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之前,内容互为孤岛,有了Web和浏览器,全世界的内容渠道突然被打通,局势大变。二十年前Internet进入中国,一开始被翻译为信息高速公路。这个时候,门户网站诞生,网易、新浪、搜狐等为代表,我们可以定义为“信息消费的时代”。
人的第一需求除了信息,就是产品,也就是“物以类聚”的电子商务时代。“高速公路”所达之处,所有的内容供应者的利基模式被全面颠覆,连接者控制了信息的分发权,从而夺取了利益重新分配的能力,以淘宝、京东、天猫,当当、聚美优品等为代表。
连接者对旧经济的攻击是次第展开的,先是新闻市场,再是流通市场,继而是服务市场——O2O,不仅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连接,也满足了人的服务消费的需求。
满足了人的生存、安全基本需求之后,更高的需求就出现了:社交。有了移动互联网的大发展,从门户到搜索再到大互联时代,社交红利的时代也将到来,人与人的连接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社群就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人际关系。在我们的真实生活中,孩子们愿意天天在广场上撒野,成年人则希望找到有同类的角落。这是互联网社群得以存在的理由。一个人可能生活在不同的社群里,喜欢财经的人在一个社群,喜欢高尔夫的人在一个社群,喜欢旅游的人在一个社群,每年有一百万净资产可以投资的人在一个社群。一个人会有很多爱好、身份和标识,他可能生活在很多个社群里,但在同一个社群里的,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一定是互为认同的。
如今,能够将人从广场上拉到社群里的,只有内容,互联网只是提供了一个手段。因此,社群的红利属于内容者,而非连接者。在商业上,社群的意义有三条:其一,社群能够让消费者从“高速公路”上跑下来,形成真实的闭环互动关系,重新夺取信息和利益分配的能力;其二,社群让互动和交易的成本大幅降低,从而令优质内容的溢价得以实现,而消费者的支付也得以下降;其三,社群能够内生出独特的共享内容,彻底改变内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单向关系,出现凯文·凯利所谓的“产销者”。阿里或京东并没有改变商品与人的关系,微信也没有改变信息与人关系,但社群模式也许可以。
我们可以把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定义为三个层次,最底层以产品为中心、其次以平台为中心,最高层以社群为中心。
当传统企业还在通过分销商、门店等多个节点到达消费者的时候,互联网却通过社会化媒体将消费者转变成粉丝聚合在社群,让消费者参与其中,成为产品研发和生产的一部分,以接近于成本,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冲击着传统企业渠道;互联网让手机、电视等硬件可以不挣钱,但是其他收费的增值服务却挣得盆满钵满。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搬家、做菜、洗车、修马桶、理头发、美指甲等线下服务性质的业务基于移动互联+LBS位置服务[1],这让一切服务都可以到店、到家、到人,传统服务业即将大规模去中介化,传统的通过中介连接消费者的齿轮逐步消失,企业亦可直接联系到消费者。
可以看到,在很多领域,凡是没有在移动端布局的企业以后基本都会死掉。互联网+进化到移动端,对传统企业的影响在增加,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线化
从使用时间来看,现在的人除了睡觉,几乎16个小时跟智能移动终端在一块,比PC端多出十倍以上的使用时间。高频率的在线,提升了消费者得到各种信息(好消息与坏消息)的速度,时效性更强,信息量更大、传播速度更快。
从来没有任何一种力量,像现在的智能移动终端一样,如此强有力地改变着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行为。有了移动终端,消费者一边忙碌,一边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接受信息、发送信息、扫描条码、点评产品。
移动时代的消费形态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购物形态。全天候,不论刮风下雨,你都不用担心打烊,也不用趴在电脑前面,你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提出需求、完成决策。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智能终端能够确定自己的位置和对方的位置,非常容易寻找到一个线下商铺、一家餐馆、一家美发厅,并且可以通过大众点评等诸多网站查看别人的消费评论。
你想想,你已经多久没有使用过短信了,或者回头比较一下,你是否有一天没有使用你的手机、iPad或者去“点亮”它们。
在线化已经对传统企业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影响,包括工作的在线化,用网络状代替传统的层级信息传递;营销的在线化,冲击了实体销售渠道,使社会化营销成为重要的营销方式;技术开发的在线化,使得众筹、众包等新兴技术开发方式取代了实验室开发方式……
因为在线化,让“互联网+”战略具备了更多的时空效应,更多的想象空间,更多的施展余地。
(2)碎片化
时间碎片化——消费者因为接收信息非常方便,坐地铁、等候、吃饭的时候,可以随时随地地掏出手机,发发微信、转转微博,接收一下信息。
信息碎片化——你是否看到周围的朋友还有看报纸和杂志的习惯?交谈、聚会、会议上,你是否看到还有很多人拿着杂志津津有味地翻阅?你是否看到年轻人通过电视、报纸来获取外部世界的所有动态?完整的阅读、系统的传播方式,已经被移动互联网碎片化,消费者的时间和接收信息的方式也已经支离破碎。
需求碎片化——消费者可以因为微信群里朋友对小米盒子的评价,而改变去买电视机机顶盒的决策;可以因为微博中的一个读书笔记而冲动去买一本书;可以因为大众点评上的一个差评而放弃去一家餐馆就餐。以前完整的清单式购买也已经被拆解得七零八落。
想象一下,你在你的小区周围就能找到一个卖净菜的,不用拖着疲惫的身躯再去超市迷迷糊糊地挑选全家的菜,而且还要排很长的队。不需要在PC互联网上查询全世界的净菜,移动互联网时代LBS定位就能查询得到。(www.daowen.com)
碎片化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传统企业和PC互联网的新兴企业,源于需求、互联网流量以及被移动互联网分解得支离破碎的消费者的时间,社群营销悄然兴起。更为细分的市场出现,新的品牌定位法取代了传统的品牌定法,小而美的品牌也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这时候“互联网+”战略更具备冲击原有PC互联网企业的实力和能力,因为PC互联网时代靠的是线上流量为王,引流成本从几元到上百元。但是对你而言,消费者群体就是粉丝,线下门店就是引流的天然场所,经销渠道就是优质的天使用户,忠实员工队伍就是迭代环境、工业规模化生产就是重大壁垒——这一切都是“互联网+”的强大优势,这种优势PC互联网企业远远不能企及。
(3)个性化
现代社会正在走向分化,每个年龄段、每个区域、每类人群都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观,不存在任何一个产品可以包打天下。即使很牛的苹果手机,其在智能手机的市场占有率也是大大低于30%的,过去一招鲜吃遍天的情况不再存在了。个性客户和分类客户,将是企业定位自身产品和服务时考虑的重点,千万不要认为产品是满足所有客户需求的,是面向所有客户的,那样企业会死得很快。
正所谓模仿型排浪式的消费已经过去,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已经到来。
虽然德鲁克说过:“所有的需求已经被满足”。但是这是因为消费者在工业化时代只能被动接收企业生产的产品,而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不仅能够七嘴八舌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而且还会召集一批朋友一起去影响企业的需求决策。一千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移动互联网更会推动所谓的“长尾理论”出现。[2]
因为商品供应大大增加,导致消费者选择性成几何级别的增长;商品数量的增长,也激活了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大规模定制、订单预售等方式已经开始广泛出现,对传统的大批量生产产生严重的冲击和影响。所以,“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普拉哈拉德提出:“消费者与企业共同努力扩展的企业网络,使消费者社区正在日益成为共同创造价值的核心要素。”
因为个性化的产品出现,多样化的满足也被传统企业提上议事日程;因为多样化的生产,精益管理和柔性生产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个性化的需求,所以针对细分群体、亚文化等开展的创客实验、社群共同
研发等方式也就蓬勃兴起……
因为以前没有“互联网+”,所以始终没有办法从线上获得消费者快速变化的需求,也没有能力快速地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消费者的改变,也没有工具和消费者产生互动并参与到产品研发,现在“互联网+”不仅能做到个性化,而且因为实体经济的能力,能够获得更为强大的、超越互联网企业的服务能力和体验能力。
(4)去中介化
在传统时代,即使互联网也需要很多“中介”才能完成,但在移动互联和社交网络时代,信息的获取不再依赖于广告、宣传、软文或者是平台,直接通过社会化网络的“推荐”就能搞定不少事情。
一个具有特色的小酒店,可以建立在微信、博客、微博中,利用各种社会化或移动平台来吸引客户;经济型酒店,可以依赖自己的APP与会员进行互动;“禅猫龙虾”和牛肉酱的销售,不再依靠传统的营销传播和分销渠道,几乎完全依靠其构建的网络社群来完成。
去中介化的趋势和力量,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模式,当用户和企业之间的沟通愈加便捷、直接和低成本时,营销传播的方式必然发生剧变,企业的生产组织模式也将不再一样。
“去中介化”对消费者来说,意味着可以使用手机、互联网来减少传统的配送和零售渠道,直接从工厂或者单一的中间商那里进行采购;对企业来说,意味着将不再需要各种传统的中间管理环节,从而使公司结构扁平化来扩大管理控制范围。
“网络是21世纪的图标”,凯文·凯利在他的巨著《失控》中写道:“与20世纪的图标原子相比,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没有中心的网络虽令人迷惑但充满活力。在所有结构中,唯有网络结构能够包容真正的多元化,而这也是网络差不多与民主和市场意义等同的原因。”
在不远的未来,当有几百亿设备连接到物联网,当家里的每一个灯泡、插座都能智能连接到互联网的时候,是否还存在中心呢?
在不远的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属性映射到企业内部,每一个工作群体都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成长,每一个创客团队都能够根据市场直接开发、直接对接外部资源,是否企业还存在中心呢?
当你的客户或者消费者,三五成群地成为一个个碎片化的社群,品牌的口碑在社群之间流动,节点和节点之间的传播速度加快,影响力趋强,那么,是否还需要品牌的中心呢?
“去中心化”,导致节点比中心更重要;“去中心化”,重新构建了产品和消费者的关系,重新构建了传统的商业模式、产品战略、传播策略以及企业的组织结构,它改变着现实的商业规则,驱动着商业形态和社会经济的变化。
当PC互联网成为中介,剥夺了本属于你的利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你就是你的中介,你应该夺回本来属于你的地盘。正如德国的每一个出租公司,都有自己的APP一样,每一个航空公司都能提供信息化+互联网化的支持,每个停车场都能够为车辆提供及时的信息,一切随着你的“互联网+”启动,使一切成为可能,而与其他人无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