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经济增速换挡与结构升级:新的发展时期

经济增速换挡与结构升级:新的发展时期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经济减速主要是周期性的,应对策略应主要采取凯恩斯主义的短期需求管理;如果经济减速主要是结构性的,应对策略主要应采取供给主义的结构性改革。消费结构变动趋势:日韩等成功追赶经济体在高速追赶期,政府消费比重较低、居民消费比重较高;而在增速换挡期及以后,政府消费比重上升、居民消费下降。三是增速换挡期发生在居民消费由耐用品和住行消费向服务类消费升级的阶段。

经济增速换挡与结构升级:新的发展时期

导语:表面上是增速换挡,实质上是动力升级,根本上靠改革转型。从需求的角度,追赶经济体的需求结构变动具有共通性,高速追赶期的经济高增长主要是由高投资、高出口和低消费拉动,增速换挡期的经济减速主要是由投资、出口增速减缓和消费比重上升导致的。从产业的角度,随着人均GDP的逐步上升,工业化率、投资率和经济增速几乎同时达到峰值;增速换挡发生在从重化工业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升级的阶段;根据服务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判断,我国服务业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工业比重逐步下降,服务业逐渐成为整个经济的主导产业;目前相对于类似发展阶段的其他经济体,服务业占GDP比重明显偏低;生产性服务业占比持续上升,与国际经验吻合度很高;社会服务业比重与典型工业化国家相同发展阶段的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关于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和长期增长前景的争论,是近年来宏观经济领域讨论最为热烈、分歧最大的问题之一。刘世锦带领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11)从人均收入水平衡量的发展阶段及其决定的需求峰值出发,认为我国正处于增速换挡期,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将由过去的10%下降到6%~7%;蔡昉(2008)从劳动力供求的“刘易斯拐点”出发,认为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已经下降;林毅夫(2011)从我国人均收入水平跟发达国家的差距和后发优势出发,认为我国经济未来20年仍有年均增长8%的潜力。

当前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得出了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的判断,实际上这些观察只是视角和层面不同,逻辑是内在统一、完全自洽的:从增速的视角看,表现为由高速向中高速和中速增速换挡,这是最表面也是最直观的表现;从产业的视角看,产业结构由重化工业为主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升级;从需求的视角看,居民消费由生存型向发展享受型升级,政府支出由投资型向公共民生型倾斜;从要素供给的视角看,劳动力由人口数量优势向人力资本优势升级,技术由模仿到创新升级;从制度的视角看,需要完成由政府主导的追赶型模式向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成熟市场经济模式转型,这是最深层次的体现。只有完成最深层次的制度转型,才能实现要素优势转变,满足需求升级,培育出新兴主导产业集群,进而实现增速换挡。近年国内外学者对追赶型经济体起飞后如何实现降落问题的研究拓展,完善了发展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理论,具有重大的政策意义。

如果经济减速主要是周期性的,应对策略应主要采取凯恩斯主义的短期需求管理;如果经济减速主要是结构性的,应对策略主要应采取供给主义的结构性改革。凯恩斯主义和供给学派并没有优劣之分,只是适用的情况和条件不同,凯恩斯主义政策适用于潜在增长率不变情况下的外部冲击,供给主义政策适用于潜在增长率下降情况下的结构调整。

图11.1 从起飞到降落:增速换挡在不同层面的表现

追赶经济体的需求结构变动具有共性,高速追赶期的经济高增长主要是由高投资、高出口和低消费拉动,增速换挡期的经济减速主要是由投资、出口增速减缓和消费比重上升导致的。从外部发展潜力看,经济不断发展带来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和劳动力供求关系由松转紧,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力逐渐削弱,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力有待培育,并导致传统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占比下降;从内部发展潜力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上升,消费比重提高,消费品内部结构中,住行消费空间逐步缩小并开始向服务类消费升级,并导致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放缓。

图11.2 需求结构升级

(1)内外需结构变动趋势:采取出口导向模式和挤压式增长的成功追赶型经济体,在增速换挡期前后存在内需比重先升后降的特点,即在高速追赶期由于出口的快速增长而引起内需比重下降;进入增速换挡期由于出口增速放缓而引起内需比重转为上升,当经济转型为中低速增长期后,受全球化影响外需比重再度上升的同时,内需比重再度下降。

(2)内需结构变动趋势:成功追赶经济体在增速换挡期以及进入新增长平台以后,消费比重趋于上升,即在高速追赶期投资比重上升、消费比重下降,在高速追赶期过后投资比重下降、消费比重上升。

(3)消费结构变动趋势:日韩等成功追赶经济体在高速追赶期,政府消费比重较低、居民消费比重较高;而在增速换挡期及以后,政府消费比重上升、居民消费下降。

(4)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

一是从三大类支出看,从非耐用品向耐用品和服务类升级,从可贸易品向不可贸易产品和服务升级。

二是从八大类消费内容看,从生存型向发展享受型升级,更具体地讲,居民消费沿着衣食—耐用品—住行—服务的路径升级。

三是增速换挡期发生在居民消费由耐用品和住行消费向服务类消费升级的阶段。

图11.3 日韩内需比重变化

资料来源:OECD

图11.4 日韩最终消费占内需比重

资料来源:OECD

图11.5 日、韩、中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的比重

资料来源:OECD

图11.6 美国个人消费支出结构

资料来源:OECD

图11.7 韩国居民消费支出结构

资料来源:OECD

图11.8 韩国居民消费八大类支出结构

资料来源:OECD

图11.9 美国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变动(1)

资料来源:OECD

图11.10 美国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变动(2)

资料来源:OECD

图11.11 美国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变动(3)

资料来源:OECD

图11.12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

资料来源:WIND

表11.1 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转换与结构变动

制造业是一国启动工业化、融入全球化、实现高速增长的主要产业。在工业化后期,制造业结构升级、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本部分分析了典型工业化国家制造业演变趋势的一般规律,结合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预测了未来十年中国制造业发展前景。

制造业是对制造资源(采掘的自然物质资源、农业的原材料或工业的半成品等)进行加工和再加工,为生产部门提供生产资料,为社会提供生活消费品的生产部门,是人类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主要方式。在国民经济产业分类中,属于第二产业,是工业中除采掘业和公用事业之外的产业。

制造业有多种分类,根据依托的要素,可分为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等;根据技术含量,可分为资源性产业、低技术产业、中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等;根据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可分为主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等。

表11.2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制造业分类

资料来源: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研究制造业演变规律需要较长时期的历史数据,根据可利用的中国统计数据,本节采用15部门工业部门分类进行规律分析、国际经验对照和趋势预测。

表11.3 工业部门分类对照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制造业发展及结构演变规律性较强。本部分根据美国、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日本、韩国等典型工业化国家的经验,研究了在不同发展阶段,制造业占GDP比重变化、制造业内部结构演化、各行业所占比重达到峰值时点以及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典型化事实。

一国经济由低收入阶段向中高收入阶段迈进的过程,也是工业化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制造业是工业的主体,美国制造业占工业比重63%,联邦德国为79%,日本为72%,中国为81%。本部分以工业化率(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代替制造业比重分析变化规律。从美国、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日本、韩国等典型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看,随着人均GDP不断提高,工业化率先逐渐上升,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与之相伴随的是投资率先升后降、经济增速先高后低,并且工业化率、投资率和经济增速几乎同时达到峰值。

图11.13 日本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业化与经济增长”课题组数据库

图11.14 韩国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业化与经济增长”课题组数据库

典型工业化国家工业化率的峰值平均为46%,所对应的人均GDP平均值大约为8800国际元[1]。典型工业化国家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以美、英为代表的领先国家,美国工业化率在人均GDP10414国际元时达到峰值,峰值水平为39%,而英国工业化率是在人均GDP8003国际元时达到峰值,峰值水平为48%。跟发达国家工业化率峰值水平的平均值相比,领先国家略低,所对应的人均GDP水平略高。第二类是以联邦德国、法国为代表的较早实现成功追赶经济体,其工业化率在人均GDP7500国际元左右达到峰值。第三类是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后发追赶型经济体,其工业化率在人均GDP9500国际元左右达到峰值。总体看,追赶型经济体工业化率所能达到的峰值高于美国,所对应的人均GDP阶段低于美国,体现了挤压式增长的特点。

表11.4 典型工业化国家工业化率的峰值水平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业化与经济增长”课题组数据库

人均收入水平不断上升的同时,制造业内部结构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由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步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影响因素来自供求两方面:一是随着劳动、资源、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充裕度和比价关系的变化,不同产业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化;二是随着居民消费需求由“温饱”向“住行”和服务升级,引导主导产业和基础产业不断更迭。

从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日本、韩国等典型工业化国家的经验看,随着人均GDP上升,在制造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制造业各部门达到峰值的时点并不相同。

纺织业、食品工业等为代表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占制造业比重回落时点最早。纺织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经过工业化初期的大幅上升之后,较早地快速回落,典型工业化国家普遍从15%以上回落至5%以下。相对于其他制造行业,纺织业回落的人均GDP时点最早、幅度最大。食品工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回落时点也比较早,从20%左右回落到10%~15%之间。但与纺织业不同的是,典型工业化国家食品工业比重在人均GDP达到5000国际元之后普遍趋稳,基本稳定在10%~15%之间。

图11.15 纺织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变化

数据来源:数据来自联合国工业发展署(United Nation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UNIDO)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数据库,由王金照研究员整理

以钢铁行业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比重达到峰值时所对应的人均GDP大致在11000国际元左右。典型工业化国家钢铁行业占制造业比重在人均GDP达到11000国际元之前持续上升,而且在3000~11000国际元之间出现加速,普遍从3%左右上升到8%左右,之后持续下降到3%左右。总体来看,典型工业化国家钢铁行业比重达到峰值时的人均GDP水平比较接近。

图11.16 食品工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变化

数据来源:联合国工业发展署(United Nation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UNIDO)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数据库,由王金照研究员整理

图11.17 钢铁行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变化

数据来源:数据来自联合国工业发展署(United Nation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UNIDO)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数据库,由王金照研究员整理

金属制品电器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为代表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占制造业比重持续上升,大约在人均GDP达到15000国际元时趋于稳定,且没有明显回落。典型工业化国家金属制品行业在人均GDP15000国际元左右时达到峰值,随后从峰值的8%左右缓慢回落至5%左右。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在人均GDP超过20000国际元之后,金属制品行业比重仍能保持在5%以上。典型工业化国家电器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在人均GDP15000国际元左右时达到峰值。但各国峰值水平略有差异,其中美国、英国等先行国家峰值水平在10%左右,联邦德国、日本等早期追赶国家峰值水平在15%左右,韩国、中国台湾等后期追赶国家或地区峰值水平在20%左右。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在人均GDP15000国际元左右时达到峰值,美国、英国的峰值水平在12%左右,日本、韩国的峰值水平在15%左右,之后趋于稳定。

图11.18 金属制品行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变化

数据来源:数据来自联合国工业发展署(United Nation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UNIDO)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数据库,由王金照研究员整理

图11.19 电器制造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变化

数据来源:数据来自联合国工业发展署(United Nation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UNIDO)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数据库,由王金照研究员整理

图11.20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变化

数据来源:数据来自联合国工业发展署(United Nation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UNIDO)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数据库,由王金照研究员整理

在工业化后期,典型工业化国家普遍出现了制造业“服务化”,以及服务业专业化和外包化的趋势,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占制造业投入比重不断上升,制造业升级越来越依靠生产性服务业的推动与融合发展。从国际经验看,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度与人均GDP呈正相关性,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度趋于上升,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增大。1970~2000年间,美国制造业的服务业投入系数从13.3%上升到22.7%,上升了9.4个百分点;日本从10.9%上升到17.9%,上升了7个百分点。

图11.21 典型工业化国家制造业的服务业投入系数

资料来源:OECD投入产出表

从全球范围看,在发达国家结构升级的推动下,过去30年制造业在全球增加值中的比重稳步下降,服务业比重则不断上升。1985~2008年间,制造业占全球增加值比重从35%下降到27%,服务业比重从59%上升至70%。这一趋势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在工业化后期服务产品相对于制造产品有更大的需求弹性。由于劳动力成本上涨、标准化大规模生产难度较大等原因,服务产品价格相对于制造产品价格上涨更快。二是在工业化后期先进制造业更依赖于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并存在乘数效应。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的研究表明,制造业对美国经济的乘数效应比其他任何行业都大,每1美元的制造业增加值会给其他部门带来1.4美元的增加值。

不同的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度存在差异。一般来说,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更依赖通信服务、商务服务、金融保险、技术研发等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更依赖运输仓储业等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因此,随着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科研服务、通信服务、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等在制造业投入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运输仓储等在制造业投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制造业是引领全球化的主要产业形态,是全球产业分工中的“游牧民”。制造业的全球化趋势包括生产、销售融资、服务以及研发等价值链各环节的全球化。推动制造业全球化的动力主要来自地缘政治关系的改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激增、信息技术的到来、标准化制造技术的革新以及物流运输基础设施的完善。

过去几十年,制造业的全球化一直是创造高价值就业岗位以及提高新兴经济体不断扩大的中产阶级生活水平的主要动力,世界各国都已经参与并受益于快速的产业全球化和制造业扩张。从2006年到2009年,全球制造业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增长了一倍多,年均达到了3500亿美元,2010年制造业FDI占全球FDI项目的26%,创造了110万个就业岗位。实证研究表明,制造业对各国的繁荣发展非常重要,仅制成品出口数据的差异就可以解释128个国家收入变化的70%以上。

国际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浪潮为后发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日本和韩国的崛起正是先承接了欧美钢铁、纺织工业,而后承接了汽车电子产业转移的结果。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迅速崛起,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对外开放背景下承接了先发国家纺织、钢铁、家电、造船、电子等制造业产业转移的结果。(www.daowen.com)

表11.5 世界各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组织数据库

迄今为止,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与典型工业化国家的一般规律基本吻合,同时也表现出追赶国家的一些特点。虽然中国工业化率偏高、结构偏“重”,但在变动趋势上与工业化国家基本一致。从制造业结构演变趋势与已经出现的行业峰值时点看,与国际经验吻合度较高。同时,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等问题,对制造业升级提出了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增速明显快于国民经济总体增长水平,1981~2011年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1.5%,比GDP增速高出1.5个百分点。从工业增速与GDP增速的相关性看,二者走势高度相关,这符合典型工业化国家的经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是带动一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图11.22 1981~2011年间中国分行业增加值平均增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景气监测数据库

按现价测算,2012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8.5%(2014年降至35.8%),按照购买力平价口径(1990年G—K国际元)测算,2008年中国工业化率为48.5%。2008年中国人均GDP为3414美元(现价),按购买力平价折算为6725国际元,2014年现价人均GDP为7800美元,按购买力平价10414国际元,跟典型工业化国家相同发展阶段的情况相比,中国工业化率比重偏高,明显高于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跟联邦德国、法国同期水平相当,呈挤压式增长特征。

图11.23 中国与典型工业化国家工业化率比较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业化与经济增长”课题组数据库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产业结构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升级。主要制造行业的变动趋势与国际经验吻合度较高。

以纺织业、食品工业等为代表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占GDP比重回落时点较早。纺织缝纫皮革工业从1980年的6.1%持续下降到2012年的2.8%、2014年的2.6%,典型工业化国家纺织业比重经过工业化初期的大幅上升之后,普遍持续快速回落。食品工业在2002年前小幅回落,但之后稳定在3.7%左右。2002年中国人均GDP为4197国际元,典型工业化国家食品工业比重在人均GDP为5000国际元之后也普遍趋稳。

图11.24 中国各工业部门增加值占GDP比重(1)

数据来源:中国行业景气监测数据库

冶金工业、建材工业等为代表的重工业在人均GDP3000国际元左右加速上升,在11000国际元左右接近峰值,跟典型工业化国家经验高度吻合。中国冶金工业比重在2001年人均GDP3759国际元时加速上升,由3.7%上升到2011年的6.1%。2012年中国人均GDP达到9136国际元,已经接近典型工业化国家钢铁行业比重达到峰值的阶段。2012年中国冶金行业比重较上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2014年比重更是降至5.2%,行业面临较大调整压力

电气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为代表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长期呈上升态势。中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GDP比重由1980年的1.1%上升到2014年的1.9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由0.9%上升到1.86%,未来仍有上升空间。根据典型工业化国家经验,这些行业比重在人均GDP达到15000国际元左右时上升趋势才会停止。

图11.25 中国各工业部门增加值占GDP比重(2)

数据来源:中国行业景气监测数据库

图11.26 中国各工业部门增加值占GDP比重(3)

数据来源:中国行业景气监测数据库

当前中国产业结构重工业化特点明显。2012年中国人均GDP达到9136国际元,冶金工业占GDP比重达到5.6%,化学工业达到4.1%,显著高于其他工业行业。根据典型工业化国家发展历程,高重化工业比重、高投资率和高增长是工业化处于中后期阶段的典型特征。

根据典型工业化国家经验,人均GDP11000国际元是钢铁、有色等重工业达到峰值的普遍时点,随后转入快速下降通道。各种迹象显示,目前中国正步入重化工业阶段后期,钢铁、有色、建材等行业峰值临近。住行消费作为最后一轮物质性消费升级,过去10年有力地带动了地产、汽车和重化工业的发展。但近年地产、汽车销售大不如前,粗钢产量增速大幅下滑,这不仅有宏观调控和周期调整的原因,还有投资潜力下降的原因。未来居民消费升级主要是非物质性的服务类需求,对投资的带动效应大大下降。虽然目前中国还有巨大发展潜力,但并不意味着仍能保持高速增长。典型国家的经验表明,粗钢产量增速与工业化阶段密切相关,而粗钢产量增速的大幅下降往往对应着工业化后期。2008年以后中国粗钢产量增速已经出现显著下降。2010年以来钢材价格持续大幅下降,除了与长期以来恶劣的行业结构有关之外[3],更重要的是,随着重化工业峰值已过,钢铁行业的过剩不仅是周期性过剩,而且是趋势性过剩。

1987~2002年间中国制造业的服务业投入系数整体呈上升趋势,由8%上升到12.2%。但在2002~2007年间出现了明显的下降,2007年中国制造业的服务业投入系数仅为8.3%,显著低于典型工业化国家15%以上的水平。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系数趋势类似,1987~2002年间运输仓储业、邮政电信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其他服务业等在制造业投入中的比重上升,但在2002~2007年间比重下降。而且制造业的服务业投入结构中,运输仓储业、批发零售业等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占比相对较高,而邮政电信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金融保险业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占比相对较低。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2002~2007年期间中国处于重化工业阶段,钢铁、化工等高资源消耗产业占比大幅上升;二是“入世”以后,受国际产业转移影响,“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出口占比迅速上升,转移到中国的制造业大多处于国际产业分工链低端,企业自主研发的积极性和能力不足,对交通运输仓储业等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较高,对商务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不足。

表11.6 制造业的服务业投入系数(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投入产出表计算

从制造业各分部门看,1997~2002年间服务业投入系数快速上升,而2002~2007年则明显下降。特别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也未能例外,生产性服务业贡献不大。服务业尤其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制约了中国制造业升级。

表11.7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服务业投入系数(单位:%)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投入产出表计算

近年中国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低端劳动力工资涨幅尤为明显。最近十年,制造业平均工资年均上涨14%,2006年以后出现加速上涨态势,超过了总体平均工资涨幅。2002~2011年间制造业年平均工资由11001元上涨到36665元,增长了3.3倍。各地最低工资平和农民工收入均有不同程度上涨,2010年、2011年农民工工资涨幅更是高达19.3%、21.2%。

图11.27 中国劳动力工资增速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劳动力成本的趋势性上涨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可转移数量日趋减少。二是适龄劳动力人口增速下降,老龄化加快到来,劳动力供给趋紧。受人口出生率下降和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影响,实际能够进入就业市场的青年劳动力(年龄段为15~45岁)呈下降趋势。三是中国日益重视劳动者权益保护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

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制造业劳动力工资跟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但已经明显高于越南、印尼、印度等国。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明显,由于大部分出口企业采用美元结算且缺乏定价权,出口企业成本明显提高。从国际比较看,近年来在所有以制造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里,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幅度较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大规模货币的投放,房价地价大幅上涨,从而推高了实体经济部门的生产和商业成本。未来随着潜在增速下降和发展阶段转换,部分行业可能出现长期性产能过剩和过高资产负债率,企业盈利预期和投资预期发生变化,银行风险意识上升,企业财务费用成本提高。

预测未来10年中国制造业发展前景的步骤和方法如下:首先,根据典型工业化国家制造业结构演变规律,分析制造业各主要产业比重变化及出现峰值的时点与人均GDP的相关关系。这部分工作前面已经完成。其次,通过投入产出产业关联度分析,研究中国产业结构正在发生的内在演变趋势,尤其是主导产业、基础产业和产能过剩产业的变化趋势,检验是否符合典型工业化国家的一般经验。最后,根据典型工业化国家的一般规律和中国产业结构内在的演变趋势,结合课题组对未来10年中国人均GDP增长预测,测算中国各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加值比重变化。下面重点介绍中国产业结构内在演变趋势和未来10年前景预测。

为了把握产业升级方向,有必要先分析不同产业之间关联及其变化趋势,研究不同产业部门的功能和属性,遴选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核心产业,厘清新一轮主导产业的发展趋势。

表11.8 产业类型与选择标准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分析产业关联及其变动趋势的核心指标有:(1)需求拉动能力,表示某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需求时,通过直接和间接关联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生产的带动程度;(2)供给推动能力,表示国民经济各部门都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出时,需要某部门提供的生产量,即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生产的供给推动程度。前者是分析主导产业的关键指标,后者是分析基础产业尤其是瓶颈产业的关键指标。

表11.9 中国47个行业需求拉动能力和供给推动能力变动趋势

资料来源:各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中国行业景气监测数据库

1987~2007年间中国行业的平均需求拉动能力由2.32上升至3.09,产业间需求关联度明显提升,这是中国“产业深化”和广义技术进步的结果。其中,1997~2007年间需求拉动能力上升较大的行业主要是中高端耐用消费品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依次包括: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纺织业(中高端品牌服装制造和面料精加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

这些行业对国民经济的需求带动作用明显提高,具有主导产业的典型特征:从需求角度,要么符合国内居民消费升级方向,要么符合外贸比较优势升级方向;从生产角度,大多是下游终端行业或中游资本品行业,所需中间投入比重大、品种多,后向关联程度较高,产业链条较长,需求波及面广。这些行业市场需求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符合产业自然演进的方向,部分产业目前还处于发育期和萌芽期,未来最有可能成长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1987~2007年间中国行业的平均供给推动能力由2.65上升至3.5,产业间供给关联度明显提升。其中,1997~2007年间供给推动能力上升较大的行业主要是能源原材料和中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依次包括: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废品废料(循环经济部门)、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根据2007年135部门和1997年124部门投入产出表测算,以下服务业的供给推动能力上升也较大:管道运输业、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等。

这些行业对国民经济的供给推动能力明显上升,生产投入消耗不断增加,对其他行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支撑和制约作用,对其供给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符合基础产业的典型特征。

如果一个产业是当前的支柱产业,却不是主导产业或基础产业,该产业的产值比重未来可能会下降。这类产业有:农业、建筑业、纺织业(低端服装制造和纺织原材料粗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

根据对中国产业结构内在演变趋势的研究可以发现,主导产业、基础产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演变趋势符合典型工业化国家的一般规律。

本部分根据典型工业化国家制造业结构变化及各行业比重峰值出现时点与人均GDP的相关关系,预测了2015~2022年期间中国各工业行业比重变化趋势。

纺织缝纫皮革工业、造纸及文教用品工业、食品工业、森林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延续了回落态势,这些行业在工业化早期就已经达到了行业比重的峰值。2014~2022年间,纺织缝纫皮革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6%下降到1.6%,累计下降1个百分点;造纸及文教用品工业从1.3%下降到0.8%,累计下降约0.5个百分点;森林工业从1%下降到0.5%,下降0.5个百分点;食品工业稳定在3.6%左右。纺织业比重的下降速度要快于食品工业,主要是受国内消费需求和出口成本优势同时下降所致。

图11.28 主要行业占GDP比重预测

数据来源:中国行业景气监测数据库,作者预测

冶金工业、电力工业、煤炭工业、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制造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等重化工业所占比重将在2014年前后(即人均GDP达到11000国际元左右时)出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从回落的幅度看,冶金工业、电力工业、煤炭工业、建材工业等行业所占比重回落的幅度要大于石油工业和化学工业。这一演变趋势符合典型工业化国家的一般经验。在工业化后期,石油工业受国内需求带动效应较强,化学工业在细分行业中仍存在较大升级空间。2014~2022年间,冶金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5.2%下降到3%,累计下降约2.2个百分点;电力工业从2%下降到1.2%,累计下降0.8个百分点;煤炭工业从1.32%下降到0.9%,累计下降约1.4个百分点;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制造业从3.2%下降到1.8%,累计下降1.4个百分点;石油工业从2.6%平稳到2.6%,保持不变;化学工业从4%下降到3.7%,累计下降约0.3个百分点。

图11.29 主要行业占GDP比重预测

数据来源:中国行业景气监测数据库,作者预测

金属制品工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所占比重继续上升,大约在2020年前后(即人均GDP达到15000国际元左右时)趋于稳定。2014~2022年间,金属制品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1%上升到1.5%,累计上升0.4个百分点;机械制造业从3%上升到4.2%,累计上升1.2个百分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从1.9%上升到2.6%,累计上升0.7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从1.4%上升到1.9%,累计上升0.5个百分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从1.9%上升到2.5%,累计上升0.6个百分点。

图11.30 主要行业占GDP比重预测

数据来源:中国行业景气监测数据库,作者预测

从工业化率的演变过程来看,2014~2022年期间中国工业化率逐步下降,从2014年的35.8%下降到2022年的30.9%,累计下降4.9个百分点。

总体看,虽然中国工业占GDP比重整体下降,但工业内部结构将不断优化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重化工业比重将不断下降,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将持续上升。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服务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及其在经济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是建立在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的。服务业占GDP比重与人均收入水平之间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每个阶段居于主导地位的服务行业有所不同,并且,不同类型服务行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也存在很大差别。

从典型国家看,服务业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服务业低水平发展阶段。当人均GDP为3000国际元以下时,工业化还处于快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工业是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服务业比重上升较快,由不足40%提高到55%。二是服务业与工业并行发展阶段。当人均GDP达到3000~11000国际元时,工业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工业比重上升趋于缓慢,服务业比重波动较大,介于55%~65%之间,平均值为59%,形成了工业和服务业并行发展、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三是服务业加速发展阶段。当人均GDP达到11000~22000国际元时,经济发展过渡到工业化后期阶段,工业比重逐步下降,服务业比重出现随人均GDP提高而快速上升的趋势,由60%升至70%,服务业逐渐成为整个经济的主导产业。四是服务业发达阶段。当人均GDP超过22000国际元之后,服务业进入相对稳定的平台期,服务业比重随人均GDP的提高而小幅上升,并稳定在70%以上水平。

表11.10 服务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作为服务业内部的主导行业,流通性服务业比重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降幅逐渐趋缓。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与人均GDP呈强正相关,当人均GDP为10000~15000国际元时,生产性服务业开始跃居主导地位。生产性服务业比重随工业比重回落而快速上升,且与城市化发展水平显著正相关。个人服务业比重呈先平稳后小幅升高的趋势,并且与消费率呈同方向变化。社会服务业比重在人均GDP超过3000国际元时由之前的稳中略降转为逐渐上升,达到22000国际元后进入稳定期。

表11.11 服务业结构

根据服务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判断,我国服务业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工业比重逐步下降,服务业逐渐成为整个经济的主导产业。目前相对于类似发展阶段的其他经济体,服务业占GDP比重明显偏低。流通性服务业在服务业内部居于主导地位。生产性服务业占比持续上升,与国际经验吻合度很高。社会服务业比重与典型工业化国家相同发展阶段的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图11.31 美国、日本、韩国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变化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WIND,CEIC

根据典型工业化国家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变的典型事实,结合最新的服务业分类标准和第三次经济普查后的修订数据,对2015~2024年我国服务业发展长期预测进行更新[4]。从结果上看,未来10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将继续保持平稳上升的态势,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突破50%,为50.8%,2024年超过60%,达到60.6%左右。具体来看,在流通性服务业比重平稳趋降的同时,生产性服务业比重持续较快上升,个人服务业比重稳中有增,社会服务业比重也呈逐步提高的趋势。预计2021年前后,社会服务业比重还将超过流通性服务业比重。

图11.32 1991年以来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的走势及对2015~2024年的预测

资料来源:相关年份的《我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及刘涛(2014)估算

[1]如无特别说明,本章 在国际比较时统一采用基于购买力平价口径核算的人均GDP,单位为1990年G-K国际元。

[2]本部分参考了王金照研究员提供的资料,参见:王金照.典型国家工业化历程比较与启示[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3]上游铁矿石行业高度垄断,下游钢铁冶炼行业过于分散,钢铁行业缺乏定价能力,利润集中在上游。

[4]刘涛.服务业:初露端倪的主导产业[M]//刘世锦主编.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2013~2022):寻找新的动力和平衡.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