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希望工程聚焦贵州脱贫攻坚、教育发展、服务青少年成长、引领社会风尚等关键领域,推动希望工程实现了从学龄儿童向大学生的纵向延伸转变,从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向师资能力提升、文化设施配套等软件的横向发展转变。
2006年,实施“习酒·我的大学”圆梦大学公益助学项目,共捐资逾亿元,帮助2万名逐梦学子圆梦大学,公益足迹遍及贵州、重庆、云南等全国25个省(市)。
2012年,实施“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大型公益助学项目,共筹集助学金近10亿元,辐射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国铁道系统,帮助16万名困难学子顺利走进大学校园,圆梦大学,成了全国捐款最多、影响最大、覆盖最广的公益助学项目。
2014年,实施“希望童园”项目,贵州省捐建316所希望童园,覆盖300个自然村,帮助1.3万余名农村学龄前幼儿免学费入园。
2018年,实施“e绿黔行”项目,运用互联网众筹新手段,募集社会各界爱心善款168.9万元,累计75344人(次)参与植绿护绿。
2019年,实施“希望工程·陪伴行动”项目,在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建设“希望工程·陪伴行动”课堂381个,登记在册青少年37479人,开展陪伴行动17053次,累计服务青少年412948人(次),开课时长80551小时。
2020年,实施“向阳花少儿医疗公益”项目,发放医疗救助金161万元,235名建档立卡患病青少年得到救助,避免农村困难家庭因病返贫、因病致贫。(www.daowen.com)
从开展“习酒·我的大学”“中国茅台·国之栋梁”“新世纪教育基金”“芙蓉学子”“利群阳光”项目到“希望工程1+1”“春风计划”系列活动;从探索“公益投入+社会参与+反哺公益”扶贫模式到开展“青微工程”……在聚焦精准脱贫方面,贵州希望工程通过定点帮扶、结对帮扶等多种方式,大力扶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资助建档立卡户家庭学生2万余名,保障贫困家庭学龄孩子人人有学上、个个受资助。
同时,紧扣贵州特色,坚持因地制宜,探索了中电审核建校模式、江苏太湖世家“交钥匙”建校等模式;立足易地扶贫搬迁点社区,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探索希望工程的转型升级,实施“希望工程·陪伴行动”聚焦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和综合人文素养提升,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开展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文化艺术体育教育等陪伴项目,引导他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为近40万从农村到城市学习和生活的易地扶贫搬迁青少年提供服务;聚焦“大生态”战略行动,实施“绿色希望工程”“多彩贵州·青春绿动”“绿色希望工程”,培育青少年环保理念。
30年贵州希望工程的实践,给共青团一个最大的启示:办好希望工程事业,最根本的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积极争取党政部门的关心和支持;最关键的是聚焦主责主业,团结引领广大青少年;最重要的是汇聚社会各方资源、争取社会各界支持;最管用的是改革创新,发挥比较优势,做到与党同心、与时俱进、与青年共甘苦。共青团贵州省委将希望工程作为长期性工作抓好落实,通过完善责任机制、社会动员机制、资金投入使用机制、监管长效机制等制度,建立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建立起与政府之间的良性运转机制,持续焕发希望工程项目的生命力。
时代变迁的急促脚步,让新时代希望工程发生了系列重要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当前青年工作呈现出的新变化和当代青少年需求发展的变化两个方面。希望工程要坚持与时俱进,就必须把握新时代希望工程呈现的新变化,理清希望工程和青年发展之间的新关系,融入当代青年新思想、新理念。
希望工程在各个地区推进的着力点不同、在促进教育扶贫和农业农村发展的落脚点不同、在每个实施主体工作要求上的侧重点不同,必须因地制宜,分区域、有侧重,分步骤、有梯次地推进,全力解决希望工程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