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甘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

甘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一五”期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55.29亿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14.7%,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虽然甘肃非公有制经济与自身相比发展不慢,但与全国相比差距很大。纵向比,甘肃非公经济发展较快。一是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快速增长。七是以非公企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快速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已成为县域二、三产业的主体,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推动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甘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

近年来,甘肃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环境大为改善,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健全,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推进,银行、财政、税收扶持力度加大,工业园区建设成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载体,对我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十一五”期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55.29亿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14.7%,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十一五”期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累计上缴税金274.1亿元,年均增长38.3%,已成为我省财政尤其是市县财政的新增长点。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吸纳了70%左右的城镇新增劳动力,承接了5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非公有制经济共吸纳社会就业177.5万人,已经成为城乡居民就业的主渠道。2010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进出口额13.67亿美元,占甘肃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8.7%,已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生力军。据不完全统计,在“5.12”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及“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抢险救援和恢复重建中,我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捐款捐物1.78亿元,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意识显著增强。虽然甘肃非公有制经济与自身相比发展不慢,但与全国相比差距很大。

纵向比,甘肃非公经济发展较快。一是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04年全省非公经济实现总产值436亿元,比2003年的347亿元净增了89亿元,增长率为25.6%,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非公经济占全省经济的比重也从2003年的26.7%增加到了2004年的27.96%。2002年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年增速均保持在15%以上,高于全省经济增长6个百分点。2012年,全省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到全省生产总值的38.9%。二是个体私营经济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实力增强。“十一五”期间,我省私营企业数量从3.8万户发展到8万户,增长211%;个体工商户数量从31万户发展到52.7万户,增长170%;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本(金)从676.9亿元增加到1630.3亿元,增长241%,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生产值从698亿元增长到1565.39亿元,增长224%,2010年占到全省生产总值的38%。据统计,2004年全省各类私营企业户数3.3万户,注册资金为364亿元,比2003年增加92亿元,递增34%。其中户均注册资金为110万元,比2003年增加8万元,年增长7.8%。全省各类私营企业投资及雇工人数42.4万人,其中户均雇工人数13人。2012年,全省非公经济市场主体77.7万户,占全省市场主体的95.7%。2004年全省经济总量比2003年净增255亿元,其中,非公经济净增89亿元,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高达34.5%。三是非公经济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继续提高,非公经济已经成为吸纳社会劳动力的主渠道,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途径。非公经济已经成为吸纳社会劳动力的主渠道。2004年的从业人数达到422万人,占全社会就业总数1520万人的27.75%。“十一五”期间,非公有制经济吸纳社会就业年均增长11.32%,比2005年净增73.36万人,平均每年解决社会就业14.7万人。同时,劳务输出成为人们就业致富的重要渠道。截至2011年5月底,全省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35.91万人,主要输转接收单位为省内外非公有制企业,其中,省内输转212.06万人,占输转总量的48.65%,省外输转223.85万人,占输转总量的51.35%,创劳务收入199.13亿元,与2010年同期相比实现了规模和效益双增长。在“十二五”期间,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出路在于大力推动全民创业,让老百姓真正成为创造财富的主体,大力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以全民创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助推社会保障和民生改善。2012年,全省非公经济吸纳了70%以上的城镇新增劳动力,承接了5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输转。四是非公企业进出口额显著增长。2004年全省民营企业累计进出口2.79亿美元,占全省的16.7%,比2003年提升6.9个百分点。五是推动了全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至2005年末,全省以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788家,其中重点龙头企业84家,绝大部分为非公企业,全年销售收入101亿元,净创利润12亿元,成为全省农业产业化的生力军。六是非公企业上缴税金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税收方面,2004年全省非公有企业上缴税金19.76亿元,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19%,比2003年的16.5亿元增长了3.26亿元,增速为20%,也是近年来全省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税收增速最快的一年。2012年,全省非公经济贡献了50.2%的地方税收。七是以非公企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快速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已成为县域二、三产业的主体,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推动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据统计,2004年全省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333亿元,占全省GDP1558.9亿元的21.36%。2004年全省乡镇企业中非公有制企业已占到企业总数的98%以上,乡镇企业非公企业增加值260.5亿元,已占全省乡镇企业增加值的77.9%,近年来,各市州借助中央政府的扶持和地方政府的强力推动,立足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加快资源聚集,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打造出了各具特色的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地方经济的发展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也呈现出极强的正相关性。以河西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的酒泉张掖武威三市为例,2010年,酒泉、张掖、武威生产总值分别为405亿元、212.69亿元、228.77亿元,增长速度分别为17.8%、11.5%、13.5%,高于或同于全省11.5%的增长速度;非公有制经济生产值分别为174.2亿元、104.40亿元、164.6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3.01%、49.1%、57%,均高于全省38%的平均水平。

横向比,甘肃非公经济与全国发展的差距拉大。2012年,全国中小企业数占到企业总数的90%以上,创造了80%以上的城乡就业岗位,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超过70%,贡献了60%以上的生产总值,50%以上的财政税收。非公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纵向来看,甘肃非公有制经济近年来确实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从横向比较,不论是经济总量、企业规模,还是经营能力、经济效益,都与东部发达地区、甚至全国平均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2012年全国民营企业100强,甘肃无一家企业入围。甘肃非公经济发展与全国非公经济相比较,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比重低。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经济总量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低了20多个百分点。从总量上看,2010年,陕西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生产总值4959亿元,而甘肃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生产值为1565.39亿元,仅为陕西的三分之一;2011年,我省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二是数量少。甘肃省每万人拥有中小企业是34户,浙江500户,全国平均110户,远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不到浙江省的十分之一。2011年,甘肃省每万人拥有中小企业户数比全国平均数少76户,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是西部平均数的36.63%。三是规模小。根据省工商联对甘肃省营业收入总额1000万元以上的300家非公有制会员企业的调查,300家的营业收入总额为316.6亿元,而排名在全国非公有制企业500强第十位的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一家的营业收入总额就达328.32亿元。从资本规模看,2004年,甘肃民营企业中注册资本上亿元的企业户数仅有9户,1000万元至1亿元的为433户,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20户,而同期浙江民企的这三个指标分别是334户、3348户和1367户,浙江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民企有78家;从人员规模上讲,甘肃私营企业中,从业人员在50人以下的企业有7790家,占私营企业总数的90%,1000人以上的只有2家;从营业收入看,全年营业收入在50万元以下的私营企业为5847户,占私营企业总数的65.9%,在50万~100万元的为1106户,占私营企业总数的12.5%,1亿元以上的只有9家。如此的一个规模结构,可以看出甘肃大多数民营企业实际上是“小本经营”。这在客观上成为甘肃民营企业进一步在量上做大和在质上做强的制约因素。四是结构差。2010年甘肃全省非公有制企业主要集中在房地产、矿业和批发零售、低端制造业、租赁商务服务上,占非公有制企业总数的68.4%,三大产业的布局不合理,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传统产业或产业链条的低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的优势企业很少。(www.daowen.com)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甘肃转型跨越发展的迫切要求。长期以来我省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国有大企业和投资拉动。2010年,省上23户重点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266.51亿元,占全省总量的46.55%,增长20.27%,较全省平均增幅低12.82个百分点。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618.28亿元,占全省总量的44.92%,增长4.6%,较全省平均增速低12个百分点。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的小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20.04亿元,占全省总量的23.25%,增长33.7%。从以上数据看,国有大型重点企业所占总量大,但效益不高,增长乏力;而以非公有制为主体的小企业所占总量小,但发展势头强劲,空间广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