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重新认识创新人才的重要性

重新认识创新人才的重要性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关于创新人才的内涵阐释1.国外关于创新人才的论述。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创新实践的主体和主导者。世界各国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由于发展阶段的不同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第一种观点所说的创新人才,是与人们的常规化认识相对应的人才。第二种观点认为创新人才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高度发展的人才。

重新认识创新人才的重要性

(一)我国人才观的不断发展

“人才”概念的提出,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当经济不发达的时候,人才的作用并不明显,社会也不太关注。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人才学正式创立,才走向了学术、学科的阶段。人才学在我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979年到1982年是我国人才内涵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尽管提出了人才学的概念,但对人才学的定义却没有形成共识。学术界对人才的定义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状况。我国著名的人才学专家王通讯首次把人才的定义阐述为一个比较规范的提法,他把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了创造性劳动的人誉为人才。这一提法里的关键词,一个是“进步”,一个是“劳动”,而且是“创造性劳动”。作为“人才”,就一定要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进行了创造性的劳动。过去我们对人才的界定,更多的是聚焦在革命家、政治家、科学家或者军事家、艺术家等少量的塔尖上的人,才称之为人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在百废待兴、求贤若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新时代,把人才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来进行研究,首次提出了人才的概念,这可以说是我国人才概念的启蒙。

1982年到1987年是我国人才内涵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人才的定义形成了相对统一的说法,即把人才定义为具有一定的专门知识,具有较高的技术和能力,能够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对人类进步做出了某种较大贡献的人。这个定义对过去的“人才”进行了降调降温,不像过去那样,只有高大上、高精尖的才是人才。

1987年到2003年是第三阶段。人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进一步的扩展,不但强调各自不同的侧重,而且还主要通过“创造性”这个词,来扩大人才概念的外延,使人才与多数人的成长努力不脱节,让更多的人能够成长成才。

2003年以来进入了第四个阶段,即科学人才观的形成,其标志是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科学的人才观,认为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者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的,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把人才界定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或者专门的技能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创新创业的主体。这一界定使人才的内涵更加准确,更加科学。人是科技创新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要把各方面的人才更好地使用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和初衷。

(二)关于创新人才的内涵阐释

1.国外关于创新人才的论述。奥地利经济学家、创新理论的奠基人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一个企业家将现有的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从而获取潜在利润的一种经济活动。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创新实践的主体和主导者。享誉世界的美国苹果公司,2015年的营业收入达到了2300亿美元。它凭什么能够有这么大的收益呢?根本原因就是它一直在创新,而且还创造出了独特的理念。苹果公司每年投入创新的研发经费达60亿美元,占整个营业收入的2.6%。正是通过不断地创新来驱动发展,苹果才取得这么骄人的业绩。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人才开发作为战略的基点,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着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世界各国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由于发展阶段的不同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国外培养创新人才,注重的是把人才作为全人、完人来培养。

19世纪英国的教育家纽曼就认为他们培养的是创新型人才。他们的大学培养的人才要学会思考、推理、比较、辨别和分析,而且情趣高雅,判断力强,视野开阔,是绅士型的领袖和学者,这也是英国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英国牛津大学的校长也谈到创新型人才要有高的技术,非常宽的知识基础,有很强的个人责任感、革新能力和灵活性,能够不断获取新的技术以适应需要。德国也提出了“全人”的理念,在追求“全人”的前提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美国更看重的是“完人”,非常完美的人,无论他的理性、品德、智慧,还是他的个性等等,都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人。

2.国内关于创新人才的论述。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提出了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那么,什么才是创新型人才?对此目前我国有这样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要培养未来的科学家,这样的人才富有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够开创新的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第二种观点就是通常意义的创新人才,这种人才必须具有大无畏的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有很强的永不满足的求知愿望和永无止境的创造欲望,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很强的创造才能;第三种观点以创造性为标准来界定人才,不管是理论型的,还是应用型、技艺型的人才,都必须有创造性。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第一种观点所说的创新人才,是与人们的常规化认识相对应的人才。他们有创新意识、精神和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的成果。认为创新本身就是潜在地创造商业价值,是一种对利润的追求,它的定位就必须有创新成果,一定要有商业价值。

第二种观点认为创新人才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高度发展的人才。这种人才不同于一般的普通人才,也不同于一般常规的人才,他们是人才当中的人才,是创新的人才,要有经济头脑,要有创新成果,要为社会创造价值。

第三种观点认为创新人才实际上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创新的理解、对人才概念的理解不尽相同。虽然这些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都认为创新人才一定要有新的观念,能够付诸行动,能够取得关键性成果,还要有一点冒险精神。如马云对人才的定义,就跟官方的概念不一样。前段时间在杭州开了一个全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系统的主题为“互联网+人社”的会议。对这种会议的界定,过去可能是“人社+互联网”,现在是“互联网+人社”,这看起来只是顺序的变化,实际上却是观念的一种变化。“人社+互联网”更多的是想通过信息化、网络化的服务为管理者提供方便,而“互联网+人社”就不一样了,它强调的是要从“便我”转化为“便民”,通过互联网搭建一个平台,为老百姓提供各式各样的服务,以满足老百姓的需求,从“便我”到“便民”的转化就是一次飞跃。在杭州,现在几乎不使用现金。只要有支付宝和微信,任何时候到哪里都可以畅行无阻,可以实现很多的支付需求。杭州阿里巴巴总部,感觉就是一座很大的城市,有17万人在那里服务。其实阿里巴巴本身没有这么多人,很多聚集在那里的人都是大学毕业生甚至IT方面的精英,都在为它服务。我们还看到了专门做互联网的梦想小镇,政府提出的口号非常响亮:你只需要茁壮成长,我给你提供阳光雨露。这样的思想理念确实是不一样的。怎么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互联网就是一条有效的路径。(www.daowen.com)

最近流传一个视频,马云在香港接受采访时说,他们公司招的人如果学MBA,首先就会给他说把MBA那些课程都忘了,然后才能在这里工作。因为知识你可以通过工作获得,而创新创业需要你的体验才能获得。这也印证了一个观念,即“127”法则。“127”法则是什么意思呢?主要就是讲一个人的能力是怎么提升的。“127”法则认为,人的能力10%来自理论学习;20%是向他人学习,虚心地勤奋地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学习别人好的做法;还有70%靠的是实干和经验积累,不断在失败当中总结教训,提升、完善自己,最终达到目的。“127”法则也验证了创新创业并不是完全靠知识获得成功,而要靠体验获得的说法。事实上,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能力,要把知识转换成智慧,是需要情商和胆商的。

英国有一个叫安东尼的学者,他做了一个实证,证明一个成功的人20%靠的是智商,42%靠的是情商,31%靠的是胆商。敢不敢进行决策,做不做这样的事情,就取决于一个人的胆商。马云最初经营阿里巴巴时,“软银”决定给他投资,他们当时只谈了6分钟,“软银”马上拍板愿意投资3500万美元,但马云坚决不要这么多钱。他只要2000万美元,还说他要对资金负责,不能够为了花钱就烧钱,必须做到对得起这个投资。这实际上就表现出了一种决策能力、也就是所谓的胆商。

“127”法则和安东尼的实证,说的是一个人的创新创业要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就是实干,然后就是情商和胆商,冒险精神在这里特别重要。

(三)时代发展呼唤创新人才

人才在国内国外都是核心的战略性资源,对创新人才的重视是世界各国的共识。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早已把人才问题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美国对人才的引进,是在全球70亿人口当中进行的,他们通过修改《移民改革法案》,取消科技、工程等领域人才移民的配额限制。欧盟实施了优秀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加拿大、韩国等也注重吸引外国专业技术人才,海外企业家移民项目发展非常迅猛。

在改革开放之初,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人才问题日益突出,这时候国家提出了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要求。当时为了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促进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职称制度,院士制度也应运而生,随后又建立了博士后培养制度,遴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等等,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提供人才保障。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对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突出。然而,目前我国人才的结构不尽合理,人才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市场体制也不完全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一流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能跻身国际前沿参与国际竞争的世界级大师太少。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的状况,与我国担当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责任是有差距的,迫切需要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来改变这种状况。

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必须把创新人才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进一步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以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2016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坚持人才引领创新发展,并把人才发展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综合运用区域产业政策和财政税收杠杆,加大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

在人才引进问题上,我国现已走向了国际化。过去我们讲引进人才,更多的是在国内引进人才,吸引国外的留学生回来;现在也引进外国人,把人才引进和引智结合起来。创新是人的活动,靠的是能干的人,有经济头脑的人才能够创造商业价值,能够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而人才仅仅靠引进是不够的,所以还要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力资源开发是综合性的,各方面都要配套。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就必须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加大力度。

近年来,我国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但人才的结构矛盾还很突出,高层次人才偏少。重庆市人民政府在2009年把高层次人才定位在博士及以上,从院士、“千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一层一层地排下来,当时定的就是高精尖人才。从国家层面来讲,高层次人才的总量也是不够的,最需要的是高精尖人才。我国有两院院士1500多人,但平均年龄都70多岁了,年龄偏大。全国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有17.7万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才5000多人。所谓的“百千万”,就是要培养100名国际知名领先的专家,1000名国内知名领先的专家,1万名作为梯队培养将成为100名或者1000名国内外知名领先的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只是一个概念,是推出的一个人才计划的名称,实际上这个数据不是说只有100名或者只有1000名。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后,现在又有了“外专千人计划”,希望能够引进上千名国际顶尖的专家。目前,我国留学回国的人员总数虽然还不到300万人,但留学人员回国的步伐加快了。重庆电视台录制了《逐梦他乡重庆人》这样一个节目,介绍了很多在国外打拼,现已功成名就的重庆人。如果他们愿意回来投资,愿意回来兴业,我们就可以把这些人引进回来,在家乡圆梦。重庆在国外留学的人员也不少,他们完全可以在学成后回国参加重庆的建设。

现在全国已建成各级各类留学人员创业园340多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流动站各3000多个。重庆市有7所高校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还有两所部队的大学,都可以培养博士后。博士后不是一个学位,而是一种工作经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可以设在企业和高校。目前全国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招收博士后16万人。博士后流动站是为获得博士学位的人临时做一些科研工作而建立的科研工作站,以便他们积累研究经验,为以后正式加盟到其他单位做准备的一种临时机构。博士后工作站这种培养模式,是博士学位获得者把他们的成果转化成产品的重要平台。

全国目前已建有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20多个,很多专业技术人员都在这里接受继续教育,并在这里了解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进行人文、社会等各方面的知识更新。建立这些基地,是希望他们成为“全人”“能人”,或者是“完人”,帮助他们成为很全面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