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制度改革创新
1.深入推进职称改革。近年来,重庆市制定出台了《重庆市深化职称改革的意见》,完善了人才评价机制。职称工作向科技人才倾斜,向企业人才倾斜,向基层一线倾斜。尤其是向企业人才的倾斜,过去民营企业的人才是很难评到高级职称的,现在这个通道已经打通了。过去国外回来的人也很难评到职称,现在开通了“绿色通道”。过去全市的全科医生和全科教师要跟市内的三甲医院、高等学校的医生、教师一起评,他们很难胜出。现在向一线人才倾斜,单独为基层的人才制定了全科医生、全科教师的评定办法,只要他们在基层奉献了,就同样可以获得高级职称。
2.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重庆市有20多万中小学教师,过去是没有正高级职称的,从2016年开始已经打破了这个瓶颈。按照国家下达给重庆市的指标,我们评了110个中小学正高级职称的教师,2017年重庆市又有100多名中小学教师进入教授级的高级职称行列。
3.健全评审组织,建立“绿色通道”。对海外留学人员、博士后研究人员以及一些特殊人才,实行“绿色通道”。如重庆猪八戒网的朱明跃、星河光电公司总经理裴勇、山外山的高光勇、广怀集团的洪敏等杰出的民营企业家,过去都是很难进入高级人才培养计划的,现在通过“绿色通道”的特别支持,打开了他们职称评审的门槛,使他们进入了“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队伍的行列。
4.开展职业资格清理整顿。全市已累计取消职业资格许可434项,其中属于人才方面不合理的资格许可154项,包括房地产经纪人、注册税务师、资产评估师等,给人才松绑。
5.推进技工教育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行“双证书”制度,技工院校可以培养技师甚至高级技师,构建技工教育“双证书”制度的立交桥。通过“双证书”制度,参加技工教育和培训的人不但可以拿到学历证书,还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促进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实施“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以来,重庆市进入的人还是比较少,目前总共才100多人,已选拔培养的领军人才只有30个,建立首席专家工作室50个。重庆在引进紧缺行业博士以上的高层次人才方面还非常有限,目前还不到800人,且86%的人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校,真正属于企业或者基层能够用得到的高层次人才不到14%。这是重庆的一个短板,需要继续加大引进力度。(www.daowen.com)
在国家级技能大师和企业首席技师工作室建设方面,由于地方财政非常重视,拿出专项资金给企业以支持,重庆走在了全国的前面。如五一技师学院的国家级技师何先泽,培养的选手已经获得世界美发技能大赛冠军。重庆盼念火锅就是一个国家级的中餐实验室,长安公司的维修电工刘源建立了国家级的技能大师工作室,电力公司的张毅也建立了国家级的技能大师工作室,轨道集团的张杰是机修钳工方面的国家级大师。这些工匠和大师云集的地方,也是制造业能力出众的地方。
1.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过去,重庆市事业单位的岗位结构比例为1:3:6,现已优化到1.5:4.5:4,高级职称岗位的人要多一些。近年来,全市新增了9万个中高级岗位,拓宽了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成长通道,优化了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成长的政策环境。
2.绩效工资改革。主要措施是提高高校科研院所奖励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量的比重,允许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奖励不纳入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允许进行自行分配和发放。
3.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出台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在职创业、离岗创业和多点执业的政策。科研人员带项目成果离岗创新创业三年内,保留其在原单位的人事关系以及在社保等方面的权益,职称或者岗位正常晋升,鼓励科技人员更多地开展创新。对既是专技人员又是管理人员的人员,允许入股,可以拥有股息分红或者其他方面的收益。
4.落实、健全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一是向用人单位放权。目前还放得不够,包括职业资格认定等方面。二是对人才松绑。不过多地对人才进行限制,建立“绿色通道”。对体制外的人才,对民营企业的人才等,都应按照市场行为进行评价、认定,让各类型的创新人才真正得到社会的认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