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统计数据,世界服务贸易总量从1980年的7 701.1亿美元增长到2016年的92 450.2亿美元,平均年增长12.1%,而服务贸易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全球垂直专业化的分层中,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逐渐担任制造业和货物贸易的“润滑剂”,联结着二、三产业上下游两端(Rodrik,2006;Baldwin等,2013)。在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的GDP比重达到46.1%,比第二产业高出了2.2个百分点,首次超过制造业,标志着我国开始向服务经济的时代迈进。2016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GDP比重占第三产业的57%,占据着我国服务业的半壁江山。而从生产结构特征而言,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上下游产业的结点,涉及中间品生产环节的投入与供给。因此,基于服务业与在全球贸易中参与最多的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交易特征的视角,采用贸易增加值的前向分解法测算方式,能够更好地从生产要素的供给端反映出作为中间品投入的服务业的比较优势。表5.9是我国服务业分行业22个细分部门[7]的比较优势指数的变化趋势。
表5.9 2000—2014年部分年份我国服务业分行业和总体比较优势分析
续表
① 采用传统法,房地产行业数据不可得。
续表
类似于分行业制造业的测算结果,NRCA指数和传统RCA指数测算出的结果也存在差异。(www.daowen.com)
首先,在以下12个服务业中,NRCA指数的结果远高于传统RCA指数结果:C25、C26、C31、C32、C34、C36、C39、C41、C42、C47、C52、C53。除了金融、教育,其他行业大部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其中C25的NRCA指数为0.69,而传统的测算结果是它的二分之一强,仅为0.36。C26结果为0.25,是传统RCA指数的4倍之多。而在承担国际贸易的交通运输产业上,2000—2014年C31、C32和C34的NRCA指数为1.05、1.76、0.26,均高于传统平均的竞争力指数(分别为0.57、1.08、0.10)。同时,C31和C32的NRCA指数都大于1,证明其在国际竞争中具有一定比较优势,表明我国陆运、水运等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中间产品,有效地投入到下游产业的发展中,行业增加值较高。此外,在消费性服务业中,C41的NRCA指数为1.03,并且逐年上升,这得益于中国参与全球贸易网络的扩大,金融行业作为国际跨境支付、结转等中间媒介,获得了新的发展。
其次,在以下行业中,传统的RCA指数大于NRCA指数:C27(建筑),C30(批发贸易,除了汽车摩托车),C33(空运),C45(法律,管理咨询),C51(公共行政和防务,社会保障),C54(其他服务业)。其中,建筑和批发贸易的NRCA指数较小,均小于1。除了C54,其他行业的年平均比较优势指数的发展趋势是稳步上升的。从生产供给角度的测算的NRCA指数表明,我国建筑、批发贸易、空运和法律等产业并没有作为高效率的中间品媒介投入下游产业,并且NRCA指数小于1,反映其国际竞争力较弱。其他产业如C35(邮政)、C40(计算机编程,咨询,信息服务)中传统RCA指数和NRCA指数结果接近,虽然每年都呈现出增长趋势,但是竞争指数均低于0.5,在国际上尚不足以具有比较优势。
综上,传统的RCA指数高估了我国一些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如建筑、批发贸易,航空运输和社会公共服务。而NRCA指数在一半以上的生产性服务业如陆运、仓储物流、电信、科教研究中较传统RCA指数偏高。这个结果符合以往的文献观点,如程大中(2010)、Koopman等人(2014),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参与垂直化生产的频繁度增加会增加中间品贸易往来,而中间品贸易往来增加会促进全球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产业黏合,因此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加强,同时也会加大对国际交通运输、仓储、电子通信的依赖。虽然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和消费性服务贸易在不断发展,但是升级过程较为缓慢,相较于我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指数,其比较优势指数大部分小于1,在国际上竞争性较弱。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制造业行业的比较优势较为显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