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节中,我们将着重研究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化对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增加值的影响。我们将特别研究在制造业企业投资服务业以及被服务业投资的情况下全要素生产率和增加值的变化。
首先看制造业投资服务业的情况。表7.9汇报了制造业投资服务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回归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到,在控制了企业特征变量,例如企业存活的年龄、年龄的平方以及行业层面的外资和国有资产的比例后,我们发现制造业企业对服务业企业的投资有利于自身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然而,在控制了其他企业特征变量,特别是回归表中第(3)列企业所有权类别(表中的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两个变量),第(4)列和第(5)列企业固定资产、产业集聚EG指数、产业集中程度指数HHI后,我们并没有发现制造业向服务业的投资改变了全要素生产率的证据,这与部分文献所提出的制造业企业参与高质量服务业投入有利于提升绩效(Reiskin等,1999;Grossman和Rossi-Hansberg,2010;刘斌和王乃嘉,2016;许和连等,2017)是不一致的。然而,上述文献大多从行业层面、企业组织层面来分析,并没有从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角度做出精准的结果分析。而表7.9的回归结果与部分文献中所提到的制造业企业参与服务业投入可能不会增加企业绩效的结论(Eggert等,2017;Fang 等,2011;Benedettni等,2013)是相似的。
表7.9 制造业企业投资服务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回归结果
注:*、**和***分别表示10%、5%和1%的显著水平,括号内数值均为标准误。
接下来,我们比较被服务业投资的制造业企业是否有更高的生产效率。表7.10汇报了回归结果。我们发现,如果制造业企业被服务业投资,那么其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提高。在加入了所有的企业层面和行业层面的控制变量后,我们发现,制造业企业被服务业企业投资之后,整体而言,其生产率水平平均高出了6.84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服务业企业制造化进程有利于自身绩效的提升,这反映了服务业企业对制造业企业投资的产业融合方式具有较强的技术外溢性,服务业企业的发展也逐步依赖于部门固定资产的投资与新型标准化生产的模式,这一过程会产生新型的制造型服务部门,是对制造业产业覆盖范围的进一步拓展(Stoughton和Feng,1999;Marceau和Martinez,2002;肖挺和刘华,2013)。
表7.10 制造业企业被服务业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回归结果
注:*、**和***分别表示10%、5%和1%的显著水平,括号内数值均为标准误。
在上文中,我们采取了全要素生产率对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制造化的绩效进行了度量,全要素生产率度量了在生产过程中给定要素投入的产出效率问题,能够衡量企业和整个行业内部“效率的改善、技术的进步和规模效应”,被广泛认为是技术进步的指标,在企业内部表现为生产技术的有效投入、专业化模式生产创新与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创新等(余淼杰,2010;杨汝岱,2015)。衡量企业绩效的另一指标——生产的增加值也能够反映企业的经营和盈利状况,生产的增加值度量了销售价格与生产成本之间的差异,即企业在单位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新增价值与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Baumol,1967;Koopman等,2014;程大中,2014)。此外,服务业的投资(被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能与增加值等同。因此,接下来我们转而研究制造业的服务化对增加值的影响,选用生产的增加值作为衡量绩效的另一个指标,来重复表7.9和表7.10的回归过程,计量结果如表7.11和表7.12所示。
表7.11给出了制造业企业投资服务业对企业增加值的影响。同样的,在控制了企业规模和行业变量以后,没有证据显示制造业对服务业的投资行为对增加值有任何影响,这与表7.11的回归结果是一致的。其可能的原因是制造业服务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存在U型曲线关系之谜,制造业企业起初对服务要素和服务业企业的投入阶段处于U型曲线的下端甚至谷底,而在服务要素和科技化服务投入积累到一定时间之后,会出现从量到质的飞跃过程,从而朝着U型曲线的攀升阶段发展(Fang等,2008;Neely,2008;Neely等,2011;Benedettini等,2013;安筱鹏,2012)。
表7.11 制造业企业投资服务业对增加值的回归结果
续表(www.daowen.com)
注:*、**和***分别表示10%、5%和1%的显著水平,括号内数值均为标准误。
表7.12展示了制造业企业被服务业投资时增加值的变化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到,在控制了企业特征和行业特征的变量之后,如果一个制造业企业被服务业投资,那么其增加值在平均程度上会增加6.7个百分点左右,意味着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投资帮助制造业提升了其单位产品的盈利能力。一方面,服务要素往往来源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因此大多服务性中间要素的投入能够提升制成品的技术复杂度,从而提升最终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程大中等,2017;吕文龙和吕越,2017;许和连等,2017;郑乐凯和王思语,2017);另一方面,大多第三产业来自与上游制造业黏合程度高的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如仓储物流、通信科技、交通运输等,往往与制造业产业联系紧密,体现了二、三产业融合度高的特点。一经投入,制造业企业吸纳程度较高,短期、中长期内往往能够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值的效果(Crozet和Milet,2015;江小涓,2011;刘斌等,2016;黄群慧,2017)。
表7.12 制造业企业被服务业投资对增加值的回归结果
续表
注:*、**和***分别表示10%、5%和1%的显著水平,括号内数值均为标准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