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规模特征:转移规模逐年增加,在趋于稳定的同时也趋向于长期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的农村劳动力专项年度的调查推算,1997—2002年西部地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由1128万人增长到335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445万人,总体上转移规模大、速度快,但农村地区吸纳非农就业能力则相对下降,县级城市、县城及其他小城镇吸收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数量有较大增加。与此同时,据调查,外出劳动力由于流动成本的因素,近期返回者很少,仅占滞留在流入地劳动力的8%左右。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流动人口在规模不断增大的同时,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最为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越来越多的人由过去分散的“单身外出”方式逐渐转变为“举家迁徙”,出现了流动人口“家庭化”的趋势。据调查,常年举家外出不再经营土地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4%左右。
2.地域特征:省外转移仍以广东、浙江、上海、北京和福建等发达地区的城镇为重点,并开始向全国辐射。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符合“人口流动高位移规律”,即人口转移是从边际效益低的区域流向边际效益高的区域。1997年,农村转移劳动力流向各类城镇的比重是53.64%,其中省会以上级城市12.68%、地级市12.13%、县级市13.0%、建制镇15.83%,2000年上述相应指标依次为65.18%、13.20%、14.53%、13.54%和24.54%。从分布地域看,由原来过于集中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开始向全国辐射,而且西部省区间的劳动力流动成为一个新亮点。以宁夏为例,宁夏目前流向新疆、内蒙古的农村劳动力呈上升趋势,截至2004年底,宁夏在新疆的务工人员已近2万人。
3.就业特征:异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行业以非农产业为主,具有典型的兼业性和转移的不稳定性。从异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行业特征来看,2001年就业的行业分布是:农业5.5%,工业36.5%,建筑业12.3%,商业、餐饮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第三产业44.6%,呈现出以非农产业为主的特征。同时,农村转移劳动力兼业性和转移的不稳定性特征比较明显,绝大多数农民工保留着农村耕地的承包权。据调查,亦工亦农兼业型劳动力大多数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季节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而且今年可能找到工作就外出打工,明年可能找不到工作不外出或外出回流。农村劳动力兼业转移人员中每年在外工作时间1~5个月的比例为2.4%,而在本乡从事非农劳动1~5个月的比例为18.3%。(www.daowen.com)
4.组织特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依然具有明显的自发性和一定程度的盲目性,传统的血缘、地缘关系仍然是农民外出打工的关系网络。据中央政策研究室和农业部2003年对2986位外出劳动力的抽样调查,56.3%的人由亲戚朋友和熟人带出去的,32.62%的人属于自发性外出;由正式组织安排出去的为数很少,如通过招工外出的占2.59%,由村集体组织安排出去的占0.86%,由乡及乡政府部门安排外出的占2.45%。
5.素质特征:转移的劳动力文化素质有所提高,而且素质的高低与流入地的发达程度成正比关系。文化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更受到城镇用人单位的欢迎,获得的劳动报酬更高。通过对流往北京、浙江、上海、福建、广东五省市的500多名劳务人员的调查显示,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占80%以上,这说明在发达省市所从事的行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高,对专业技能的期望值大,这也与发达省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成正比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