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江苏特色小镇发展:解放思想 创佳绩 砥砺前行

江苏特色小镇发展:解放思想 创佳绩 砥砺前行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要求“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一年多来,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完善政策体系,谋实工作举措,压实工作责任,共同研究制定政策文件,举办江苏特色小镇研讨会,召开创建工作季度推进会,组织专题培训,开展银镇对接,有序组织年度考核。小镇建设嵌入旅游功能,首批特色小镇实现年度旅游休闲总收入36.29亿元。

江苏特色小镇发展:解放思想 创佳绩 砥砺前行

特色小镇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的创新实践。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财办报送的《浙江特色小镇调研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抓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大有可为,对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在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要求“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特色小镇培育创建工作,印发《关于培育创建江苏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苏政发〔2016〕176号),明确全省特色小镇总体目标和创建要求。根据省政府部署,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立了由13个省级部门组成的特色小镇培育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印发《关于培育创建江苏特色小镇的实施方案》(苏发改经改发〔2017〕201号),明确全省特色小镇的申报创建、考核验收等要求和各项支持政策。经过严格筛选,在2017年4月和2018年5月发布了首批25家,第二批31家的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一年多来,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完善政策体系,谋实工作举措,压实工作责任,共同研究制定政策文件,举办江苏特色小镇研讨会,召开创建工作季度推进会,组织专题培训,开展银镇对接,有序组织年度考核。各设区市及县(市、区)政府高度重视,结合地方实际研究出台配套政策和工作创建机制。全省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健康有序、特色产业持续做强、创新平台不断丰富、服务功能日益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创新、江苏小镇品牌逐步打响,一批产业特色鲜明、高端要素集聚、宜居宜业宜游、富有创新活力的特色小镇初步涌现。国家发改委到我省进行专题调研,充分肯定了我省做法,并把我省经验总结吸纳到四部委《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发改规划〔2017〕2084号)文件中。《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实地采访后发表《特色小镇的江苏样本》,进一步扩大了江苏特色小镇品牌影响力。

(一)编制高水平发展规划,找准小镇发展新路径。首批进入创建名单的小镇都高度重视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特色小镇是聚焦特色产业,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市场化运作的“非镇非区”发展载体。25个省级小镇准确把握特色小镇内涵,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围绕产业发展“特而强”、功能配置“聚而活”、空间形态“小而美”、体制机制“活而新”等方面进行科学谋划和深化细化。聘请专业规划机构,严格按照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要求,因地制宜编制高水平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作为小镇的创建目标和考核验收的重要内容。各小镇在3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核心开发1平方公里,严格控制开发强度,集约节约用地,严防“房地产化”和“千镇一面”,为全省特色小镇高水平建设提供保障。

(二)特色产业持续做强,促进产业结构布局优化。各小镇坚持把夯实产业基础、做强特色产业摆在首位,以最小的空间资源集聚当地最有基础、最有特色、最具潜力的主导产业,精准发力,错位发展,加大投资力度。从产业集聚看,首批25个特色小镇吸引了2589家企业,完成投资347.2亿元(不含房地产),其中小镇主导特色产业内企业投资平均占比71.59%。亿元以上投资项目共171个,镇均达到6.8个。有4个小镇年度新增投资已经超过20亿元,镇均新增投资13.89亿元。从产业布局看,首批高端制造类小镇7家,完成投资100.87亿元,实现产值1632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类小镇4家,完成投资82亿元,实现产值390亿元。其他为创意创业类小镇6家、历史经典类小镇4家、健康养老现代农业类小镇各2家。南京未来网络、盐城数梦、常州石墨烯、无锡鸿山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小镇集聚了细分领域1/3以上企业,逐步成为行业单打冠军。各个小镇在产业上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已经成为各地引领产业园区和乡镇经济特色化发展的新样板,有利于加快全省产业结构布局的优化调整。

(三)高端要素加速集聚,成为创新创业新阵地。各类创新创业平台的搭建、创业人才的集聚,为小镇注入了无限生机,形成了良好的创业生态圈,使小镇成为创新创业人才的首选地。从创新平台看,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共集聚了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基地、众创空间123个,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405家,设立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创新)中心70个;从创新活力看,25个小镇共形成专利1961项,省级以上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251个,集聚了股权投资资本2023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创意创业类的10个小镇吸引入驻的创业团队超过760个;从创新人才看,25个小镇吸纳从业人员17.9万人(其中,中高级以上职称2.3万人),吸引国家及省级“千人计划”人才63人,省级以上大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乡土人才数100位,6个创意创业类小镇吸引研发和设计师407人。各特色小镇都积极制定吸引产业项目和创新人才的政策举措,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耦合,构建有吸引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圈,创新活力不断增强。

(四)小镇功能不断完善,促进城乡协调新发展。首批特色小镇在城市郊区的有5个,在产业园区内的有12个,在小城镇内的有8个,通过产业功能、社区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智慧管理的融合叠加,实现“产、城、文、旅、智”五位一体。25个小镇都围绕特色产业和人文禀赋,打造小镇独特的文化标识。小镇建设嵌入旅游功能,首批特色小镇实现年度旅游休闲总收入36.29亿元。小镇根据地形地貌和已有建筑肌理,做好整体形象设计,使之错落有致,形态优美。每个小镇都建成了小镇客厅,集中展示小镇产业、文化、生态特色,成为小镇对内交流的平台、对外展示的名片。特色小镇产业旺、人气足、环境美,又没有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正在成为让人向往的工作生活的好去处,成为连接城乡的新纽带、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平台。

(五)体制机制加快创新,探索改革发展新实践。特色小镇生于改革,也只能成于改革。在特色小镇机制上,我省采取“宽进严定、动态调整、优胜劣汰、验收命名”的创建制,对年度考核合格的小镇给予财政和土地政策奖励,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小镇不予奖励。这种政策的“期权激励制”改变了过去“一次性授牌制”下基层重争牌子、抢帽子,却轻建设的问题。在小镇的建设运营上,坚持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市场化运作,首批小镇都有明确的市场化投资运营主体,实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注重小镇原居民资产的保值增值,调动当地百姓参与小镇建设的积极性。小镇所在地政府成立工作小组,畅通政府和市场沟通的渠道,做到政府不越位也不缺位。在投融资创新上,采取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的方式,我委组织召开银镇对接会,6家商业银行与22个小镇签署了556亿元的意向融资协议,发起成立总规模1000亿元的江苏特色小镇发展基金

2017年年底,国家四部委印发《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推动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规范发展。2018年8月30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要求建立规范纠偏机制、典型引路机制和服务支撑机制。省政府领导批示要求特色小镇的发展必须坚持发挥两个作用,首先是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其次是政府的引导作用。为促进我省特色小镇规范、高质量发展,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领导的重要批示,尊重发展规律,不断创新探索,把握方向引导,注重内涵质量,结合江苏实际,不求量不走偏,高质量做好特色小镇创建工作。

(一)把握新时期特色小镇工作方向。2017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发文,在规范发展方面重点提出:一是要准确理解特色小镇内涵要义,不能盲目给旅游景区、体育基地、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以及行政建制镇戴上特色小镇帽子。二是要“严防政府债务风险,县级政府综合债务率超100%的风险预警地区,不得通过融资平台公司变相举债立项建设小镇”。江苏是政府债务较重的省份之一,各地各小镇在建设中要更加注重投融资创新,合理控制小镇开发建设规模。三是要严防房地产化倾向,合理确定住宅用地比例,防范“假小镇真地产”项目。我们初步设想是各小镇的地产占地面积应控制在20%以内。四是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前提下,划定特色小镇发展边界,避免另起炉灶、大拆大建。严格遵守《江苏省生态保护红线规划》,严禁以特色小镇名义破坏生态。(www.daowen.com)

(二)尊重发展规律,推动高质量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因此,在全面落实国家四部委文件、引导江苏特色小镇规范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应在推动全省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我省要围绕五个方面做好特色小镇高质量建设:一是做强产业方面,要遵循发展规律,突出独特性,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吸引高端要素集聚,推动产业内的协同创新。二是功能融合方面,要以人为核心,注重产城文旅智功能融合,形成小镇特色文化,打造特色空间形态,注重旅游和生态功能嵌入,提升小镇智慧化管理水平。三是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方面,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让企业成为特色小镇建设主力军,鼓励设立专业化投资运营机构,发挥好政府保障作用。四是制定高质量标准方面,尽快研究确定江苏特色小镇标准体系,在全省推出一批示范性、标杆性高质量特色小镇。五是体制机制创新方面,鼓励创新特色小镇建设运营机制和社区治理模式,激发创新活力,加强投融资创新。

(三)做好动态管理和考核验收。在特色小镇评定上,我省采取“宽进严定、动态调整、优胜劣汰、验收命名”的创建制,对年度考核合格的小镇给予财政和土地政策奖励,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小镇不予奖励。下一步,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会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进一步完善年度考核办法和统计监测制度。把小镇的建设实效作为唯一标准,严格实施创建制,重点考核产业投资、重大项目落地、科技创新水平、人才集聚度、社会资本投入和功能融合等情况。考核合格者兑现扶持政策,同时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出一批示范性、标杆性高质量特色小镇。研究确定江苏特色小镇验收标准体系,对完成规划创建目标的小镇适时开展验收命名。

各特色小镇要发挥已有特色优势,加快补齐问题短板,从以下六个方面抓好各项重点工作。

(一)探索一批改革创新实践案例。特色小镇是改革创新的一个成果,要建成特色小镇,我们也只能依靠改革创新。所以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来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树立特色小镇发展的新理念。要把特色小镇定位为打造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高端平台,要不断创新发展路径和思维方式,在产业转型升级、投融资机制、运营管理、社区治理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的改革实践的案例。

(二)狠抓两项特色产业任务。特色小镇必须有一定的投资强度才能形成产业的集聚力和发展能量级。2018年是小镇创建的第二年,也是关键一年,各小镇要加快推进产业投资,促进一批项目尽快落地生效。投入方面,年度新增投资额要确保达到序时进度,各小镇创建以来的累计新增投资额要达到应投资总额的60%,也就是苏南高端制造类小镇两年累计新增投资达到30亿元,苏中苏北的高端制造类小镇达到24亿元,其他类小镇达到18亿元,其中特色产业投资占比不低于70%。产出方面,要有一批项目落地生效,高端制造类的小镇总产值不低于10亿元,其他类小镇不低于6亿元,其中,特色产业占比不低于50%。

(三)完善三个发展服务平台。一是建成小镇客厅。小镇客厅是展示小镇特色、提供创业服务、文化交流、交往空间的窗口和名片。已经建好的,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好功能的完善和提升;还没建好的,在2018年年内务必建好并投入使用。二是做实双创空间。每个小镇都要采取与大院大所或高级人才合作等方式,搭建小镇产业创新平台和众创空间,制定人才引进政策,打造“全创业链”服务平台。三是打造特色街区。每个小镇要建成一片特色商业街区、邻里中心等生活服务配套场所,规划建设会议酒店、精品酒店、民宿等商务商贸载体。

(四)注重四项功能提升。一是打造独特风貌。小镇要合理控制建筑高度和开发强度,不盲目建设高楼、宽马路和大广场,要推行开放式、小尺度街坊住区和街巷空间,顺应地形地貌,保持现有建筑肌理,体现地域特征、产业特点和文脉特色,打造独特的小镇风貌。二是营造宜居环境。小镇入口有明显标识、小镇内部有清晰导示,生态环境优美,社区开放融合,社交空间多元化,公园绿地贴近工作生活。历史经典类小镇按照5A景区标准规划建设,其他小镇按照3A景区规划建设。三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公共场所WIFI全覆盖,建设、维护好小镇微信公众号、小镇APP,通过小镇云客厅等智慧化解决方案,提升对小镇企业和居民的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实现公共服务不出小镇。四是形成小镇品牌文化。切实发挥小镇镇长在特色产业内的影响力,开展小镇决策者、小镇镇长访谈。丰富小镇故事,总结和形成小镇文化标识,通过小镇官网官微和其他省级以上媒体开展多频次宣传推广,塑造小镇整体品牌,提高小镇的知名度、美誉度。

小镇模式新,小镇故事多,小镇使命重,小镇梦想大。我们将用好解放思想这个“法宝”,体现“高质量”“规范”“健康”发展要求,力争通过三年左右的奋斗,加快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传承有序的“苏派特色小镇”,为全省“六个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