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会计目标:提供全面的财务信息

会计目标:提供全面的财务信息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会计目标,是指会计活动应达到的境地或标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其采纳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也明确规定:财务报表的目标,是提供在经济决策中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的关于主体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

会计目标:提供全面的财务信息

会计目标,是指会计活动应达到的境地或标准。会计目标为会计活动指明了方向,对会计系统的设置提出了要求。在构建会计理论体系和开展会计实务工作过程中,会计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会计目标的提出不能超越会计系统所具有的内在职能,否则提出的目标就无法实现。总的来看,会计目标不如会计职能稳定,它受到会计所处的经济政治法律、教育、科技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深刻影响,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会计目标可能有较大差异。改革开放前后,我国会计服务对象和会计目标的变化就是典型的例子。

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目标是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的财务信息及其相关经济信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条明确指出:企业应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其采纳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也明确规定:财务报表的目标,是提供在经济决策中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的关于主体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为此目的编制的财务报表,能够满足大多数使用者的共同需求。财务报表还反映管理层对交托给他的资源的经营成果或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使用者之所以评估管理层的受托责任或经管责任,是为了能够做出经济决策。2018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修订后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进一步确认:“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提供关于报告主体的、有助于现有和潜在投资者、贷款方及其他债权人作出关于向主体提供资源的决策的财务信息。”这些决策所需的财务信息不仅包括某个主体的经济资源,针对该主体的要求权及这些资源和要求权的变动信息,还包括评价该主体的管理层和治理委员会履行其使用主体资源有效性的信息。可见,会计目标既要关注资源配置等投资和信贷决策所需的信息,又要关注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等合约有效性评价所需的信息。

会计目标能否有效实现取决于对“给谁提供会计信息”和“提供什么样的会计信息”问题的理解。因此,讨论会计目标涉及两个核心问题:其一,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他们从事什么决策,需要什么信息?其二,什么样的会计信息才是合格的,也就是说有用的会计信息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质量特征?

(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对信息的需求

现代社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很多,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和客户、财政和税务等政府机构、证券交易所、财务分析机构、社会公众、企业管理当局、内部职工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指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则清楚的列举了一些重要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这些使用者包括投资者、贷款人、供应商和其他商业债权人、顾客、政府及其机构和公众雇员等。2018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修订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在“通用目的的财务报告的目标”的相关条款中特别强调了“现有和潜在投资者、贷款方及其他债权人”在决策中对会计信息的需要,突出对外报送的会计信息对给企业等经济主体提供经济资源的权益所有者的重要性。

由于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不同,所要进行的决策有差异,所以他们所需要的会计信息也有一些差别:

(1)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需要。这里说的投资者既包括现实投资者,又包括潜在投资者。投资者主要关心预期的投资回报和投资的内在风险,预期的投资回报和内含风险的水平决定着投资的价值。在理想环境下,投资的价值就是投资之后预期获得净现金流的现在值,因此,投资者利用会计信息评估一个主体未来获得现金净流入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他们需要会计信息来帮助他们做出买进、卖出或继续持有的投资决策。投资者还利用会计信息对一个主体支付股利的能力进行评估。

(2)债权人对会计信息的需要。这里说的债权人主要指贷款人、供应商和其他商业债权人。贷款人关心那些可以用来评估他们的贷款和贷款利息能否能够得到按时支付的会计信息。供应商和其他商业债权人关心那些可以用来评估主体所欠他们的款项能否如期支付的会计信息。相对而言,长期贷款人更注重评估一个主体长期发展能力的会计信息,商业债权人则更多关注评估一个主体短期支付能力的会计信息。

(3)企业管理当局对会计信息的需要。企业管理当局要制定战略目标和年度计划,分配有限的经济资源于投资项目和日常经营项目,筹建工程项目,安排和组织生产,提高资金的运营效率,改善公司的经营绩效,类似经营决策都需要会计信息的支撑。企业管理当局为了履行和解除自己对经济资源的受托经管责任,也需要相关的会计信息。

(4)政府及其相关机构对会计信息的需要。政府及其相关机构关心宏观和微观领域经济资源的配置状况,因此必然关心各个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经营活动。为了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实施宏观经济计划,评估产业发展前景,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维护资本市场秩序,监管各个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经营活动,评价经营业绩,及时征缴税款,保护各方合法权益,搞好统计工作、反馈工作、决策工作和预测工作,政府及其相关机构也需要会计信息。

(5)雇员、顾客和公众对会计信息的需要。雇员及其工会组织等关心那些有关雇主的稳定性和获利能力方面的会计信息,以便评估一个主体提供给雇员报酬、退休福利和就业机会的意愿和能力。顾客则对评估一个主体延续能力方面的会计信息感兴趣。现代社会,企业主体及其经营活动对社会公众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广泛。企业主体及其经营活动可能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问题的解决做出重要贡献,也可能对当地的自然资源造成破坏,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污染,所以,社会公众对有关一个主体的发展能力、发展趋势、环境治理投入、资源消耗状况等方面的会计信息感兴趣。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公众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的增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需要会计信息。如上所述,不同社会团体的利益不同,他们对会计信息的需要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提供会计信息是有成本的,企业无法针对不同的需要提供全部相关的会计信息。为了平衡提供会计信息的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财务会计只提供通用财务会计报告,通用财务会计报告集中反映一个主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信息,这样既可以满足大多数使用者的共同需要,又控制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以保持会计工作的有效性。(www.daowen.com)

(二)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有好坏之分,一定量的会计信息只有达到一定质的要求,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才能最终实现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要真正对决策有用,就必须保持一定的质量特征。所谓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是指使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对使用者有用的相关性质。

决策者对会计信息的最基本的质量要求是会计提供的信息对决策有用,如果没有用处,信息就不能为人们带来任何利益,不足以弥补为获取和传递这些信息所付出的代价。因此,在提供会计信息时必须遵循“效益大于成本”的原则。会计信息说到底是为人提供,供人从事经济决策使用的,每一位决策者都要在一定的客观环境中依据会计信息及其相关经济信息对具体事物做出判断,以便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所以,质量再好的会计信息只有被人理解和接受,才会对决策有用。“可理解性”是对会计信息的又一基本要求。“可理解性”质量特征既对会计信息的提供者提出了要求,又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出了要求。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在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要尽量考虑使用者的需要,做到清晰易懂、容易理解;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则要具有一定的商业和会计知识,并且愿意相当努力地去研究会计信息。只有双方共同努力,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这一质量特征才能落到实处。

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是关系到会计能否生存下去的大问题,十分清楚,有用性是对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那么,什么样的会计信息才是有用的呢?一般而言,有用的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两个基本特征。相关性(Relevance)是指会计信息要能够帮助使用者评估过去、现在或未来的事项,或者确证或纠正使用者过去的评价,从而影响使用者经济决策的特性。相关性内含了对会计信息的及时性要求,即会计信息在失去对决策的有用性以前,必须传递到信息使用者手中,为决策者所掌握。如果会计信息传递不及时,信息对决策的用处就不大或根本无用,相关的信息也自然变得不相关了。

可靠性(Reliability)是指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没有重要差错或偏向,并能如实反映其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而能供使用者做决策依据的特性。可靠的会计信息一般又具有可验证性、不偏不倚性等特点。可验证性是说独立的会计人员采用相同的会计方法,会得出高度一致的结果。财务会计人员在提供会计信息时,为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必须按照不偏不倚、独立公正的原则处理会计业务,同时尽量使不同企业之间和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之间的会计信息可以比较。

严格地说,不可靠的会计信息很难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和相关性之间没有内在的冲突,但它们毕竟是两个不同的质量特征,当二者发生矛盾时,财务会计更强调可靠性,因为可靠的信息才可能被企业利害关系集团当成真实与公允表达的信息,才可能被他们认可和使用。企业提供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是要付出代价的,因此,它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无巨细地提供一切财务及相关经济信息。在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中,会计人员要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经济业务进行重要性的判断,对不同重要程度的经济业务做详简、粗细不一的处理。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并不是杂乱无章的,相反各项质量特征之间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明确指出:财务报表的主要质量特征是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相关和可靠的会计信息又受到及时性、效益和成本之间的平衡、各个信息质量特征之间的平衡,以及真实和公允表达等因素的制约。这些质量特征作为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共同保证会计信息对决策者的作用。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进行过综合性、一体化呈现,在1980年发布的《论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第二辑《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提出了如图1-1所示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结构图

从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和趋势看,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经过多年研究归纳出的这些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及其内在结构同样适合于我国。将这些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我国进行推广,对提高我国会计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具有积极作用。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专门提出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关于这些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关内容在本书第十三章中讲解。

图1-1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层次结构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