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的关键问题

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的关键问题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配送中心根据自己的规模大小及业务范围,合理设置内部机构组成,具体包括领导层、管理层、作业层等。根据配送中心信息网络功能规划要求,合理选择信息网络设备,配置技术参数适当超前的网络设备,以便信息网络在一定期限内满足运营需求。规划目标将决定配送中心的功能与功能区构成。配送中心规模主要是指设施规模,是配送中心规划设计决策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类比法确定配送中心的规模。

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的关键问题

(一)配送中心规划内容

配送中心的业务主要是根据客户的订货需求首先组织货源,然后进行存储保管、拣选、流通加工、包装、分拣、组配货和送达。所以,配送中心是以高水平实现商品销售和供应服务的现代物流设施。配送中心的规划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从物流系统规划、运营管理规划和信息系统规划三个角度分析。

1.物流系统规划

物流系统规划是针对配送中心涉及物品流动方面内容所进行的规划,具体包括:

(1)作业流程规划。

配送中心根据自己的经营业务进行作业流程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作业流程,提高配送中心的作业效率。作业流程是配送中心其他规划布局的依据,尤其对功能区的布局影响最大。

(2)功能区布局规划。

配送中心根据经营业务和作业需要确定功能区构成,依据作业流程中的作业顺序科学布局各个功能区,以便减少物流搬运距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作效率。

(3)机械设备配置。

根据配送中心所经营的物品类别、作业流程及机械化程度,首先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类型,然后依据作业量和机械设备参数计算设备的合理拥有量。避免机械设备配备不足或闲置浪费。

(4)货物储存规划。

配送中心一般库存量较大、品种繁多、周转率较高,合理储存货物对配送中心的作业效率影响很大。所以,应该对货物储存进行科学规划,提高作业效率。

2.运营管理规划

运营管理规划是从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的角度出发,对配送中心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岗位操作规范等内容进行规划,具体包括:

(1)机构设置。

配送中心根据自己的规模大小及业务范围,合理设置内部机构组成,具体包括领导层、管理层、作业层等。机构设置得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配送中心的运作效率。

(2)作业人员配备

根据配送中心的作业量和作业人员劳动定时,对配送中心领导层、管理层、作业层进行人员定编,即保证各层人员有具体工作任务,又避免劳动强度过大,使配送中心人员配备合理,心情舒畅地工作。

(3)操作规范。

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复杂,工作岗位多。往往一个订单的完成需要经过多项作业人员的操作,如果一项操作不符合要求,就会影响服务质量,降低客户服务水平。所以,配送中心应该根据企业自身实际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岗位操作规范标准,以使作业标准化、程序化,提高配送中心服务质量。

3.信息系统规划

信息系统规划是配送中心根据运作管理及业务流程的需要,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的统筹规划,主要包括:

(1)信息网络规划。

配送中心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企业内部信息网络进行总体规划布局,实现对外联络顺畅,内部资源共享畅通,形成高效的信息网络。

(2)系统功能规划。

配送中心对企业内部信息网络系统进行功能设置,以便满足配送中心的业务需要,提高配送中心的运作效率,实现管理现代化。

(3)设备配置规划。

根据配送中心信息网络功能规划要求,合理选择信息网络设备,配置技术参数适当超前的网络设备,以便信息网络在一定期限内满足运营需求。但不要过度超前,以避免浪费。

(二)配送中心规划原则

配送中心规划包括配送中心类型和规模的确定、选址、功能设计、信息系统设计、运营管理模式选择等,其内容非常复杂,而且一旦建成就很难改变,因此,在规划设计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工程原则

合理规划一个配送中心,必须以系统观点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做到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使配送中心整体最优。

2.价值工程原则

在配送中心规划的每个阶段,都要体现价值工程,消除或减少不必要的作业、缩短作业周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收益。

3.以人为本原则

充分重视人的因素,营造安全、舒适、方便的作业环境。(www.daowen.com)

4.可持续发展原则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预留发展空间,在一定范围内适应配送需求的变化。充分考虑地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配送

功能齐全,配送作业高效运作。

6.交通便利原则

位于运输主干道,方便运输与配送。

7.服务对象

兼顾服务对象,位于客户群中心。

8.减少环境的影响

避开市中心,减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9.合理配置

合理配置设施设备,避免盲目追求现代化。

(三)配送中心物流系统规划目标

在进行配送中心总体规划时,首先要明确配送中心在物流网络中的地位与作用,确定所规划配送中心的规划目标。规划目标将决定配送中心的功能与功能区构成。通常配送中心的规划目标有以下几点:①缩短物流作业周期,降低物流运作成本;②以适当的库存水平降低物流系统的总体库存;③有效地利用空间、设备、人员和能源;④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⑤降低物流作业差错率;⑥信息网络高效通畅,实时掌握分销信息;⑦力求降低投资成本;⑧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卫生的工作环境。

以上规划目标实际上不可能同时达到最优,有时甚至相互矛盾,要用恰当的指标对每一个方案进行综合评价,达到总体目标最佳。

(四)配送中心规模

配送中心选址后应该对其规模进行确定。配送中心规模主要是指设施规模,是配送中心规划设计决策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设施规模一旦确定,它将在设计年限(一般是10年或更长)内成为配送中心运营发展的约束条件。设施内部布局相对容易调整,但要改变整体规模就相对困难。如若设施规模小于实际需要,会因为频繁倒库或租用其他设施引起搬运成本增加;若设施规模过大,空间利用率降低,空间占用成本增加,富余的空间也会增加搬运的距离。在规划过程中,配送中心的规模确定还会受到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征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通过一定方法或理论确定设施的位置后,综合考虑多方面影响因素,从而合理确定设施规模更具实际意义。

影响配送中心规模的因素很多,包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城市规划及区域自然特征、社会环境、服务水平定位筹资额度等。通过对影响配送中心规模的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对配送中心的建设规模进行确定。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类比法确定配送中心的规模。一是通过横向对比国内外已有同类配送中心的规模来确定;二是借鉴交通运输规划中确定货运场站规模的方法。横向对比方法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类比国内外配送中心的规模得到本企业的规模,较少考虑宏观因素的影响;交通运输规划方法主要从宏观角度确定配送中心的规模,由于配送中心与传统的货运站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此方法对配送中心的业务特点考虑不充分。

确定配送中心规模的主要依据是满足客户配送需求量,即配送中心的配送供给能力等于客户的配送需求。从配送供需平衡的角度出发,研究影响配送中心规模的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配送需求与供给两方面因素有效地控制配送中心的占地规模,使之既能够保证提供必需的配送供给能力,又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五)配送中心作业流程设计

作业流程是指进行某项作业时所遵循的操作步骤。配送中心作业流程是指配送中心经营运作过程中所确定的各种作业活动的顺序。对配送中心运作过程的特点进行分析,以便设计高效简捷、低成本的作业流程。

配送中心是指专门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节点,是物流系统中作业最为复杂的集疏中心之一,主要功能是配送,从属业务功能包括采购进货、装卸搬运、储存保管、订单处理、拣选、流通加工、包装、分拣、组配货、送达、信息处理等。这些作业是配送中心内部为实现配送服务而进行的详细作业。配送中心强调对客户的配送功能,辐射范围相对较小,多品种、小批量。配送中心作业流程设计应该以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目标,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

1.满足工艺要求

配送中心经营的物品种类繁多,作业对象和内容是不同的,因而其工艺过程是有区别的,在设计作业流程时首先应该满足作业对象各自的工艺要求,以实现配送中心的配送功能,提高作业质量。

2.流程最短

作业流程的每个工序都需要一定的人员进行作业和管理,所以,在设计作业流程时应该减少环节,相同相近的作业内容要合并在一个作业环节,使作业流程最短,节约工时,降低作业成本。

3.取消不必要的非增值作业

任何作业都要消耗成本、增加费用,所以应该取消不必要的非增值作业环节,降低物流成本。

4.减少不必要的审核和监督

许多审核和监督环节是为了保证质量,控制生产率和财务状况,只要建立信息资源的共享,不但可以消除不必要的数据重复录入,同时可以消除多次录入数据而引起的误差。

5.增加增值作业

企业的流程要尽可能增加增值作业,把客户的实际需要作为流程设计的依据,并且还要开发顾客的需求,因为顾客的需求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切入点。

6.尽量采用同步流程

同步流程可以使部分作业同时并行进行,同步流程减少了整个流程的运行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