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夯实创新驱动的三大支撑

夯实创新驱动的三大支撑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要搞好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发展,从战略上讲,需要统筹解决好技术、资本与创新生态三大关键支撑,三者齐备,才能赢得未来,缺一不可。要有效解决技术供给问题,就是要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加快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以院校为依托、以产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军民融合为特色、以开放协同为保障的技术创新体系。

夯实创新驱动的三大支撑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要搞好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发展,从战略上讲,需要统筹解决好技术、资本与创新生态三大关键支撑,三者齐备,才能赢得未来,缺一不可。强化这三大支撑,主要就是用好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着力办好三件事情。

(一)大力培育创新主体,解决技术供给

创新主体从法人机构的层面来讲,分为三类,即企业、高校、院所。从自然人的层面来讲,就是指科技创新人才。中国是全球第一专利大国,也是第二研发投入大国,但真正有效的创新主体短缺,加上科研管理与人才评价改革滞后,大批的专家学者为了职称写论文、为了晋升做专利,既消耗了高额的研发投入,又付出了巨大的机会成本。要有效解决技术供给问题,就是要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加快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以院校为依托、以产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军民融合为特色、以开放协同为保障的技术创新体系。

在培育创新主体方面,培育科技企业的重点是高技术性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培育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重点是新型高端研发机构。新型研发机构是集聚创新要素、整合跨界资源、支撑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载体,高技术、大资本、全球化的新型高端研发机构,更是我国补科技创新短板所急需的;培育科技人才的重点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是人才,缺乏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创新驱动将成为无源之水。

在培育以上创新主体的同时,要更好地解决“技术供给”问题,这需要政府制定和实施必要的产业环保政策、产业规模政策与产业技术政策,以普惠性的财税激励、后补性的绩效奖励与实施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主题专项,来引导和激励各类创新主体,实施产业技术创新和进行与之关联的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

(二)加快完善创投体系,落实资本来源

中国是全世界存款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全世界用钱最多的国家。中国货币的增量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高达160万亿的巨量货币释放,却因为金融改革不到位而无法有效传导到实体经济,更难以对接创新需求。科技创新型企业以轻资产为主,融资更加困难,急需通过大力推进科技金融改革,颠覆传统金融模式,加速完善创投体系。概括起来,重点是构建三大体系:

一是股权投资体系,包括应对创新不同阶段的资本需求的种子投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三类基金体系。

二是债权融资体系,特别是基于知识价值信用评价的创新型企业轻资产债权融资模式和风险补偿机制。(www.daowen.com)

三是众筹募资体系,主要是在我国现有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中,开设多层次的以知识价值为核心、以“双高”企业为重点、以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所需的资本众筹为功能的科技创新板,专门提供创新型企业挂牌展示、融资路演和资本课堂等综合服务。

(三)统筹布局创新平台,培育创新生态

只有良好的创新生态才能让技术与资本对接孵化。构筑创新生态系统,就是围绕创新链的三个主要环节,统筹布局和大力推进各类创新平台的建设。

一是围绕科技研发环节,着力打造资源共享平台和协同创新平台。要体现“产学研协同、国内外合作、线上线下互动与军民深度融合”的分享经济理念与开放创新模式,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布局研发活动、整合创新资源。

二是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环节,着力打造技术转移平台和新型孵化平台,有效解决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问题。

三是围绕产业培育环节,着力打造创新特区(特别是国家自创区)和开放特区(特别是国家自贸区)。目前实现新兴产业空间集聚的顶级平台就是国家自创区与国家自贸区,要提升传统产业链与产业集群的园区发展模式,真正按照“产业生态”的理念,体现“高新产业主导、无极化配套、产学研协同、多链条融合、复合模式运营”五项要求,高端定位和统筹推进这两类特区的建设发展。

搭建以上创新平台,主要目的就是解决创新生态问题。在这些创新平台中提供优质的技术孵化供给、创投资本供给和公共服务供给,特别是创新制度供给,就能够打造出局域化的创新生态系统,解决创新创业所必需的“阳光、空气、土壤与水分”。当然,真正宏观意义上的创新生态系统还是市场经济、法治政府与包容社会,这也是美国能够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深圳能够实现区域创新发展的真正关键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