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由知识创新带来的社会生活的改变,将两次著名的投资泡沫联系起来。一次是发生在18世纪的欧洲铁路投资泡沫,随着人们对铁路工程和机车工程知识的丰富,过度的投资和投机随着泡沫的破碎而崩溃,铁路公司宣告破产,但铁路留下来,发达的铁路网改变了欧洲人的生活方式。第二次是发生在20世纪末的美国,伴随着互联网泡沫的涌起,基础光纤的投资无线扩大,铺设的光纤甚至可以绕地球一千多圈,虽然随着互联网公司的破碎,网络产能过剩,但是光纤却把整个世界连在了一起,从此远程通信和互联网几乎变成了免费的物品,从那时起,世界迎来了互联网时代。
如今的世界已经不是简单的铁路网或者光纤网那么简单了,基于光纤的互联网、基于移动卫星和无线电台的移动通信网、基于RFID和全球定位系统的物联网已经覆盖了几乎整个地球。这些网络使整个地球就像一个完整的人类机体,而这些互通的网络就像人体内部无数的毛细血管,而知识就是流淌在体内的血液,而知识在整个系统的流通中则完成了已有知识的流通和完善以及新知识的创造和创新这两个过程。
互联网引发了知识革命的一角,它所提倡的开放和共享,改变了人类知识的积累方式,同时也改变了人类的聚合方式,例如,2003年,当全球SARS病毒爆发时,国际旅行被禁止,世界卫生组织(WHO)利用互联网联系来自14个国家的科学家,实时分享共享数据和测试结果,终于在一个月内成功发现病毒。[4]在Web2.0时代,有问题就可以百度一下,很快就能找到所需的答案。而以维基百科为代表的开放式知识共享方式更是改变了我们对传统知识的看法,根据《The NewYork》杂志主编James Surowiecki著作《群体的智慧》所言“大群人总比少数的精英要聪明,不管是解决现实难题还是创造未来”,维基百科通过集合整个互联网的力量,将全世界的知识收集于一个屋顶下,供人查阅和检索,这个在古代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却通过互联网得以实现。维基百科用世界上每一种语言免费传递一个完整而且全面的百科全书,知识的特权消失了,即使最贫穷地区的人们也能轻松查阅。如今的维基百科,已经大大超越了《大英百科全书》。而实现这个浩瀚的知识库并不需要那些知名学者、专家和教授,30多万的网络注册用户贡献了他们的群体智慧,这就是互联网的力量,它组织和构架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发挥和指引群体的智慧,触发了一场知识的革命。[5]
移动通信网络则引领了知识革命的另一角。有人认为如今的社会是个移动的社会,移动的特性主要体现在移动通信上,如今的无线网络遍布世界各地,无论是繁华的城市街道还是人烟稀少的乡村,你都可以看到手持WIFI手机、掌上计算机进行冲浪的人们。移动通信网络极大地改变了知识流通的方式,使知识的交流变得更加形象、立体和生动。与此同时,和移动通信网络相关的技术也在迅速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产业,例如,第三代移动通信(3G)更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移动互联网“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特性对知识革命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www.daowen.com)
除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外,社会网络也在知识革命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代社会更为便捷的人际交往和互动中蕴涵着巨大的信息流动量,同事之间相互交流信息,讨论对社会现象的不同看法;与朋友之间的信息交流则丰富了知识视野,不仅方便沟通和互换商业信息,也在传播一些消费体验和隐性知识。社会网络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传递着知识和信息,并且往往同样的知识到了不同的人身上就会发挥不一样的作用,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知识运用的变化又会沉淀为新的知识,如此循环往复,推动着知识革命的进程。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世界的网络化进程也会不断地深入,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网络变得更加复杂和宽泛,比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更加广泛的物联网也将建立起来,物物相连得以实现,更加广阔和复杂的社会网络也会形成。同当初的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对知识革命所起的作用一样,物联网一方面通过自己的产业创造新的知识,另一方面则为知识在全球传播提供一个更通畅的渠道,人类不仅仅能够从自己的同类那里获取知识和信息,还能够从地球上其他物体那里获得知识,电网、铁路、建筑、供水系统、油气管道甚至是身边的动物、宠物都能成为我们知识的来源,物物相连的网络,将为人类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引领出更加波澜壮阔的知识革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