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襄阳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评价报告

襄阳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评价报告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计算结果,进一步分析襄阳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特点。三类指标中,经济一体化指标年增长最快,年均增长率达到25.49%,说明经济一体化对襄阳市城乡城市一体化贡献最大。这表明,在总体上,襄阳农村和城市居民生活一体化局面已经初步形成。

襄阳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评价报告

根据计算结果,进一步分析襄阳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特点。

1.城乡一体化发展较快,但各类指数增长差距明显

2008—2013年,襄阳市城乡一体化水平总体呈增长态势,随着社会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城乡一体化指数从128.15上升到189.35,年均增长率达到13.85%,尤其是2010年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三类指标中,经济一体化指标年增长最快,年均增长率达到25.49%,说明经济一体化对襄阳市城乡城市一体化贡献最大。近年来,襄阳市对农村水利、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所有行政村基本通达水泥路,已使得105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和162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得以解决,252万个农户用上沼气,但是从表2来看,2008—2013年,襄阳市城乡生活一体化指数共增加2.51%,年均增长率仅有0.86%,说明虽然襄阳市城乡经济差距虽然进一步缩小,但农村人口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和文化服务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2.二元对比系数逐年增大,与城乡一体化水平趋势一致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一个部门的产值(或收入)比重同劳动力比重的比率。二元对比系数是二元经济结构中农业和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二元对比系数与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成反方向变动,二元对比系数越大,两部门的差别越小,反之,二元对比系数越小,两部门的差别越大,经济结构的二元性就越强。二元对比系数在理论上的最大值为1,通常总是低于1。从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导出的二元经济结构系数看,2008—2013年襄阳市二元对比系数分别为19.86%、20.92%、20.45%、19.76%、21.31%、25.16%。虽在2010年和2011年有所下降,但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来说,襄阳市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较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仍低很多,经济的二元性还比较显著。

十一五”期间,襄阳市加快推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重视和加强“三农”工作,坚持“三化同步”“两增同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用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路抓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实施百亿斤粮食、千亿级农产品加工、千万头牲畜养殖和千亿元林产业“一百三千”工程,发展农业物流贸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大龙头企业的扶持和引进力度,培植奥星粮油、襄大农牧、襄阳正大、湖北梅园等一批产值过100亿元的龙头企业,培育粮食、油料、畜禽、纺织、林特5个产值过50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从图1可以看出,襄阳市二元经济结构系数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保持一致,2011年后,二元经济结构系数增加明显,这些数据说明通过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襄阳市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有利于城市向乡村辐射,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有效发展。

图1 襄阳市二元对比系数(www.daowen.com)

3.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保持高水平的一致性

2008—2013年间,襄阳城镇化水平从34.2%逐年稳步提高至50.7%,由图2中可看出城乡一体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走势基本一致,由此可见,城乡经济一体化,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城乡关系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的变化过程。

图2 襄阳市城市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襄阳市农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变化,生活水平显著改善。2013年,襄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352元和7549元,年均增长12.5%和16.4%,2013年,市区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3552.16元,增长11.4%,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087.8元,增长24.7%,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之比1.49∶1,低于城乡居民收入之比。这表明,在总体上,襄阳农村和城市居民生活一体化局面已经初步形成。

4.初步实现科学城乡规划一体化布局

“十一五”期间,襄阳市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市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市场体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抓好农村危旧房改造、环境整治、饮水安全、道路建设和电网改造升级,五年改造5万户农村危房,解决130万人的饮水不安全和90万个农户用电质量不高的问题,建成中心镇通达中心村、农村新型社区和产业化基地的交通网络。加快建设农村新型社区,按照“项目依托、产业支撑”的思路,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农民参与的新机制,推进边远和弱小村向中心村集并,建成200个农村新型社区。加快建设中等城市和中心镇,增强承载和辐射带动功能;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逐步解决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居住、医疗、子女入学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引导农村居民向城镇有序转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