、邓伟(2003)选用营运资金充足率、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销售对营运资金比率和营运资金主营业务利润率等四项指标,分别对煤炭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刘翰林(2006)用“营运资金需要量/主营业务收入”指标对上证180指数成分股进行实证研究,提出公司所处的行业是影响公司营运资金需要量的一个因素,但它是复杂地、多方位地起作用的。王丽娜、高绪亮(2008)对国内外营运资本政策研究进行了梳理,对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逄咏梅、宋艳(2009)通过对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公司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后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其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负相关,但与其托宾Q值正相关。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及应付账款周转期均与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呈负相关关系。周纹羽(2009)选取上证180指数中的80家制造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把营运资金分为营销渠道的营运资金、生产渠道的营运资金和采购渠道的营运资金分别进行研究,认为营销渠道的策略选择管理企业倾向于选择风险较低的中庸型营运资金管理策略,而生产和采购渠道企业愿意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激进型策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