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历史,会计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会计是在与人类社会生产经营活动的互动中演化进步的。正如美国著名会计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德在《会计思想史》中所言:“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也就是说,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尽管公元前5000年记录部落之间交易的符号就已经出现,公元前32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人就开始在陶片上进行会计记录[1],但是,会计具体诞生于何时,起源于何地,至今仍无确切定论。会计作为人类一项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伴随着人类生产的发展,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伴随着经济管理活动的需要,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简单回溯会计的发展史,可以看出会计是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而进步的。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当时会计的发展程度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
人类社会早期,我们的先民茹毛饮血、刀耕火种、渔樵耕织、钻木取火,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没有物资的剩余现象和保管问题,会计不可能产生,也不会产生。公元前3500年左右,人类社会从石器时代进入铜器和石器共用的时代,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能力的提高,物资产品开始出现剩余,这时人们有了计量、记数的需要,原始社会末期会计开始萌芽,但整体上处于“结绳记事、刻木记数”的发展状态。
我国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演进后,生产工具进一步改进,青铜器先后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鼎盛期,青铜器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使用,畜牧业、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快速发展,剩余产品越来越多,人们有了记账、算账的需要,远在周代朝廷中就设立专门的官职,掌管皇朝的财物税赋,并对财物的收支进行“月计岁会”,计就是“零星算之”,会就是“总合算之”,当时朝廷的这些会计活动记载于《周礼》中。从西汉到三国、两晋时期,我国还出现了名为“籍书”“簿书”的账册,用来登记会计事项,尽管当时单式簿记已经发展到较高的水平,但是会计事项记录的载体仍然以竹简和木版为主。
到唐宋时期,我国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空前繁荣,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时的记账、算账和报账等会计活动发展到更高的程度。宋朝在官厅中采用“四柱清册”的方法办理钱粮的报销和移交手续,这是我国对单式簿记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重要证据。所谓“四柱”是指“旧管”“新收” “开除”和“实在”,他们分别相当于现代会计中的“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付出”和“期末结存”,这说明当时人们就利用“旧管+新收-开除=实在”的平衡关系,全面、完整的反映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可见,我国古代会计的发展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明末清初,我国的商业和手工业趋向繁荣,会计先辈们在总结官厅会计和“四柱清册”记账方法的基础上,设计出了具有复式记账思想的“龙门账”和“四脚账”。“龙门账”将全部账目划分为“进”“缴”“存” “该”四大类,分别对应今天的“全部收入” “全部支出”“全部资产”“全部资本和负债”,利用“进-缴=存-该”的平衡公式,左右两边双轨计算盈亏和核对账目,如果等式两边计算的数值相等,就叫“合龙门”,“龙门账”也因此得名。随着清代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会计工作者又对“龙门账”进行创新,创造了“四脚账”,即现金业务和转账业务都分为“来账”和“去账”两个脚,总共四脚。“四脚账”要求全部业务都要记录“来账”和“去账”,以便能够全面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
正当我国处于漫长的封建社会,整个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时,13—15世纪地中海沿岸商业、手工业和金融业开始兴旺发达,伴随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会计的发展中心随之转移,意大利当时就出现了科学、系统的复式借贷记账法,使会计发展呈现新的里程碑。之后,全球经济发展的中心由意大利转向德、英、法、美、日等国,复式借贷记账法也相应传至德、英、法、美、日等地,而且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18—19世纪工业革命后,英、法等国的工业经济迅速发展,英国的成本会计、公司财务报告也日臻完善。没有股份公司的发展,权益会计的思想与实践水平就很难提升;没有工厂制度的产生,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存续期的延长,就不可能有精确的利润计算和资产与费用划分的观念,资产计量和收益确定的重要性就难以得到重视;利润分配、利润分配的限制、投入资本的维护等问题也不会得到解决;按流动性划分资产和负债也不会成为惯例。随着现代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美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中心,美国会计也发展到相当的高度,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所发布的文告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美国会计组织的发达程度、美国会计人员的良好素质充分说明了其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发展水平。随着企业管理对会计要求的提高,今天的会计已经发展成为为企业所有利害关系人进行决策提供财务和相关经济信息的信息系统,而且日益渗透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为企业的价值创造决策持续提供服务。为了更好地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现代会计相应分化为分别以对外报告和对内报告为侧重点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www.daowen.com)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证券市场高速发展,公司的投资者日益分散,企业的经营者与所有者不断分离,这些因素塑造了现代准则型会计的主导地位。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影响的加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蓬勃发展,现代企业制度日臻完善,证券市场不断兴旺,这极大地推动了会计的发展,使我国会计全面进入到一个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投资者和相关当事人权益、呈报决策所需的财务与经济信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等提供服务的崭新时代。
当今社会,一方面是国际贸易、跨国投资、跨国经营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科技、政治、法律、文化差异仍然巨大,这就产生了国际间会计的冲突与趋同问题。顺应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国际会计成为会计发展的重要分支学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会计信息列报与披露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人工智能、互相网和物联网等技术不断渗入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实践活动中,会计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等特点越来越突出,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主体、货币计量和通用财务报告等会计基本理论、核心概念和会计实践都将在不断受到冲击和应对挑战中发生演化和进步。
可见,会计始终伴随经济管理的需要而发展,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完善。会计发展的历程反复证明“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经济越发展,会计越进步”。这也充分印证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精辟论述:“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2]
总的来看,会计是在与社会经济环境和人类生产活动的互动中持续进步的,一方面,会计的发展水平受到经济、科技、政治、法律、文化等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会计发展的状况又会以积极或消极的方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著名会计学家郭道扬教授在《会计史教程》中写道:“一部会计发展史表明,自有天下之经济,便必有天下之会计,经济世界有多大,会计世界也便有多大。一部会计史还表明,自从有了国家,国家便离不开会计,会计工作牵系着国家之兴衰,政权之安危;自从有了企业,企业便离不开会计,会计事关企业经济之起落,经营之成败,乃至企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自从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建立,家计便成为治家理财之重要组成部分。”[3]可见,学习会计对个人、对家庭、对组织和对社会都大有益处,对于从事或将要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和企业经营工作的人而言更是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