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做一个盟主:定位与占位的介绍

做一个盟主:定位与占位的介绍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定位与占位定位是指主体企业在某个产业链中选择一个“生态位”,以此来构建一个商业生态系统。生态位表示在生态系统中被某个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的部分。竞争不相容法则告诉我们,要么被别人选择进入一个生态系统,要么定位于一个合理的生态位,选择别人组成新的商业生态系统。图4-2 商业生态系统的定位和占位如果说定位是选择一个合理的生态位的话,占位则是依托核心价值逻辑,以持续性的创新方式来构建商业生态系统。

做一个盟主:定位与占位的介绍

(1)织网者

一家已经在经营的企业如何构建一个商业生态系统?就像捕鱼需要渔网一样,首先要有一个能够在茫茫市场大海中进行作业的工具,基本的指向就是要构建一个可以发展的价值网络。不同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商业性质的价值网络并不需要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而是可以通过企业家领导的创新,在短时间内完成,因此,一个有竞争优势的商业生态系统的形成,其背后存在一种推力——这就是企业家所领导的商业模式创新。

始于商业模式创新获取超额利润的冲动,织网者会根据企业所处发展阶段和环境,仔细分析创新机会,定义价值网络和价值模块。织网所需要的工具就是找到一个能将所有价值模块“编织”到一起而形成一个特定的网络结构,这个工具就是一个新的价值创造方式,规划好价值网络所需要的价值模块,然后根据自身商业模式中关于“价值实现方式”的现实情况,确定业务外包边界,在现有供应商基础上优化组合,形成最初的价值网络基础。继而,将视野扩大到网络以外,继续寻找优化价值创造方式的机会,重点关注价值网络的价值潜力,步步为营地扩大价值竞争优势,实现价值创造能力的增长,催发价值网络的成长——商业生态系统由此形成。

(2)定位与占位

定位是指主体企业在某个产业链中选择一个“生态位”,以此来构建一个商业生态系统。生态位表示在生态系统中被某个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的部分。在多个竞争性的生态种群共生的产业环境中(这种情形在现实中广泛存在),它们的生态位各不相同,如果高度重叠,竞争的结果就是选择更优者生存。竞争不相容法则告诉我们,要么被别人选择进入一个生态系统,要么定位于一个合理的生态位,选择别人组成新的商业生态系统。

选择生态位要符合企业自身商业模式创新的意图,也要符合核心能力和关键资源的属性,要明确这个定位下的价值主张能否是合理、科学、可持续的,选择生态位时也需要跳出原有的经营业务的局限,提炼出企业经营中最核心最本质的因素,以此为中心整合价值网络。生态位是所有需求的集合体,顾客需求、供应商需求以及股东社会要求的回报等都可以视为这个集合体的组成内容,有了需求才有商业活动,重新定义这样的需要(参见《变者生存:创富时代的商业生态法则》中关于商业模式创新的方法),就可能创造出新的生态位,如图4-2所示。

978-7-111-30671-9-Chapter04-2.jpg

图4-2 商业生态系统的定位和占位

如果说定位是选择一个合理的生态位的话,占位则是依托核心价值逻辑,以持续性的创新方式来构建商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建立不是一步到位的,按照上一节商业生态系统模型的内容,通过价值模块的选择和优化,逐步实现占位,占位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丰富和发展价值创造方式的过程。

占位必须实现一个基本目标,即整个生态系统的价值潜力能够得到不断地提升。有的商业模式虽然拥有了很好的价值逻辑,但并不具备很强的价值潜力(参见《变者生存:创富时代的商业生态法则》中相关内容),这个生态系统就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丧失优势。在实现占位的过程中,即使暂时没有找到价值潜力的增长点,也不能放弃努力。由于构建一个生态系统是需要持续的创新,为获得长期竞争优势而组建的生态系统必然耗费大量的成本,如果缺乏一个可以发展的价值,主体企业所构建的价值网络就缺乏横向发展的空间了。排除创新努力不够的因素,无法实现足够的占位也反过来说明生态位的定位存在问题。

(3)构建商业生态系统的运动观:陀螺理论

企业家们的实践丰富了商业经营的图景,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了解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要点。

【案例4-1】皇明太阳能的商业生态系统[5]

在中国,皇明是太阳能领域先行者,当皇明集团进入太阳能领域时,产业的发展基本上处于空白,领导者洞悉了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定位于太阳能产品的核心技术环节,着力培育整个产业生态系统。

由于是一个新的市场,皇明花费了大量力气来培育市场需求,如果需求不能被开发出来,这个新能源产业就会因规模太小而无法获利。皇明公司的原始投入几乎全部用于太阳能科普活动,由于资源有限,皇明采取了集中人财物逐个市场突破的办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地毯式的太阳能市场启蒙运动,当消费者通过皇明科普而认识了太阳能后,很多人成了皇明忠实的客户,市场培育催生了需求的增加,一步步扩大的市场又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www.daowen.com)

随着产业规模扩大,皇明没有将所有的价值链环节全部保留在企业内部,而是确定了太阳能产品系统的生产边界,通过培育供应链协作能力,向其他企业输出相关的生产技术,促进配套厂商的成长来建立优良的供应链。例如,为了保证品质,皇明对供应链元器件的检测标准比目前国际标准还要多。

在培育利益相关者方面,皇明也不遗余力地进行了内部化推进。国际投资公司也瞄准了中国新能源。高盛投资银行和鼎晖国际投资公司以向皇明注资1亿美元并推动其上市的方式与皇明展开战略合作。皇明领军人物黄鸣更是希望未来自己持有公司50%的股本,员工和经销商持有超过10%的股本,私募约占20%多,余下的给其他合作伙伴。

拥有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能够加快产业生态系统的形成,皇明坚持不懈地推动全社会对这个产业的关注,它拿出一部分利润来培育和优化产业环境,开展高层次的公关活动,力促了《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并参加国际性会议,呼吁新能源的利用,这些公关活动为产业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社会、政府和企业之间建立了新型产业关系。

整个太阳能产业生态还包括了新进入的竞争对手。作为行业领导者的皇明不打价格战,坚持产品的技术和品质标准,将占总销售额70%的小规格产品减产或放弃给其他市场参与者,利用集群的力量,开展产业生态系统,并调整其“生态位”,转而向产业链高端进发,实施了太阳能一体化建筑、太阳能灯具、节能玻璃、太阳能高温发电、太阳能除湿、太阳能海水淡化、太阳能空调制冷等核心技术的产业链深度开发。

陀螺理论

促使商业生态系统形成是企业家们的创新使命,常常遇到的困难是:有好的价值创新逻辑,却没有现成的市场需求规模;有了市场规模又缺乏好的供应链资源;既有了市场也有了基本的供应链资源却缺乏好的资本结构,如此等等。企业家往往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困境中。那么,又该如何推动商业生态系统跨越这些障碍呢?道路很简单,那就是要想方设法地让生态系统转动起来,如图4-3所示。

978-7-111-30671-9-Chapter04-3.jpg

图4-3 商业生态系统的形成:陀螺理论

“转起来,再优化”——除了那些通过自然选择法则保留的生态系统外,新创的商业生态必须要找到一个能让整个生态系统循环起来的动力。如图4-3所示,如果不能以市场需求的前景吸引供应商,就很难形成优良的供应链,这条价值流构建不起来,就会影响到股权和利益相关者层面,导致企业构建生态系统时缺乏资源支持。

转动的动力来自于三个价值交换对象之间的“位势差”,主体企业可以利用时间差异,让它们错位分享价值,从而撬动整个生态系统按照既定方向运动。由于在一定的价值实现方式下,主体企业创造的价值量是一个定数(当然,随着价值网络的优化还可以提高),在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要产生驱动力,就要合理分配价值流向。

也就是说,主体企业在不同的时间内为各个价值对象定义不同的价值量,例如,一段时间让顾客获得更大的价值,下一个时间段又让供应商获得更大的价值分享,另一个时间段又让股东及利益相关者获得更大的价值预期,如此等等,获得更大价值分享的一方就会发挥出主动性,参与整个生态系统的建设,并为整个系统贡献能力和资源,他们彼此之间形成“位势差”而产生的动力,能够推动整个价值网络处于不停的循环之中,由此,主体企业就有机会在过程中不断优化价值逻辑,即使是最初的价值创造方式没有达到最优,在后续的构建过程中也能找到更优的答案。如上面皇明案例中,先花钱培育市场,形成一定规模的需求,转而着力培育供应链,供应链的提升又促进了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放大,此时就可以催生战略投资人的进入,再进而为外部产业环境的改善带来了契机,如此循环往复,商业生态系统就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这种情况就像一个陀螺,在不停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它就会旋转得更好。

在实际运作中,我们可以有A、B两个循环,一是先顾客,再供应商,后股东及利益相关者;二是先顾客,再股东及利益相关者,后供应商,其间还可以套各个子循环,无论选择怎样的路径,目标就是在运动中求优化和发展。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过程是动态的,不排除阶段性的突击,例如,有时候会重点解决市场基础问题,有时会将注意力放在利益相关者方面,精于运作的企业家们都能审时度势,把解决当前矛盾和未来的目标紧密结合起来。

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过程并不是搭积木式的组合,而要在动态中搜寻价值模块,整合并内化价值网络,持续性优化商业生态,其关键要点在于制造驱动力并保持系统的循环往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