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程度分析

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程度分析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很大程度上正从就地转移向异地的空间转移转变。对西部地区来说,要彻底转移本地区内近8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最根本的还依赖于本地区的非农产业和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发展。这是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镇化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从农村人口中减去这部分人口,四川省的城镇化水平将大大提高。

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程度分析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很大程度上正从就地转移向异地的空间转移转变。对西部地区来说,要彻底转移本地区内近8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最根本的还依赖于本地区的非农产业和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发展。这是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镇化是密切相关的。城镇化水平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压力的关联特征是逆向分布的。城镇化水平愈低,农村人口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对量增多,从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也愈大。按照城镇化发展S形曲线理论,东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已处于加速阶段,上海等沿海发达的大城市甚至还出现了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而西部地区则大多处于初始阶段与加速阶段的临界阶段,城镇化进程难以快速推进,导致西部城镇吸引力不够,或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也没有消化大量涌入农民的吸纳能力。

1.西部地区城镇布局的不合理和城镇化水平低,阻碍了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本地区城镇转移的规模。由于我国经济水平、人口分布呈现比较显著的地域差异,城镇布局也不平衡,并且随着经济重心的东移,不平衡也在加剧。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东、西部城市的比重分别为35.8%和20.7%;到1998年,上述比例却分别变为44.9%和18.1%,东部地区城市数量所占比重增加了9.1%,而西部地区则下降了2.6%。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东部地区国土面积占总国土面积的14.2%,而城镇人口和数目却占全国的1/2;西部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56.5%,城镇人口和数目占全国的1/6。200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为36.22%,东部11个省市总体水平为46.11%,高出全国水平近10个百分点,西部12个省区市的水平只有28.15%。这种相对滞后的城镇化水平,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

2.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的低效率,减缓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速度。20世纪80年代,江苏、浙江、广东等东部沿海省区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吸引了大批农民向小城镇的转移,加快了东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速度。但对于目前的西部地区来说,由于小城镇发展的低效率,缺乏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持续吸引力。这种低效率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乡镇企业起步晚,小城镇发展的原始资本积累规模小、途径单一、滚动缓慢,小城镇总体发展质量不高,城镇人口规模偏小,不少小城镇基础设施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小城镇的非农就业人口没有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有生力量。西部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大多集中于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队伍素质较差,劳动时间长、强度大、报酬低,加之缺乏社会保障继续教育的机会,难以成为城市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有生力量。这种小城镇建设也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居住条件、环境生活方式”,因而,缺乏持续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www.daowen.com)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东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有显著的不同。东部表现为工业迅速增长带动人口大量涌入而导致的人口密度和城市密度猛增从而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这些城市中的新增人口中绝大多数是外来打工者和其他乡镇流入人口形成的城市人口,这些流入东部城市的农民工只不过在有关制度上没有被作为城市人口而得到官方文件认可和保证。这种状况在大城市普遍存在,如深圳市流动人口与城市户籍人口的比例高达2:1。东部城镇化的第二个特点是大中小城市同时发展,在大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小城市也迅速扩张,形成一个个城市群、都市圈,珠三角长三角已成为城市连片的发达地区。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则更多地表现为农民大量外出务工从而农村人口急剧减少导致城市人口比重相对提高带来的城镇化现象。四川省现有人口8600多万,有关部门统计2002年四川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已达成1300万,其中140万举家迁出,这部分人已经多年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只不过他们在统计中仍然是农民。如果从农村人口中减去这部分人口,四川省的城镇化水平将大大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