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员工在接受工作任务时,只注重完成任务的过程,而不考虑任务的完成是不是得到了最终想要的结果。完成任务不等于收获结果,做完工作不代表把工作做出色。
我们先看一个案例,有这样一个买火车票的故事。
有一家北京的医疗设备公司,每年“五一”都要参加一个在青岛举办的展会。因为该公司大部分的订单出自于这个展会。但是“五一”又是黄金周的旅游旺季,火车票很紧张。4月27号火车票预售的第一天,老板就派小刘去火车站买票,要保证5月1日那天到青岛。结果小刘一大早6点钟就出发了,在火车站排队到12点,等排到他,结果售票员说火车票卖完了,而且什么票都没了。小刘很郁闷地向老总汇报了情况,老总就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小刘说:“没有。”结果老总臭骂了小刘。
小刘被老总骂完之后非常委屈!“我一大早起来,排了六个小时的队,票的确是卖完了,你为什么还怪我?”后来老板派小张去了,结果一个多小时之后小张就回来了。小张说:“老总,票的确卖完了,但是我又想了一些方法去青岛,第一买高价票,第二找关系,第三中途转车,第四坐飞机,第五坐大巴,请老总决策。”
请记住,老总让小刘去的目的是什么?是买票吗?但是票没了,追求的结果是什么?这里买票只是一个任务,到青岛才是结果!所以小刘的确对工作过程负责了,但是他没有对结果负责,所以老板会臭骂他!
企业里面有着大量像上面案例中小刘那样的员工,做事但不做结果。“我已经按照你说的做了”,“我已经尽最大的努力了”,“我该做的都做了”,这些看似事情做了,就是没有结果,所以我们要懂得一个基本道理:对结果负责,是对我们工作的价值负责;而对任务负责,是对工作的程序负责,完成任务≠结果!
小张、小李、小王不仅是中学同班同学,而且是大学同班同学,更是同一天进入了同一家公司。
但是他们的薪水却大不相同:小张的月薪是5000元、小李月薪3500元、小王月薪1500元。
有一天,他们的中学老师来看望他们,得知他们薪水的差距之后,老师就去问总经理:“在学校,他们的成绩都差不多啊,为什么毕业一年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总经理听完老师的话,笑着对老师说:“在学校他们是学习书本知识,但在公司里,却是要行动,要结果。公司与学校的要求不同,员工表现也与学校的考试成绩不同,薪水作为衡量的标准,就自然不同呀!”
看到老师疑惑不解地皱着眉头,总经理对老师说:“这样吧,我现在叫他们三人做相同的事情,你只要看他们表现,就可以知道答案了。”(www.daowen.com)
总经理把这三个人同时找来,然后对他们说:“现在请你们去调查一下停泊在港口边的船。船上毛皮的数量、价格和品质,你们都要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尽快给我答复。”
一小时后,他们三人都回来了。
小王先做了汇报:“那个港口有一个我的旧识,我给他打了电话,他愿意帮我们的忙,明天给我结果。我为了保证明天他给我结果,我准备今晚请他吃饭,请您放心,明天一定给您结果。”
接着,小李把船上的毛皮数量、品质等详细情况给了总经理。
轮到小张的时候,他首先重复报告了毛皮数量、品质等情况,并且将船上最有价值的货品详细记录了下来。然后表明,他已向总经理助理了解到总经理的目的,是要在了解了货物的情况后与货主谈判。于是,他在回程中,又打电话向另外两家毛皮公司询问了相关货的品质、价格等。
此时,总经理会心一笑,老师恍然大悟。
工作中,老板最关心的不是工作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而是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有没有一个最终的结果。在这里,很多人有一个思想上的误区,认为自己只要完成了老板交代的任务,就是创造了业绩,提供了结果。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任务只是结果的一个外在形式,它不仅不能代表结果,有时还会成为我们工作中的托词和障碍。
多数情况下,我们总是把任务和结果混淆、等同起来,好多时候是在完成“任务”,而不是追求“结果”。
因此,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我们要在重视过程的同时,更要注重工作的结果,千万不要认为完成了任务就是提供了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