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策执行人和收益人障碍。(1)政策执行人的思想障碍。对国企和民企仍不能一视同仁,对民企的歧视观念依然存在。(2)政策执行人的作风障碍。政策执行中官僚主义作风仍然存在,民营企业普遍反映,与政府平等交流的机会太少。中央宏观调控,银行贷款不管是否合理一律紧缩,贷不到款的民营企业由于资金短缺被迫停产。(3)个体私营企业信任度障碍。民营企业不能及时了解有关政策精神,对政策执行人不信任。企业主对职能部门的管理普遍反感,他们认为管理就是收费。有的政策执行人明明是为企业办了好事,而企业却认为“是为了升迁”,挫伤了政策执行人的积极性。
2.传统体制的障碍。一是上级任务庞杂,上责下负。二是有些任务无力完成。非公企业融资难问题,国家和地方虽已出台过不少政策,有些地方也已建立了贷款担保中心,但在实施中手续繁杂,收费高,而且只对企业,不对个体,政策执行人无力协调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三是搞形式报假数字现象仍较普遍。
3.执法环境障碍。调查显示,90%以上的民营企业认为执法人员不能一视同仁。后果之一是民营企业投资收益权屡受侵犯;二是正常履行合同难;三是投资所有权的安全性、完整性与独立性不能保证。突出表现是民营企业投资兼并国有企业、“红帽子”企业明晰投资股权、民营企业科技成果资本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出现了许多非法剥夺、占有、挪用、侵吞民企投资产权的案例。(www.daowen.com)
4.政策执行机构障碍。我国现行体制机构庞杂,虽已多次精简机构,但成效不大。一项政策执行起来要经过若干个环节,如《非公经济发展意见》2005年2月份发布,是年6月中旬省有关部门完成细则,再到区、办事处、乡镇、企业已近年底。而且细则的执行也不能一个部门说了算,所有职能部门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一个部门卡住了就不能继续运转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