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掠夺性定价」:一种市场策略的浅析

「掠夺性定价」:一种市场策略的浅析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司实行掠夺性定价的时间长短等于公司的净资产价值与每月销售损失的比值。只有在企业规模差距较大的情况下,掠夺性定价才有可能出现。同样,企业在一定时期采取掠夺性定价,可能是一种广告策略。这非常接近掠夺性定价,但其目的不是为了驱逐竞争者,而是为了在市场中立足。在国外市场上,由于竞争对手众多,采取掠夺性定价的方式通常与政府的财政补贴、出口退税密切相关。

「掠夺性定价」:一种市场策略的浅析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企业掌握着定价的主动权。只要对企业有利,企业就可以采取任何价格,不管这种价格是低于还是高于成本。传统经济学认为,价格等于平均成本会实现完全竞争的均衡,是最有效率的价格。如果价格高于平均成本,那么,企业就会获得垄断租金。垄断则是经济学家所反对的事情,尽管企业自发形成的垄断有助于创新。只有政府支持的垄断和管制才会造成进入壁垒,对社会造成效率损失。

当企业制定的价格低于平均成本特别是平均可变成本时,那么,掠夺性定价就出现了。这种掠夺性定价是美国反托拉斯法所力图阻止的事情,因为美国政府担心,掠夺性定价的目的就是要把竞争者驱逐出市场而最后获取垄断利润。利用掠夺性定价的法律,美国政府拆分了标准石油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等巨无霸企业,促进了美国市场竞争机制的深入发展。

在面临多家竞争者时,采取掠夺性定价的公司会在最初的很长一段时期内面临亏损破产的威胁,因为售价低于平均成本或者平均可变成本。公司实行掠夺性定价的时间长短等于公司的净资产价值与每月销售损失的比值。公司的净资产和流动资金越多,可变成本越低,那么,采取掠夺性定价的时间就可以保持很长。如果竞争对手的平均成本高于采取掠夺性定价的公司,其净资产规模较小,那么,竞争对手会按照平均成本的高低和净资产规模的大小被先后挤出市场。这个推理是以竞争对手采取相同的定价策略、创新很困难和忽视消费者反应的假设为前提的。

在竞争对手众多、企业的净资产差距不大的情况下,掠夺性定价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有在企业规模差距较大的情况下,掠夺性定价才有可能出现。在很多情况下,企业采取兼并竞争对手的成本要远低于采取掠夺性定价的成本。因此,我们更多地看到企业兼并与合并的行为,看到采取掠夺性定价的情形不多。只有在企业的管理阶层对企业的净资产损失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如国营企业的管理层免费使用国有资源为个人利益服务时,掠夺性定价才会较为普遍。所以,在国营企业比较多的国家,政府很害怕企业拿着国有资产去进行价格竞争或者采取掠夺性定价,于是采取普遍的价格管制政策。

同样,企业在一定时期采取掠夺性定价,可能是一种广告策略。销售的损失就相当于广告投资。一般来说,新进入某一个行业的企业,通常在开业阶段都会采取折价销售的策略。这非常接近掠夺性定价,但其目的不是为了驱逐竞争者,而是为了在市场中立足。当一个企业在国外销售初期采用这种办法时,就会被冠上倾销的名声:国外销售价格低于平均成本或者国内的价格。由于销售价格低于平均成本,竞争对手最好的策略就是全力采购所销售的产品,然后在进入者提高价格时按照略高于其成本的价格出售,最终会把进入者赶出市场。这就根本不需要政府的反倾销政策帮助进入者稳定地把价格提高。

另外,在经济萧条时期,为了回笼资金和保证企业的流动性,企业可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产品。在企业准备破产的阶段,为了节省销售费用,企业也会降价出售。因此,企业采取低于成本定价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破产处理、萧条时期的回笼资金、开业之初和进入市场的广告投资、过剩产品的市场处理、销售产品外获得额外的收入(广告收入、政府补贴、出口退税)、公司管理层不负责任的行为或者挤出竞争者。

采取自杀的方式挤出竞争者是最不可能出现的行为。在国外市场上,由于竞争对手众多,采取掠夺性定价的方式通常与政府的财政补贴、出口退税密切相关。只要政府的财政补贴和出口退税高于销售的损失,那么,采取掠夺性定价的倾销就是有利可图的。如果公司取得国内垄断的条件是生产多于国内需求的产量,那么就可能出现在国内高价出售而在国外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其产品的情形。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公司采取低于成本的掠夺性定价来挤出竞争对手是最不明智,也是最不可能的行为。

其实,倾销与价格歧视有关。所谓价格歧视,就是同类产品在不同的市场出售的价格不同,如同样的产品在市中心卖得贵、在发达国家卖得便宜。在后一种情况下,价格歧视就具有倾销的嫌疑。一级价格歧视就是销售者按照每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进行单独定价,从而将每个单位的消费者盈余全部转移到销售者那里的行为。在讨价还价的地方,一级价格歧视很明显。(www.daowen.com)

二级价格歧视与一级价格歧视相似,但是销售者根据每一个批量收取不同的价格,从而将每批量的消费者剩余转移到销售者那里的行为。批量采购、批量销售、阶梯电价或者累进所得税率就是二级价格歧视的例子。在二级价格歧视中,消费者还会保留每单位消费者剩余的一部分。

三级价格歧视就是不同市场(群体)的消费者支付不同的价格,而同一市场(群体)的消费支付相同的价格。例如,高考按照民族、性别不同采取加分的政策,按照地区不同采取的录取分数不同的录取政策,就是三级价格歧视。户籍制度、非国民待遇,非最惠国待遇也在城市与乡村、本国人与外国人、外国人与外国人之间体现了三级价格歧视。

传统理论认为,三级价格歧视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不同市场的需求弹性不同。为了实现收入最大化,需求弹性高的市场要求价格低,需求弹性低的市场要求价格高。如果国外市场的竞争激烈,那么,需求弹性就大,出口产品就需要在国外市场以较低的价格出售,而在国内以较高的价格出售。这就是倾销的由来。如果国外的市场竞争不如本国激烈,那么,出口产品就需要高价出售而在本国以低价出售。

张五常认为,价格歧视的出现与信息费用和资源空置密切相关。支付信息费用较高的人需要支付高价,而资源空置多的地方则容易出现价格歧视,如飞机票的折价。资源超负荷运营的地方则很少有价格歧视出现,如中国的火车票都是一个价。按照张五常的推理,国外倾销与信息费用和产品过剩密切相关,而与产业结构无关。

实际上,在考虑不同国家的产品销售价格不同时,不仅需要考虑信息费用,更重要的是考虑整个的交易费用,特别是制度费用。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但是,倾销也会培养仇外心理,诱发国家之间的贸易战。

[2012年9月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