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行为的概念界定
行为,泛指完整的有机体外显的活动,包括动作、运动、反应或行动。行为是可以被观察、描述和记录的。行为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隐蔽的,可以通过问卷、访谈由学习者自己描述获得。而学习,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对“学习”有两种解释,其一,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其二,认为学习还包括个体的时间过程,即学习不仅指特定环境条件下(学校、课堂、书本)的学习过程,还包括人从出生到生命终结的全部实际生活和劳动过程,即实践过程。对于什么是学习行为呢,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界定,专家对于学习行为的阐述可谓百花齐放。对于学习行为的内涵从不同的层面有着各自不同的表述,如:
学习行为是指学习者在某种动机指引下为获得某种学习结果而进行的活动总和。
学习行为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行为形式与方法,它是学习者的思想、情感、情绪、动机、能力及运作程序的具体行为表现,是学习者在特定情景下的学习活动的具体化和现实化。
学习行为是学习者为达到学习目标而做出的一系列的结果,它的产生与持续首先基于学习者对学习目标的价值判断及对学习结果的估计。
学习行为是指学习者在获取和应用知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这种特征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存在差异。
2.学习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
对于学习行为的研究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一百多年来,西方心理学运用不同方法对学习活动的不同侧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人类学习活动的许多特点和规律。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我们进行学习行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本部分对于学习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有起源于西方管理学的行为科学以及起源于苏联后流行于西方的活动理论(activity theory)、计划行为理论以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下面对于这些理论进行简要的介绍。
(1)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或人类集合体的行为的科学。行为科学主要是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两大类问题,一类是影响个体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另一类是关于个性的人性假说。该基本论点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激励人的动机就应首先满足他的合理需求,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决定行为。包括需求层次理论,成就激励理论,人性四分法论,双因素理论及期望理论等。
(2)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是以“活动”为逻辑起点和中心范畴来研究和解释人心理发展问题的心理学理论。活动理论中分析的基本单位是活动。活动系统包含有3个核心成分(主体、客体和学习群体)和3个次要成分(工具、学习规则和学习活动分工)。次要成分又构成了核心成分之间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活动理论模型(Daniels,2001)
①主体(Subject)。在学习活动中,主体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执行者。活动理论中对主体的分析就是学习者分析,包括调查学习者具有的认知水平、情感、技能水平等。对学习者分析有利于教学设计中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及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开展后继活动的保障。
②客体(Object)。客体是主体操作的对象,可以被主体转化为结果。客体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学习活动中,客体即课程知识,主体通过一定的活动将其转换为学习结果。
③学习群体(Community)。这里的学习群体是指与学习者共同完成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包括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等。学习群体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时为引导,有时为参与,他们不断影响主体,为主体提供所需的资源或资助,所以活动有时属于个体,有时属于学习群体。
④工具(Tools)。活动理论认为人类活动是离不开工具的,学习也一样。工具在学习活动中可以理解为教学环境,包含教学过程中使用的硬件与软件。教材、计算机等是学习需要的硬件;而和谐的同学关系、愉悦的心情等是软件。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
⑤规则(Rules)。规则是用来协调主体与客体的,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制约或约定。例如,大多数情况下,学生要听从老师的安排,老师与学生互动时,二者必须保持某种关系;参加角色扮演时,参与者必须遵守对角色的安排等。
⑥劳动分工(Division of labour)。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成员在教学过程中都要完成不同的任务。教师是教者,学生为学习者,教学技术人员做辅助人员。在活动理论中,完成活动过程是需要不同成员按照劳动分工完成不同任务,以使活动正常进行。
学习活动是以上6个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
活动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以目标为导向且是内化和外化的结合。目标为导向是指活动是指向目标的,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什么样的活动过程,其目标是一定的。活动反映的是学习主体的需要,当学习者满足了学习需要,目标也就达到了。在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应该是确定的,目标可以改变形式,但不能改变性质。内化和外化是指活动对人两个方面的影响。内化是将活动中的知识、技能、理论等内化到人的头脑之中,是学习者对外在世界认识的改变。外化则是因内化而改变学习者行为及行为方式的表现。在活动理论中,活动是由内化转向外化,由外化再影响内化的过程。外化与内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3)计划行为理论
个人的行为具有控制自我意志的能力,完全可以决定是否要执行某行为。但是,外在环境因素并不能由个人意志主导或控制。因此,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强调“行为控制认知”(Ajzen,1985,1988;Taylorand Todd,1955a,1955b)。在观察行为意向时,态度、主观性及行为控制认知三个因素会影响个人的行为意向,进而影响其行为。“行为控制认知”反映了个人过去的经验和预期的对行为的阻碍,内在及外在两大因素都会影响自我行为控制。内在因素包括个人差异性、能力、个人意志力、情绪、修养及记忆力等。其中有些可以靠训练及经验加以改变,例如加强技能方面的训练,而情绪或处于压力环境的应变能力,则较难控制或改变。外在因素则包含了时间、机会及他人的协助等。不过,外在因素的影响通常只导致行为意向的暂时性变化。
(4)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定义为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连接的过程。它的基本原理就是“效果律”,刺激和反应之间联接的强弱取决于反应结果的好坏。愉快的结果加强连接,而令人厌恶的结果则削弱连接。它的第二条规律就是“强化”,强化的反应将会重复出现。在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中,无论是以动物为对象还是以人为对象,一切的学习活动都被简单化为一种心理实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要有四个代表性理论,即强化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目标设定理论和期望理论。(www.daowen.com)
①强化理论(Reinforcement Theory)。这一理论强调人们愿意或是避免某些行为是依据这些行为过去导致的结果决定的。认为操作性行为学习可以通过行为塑造来进行,也就是在期望的行为出现后给予强化,从而塑造希望的行为。强化理论包括以下过程:正强化是对满意行为成果的加强,负强化是对不良结果的排除(B.F.Skinner,Science and Human Behavior,NewYork:Macmillan.)。
②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这一理论认为人是通过观察值得信赖且知识渊博的人的行为而进行学习的。例如儿童向成人学习,进入组织的新员工向老员工学习,下属向上司学习等。根据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学习新的技能或行为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一是直接获得使用某种行为或技能的成果;二是观察别人的行为及行为结果的过程。同时,学习还受到个人自我效能的影响。自我效能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否学会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判断(A.Bandura,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86.)。
③目标设置理论(Goal Setting Theory)。这一理论认为行为方式是由一个人的潜意识的目标和目的而定。目标会指导精力和注意力的分配,激励个人为达到目标而努力(Locke and Latham,A Theory of Goal Settingand Task Performance.)。
④期望理论(Expectati on Theory)。该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基于三个因素:行为预期、实现手段和效价。采取不同的行为要根据这三个因素进行评估。能做好一件事与实际的执行结果之间的关系称为预期;执行特定的行为(如参加一项培训计划)与特定成果(如能更好地执行工作)之间的关联,被称作实现手段;效价是一个人对成果的一种评价(V.H.Vroom,Work and Motivation,NewYork:Johnwiley,1964.)。以上这些关于学习的理论,从不同的侧面分别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学习行为的影响,如需要、目标、行为预期、实现手段、效价,阐述了学习活动的构成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发生作用的。
3.学习行为研究的现状
(1)国内关于学习行为的研究
国内教育理论界对学习理论的研究较少,甚至可以说,尚未引起对学习理论研究的真正重视。而国内对于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的研究相对比较零散,主要集中在对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学习行为研究。如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中,有学者提出“其学习的动机倾向自我属性,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学习行为内容的选择偏重实用性知识,学习行为方向与大学培养目标存在偏差。”有的学者探讨了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行为,提出“要想使基于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学习更加有效,必须制定包括上网学习点击率在内的各种评价指标,加强对学习者学习行为的管理,引导学习者建立有效的学习行为。”从已有的关于学习行为的文献中可以发现,国内研究对于教师的行为的关注多于对学习者行为的关注,对于领导干部学习行为的研究就更少了。
(2)国外关于学习行为的研究
国外关于学习行为研究一般都是针对学习者的问题行为进行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改善学习者的问题行为。
“古德(ThomasL.Good)、布罗菲(Jere E.Brophy)、杜勃鲁(Durbrow)等考察了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如:“焦虑、注意问题、认知能力以及家庭背景等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从中发现,焦虑、注意等对学习者学习的影响远大于认知能力和家庭对学习者学习的影响。从而提出,降低学习者的焦虑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
布纳德(Sonia Bernard,1997)认为,“教师不仅要运用案例教学来控制、管理学习者的行为,还要在实践中发现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并应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解决问题,以达到控制学习者学习行为的目的。”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等不同类型,据此对学习进行了分类,尤其是深入研究了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之特点和规律,及其对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产生的重要影响。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关于学习行为的研究具有如下特点:
有关学习行为的研究数量很少;
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中小学生;
研究主要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研究学生的认知行为,很少涉及情感、态度以及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研究的方式主要是对原有学习理论进行解释、评价,得出应该如何教学的结论,较少对学习行为进行实证性的系统研究。
4.领导干部学习行为定义
我们认为关于学习行为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环境因素作用下,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狭义则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所采用的行为形式与方法,它是学习者的思想、情感、情绪、动机、能力及运作程序的具体行为表现,是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的具体化和现实化。这种学习行为多是自觉的、系统的、有目的的,它在人的知识经验的获得、能力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养成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将作用于人的一生。
领导干部作为特殊的学习群体,其学习行为是指领导干部为提高专业知识技能和获得更高的发展,在院校、单位、家庭学习而产生的一系列行为活动。其学习行为的特性是在这些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领导干部的学习如果按照学习方式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正式学习,即有目标、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包括学校教育、面授培训、有计划地学习专业书籍等。它是一种系统的,有组织的、高效的学习方式,也是我们最熟悉的学习方式,涵盖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策略等。与之相对应的非正式学习则是指在课堂以外,不通过传统教学模式,而是通过社会交往来习得知识,它的特点在于学习者主导学习过程,主动习得而非被动接受,往往具有偶然性与长期积累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在工作、沙龙、聚会、上网等场合进行的学习。
为了更好地开展研究,本课题将领导干部的学习行为分为正式学习(参加院校学习、培训期间的学习行为)和非正式学习(培训结束后的日常学习行为)进行研究,并主要针对领导干部在培训期间的学习行为进行调研,探讨领导干部学习心理特征对学习行为的影响,研究领导干部的学习行为特性。
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特点比较见表1。
表1 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特点比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