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圈中的风云变幻当真难测,这个项目我原本以为十拿九稳,然而就在临门一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从3月份到9月份,我为这个项目殚精竭虑地忙活了整整半年。其间,我女儿出生,但同在一座城市的我,却不能和她一起迎接生命中的第一缕阳光。因为,此时我和同事正在整理一大堆测试材料和市场数据,为的是能在投标中进一步加大胜算,是的,是加大胜算。最大的竞争对手和我们公司的实力在伯仲之间,虽然他们的投标人员也很努力,但我知道,他们的项目资料绝对没有我们做得翔实、有说服力,他们拜访上上下下客户的次数也没有我们多。我们甚至已经通过一些可靠的渠道了解到了对手大致的报价情况。我没有理由会输!
开标的那一天,我很兴奋。只等客户负责人念出那个熟悉的名字,就可以回家好好地弥补一下对女儿的亏欠了。但我败了,竞争对手中标了。我以为是可靠的渠道提供了不可靠的消息,但我又败了,对方的报价并没有变。我愤怒,失落,憋屈,半年来的苦楚和艰辛,在这一刻,凝聚成了滴滴男儿泪。这是干销售6年来第二次落泪,而第一次还是在6年前,签下第一笔8万元订单的时候……”
这是我2005年写的一篇日记,当时我遭遇了销售生涯中的一次惨败,在竞争一家大型国企设备改造项目过程中,被对手用一个小细节打败了,一败涂地。
当时所有的同行都认为我带领的团队中标的可能性最高,设计、质量、价格、售后服务、基本的客户关系,这五个最重要的因素我们都不含糊。因为这个项目的金额较高,胜出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当时的公司领导也对我寄予了厚望,在人力财力上都投入了巨大的支持。一切都似乎再好不过,只等最后收网捞鱼,清点战果。
结果出来后,不但我自己不能相信,连我所在的公司也不相信。他们不相信的直接后果就是我被公司降级,刚刚有一些起色的事业立马跌入了低谷。
痛定思痛,我将整个项目的前前后后仔仔细细地梳理了一遍。又找到那家公司里关系比较好的经手人员。才得知我居然是被一个看似和交易完全无关的人给打败了。
当时直接负责这个项目的是一个公司副总。但我的竞争对手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和对方公司的老总见了几次面。但也仅仅限于见面而已,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进展。不过,有一次,对手无意中提到要去苏州出差,老总听了之后,顺便请他帮忙带一些家乡的特产给在苏州上学的女儿。
这本来就是件小事儿,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出差之前,他动了一个心思。大学里面一般是几个人一个寝室,老总让帮带的这点儿土特产很有可能不够分,就自己掏钱又买了一些。
到苏州之后,把东西交给老总的女儿,她是相当高兴,本来就是青春年少,好咋咋呼呼的年纪。立马呼朋引伴,三下五除二地就把这些东西给处理完了。看她们还有些意犹未尽,对手又做东请吃了一顿。本来这就是件不起眼的小事儿,他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可是在讨论谁中标的时候,作为领导出席的老总明显地表达出对竞争对手公司的好感,这一下子就把局面给搅浑了。我们公司确实占有一定的优势,但也还没有达到非选自己不可的地步,而对手公司的产品也完全能用,当然下面的这些中层干部也不好说什么了,就卖了个顺水人情。因此,我就这样机缘巧合地出局了。
后来才知道,女儿是老总的掌上明珠,对手那次带礼物和请客都做得比较到位,她回家后,对这个人很是赞叹了一番。本来选谁不选谁不由他负责,但他在讨论会上的表态却直接左右了最终的结果。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是被几份土特产外加一顿消费不足千元的聚餐给打败了。但明白其中的缘由后,我心服口服,无话可说。这就是细节所带来的蝴蝶效应,也是我从那件事中收获的最大经验。
现在的销售圈之所以竞争激烈,就在于各方实力差距都不大,也许其中一家公司的注册资金是1亿元,另一家是2000万元,但后者在技术水品上稍占优势,这一下子就将二者拉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客户选择其中的任何一家都有足够的理由。那么要想赢得最后的胜利果实,只能是在细节上付出更多的努力,让客户情感的天平倒向有利于自己的一方。
在这件事之前,我大多数时候只是注意到了狭义工作范畴本身的细节,如为客户提供最全面的资料,及时听取和反馈客户的意见,不拿客户公司的一针一线等等,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工作之外的细节,而这些恰恰是决定交易成败的关键所在。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大家都不会含糊,该做好的都会做好,根本体现不出己方的竞争优势。这也就是缺乏国人常说的“功夫之外的功夫”。
又一个10年过去了,在这里我把这10年来一些关于细节方面的问题,列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够帮助朋友们少走弯路,直击要害。(www.daowen.com)
建立完备的客户档案。
这里我所说的客户档案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工作范畴内的,它包括客户公司的组织构架、各部门负责人姓名及联系方式、之前使用设备的基本情况、之前采取的是什么样的采购流程、长期供应商有哪些、客户在所处行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公司总部和各地分公司的具体地址和联系方式等,这一类信息大多可以通过公开的信息渠道——如公司网站、招标公告、企业宣传资料等获得。它能够让销售员对企业的基本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也能及早地做出对应的目标设定。如果客户已经有了长期供应商且供应商实力高出自己不少,那么就应该果断地放弃,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成功概率大的客户身上,对于销售员而言,浪费时间就等于亏损。
第二方面虽然也是属于工作范畴之内,但这些信息需要通过更为多元化的方式进行了解。
比如,客户各部门领导的性格、相互之间的关系、一把手的行事风格、重要领导的日程安排、在企业内的升迁路径等,这些信息对于理顺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制订有针对性的销售公关策略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能避免销售方陷入不必要的麻烦当中。当然,要获得这些信息没有一个通行的捷径,只能是踏踏实实地多多拜访和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培养出敏锐的直觉。
例如,一个空降的领导在企业中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企业内部各方利益僵持不下,他以外部的平衡角色介入,在企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另外一种是成为一个摆设,处处遭人排挤,郁郁不得志。在销售的时候,如果每一个供应商在企业中都有自己的代言人,多方僵持不下,那么空降领导将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而代言人则要看清楚他的现实处境,不要被表面的头衔所迷惑,和他维持一般的关系即可,切忌投入太多的精力。
这个过程中也不乏一些小细节可以运用,比如公司内的基层老员工、领导的秘书、公司的门卫,他们虽然是一些小角色,但却是企业内部诸多信息的集散点,和他们搞好关系的成本并不高,但能获得的信息量却不少!
工作范畴之外的细节把握。
工作以内的细节我们可以称为交际,而工作之外的细节则可以称为人情。
先摸清项目关键人员的兴趣爱好、家庭情况、作息习惯,对症下药。爱喝茶的人,有空就多约他出来喝喝茶,爱旅游的人就找时间陪他逛逛,情感不顺的人就多找他喝喝酒,聊一聊。
做这些事并不是要指向明确的一个目标——在这个项目上,你一定要帮我。只是人情,无关功利,也就是简简单单的朋友往来。
客户在工作的时候都不会主动提出这些问题,但其潜意识里又希望销售员能够明白。
要明白一些小细节往往能带来截然不同的心理效果,就像我的竞争对手仅仅是自作主张地多带了一点儿土特产,请一个貌似无关紧要的人吃了一顿饭,却影响了一笔大宗交易的终极走向。其实也很好解释,在老总的眼里,只要产品能用,谁能带给自己更大的心理愉悦就用谁家的。而在这个位置的人,几万几十万元的好处费很多时候都比不上宝贝女儿的一次高兴。
抱着一颗对待朋友的心去做这些就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