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概述

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概述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每年端午节期间举行的龙舟竞渡,是共饮一江水的两岸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习俗,在汉水流域上游的陕西安康、中游的襄阳、下游的武汉等地均存在。这一表现形式蕴含了汉水中游居民迥异的文化性格与内在精神,由此也彰显了汉水流域民俗体育的包容性。

(一)村落、民俗体育、村落民俗体育的概念界定

1.村落

村落是我国现实农村的主体,是由一个边缘清楚、固定的农业人群长期生活、聚居所组成的空间单元社会单元,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最主要的自然聚落之一,也是人类最早形成的社区形式。在我国现阶段,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不管对其如何界定,村落始终都是农村的主体部分,是农村最基本的社区。

2.民俗体育

关于“民俗体育”的界定,我国学术界对民俗体育概念的探讨非常多,余万予认为民俗体育是“在民俗活动中产生,依赖民俗节日发展,并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流传的与健身、娱乐、竞技、表演有关的活动形式”。张鲁雅认为民俗体育是“民俗活动中的体育”。《体育科学词典》将民俗体育界定为“在民间民俗文化以及民间生活方式中流传的体育形式,是顺应和满足人们多种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台湾学者李秉彝认为民俗体育是一种含有民族风格,配合当地环境、气候风俗习惯,充满乡土气息的体育活动。蔡宗信认为“是一个民族在其居住的地方慢慢共同创造形成传统而延续下来的一种身体运动文化习惯”;樊正治认为凡属中华民族固有的人体活动,用于祭祀、庆生、教育养生医疗、休闲活动等并藉以达成人体健康,促进团结意识,发挥精神力量的教育目标,均称之为民俗体育。我国学者涂传飞根据民俗之“俗”的内涵将民俗体育界定为由一定民众所创造,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并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的民俗习惯之中的一种集体性、模式化、传统性、生活化的体育活动。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

3.村落民俗体育

村落体育是指在农村村落环境下的,以村民为主体,以自在的或混含着娱乐消闲、健体的目的,所进行的非生产性的身体运动的统称,它涵盖了现代体育和传统体育两个重要部分。现代体育是指近代以来,从西方传入的竞技、健身、休闲、娱乐等体育项目。传统体育一般是指近代以前,通过几代人沿袭流传下来的、本土固有的体育项目,它包括传统武术、民俗体育、民间养生等。民俗体育是传统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村落民俗体育是乡村民俗文化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民俗活动事象,是依附在乡村社会民俗和信仰民俗仪式中,有的已从民俗仪式活动中剥离出来,还有许多仍然和民俗活动混为一体,它是能激发村落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是村落社会生活的载体,它可以成为村落认同和识别的标记。

(二)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的现状分析

1.汉水流域上游的村落民俗体育

汉水流域上游主要由位于陕南的秦巴山区和汉中、安康、郧县、丹江口等部分盆地组成。汉水流域上游南为大巴山麓,北为秦岭南坡,中间则是汉水纵贯而过,由于山区和盆地具有的外在地理差异,因此使得这一区域的民俗体育展演形式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对于秦巴山区而言,川岭交错,交通欠发达,经济发展滞后,是我国中西部开发的连接地带,同时雨水偏少,而农作物的生长显然离不开雨露的滋润,而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认识能力的低下,人们逐渐地形成求助于上天这一心理诉求,祈盼上天能普降甘露,滋润大地,造福乡邻,舞蹈成为人们与上天之间沟通的媒介,而最初为舞蹈伴奏的是罄与鼓。因此在汉水流域上游的秦巴山区就存在种种表现形式的鼓舞,如洛川蹩鼓、陕南羊皮鼓、商洛花鼓、汉中羊角鼓舞、略阳羊皮鼓舞、商洛市西北的柞水渔鼓等,而击打形式也各不相同,有的是技巧性击打,有的是打跳转舞结合,有的是列队原地进行,有的是一人敲击几面鼓,也有的是多人共打一面鼓……不同形式的鼓舞便是秦巴山区的人们为了适应农耕生产,将其心理意志、情感指向、思维模式、内在心智高度互融的结晶,将神秘的情感体验、互渗的思维方式在浓烈激扬的鼓舞中得以整合与宣泄。汉水流域上游的盆地则与秦巴山区的民俗体育表现出迥异的形式,如汉中市洋县的悬台社火,这一社火形式融戏剧杂技美术音乐、民间手工技艺于一体,与踩高跷、窝杆社火、耍灯、彩莲船、耍龙灯、耍狮子、板凳龙等其他形式的社火相互配伍,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而融合了民间歌舞、武术、杂耍、戏曲表演程式于一体的安康“小场子”,通过在八仙桌面上跳舞、歌唱、演故事,将舞蹈中的“三缠腰”“三见面”“三碰头”演绎得淋漓尽致,30多种帽花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而安康汉滨区龙舟竞渡、房县的“火龙”、丹江口六里坪“水兽灯”、竹溪民间歌舞“万民伞”和“游百病”、竹山民间文艺彩船、舞狮等民俗体育形式则与汉水流域其他区域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均是当地农耕生活的真实写照。

2.汉水流域中游的村落民俗体育

汉水流域中游地区主要以丘陵地区为主,属丘陵稻作农业文化区域,经济相对发达。由于此地多为历史文化名城如襄阳、南阳、随州等地,故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是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南北交界、各地文化相互交融的地带,故而本地区的民俗体育项目兼具上游与下游民俗体育的共同特点,但细微之处略显差异。如每年端午节期间举行的龙舟竞渡,是共饮一江水的两岸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习俗,在汉水流域上游的陕西安康、中游的襄阳、下游的武汉等地均存在。但是,尽管均为龙舟竞渡,在汉水流域的不同地域仍然彰显了不同的内涵,如下游的武汉举办龙舟竞渡是以主动、热闹的姿态尽显,意在追求场面的欢快热闹。上游安康的龙舟竞赛尽管场面不乏欢快热闹,但其意在避忌邪恶。只有中游襄阳的龙舟竞赛,由于与屈原故地宜昌毗邻,同时具有与下游武汉一样的宽广江面,因此,襄阳的龙舟竞赛既注重祭祀的形式,也强调竞渡的胜负。这一表现形式蕴含了汉水中游居民迥异的文化性格与内在精神,由此也彰显了汉水流域民俗体育的包容性。此外,由于汉水中游多为周朝时古代地方性国家即古代方国的城邑,为众多古代帝王将相的世居之地。如兰哲先生在《汉水流域古方国的类型及其构成》一文中指出,周朝的“汉阳诸姬”古方国多在汉水流域中游,其中的随国在今随州、唐国在今枣阳东南、贰国在今应山、厉国在今随县、申国在今南阳、吕国在今南阳以西、轸国在今应城、鄀国在今宜城以西、邓国在今襄阳以北。因此,汉水中游地区的民俗体育多带有宫廷礼仪之风,是庙堂祭祀娱乐形式的延伸,宣扬着古太平盛世及与民同乐的场景。总体来说,汉水流域中游的民俗体育项目多以富有古城风韵、宫廷礼仪灯舞形式的民间娱乐性传统活动出现,如郧县的凤凰花灯舞;南阳的云彩灯舞、丁河高台;十堰的秧歌舞、拉犟驴、花鼓舞、打莲湘、火龙灯舞;襄阳的双人旱船舞、花鼓舞、大头和尚戏柳翠、拔河赛、东巩高跷;荆山的端公舞、薅草锣鼓舞;宜城的麒麟送子舞、赶象舞;随州的花鼓舞等。人们在各种节庆假日期间载歌载舞,走亲访友,以此种形式欢庆丰收,祈福禳灾,保佑平安

3.汉水流域下游的村落民俗体育

冲积平原为主体的汉水流域下游多湖泊,属平坝稻作农业文化区域。该地域雨水充沛、交通便利,因此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俗话说“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江汉鱼米乡”便是这一地域的真实写照。特殊的地理分布造就了特定的文化生态,湖泊遍布、雨水充足的汉水流域下游居民世代在宽广的平原耕种及江河湖泊中打渔为生,因此对大地及湖泊产生息息相关的情感,对大自然的恩赐产生虔诚的崇拜,通过一种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化、仪式化的传统体育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因而形成与大地湖泊紧密联系的民俗体育项目,如荆州的滚灯舞、五虾闹鲇;潜江的草把龙灯、高台舞狮;安陆的麒狮舞、大唐竹马;云梦的三节龙·跳鼓舞;武汉地区的武狮舞、采莲船、扑蝴蝶、高龙舞等,通过此种活动形式在传统节日表达对大自然的崇拜和恩赐。纵观上述民俗体育形式,我们不难发现这一区域共有的文化现象就是与龙有关,在历史悠久的中国龙文化中,龙被视为通天的神兽和吉祥的瑞兽,能够通过自身特有的能力沟通天地,从而焕发神性恪尽神职,给人们以庇护,保佑人们风调雨顺、四季平安,因此龙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与此相应的是,围绕龙产生了“闹龙灯”“玩龙灯”“龙灯会”及龙舟竞渡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娱活动。图腾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原始信仰,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是当代人类的文化基因。人们对于图腾的态度不外乎敬重、禁杀、禁捕,甚至禁止触摸、注视,不准提图腾的名字,但是也存在猎取图腾兽吃,甚至以图腾为牺牲来祭祖的现象,如鄂温克人猎熊吃、壮族的“蚂拐节”葬青蛙等,这些做法遵循严格的仪式,是希望将图腾的智慧、力量、勇气迁移到自己身上或者将图腾兽作为沟通人与祖先神灵的媒介,但后者并不多见。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物,理应得到我们的敬畏、崇拜,但是将自己崇拜的龙通过舞烧龙、舞草龙、舞板龙、舞香龙、舞滚龙、香火龙、龙灯舞、高跷龙、高龙等形式予以舞动,更加拉近了人们与龙之间的距离,畏惧、亲近之情在舞龙这一活动形式中得到了完美的融合。这一现象不仅在汉水流域下游存在,在整个华夏大地均可以觅得其踪迹,这可能是文化迁移的又一例证。

(三)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的发展困境分析

1.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保护力度薄弱

随着各级政府、商业组织、研究机构、学者对传统民俗文化关注度的不断增长,一些民俗体育文化理应得到较好的保护和发展。然而,在调查中发现,一些经济欠发达的汉水流域中上游地区,如陕西的安康、鄂北的十堰及保康等地,本来其民俗体育项目最为丰富,具有极强的发展潜力。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当地政府追求经济利益至上,导致流域内的政府部门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还只是停留在会议或相关文件的制定上,而并没有做出切实有效的行动。活跃在民间的民俗体育活动往往由群众自发组织,由于缺乏相关政策、资金、人员等外在条件的配套措施,往往使得这些活动处于自生自灭的尴尬境地,平民大众往往凭借自己的满腔热情去唤醒这种流淌在血液中的集体记忆,重温曾经共有的民俗生活,但是一旦缺少相关物质及技术支持,这种民俗活动的生存也就岌岌可危了,进而严重影响村落民俗体育活动的健康发展。

2.村落民俗体育生存的外部环境不断异化

村落民俗体育是一种较原始的文化活动形式,地域性和丰富性特点决定了它的发展必须具有自己能够生存的特定地理环境。然而随着汉水流域内的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不断地走出大山,成为现代都市生活中的一员。尤其是流域内三峡工程及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产生了大量移民,改变了以往村落民俗体育发展的固有环境,脱离了其原始生存的自然生态,导致村落民俗体育迁移过程中的“水土不服”。由于大部分村落民俗体育的产生与特定的生产方式一脉相承的,一些区域性原生态村落民俗体育项目本来就是直接来源于原始的生产劳动,如薅草锣鼓、巴山舞来源于农业活动,投枪、射箭来源于狩猎活动,随着生产力的逐步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工具的出现与运用,肩挑手提的农业生产方式必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狩猎活动自然也会成为一种文化消费或者民族记忆,由此导致汉水流域内村落民俗体育失去其生存的土壤,严重地影响其可持续发展

3.村落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举步维艰

民俗体育文化作为广大民众的生活经验积累,是一种集体创造活动,其真正的根在民间,平民百姓才是民俗体育文化的真正主人,民俗体育作为一种已经内化了的生活方式,在农耕时代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换、共享、传播较为缓慢,因此民俗体育文化出现出较强的地域性,而其传承也主要是依靠祖祖辈辈的言传身教,一代代沿袭下去。然而,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地球村”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人们跨越地域与文化的界限进行生产、生活已经成为现实,而且随着农村城镇化及外出务工谋生的盛行,村落民俗体育原来固有的传承方式严重滞后,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因此这一传承方式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总体而言,汉水流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为广大居民创造了极大的发展机遇,从而造成大量居民为追求生计而涌入经济发达城市,而留守在家的大多数是老人和小孩。由于青壮年长年在外,造成一些传统民俗体育开展困难。另外,留守在家的小孩由于接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对传统文化逐渐失去兴趣,从而造成传统文化传承的真空,出现民俗体育发展的断层,对众多村落民俗体育文化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4.村落民俗体育的功利化变异

一般而言,传统文化的产生是历经了千百年来历史的文化沉淀而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和异域文化的高度融合,任何一种文化也难以保存其“原生态”,文化应时而变是在所难免的,但文化变迁的总体趋势是积极的、健康的,呈螺旋式上升的。但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商业资本的逐利本性使得它无孔不入,而村落民俗体育迫于自身生存的压力不得不放弃原有的文化坚守,与某些商业资本进行重新包装后重新走上舞台,此时的民俗文化从表面看仍然保留了某些原有基因和表现形式,但是因为失去了其固有的生态,这一民俗也只能称为“伪民俗”,例如汉水流域的“撒尔嗬”本来是民间悼念死者的一种隆重的葬礼仪式,它的奇特之处就是把丧事当作喜事办,而搬上舞台的“撒尔嗬”显然与这一旨归相距甚远。总体来说汉水流域的一些村落民俗体育在实际发展中呈现出了劣行变异的特点,其原有的祭祀功能渐渐弱化,为了市场需要,其娱人媚世功能不断增强,民俗体育原有的粗狂古朴气息被现代风气逐渐掩盖。在一些商业开发的民俗体育活动中,组织者为追求更多的经济效益,急功近利,人为造成民俗体育商品化、庸俗化,一些经过多次改编的“伪民俗”已经逐渐丧失了原有的展演形态和价值功能,仅仅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5.村落民俗体育文化认同感减弱

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民俗体育是一个族群或民族在其发展中固有的文化事象,能起到使本群体、本民族认同的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些高科技产品的日益普及化,人们接触到外来文化的机会越来越多,迫使人们抛弃尘封已久的传统文化,投入到西方强势文化的怀抱。除此而外,大众传媒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和年轻人崇拜时尚的心理使得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随之淡化,不愿意参与诸如此类的传统文化活动。常言道:“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亦生成一方文化。”由于各种条件的变化,如三峡及南水北调工程中大量移民,造成汉水流域内的居民不得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而改变自己原有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美国人类学家曾提出“文化休克”理论,指一个地域或民族的传统文化随着环境的变迁,人们便会对原有文化产生排斥行为,从而导致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减弱。汉水流域内迁移后的居民正是如此,移民后产生对自己传统文化的冷淡,对外来文化的热捧。

6.村落民俗体育功能的退化

以民俗体育文化为主体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具有中华民族基因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挺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文化精髓。所谓民族文化,就是在一定地域内生活的以血缘或密切的社会关系相联系的,具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历史和现今所共同创造的、能够代表该共同特点的,观念的、制度的和器物的文明成果的总和。民族文化史孕育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民族文化包含了民族的伦理价值,性格特征与审美情趣。民族传统体育,是指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一个或多个民族所独有的,在人民大众中广泛传承的、具有修身养性、健身技击、竞技表演、观赏游艺、趣味惊险、民俗音乐歌舞交融特色的体育活动形式。通常包括传统导引、养生、健身、保健、医疗体育和民间、传统体育等。以村落民俗体育为主体的民族传统体育以传统的农业社会为背景,长期以来,在培养各族人民优良的品质、强健的体魄、规范的社会行为和加强民族团结的社会实践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有史以来,在传统节日、祭祀、喜庆时每个民族都会举办各式各样的民族传统体育表演和一些竞技类活动。不同的民族体育文化使得节日欢乐、隆重、庄严的气氛变得更加浓厚。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向人们传达出的是一种健康、强壮、豁达、平等、自由、善良、竞争、娱乐和爱。

中国文化中“知足常乐”思想倾向严重。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令全世界瞩目,可是就具有最高竞技运动水平的奥运会而言,没有几个项目起源于中国。甚至有过激的观点认为缺乏体育传统的中国文化则更是中华民族自身文明系统中的严重缺陷,这种缺陷深深地限制了中国人勇于开拓和敢于冒险的精神,紧紧地拖住了中国人前行的双腿。实际上,早在公元前800年中国就产生了竞技运动,大约1300年前的盛唐时期,中国的竞技体育曾达到世界高峰,说中国文明缺乏体育传统显然不能够令人信服。但中国民间盛行的满足于现状的心理却实实在在是阻碍民间体育发展根本原因之一。所以,现在民族传统体育只是处于亚体育的地位,民俗体育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7.西洋体育的盛行与本土体育的自我迷失

今天中国人习用的所谓体育,大部分都是舶来品。放眼望去,运动场上的田径、篮球、排球、羽毛球,甚至连我们的国球乒乓球,没有一项是起源于我们中国的,而竞技运动几乎100%的是洋货。中国人面对此类洋货,一方面表现出新鲜感和创造性,在运动场上享受西洋体育带来乐趣的同时,另一方面则又表现出某种程度的不适应。1997年以前,国人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那些舶来品进行研究,而对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却置之不理,以武术为龙头的民族传统体育还有幸受到一些有识之士的重视,而与武术处于同等地位的民俗体育却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以至于很多很有文化价值和健身价值的民俗体育项目到目前已不见踪影。自古以来就是发达国家的文化向发展中国家渗透,体育也没有逃脱如此的命运。因此,传统体育发展一直处于弱势地位。

8.村落民俗体育艰难发展

尽管西方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形势逼人,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国人走了一段弯路,但不管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的民俗体育都顽强地生存着,义无返顾地承载着中国的民俗传统。在大街小巷我们随时都可以看到人们在茶余饭后摆上一个小桌子来杀两盘象棋或走几盘围棋;跳房、跳绳、抓石子、爬竹竿、老鹰捉小鸡、踢毽子、扔沙包等民俗体育游戏在农村小孩中比比可见;每年的民俗节假日,舞龙、舞狮、划龙舟等大型的集体项目更是传承着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自强不息的精神。民俗体育社会层面这种自发式的模式,对民俗体育的传承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以至于在西洋体育普及中国的今天,我们还能看到那些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民俗体育项目,但这种无组织、无调控的自发式模式,很难使民俗体育在形式和内容等方面再上一个新台阶。

9.村落居民对民俗体育的认识有偏差

体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发展于生活教育。然而绝大多数农民根本不懂体育能带来快乐,能促进健康,能强健体魄,对体育内在的价值无法认知,尤其是地处偏僻的汉水流域中上游地区,如秦岭山脉的安康、汉中地区;荆山的十堰、襄阳地区等,由于此地多山谷密林,交通不便,严重影响此地区居民的经济发展。因此,此地区居民多数终其一生为生计忙碌,无暇进行文化活动,缺乏对现代科学知识的了解,造成此地区居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严重影响村落民俗体育的发展。

10.村落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基础薄弱

体育文化得益于体育实践的形式来实现,体育实践必须依靠一定的体育硬件设施才能顺利进行。而地处偏远地区的村落体育场地甚少,据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农村体育场地仅占全国体育场地的8.18%,约1.4万人占有一个场地。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处偏僻等原因,在汉水流域中上游地区的农村体育硬件配套设施则更少。

11.村落文化缺乏健康的主流体育文化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两大主题,但村落文化建设现状不容乐观,村落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村落体育文化建设也甚为堪忧。由于传统观念的存在,身处汉水流域广大农村地区的居民大多适应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规律生活,缺乏对文化探寻的诉求,安于现状,固执保守,休闲活动仅限于麻将、纸牌等非体育娱乐项目。因此,在汉水流域农村这广阔的土地上,祖祖辈辈居住着成千上万的农民,建设一支健康的主流体育文化对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12.村落体育文化建设缺少强有力的组织系统

农村与城市相比较,体育文化建设不仅基础设施薄弱,而且缺乏必要的体育文化建设的组织系统。在汉水流域多数地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从村、乡(镇)两级都没有专门的组织和必要的工作人员,更没有必须的专项经费投入做保证,农村体育文化还处于一种自然状态,村落体育活动大多数是群众自发组织。因此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推进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和管理的组织系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的当代社会价值分析

传统的村落民俗体育是由广大民众创造、传承并发展的,它具有现实教育意义,具有时代价值,同样也具有我们为之骄傲的优秀文化内涵。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和现代文明的日益昌盛,村落民俗体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和变革时期,它曾经具有的时代价值仍然发挥着作用。(www.daowen.com)

1.文化记忆与传承价值

所谓文化记忆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的集体记忆力。这是文化之所以保持民族性和地区性特点的根本原因所在。文化在时空中得到传承,必须通过文化的创造集体、受众集体来共同记忆,这种记忆往往具有相应的时机和方式。总体来看,人们通过节日、节令为主要传承时机,以活动、仪式为主要演示方式,对各自民族进行内在的文化认同和社会整合,以达到对外的文化公开和民族同化。

汉水流域文化对中国文化发展来说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因为占中国文化中重要位置的汉文化就得名于汉水。汉朝缘因刘邦被封汉江源头汉中为王,“汉族之称,起于刘邦有天下之后”,汉字、汉语、汉服等标志性的文化符号显然又来自于汉朝统治时期杰出的文化贡献。因此,谈到文化的记忆和传承就不能不深入挖掘汉水流域的文化。

民俗体育活动既是文化的内容又是文化记忆与传承的载体,它们大多出现在传统节日期间,配合一定的仪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记忆和传承有着突出的现实意义。人们在评论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功能时,认为其“凝聚着历代人民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向往,是炎黄子孙心中永远不能忘怀的文化记忆和文化符号。它已经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特征,成为维系中华民族融合与统一的重要纽带。几乎每一种汉水流域的村落民俗体育项目都与中国的传统节日相伴生,如端午的龙舟、重阳的登高、元宵的舞龙等,在这些运动开展的过程中,将民族和地域的文化与人们对文化的感知和认同紧密联系在一起,记忆并传递古老的文明,同时又能不断融合新的社会文化因子,使文化进程和社会进步得到协调发展,让这些来自民间、非文字的活态文化形式以鲜活的姿态传承下去。

2.健身与休闲娱乐价值

民俗体育作为一种体育类型,它肯定具备着体育最基本的功能——强身健体。如同脱胎于西方献祭、祈祷、涤罪等宗教民俗的跳跃、赛马、标枪等运动可以强健运动者体魄一样,东方的民俗体育对参与者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像龙舟竞渡,其激烈的比赛过程对人的体力、耐力的要求可想而知,龙舟的训练和比赛有益于人体质的改善。有学者研究舞龙活动时指出:“舞龙是村民的一种很好的健身方式,同时对观赏者而言也是一种健康的调节身心的方式。”流行于汉江流域的村落民俗体育运动——巴山舞对参与群体身体机能的改善也得到了医学研究的证明。可见,虽然人们开始从事民俗体育活动的出发点并不一定都来自于自觉的健身目的,但活动的本身却促进了人的身体健康。

体育除健身之外,其休闲娱乐功能不可小视。体育是消遣娱乐的一项内容,反过来说,消遣娱乐也是体育的一项功能。民俗体育天生具有娱乐意义,是人们强健体魄、自娱自乐、沟通情感、美化生活、增强群体活力不可或缺的民俗活动内容。中国农耕时代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对于普通百姓的休闲娱乐关心显然不够,通行于传统节日和特定场合的民俗体育活动在很大程度上除娱神目的外,其实也伴生了悦人的动机。人们在民俗体育活动中自由抒发情感,发掘潜在的心理能量,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享受生活的乐趣。在观看开展于汉江流域的各种民俗体育运动时,总会让人在神圣庄重的活动过程中体会到节日的欢乐、运动的愉悦、竞争的快感,无论是直接参与者,还是欣赏围观者都获得了身心的欢快体验。

3.资源开发与利用价值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民俗体育活动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根据国外学者在对印度某村落民俗体育的个案研究表明,民俗体育表演等可以在群体内外部之间建立一种稳定的经济联系,并通过交流和增长经济生产知识、降低农业生产生活的经济成本等方式再造一种有形的经济资本。我国学者涂传飞的研究也表明,民俗体育活动过程实际是一个一定范围内社会经济再生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活动者“互通农业生产信息、交流农业生产经验的机会,这也直接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这些经济功能发生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可能不强,但却确实存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俗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因和外部条件已经随着社会变革而与先前不同,活动主体从自在与自发向自觉转变,人们开始更多关注民俗体育的市场与经济价值,这是社会环境影响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汉水流域的村落民俗体育活动往往与旅游、商贸等经济行为紧密联系,在展现地域和民族的文化风貌与乡土风情的同时,推出特色文化品牌吸引游客和商家,推动经济发展。事实证明,民俗体育经济功能的不断升级着实为地方经济及民众生活带来益处。以民俗体育为主要活动项目的武当庙会、武汉归元庙会,已经形成了相对较为成熟的民俗文化品牌和市场,使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受益。而事实上,汉水流域可供开发的民俗体育资源远不止上述两处,如果能统筹去规划、开发和利用,民俗体育的经济价值会得到更好的体现。

4.整合与融合的价值

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具有整合、融合汉水流域传统体育文化的功能,具有强大的亲和力、凝聚力。在历史上,村落民俗体育曾作为宗族社会统治者推行礼乐、教化族人的工具,以宗族为主体统治力量的村落统治者为了维护和稳定宗族既有的社会关系,规范族人的社会行为和活动,往往利用村落民俗体育来进行娱乐、教化、凝聚族人,以达到统治村落宗族社会的目的。在汉水流域地区,村落宗族统治者通常利用岁时年节、宗族祭祀等民间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组织村落传统体育进行表演,如鄂西北地区的摆手舞、荆山地区的端公舞等,以此种活动营造宗族的团结协作、快乐升平的祥和气氛。这种村落民俗体育的表演活动不仅能够调节族人的社会关系、稳定宗族社会生活秩序,而且也将村落的传统体育习俗传承下来,继续发挥教化族人讲秩序、循规矩、重礼节的教育作用。

从中国传统社会体制看,“政府对社会的行政控制被限制在城市之内,而对乡村行政控制相对较弱,国家与乡村的民俗保持相当大的距离”。在政府行政控制力到达不了的乡村,与宗教、祭祀等密切相关的民俗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控制、约束和教化民众的作用。因而,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具有规范功能、维系功能、调节功能、教化功能。所以,传统条件下的民俗体育活动过程实际也是一个对参与群体进行行为规范、情感维系、矛盾调节和道德教化的重要过程。

而现代社会条件下的体育本身就对于社会控制有很重要的作用。社会学理论认为,体育运动可以有意识的、带责任感的,在种种规范的控制人类越轨行为。虽然,在当前社会中我们更多依靠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的有序发展,但是法律很难渗透到人类生存的每一层面。在乡土情结浓厚的汉水流域,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民俗体育活动提供给人们相互沟通交流的机会,让人们有正常的渠道去增进深层了解、发泄过盛精力、调节生活节奏,有利于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道德意识和法律规范。

(五)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现代适应的必要性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现代化的脚步正亦步亦趋的在中国广阔的大陆上蔓延,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步伐里日渐势微,村落的传统文化也处于这场现代化激烈的变迁中。正如陈其南先生所说,“外来的商业文明不知不觉间冲毁了许多传统文物和制度,雕刻技术已经失传,传统歌舞为庸俗的流行歌曲和舞蹈所取代,古老的聚落和建筑被遗弃,有的山地村落的年轻人几乎全部离乡到城市工作去了,传统已无人维系,制度成了过去,部落生活显然就要解体,在这个巨变的轨迹中,我们除了惋叹那仅剩的传统之外,也为那许多不协调的场景所震慑,有些族群真的不知道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寄托将要何去何从”。正如陈其南先生所言,汉水流域传统文化尤其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村落民俗体育文化正逐渐被淡化、趋同,流域内的民众对于村落民俗体育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逐渐减弱,传统的本土文化面临着发展困境。

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原本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具有原汁原味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一种活态的运动文化。它起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与生活融为一体,是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是生活属性的另一种阐释。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文化凝聚和宣泄了一定人群的某种共同的美好意愿,在实施同一民俗行为的过程中,人和人、家庭和家庭之间的关系会更亲密,共同的民俗生活愿望迅速地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这对于增强区域民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其自豪感和自信心,构建和谐的区域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繁杂嬗变的社会发展中,传统文化只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变迁性,文化才能在久远的历史潮流中发展,并绵延延续。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只有在维护自身文化基因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实现自我更新,融入现代化因素,进行转型,才能够在社会变迁的浪潮中焕发新的青春。如汉水流域中游鄂西北地区的“撒尔嗬”,原本是当地居民去世后的一种跳丧舞,具有强烈的祭祀性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保留“撒尔嗬”原有文化基因的基础上,一些专家经过改编,现已发展成为城市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广场舞,深受人们欢迎。

(六)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现代适应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

1.现代化发展与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文化的冲突

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具有鲜明的特性,也具有明显的时代制约性。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是源于人们对生产生活的需要产生的,是村落传统文化的积淀,它负载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村落民俗体育一旦形成,就会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延续性和规范性。虽经流传演绎而难免变异,但其核心文化和主旨内容总有因袭的内涵和固定的仪式,代代传承,维系着村落的群体凝聚力和趋同意识。然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村落民俗体育文化发展本身所具有的滞后性与现代化进程的冲突是客观存在的。如具有原生态性质的一些民俗体育,甚至有些具有封建残余思想的项目,在现代文明社会发展中就显得格格不入。因此,我们要认清传统文化与当前主流文化之间的差异,如何适应与改变?也就是解决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与现代化的冲突问题是十分必要的。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强势发展,已经打破地区与本土文化的限制,汉水流域村落居民不可避免地受到现代竞技体育文化的冲击,依附着自然经济而存在的村落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出现生存危机。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文化相对于现代竞技体育其自身隐含的落后性、封闭性和褊狭性等特点。因此,在对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进行现代化调适的过程中,必须树立起崭新的开放意识,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弘扬其中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同时,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性和强烈的现实表现,对村落民众具有一定的强大的影响力。因而,要解决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问题,必须有宏观的全局意识。

2.现代化进程中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的保护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对于如何保留发展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越来越成为汉水流域居民关注的焦点。对于此问题人们面临着两难的选择:既渴求现代竞技体育文化的发展,又希望村落民俗体育文化得以保留。近年来,学术界也一直在争论纷纷,试图找寻一个两全的方法。在此不妨借鉴一下费孝通先生解决鄂伦春人所面临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问题所提出的见解。探讨村落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之路到底如何走,他认为:“如果坚持原有的文化,就会导致人的灭亡。现在正面临一个严酷的选择,保留文化呢还是保存人?如果按照我的认识,就是要保持的是人而不是文化,这就是说鄂伦春人只有从文化转型上求生路。”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费孝通先生针对传统文化面临的困境提出了一条出路,就是要勇敢地面对文化转型。那么对于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来说,这也未尝不是一条明智之路。

当然在现代化进程中,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将会发生变迁或局部消失将是无可避免的。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产生的大量移民,造成移民区与迁入区两地传统文化的改变或消失。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在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转型变迁的过程中,在村落民俗体育的某些方面消失的同时,适应现代化的村落民俗体育内容也必然会随之产生,并且逐渐融入到人们的观念中,最终成为村落民俗体育的一部分。但这个与现代适应的过程是与历史有着紧密联系、不可割断,在现代化进程中适应了的村落民俗体育优秀部分是不会被替代的,它将继续引领村落民俗体育发扬其重要的作用。所以说,面对现代化的历史形势,在看待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的保护问题时,恐惧村落民俗体育的消失将无济于事,不能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任何问题和困境,只有以人为本,用发展的眼光和方法来对待,才会使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真正得到保护和弘扬。

(七)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在现代适应过程中的发展措施

1.转变传统观念,选择现代适应

一般而言,过去的生活方式是现在的传统,当活动主体重新使文化传统成为现实,成为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的时候,他们必须创造性地克服传统作为抽象形式或符号的局限性,那么传统自然会适应新的形势发生变通,现实的人借传统的名义在传统之中获得一定的合法性,而传统借人的活动成为现实的文化获得了新的存在。因此,继承与变通是传统在当代的存在方式所体现的辩证法。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的现代适应是一个社会群体依据社会的发展趋势,对传统体育文化观念进行的合理调适和对传统体育因素进行的新构建,目的是改造或重建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质。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的现代适应过程其实质就是“村落民俗体育”这种“传统”的再造过程,但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的具体事象在现代适应的过程中难以面面俱到,选择并发展有价值的内容加以重点保护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策略;同时,这一现代适应的过程不仅包括推崇和复兴一部分传统体育文化,并把它们重整再造以适应新变局中的多样化需求,还包括淘汰一部分过时的落后的传统体育文化,在文化变迁中从多角度多方向去寻求生存和发展,以期适应所有新的变革。

2.实现项目改造,重视对外推广

优秀的文化只有被世界接纳才具有实际价值,并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整合和稳定的作用。民俗体育作为我国优秀社会发展变革的产物,其产生与发展历经了千百年社会发展变革的洗礼,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缩影。因此,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文化只有通过在不破坏原有文化基因的前提下进行现代化适应性改造,同时注重进行对外推广,只有这样才能维护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的生态化发展。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项目是由村民依据自身需要而自发创编形成的,其中有很多运动方式和规则不利于身体健康,因而需要体育专家学者,从民俗体育学角度对村落民俗体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用现代竞技体育的方法对其运动形式、运动规则进行科学的规范,使之在保留其中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能够继续继承和发展。如汉水流域上游的“撒尔嗬”祭祀舞蹈,在国内的舞蹈专家们的努力下,整合了其中的优秀文化内涵,规范了其舞蹈方式,现已经成为国内广为流传的较为规范的大众广场摆手舞,并发展到全国各地。

3.打破固有习俗,实现多样传承

几千年的传统农耕文明对中华民族,尤其是对中国农民的精神世界的影响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直到今天,在我们整个民族,尤其是农民的精神世界中,仍然可以看到深厚的农耕文明的影子。汉水流域作为我国文明发源地之一,擅长农业发展的黄帝、炎帝部落都诞生于此,因此,汉水流域是我国农业文化的源头。作为农业文明的衍生物——汉水流域村落民俗体育,其发展依附于村落社会,不可避免地被打上宗族的烙印,在发挥其族群凝聚力的同时也制约了村落民俗体育的传承和发展。有的村落民俗体育因其传承的狭隘性面临着无人继承的尴尬局面,其优秀的文化将会逐渐消失,而现在我们应该打破这种传承的弊端,采用多样化的传承方式,开放传承观念,才能使村落民俗体育拥有广泛的传承基础,更多地传承后备人才力量,扩大参与面,才利于村落民俗体育的传承和发展。

4.提高农民素质,加大村落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

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素质的提高,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顺利发展农民体育文化的需要。长期以来汉水流域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文化设施相对落后,体育与健康知识的匮乏是影响农民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地方政府组织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来制定提高农民素质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方面通过举办节日体育活动、播放体育节目和能提高农民素质的地方电视节目来转变农民体育价值观念,如汉水流域中游的武当武术节。另一方面也可以用奥运冠军的事迹或对体育事业做出成绩的人的事迹在农村做宣传,改变农民的体育价值观念。如汉水流域中游的宜昌地区出了羽毛球双打奥运冠军赵芸蕾,地方各级政府组织在赵芸蕾比赛之际引导当地农民观看比赛,转变农民的体育价值观。再有,通过农村墙报和农民书籍提高农民的体育意识和现代体育价值观。

5.各级组织齐抓共管,加强村落体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为改善农村体育场地,扶持汉水流域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造成大量移民出现的新农村,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系统建设工程,如免费为村配置体育器材的措施,加强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县、乡、村各级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做好体育场地建设的论证工作,建设的体育场地要有利于开展、繁荣当地的农村体育文化活动。体育场地建设要为需所建,为民所建。体育硬件设施是公益事业,可以通过多途径募集资金。一方面,国家给新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划拨一部分资金;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筹集部分资金。此外,还可以采取政府与村民共建。同时,建设的体育设施,要有专人来管理,提高效益,发挥其最大利用率。

6.开展地方传统体育活动,建设村落民俗体育主流文化

繁荣民俗体育文化是发展村落体育文化的有效途径。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民间体育活动各具特色。汉水各地域因生活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有着各具特色的体育文化。如春节期间的傩舞除崇;清明踏青放风筝、打秋千、拔河;襄阳端午竞渡;武当重阳登高等。再如,各地的时令性节日、纪念性节日、宗教性节日都拥有非常丰富的体育文化活动,包括民族体育舞蹈、激扬豪放的龙舟竞渡等,都融入了丰富的民俗体育项目,折射出丰富多彩的村落体育文化。

7.与农村学校体育相结合,发展村落民俗体育文化

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需要多方的努力,尤其是作为下一代的青少年孩子。在汉水流域广大农村地区,农村学校是农村孩子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每个家庭都有子女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包括了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在汉水流域农村学校里,许多学校因地制宜地开发出适应本地孩子需要的民俗体育校本教材,丰富了学校的体育教育内容,如现在的丢手绢、脚斗士、滚铁环等村落民俗体育已经走进校门,成为学生的体育课堂内容,引导村落民俗体育走入正轨的传承之路,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些村落民俗体育项目传承力量。此外,学校运动会也是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学校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每年都要举行校级运动会,在运动会上举办简单易行的民俗体育项目。此时,农村组织也可以借助这个有利时机,举办多层面的体育文化活动。如村组织与学校联合举办“家长与师生”亲子娱乐运动会。农村学校可以为村落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

8.以建设小城镇体育文化为先导,带动周边村落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小城镇是介于城乡之间的社会经济实体,它既具有城市工业、商业和社会服务的经济结构,又具有相当比重的农业和为农业服务的体系;既具有相对集中的亦工亦农人口、公共设施、建筑群和交通网络,又有接近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在汉水流域中上游地区,尤其是地处城郊结合部的小村镇,是连接城镇与农村的纽带。这些小村镇在经济基础上、余暇时间上、整体素质上都为地方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通过大力扶持汉水流域小村镇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带动偏远村落民俗体育的发展,最后实现汉水流域民俗体育的大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