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汉江流域湖北段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汉江流域湖北段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汉江流域湖北段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的难点和关键。

汉江流域湖北段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汉江流域湖北段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是对研究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区位条件、经济社会状况、生态环境状况、资源品位、文化背景等的全方位考虑,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内在的衡量文化旅游本身资源特征的指标体系和衡量外部区域旅游发展适宜性的指标体系两部分。在评价过程中,尽量增加客观因素在文化旅游资源评价中的作用,避免和减少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汉江流域湖北段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的难点和关键。依据特殊性和普遍性相结合、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原则,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确定20项具体评价指标,指标的选择着重考虑了文化旅游资源的特性,从资源禀赋条件、旅游开发条件和客源市场条件3个方面出发,建立汉江流域湖北段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模型,如表2。

表2 汉江流域湖北段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二)权重的构建

层次分析法(AHP)是指标权重确定最为常用在方法,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基础上,邀请具有文化、旅游、地理、管理等学科背景的专家10名,对目标层、分解层和指标层各层次指标进行两两重要程度判断比较,构造判断矩阵主要运用1-9标度法获得,利用DPS数学软件对各位专家的打分进行处理,计算得出各层次指标权重值。

(三)测算方法

应用灰色多层次分析法评价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的步骤如下:

1.确定评价因素层次

汉江流域湖北段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

一级评价指标为:

U=(Ui)=(U1,U2,U3

二级评价指标为:

Ui=(Uij)=(Ui1,Ui2,…,Uimi

U为总目标层,U为目标层下在第i个准则层指标,i=1,2,3;Uij为第i个分解层指标Ui下的第j个指标层指标,j=1,2,…mi,mi为Ui下指标的个数。

2.制定评分标准

采用李克特量表将评价指标的优劣分为很好、好、一般、不好、很不好5个,评价值分别为5、4、3、2、1,介于两个指标之间在评分为4.5、3.5、2.5、1.5。

3.确定各层评价指标权重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得到各层次的权重。从准则层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看,资源禀赋条件指标权重最高为0.46,客源市场条件指标权重最低为0.23。指标层中,文化多样性、知名度与影响力权重最高,其次为旅游产业基础和市场竞争能力,社区居民态度权重最低。准则层资源禀赋条件中文化多样性权重最高,其次为知名度与影响力和游览价值,品牌价值潜力权重最低;旅游开发条件中旅游基础设施权重最高,其次为旅游产业基础和区位可达性,社区居民态度权重最低;客源市场条件中,市场规模权重最高,其次是市场增长潜力,市场消费水平权重最低。

4.确定评价矩阵

根据灰色评价方法对数据样本量的要求,本课题邀请10位专家按照评分等级标准对汉江流域汉水文化区、神农文化去、道教文化区等6处文化旅游区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指标打分,形成评价对象的评价矩阵。

5.确定评价灰度

将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分为5个评价灰度,分别为“很好(e=1)”“好(e=2)”“一般(e=3)”“不好(e=4)”和“很不好(e=5)”,每一个灰度都对应着一个白化权函数fe(e=1,2,3,4,5)

6.计算灰色评价系数及权向量

将Uij所属指标综合得到第s个受评对象的评价权矩阵:

7.多级综合评价

“自上而下”依次对Uij、Ui和U进行综合评价:

8.计算综合得分并排序

将各灰类等级按“灰水平”(阈值赋值,各灰类评价等级值化向量为:

C=(5,4,3,2,1),于是第S个受评对象的综合评价值为:(www.daowen.com)

6个文化旅游区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综合评价的排序为:

W(汉水文化区)>W(神农文化区)>W(道教文化区)>W三国文化区)>W楚文化区)>W(孝文化区)

根据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值,可以把汉江流域湖北段6个文化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划分为3级;得分≥3.85分为I级潜力旅游资源,得分2.95~3.84分为Ⅱ级潜力旅游资源,得分<2.94分为Ⅲ级潜力旅游资源。Ⅰ级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区为汉水文化区、神农文化区和道教文化区,为最佳可开发区域;Ⅱ级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区为三国文化区和楚文化区,为次佳可开发区域;Ⅲ级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区为孝文化区,具有一般开发潜力,但限制条件较多。

(四)汉江流域湖北段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结果与分析

1.资源禀赋条件指标评价与分析

汉江流域湖北段文化旅游资源潜力评价中资源禀赋条件指标得分最高的是汉水文化区,为0.698分,其次为神农文化区、道教文化区和三国文化区,分别为0.675分、0.664分和0.652分,楚文化区和孝文化区得分较低,为0.533分和0.352分。

汉水文化区融巴蜀文化、荆楚文化、中原文化等多边文化为一体,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它孕育了悠久的华夏文明,是大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旅游资源品位高、特色突出,知名度高、互补性强,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正所谓“天下一统,大汉归中”。2015年6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对外发布汉江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将汉江生态经济带建成世界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带,充分发挥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聚集优势,建设全国一流生态文化旅游综合区,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汉水文化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进行重视和开发。

神农文化区、道教文化区和三国文化区是湖北省优质文化旅游资源聚集区,在全国甚至是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湖北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古代楚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楚文化旅游资源是比较丰富的,主要利用方式一是依托楚文物遗址,开辟旅游景区;二是利用出土楚文物,在博物馆举办专题展览;三是复制仿制楚国乐器举办展演;四是制作仿古旅游工艺品;五是在对楚文化和楚国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建仿古建筑和纪念建筑等。但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为一是缺乏楚文化发展利用的总体规划和方案;二是楚文化旅游相关的配套设施跟不上;三是开发形式简单,满足不了旅游者的需求。因此楚文化的旅游开发利用一直处于“有说头,没看头”的状态。

孝感的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善孝为先,实行孝行、遵守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感市是全国唯一个以“孝”命名的地级市,在加快孝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还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如缺乏整体战略发展定位,没有将孝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上升到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战略高度制定相关发展战略,目前孝感市将“休闲度假与商务旅游”“历史孝文化旅游”“红色旅游”“温泉生态观光旅游”四大旅游品牌作为战略发展定位,没有突出孝感孝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的战略地位;缺乏统一规划,孝文化旅游景点没有形成规模;缺乏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不能满足游客对高品质旅游消费的需求;缺乏资金保障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孝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尽如人意。

2.旅游开发条件指标评价与分析

汉江流域湖北段文化旅游资源潜力评价中旅游开发条件指标得分较高的是道教文化区、神农文化区和汉水文化区,分别为0.623分、0.571分和0.426分,孝文化区得分最低,为0.278分。区位与可达性指标的潜力最大,2018年被誉为湖北“最美高铁线”的汉十高铁将建成通车(见图3),它不仅是湖北省内连通武汉、襄阳、十堰、随州的重要区域性快速铁路,也将是沟通华中与西北地区、东南沿海的国家战略大通道。高铁沿线将串联武当山、古隆中、炎帝神农故里、黄鹤楼等著名风景名胜,连通襄阳、随州、孝感、武汉等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可以称得上是湖北境内一条重要的黄金旅游观光线路。

图3 湖北“最美高铁线”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区域旅游发展的经济支持力度。以2014年数据为例,湖北省全省人均GDP为47192.69元,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各地级市来看,武汉、宜昌和襄阳GDP总量领先。政府产业政策方面,2013年,襄阳市政府推出《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印发《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责任分工的通知,提高对旅游业重要地位的认识。其中提到要树立“旅游福民”理念,到2015年全市要创建1个国家级文化旅游示范区;注重先进旅游业态的研究和引进,打造襄阳旅游业核心竞争力;加强政策、规划引导和人才支撑,注入旅游业持续发展新动力;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改善旅游业硬件环境;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大旅游工作格局等举措。这些为襄阳旅游业特别是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客源市场条件指标评价与分析

汉江流域湖北段文化旅游资源潜力评价中客源市场条件指标得分最高的是神农文化区、道教文化区,分别为0.552分和0.464分,得分最低的是孝文化区,为0.286分。

城市人口规模直接决定了区域旅游发展的本地客源市场规模和潜力。2014年,武汉作为省会城市人口为1022万人,全省第一,襄阳为559万人,全省第四。2013年湖北各市州旅游排名见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武汉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全省排名第一,旅游总人数增长率指标中随州排名第一,十堰第二;旅游总收入增长率指标中神农架排名第一,随州第二。说明汉江流域湖北段最吸引游客的是神农文化区和道教文化区,其市场潜力巨大,到2018年汉十高铁通车后,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更会出现明显的增长。

表3 汉江流域湖北段各主要城市2013年旅游总人数与旅游总收入情况

4.综合评分分析与功能分区

综合指标显示,汉江流域湖北段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选取的6处文化旅游区中,Ⅰ级潜力旅游资源有3处,Ⅱ级潜力旅游资源有2处,Ⅲ级潜力旅游资源有1处,说明汉江流域湖北段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较大;随着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开发和建设,旅游发展转型升级为建设世界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该地正成为文化旅游的热点地区。

(1)汉水文化区、神农文化区和道教文化区为Ⅰ级潜力旅游资源

该区域内文化旅游类景区中有国家5A级景区2个,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与“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目录”的武当山景区和神农架景区,国家4A级景区10余个,分别为隆中风景区、大洪山景区、九宫山景区、明显陵景区等。武当山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是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武术的发源地,被称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相传上古的神农氏在此搭架上山采药而得名,神农架完好保存洪荒时代风光,以“野人”的发现最为著名。汉水文化区由于湖北省“两圈两带”的提出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这3个区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且品位高,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又增加了旅游项目;区域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组合良好,应当优先开发利用。

(2)三国文化区和楚文化区为Ⅱ级潜力旅游资源

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刘玉堂曾说过“作为三国文化最丰厚的地方,湖北作为三国故里是当仁不让的”。《湖北省三国文化旅游开发总体规划》提出:湖北要以丰富的三国文化资源为桥梁,打造重点旅游区域,促进经济发展:宜昌浓缩有半部三国史,三国文化可成三峡旅游王牌;荆州是三国历史的缩影,三国古城和“关公文化之乡”旅游游人如织;荆门是三国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心区之一,正在加强对三国文化、楚文化、荆襄古道文化旅游的整合;襄阳有“中国三国文化之乡”的美誉,襄阳古城旅游、古隆中旅游和诸葛亮文化旅游风生水起。可见,汉江流域湖北段三国文化旅游资源是相当丰富的。不足的是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开发态势,很多三国景区没有对三国景点进行挖掘整理,游客只能欣赏领略部分内容;三国故事虽在民间广为流传,但许多景点只有少量遗存、遗址,加之景点形式单一,游客只能走马观花,单靠景区导游讲解了解景区;很多景区没有将三国文化的品牌打响,形象设计和宣传也不到位。

要解决以上不足,重现湖北三国文化之乡的品牌,就必须进行地区整合和全省整合,一是整体规划,各地区对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研究,整体规划,避免条块分割,重复建设,打造大三国景区;二是点、线、面的串联,湖北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具有片状分布和线状串联的特点,在开发利用三国文化资源时,应以点连线,以线串面,全面发展,以长江、汉江两江为轴,带动沿线城市,连通各点景区,形成全省三国文化资源大开发的格局。

楚文化是湖北最具特色的、“唯我独尊”的文化旅游资源。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心地区,楚国存在的前后800年时间,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始终在湖北境内,所以楚文化是湖北独具特色的优势资源,其他省区无法与之抗衡。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相异性,使楚文化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化的特色。对这些特色进行发掘,开发成旅游产品,对深受儒家传统濡染的现代中国人,对生活在其他文明中的外国旅游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前文已经提及楚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这里不再赘述。楚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抓住一个“特”字,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具体而言,可采取的措施有:一是以地方节庆活动为载体,打响楚文化品牌,尽可能地让楚文化“活起来”,让游客不知不觉“走进”楚文化之中。如目前已有的湖北荆州楚文化节、武汉东湖楚文化节要进行很好的传承,楚歌楚舞的表演和楚国民俗风情活动让游客亲历其中,体验楚文化的瑰丽多姿;二是打造楚文化精品旅游路线,如武汉—黄石—(潜江章华台遗址)—荆州—(宜昌市博物馆)—秭归—(荆门博物馆)—(宜城楚皇城)—(襄阳博物馆)—随州—武汉,将湖北楚文化的富集区、著名的文物、遗址容纳其中,同时配套建设休闲文化设施,满足游客需求。

(3)孝文化区为Ⅲ级潜力旅游资源

无论从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开发条件,还是客源市场开发指标看,湖北孝感的孝文化区都处于欠发达区。这一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先变劣势为优势,可采取的措施有:一是制定战略发展规划。将“孝文化”定为孝感的城市主题文化,打造“中华孝文化”旅游品牌,积极策划组织中华孝文化旅游节,研究制定《孝感孝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发展规划》,将打造“中华孝文化名城”定为城市文化旅游发展目标;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打造孝文化旅游精品。如董永故园项目建设,双峰山“孝文化主题公园”建设和天紫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中华敬老园”项目建设等;三是做大做强孝文化产业链。将孝文化的艺术内涵和旅游商品有机结合,提高旅游商品的档次,引导消费者需求向更高层次发展,进而带动整个文化产业链的发展;四是加强形象包装和宣传,以节庆活动为平台,以现代媒体为窗口,充分展示孝文化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