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盛:资产9 000亿美元、营业收入183亿美元的业务扩展和变革之路

高盛:资产9 000亿美元、营业收入183亿美元的业务扩展和变革之路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截至2019年9月,高盛业务遍及50多个国家,资产9 000亿美元、营业收入183亿美元。1979—1984年,美国资本市场发生了四项重大变革,这为高盛变革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高盛开辟全新承销业务模式,调整潜在客户对象群体,客户数量增至原来规模的2倍。为消除次贷危机所造成的影响,高盛采取多种方式获取融资,并获批成为银行控股公司。

(一)公司简介

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以下简称高盛)创立于1869年,是全球历史悠久及规模较大的投资银行之一。其主要业务涉及证券承销、财务咨询、经纪业务、资产管理、资本交易和资本中介等。截至2019年9月,高盛业务遍及50多个国家,资产9 000亿美元、营业收入183亿美元。

(二)公司发展历程

高盛发展至今,可大致将其150年的发展划分为“萌芽、危机、成长和成熟”四个阶段(见图4.3)。

图4.3 高盛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恒大研究院。

1.萌芽时期:票据起家,信托折戟(1869—1931年)

高盛成立于1869年,最早从事票据贴现业务。1885年,萨克斯和戈德曼家族联合设立合伙制公司。由于美国南北战争带动银行信贷利率升高,高盛赢得巨大利润商业票据交易业务规模成为当时全美第一。1906年,高盛开始与雷曼兄弟合作承销业务,成为一家名副其实的投资银行,公司业务由最初的商业票据拓展至股票承销、外汇兑换和资金借贷等。1929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高盛因层层控股与高杠杆率,亏损了92%的原始投资,处于倒闭边缘。

2.危机时期:韬光养晦,跻身顶尖(1932—1974年)

1941年,高盛借力高管从政经验,广泛结识社会优质人脉,重振公司主营业务。高盛采用剥离交易业务、收购商业本票公司和提供免费服务的方式,走出公司困境,并为日后积攒大量潜在客户。1956年,高盛夺得福特汽车IPO(首次公开募股)订单业务,成为当年美国IPO最成功事件,此后逐渐在投资银行业务的多个领域崭露头角。1960—1974年,美国掀起混合并购浪潮,高盛另辟蹊径,着力挖掘中小企业客户,打造并购咨询王牌业务。

在海外市场方面,1953年高盛开启国际化扩张步伐(见图4.4),公司领导层将国际化目光聚集于日本市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高盛在1974年设立东京办事处。

3.成长时期:危机重重,浴火重生(1975—2007年)(www.daowen.com)

由于承销宾州中铁票据和美股两年熊市的双重影响,高盛再次面临破产风险,名誉遭受巨大影响。1979—1984年,美国资本市场发生了四项重大变革,这为高盛变革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高盛开辟全新承销业务模式,调整潜在客户对象群体,客户数量增至原来规模的2倍。1985年后,高盛在股票承销业务方面常年荣登榜首。1981年,高盛收购杰润(J.Aron & Co),为日后大宗商品交易奠定基础。1994年,高盛遭遇金融危机和合伙人危机的双重重创,将公司改制为有限公司,于1999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图4.4 1997年—2019年第一季度高盛海外收入情况

注:同一年份数据中,上部为亚洲,中部为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下部为美洲。
资料来源:恒大研究院。

在海外市场方面,1986年,通过承销英国电力和钢铁的私有化项目,高盛迅速打开了英国市场。凭借6位欧洲各国政要的推荐,高盛在欧洲大量开展固定收益业务、金边债券及其他产品,获取了大量资本利润。基于英国废除汇率管制的背景,高盛利用英国市场对美国股票的大量需求,开展了套利和外汇交易业务。80时代中期,由于欧洲商业银行竞争加剧,高盛调整业务中心,着力开发自营业务,大幅度提升盈利能力。1994年,高盛开始进军中国市场,其国际业务利润占比达40%。

4.成熟时期:科技赋能,抢占先机(2008年至今)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波及全球资本市场,高盛当年营业收入同比骤降51.7%(见图4.5)。为消除次贷危机所造成的影响,高盛采取多种方式获取融资,并获批成为银行控股公司。同时,高盛提升场外衍生品的透明度,剥离风险较大的自营业务,保障公司资本高效运转。2009—2015年,高盛看中科技金融领域未来潜力,参与了132笔私有科技公司融资交易。2016年,高盛开始涉猎零售业务,推出网贷平台和网络银行业务。

图4.5 2005—2009年高盛营业收入情况

注:同一年份数据中,左侧代表营业收入,右侧代表交易和委托人投资业务收入。
资料来源:恒大研究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