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老辈人告诉丁雪龙,岭上的油茶树算是丁家垅的传统特色,那里生长着野生油茶树,村民们也在荒沟乱岗上种了许多。现在很多人都知道,茶树油有降低胆固醇、平衡血压、调节血糖,改善人体机能、增强身体免疫力等作用。
早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生产大队组织劳力垦荒,栽种了攸县薄壳油茶200多亩,3年时间枝头上挂果了。到了90年代末期,村里进行油茶林改造,挖掉老蔸油茶树,栽上嫁接的新品茶苗,现在也普遍挂果了。油茶果从开花到熟果要经历5季的风霜雨雪,承四时雨露甘霖,始得成熟。油茶果搾出来的茶油,被誉为“食油之王”,食之使人觉得既无油腻之虞,又有强身健体之效。市场上茶油价格很高,野生茶油价格会更高。油茶林是一种经济林,更是一种公益生态林:四季常青,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蕴含水源,有利于水土保持。
丁雪龙说,油茶树入冬开花,花果共枝,又共处于绿叶衬托之中,绿白红黄浑然一体,自然成为一道美丽风景。早年栽种的油茶林现在已并入丁家垅村旅游线路。“两委”就商量,在现有规模基础上,继续扩大栽种面积。
2014年前,村里没有支柱产品。要想富,先修路。修好路干什么呢?还是要发展经济。丁家垅村人口多、土地少,怎样把有限的土地利用到极致?“两委”成员还是动了不少脑筋的。
在老头岭的山冈上,绿树掩映,清风习习,鸟儿在树林间窜来窜去。因为远离民宅,这里不仅环境优美,还很安静。头些年,有人尝试在这里建度假山庄,不知何故,项目没能做成。
丁雪龙几次来老头岭考察,这么一块空地总该有它的用武之地啊。他在电视上看见风力发电的壮观场景,丁家垅村显然不具备那样的自然环境和条件。能不能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呢?有了这个想法,他和丁卫东商量。丁卫东沉思一会儿说:“光伏发电当然好,不用占耕地,只要阳光充足,没有遮挡的地方都可以,听说费用可不小。”
丁雪龙告诉丁卫东,政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上光伏发电,而且还是扶贫项目呢。
两个人达成共识后,村“两委”会上讨论,大家意见一致。丁雪龙就去找镇委王宜斌书记汇报,王书记很支持他们的想法,同意按扶贫报批丁家垅村在老头岭上建的光伏发电项目。
太阳能发电是个新鲜事,通过吸收器,就能把阳光热能转变为电能,可能吗?有水位落差的河流建水力发电站,有煤矿的地方建火力发电站,咱这没条件的村也能上项目发电?村民觉得这是个新鲜事。
能,而且很快动工修建了。
光伏发电站建在荒芜的原度假山庄旧址上。这里日照时间长,从天亮到傍黑都会有充足阳光。光伏发电是丁家垅因地制宜发展的村级经济项目。山上架设了变压器,建成了变电站,村里还派专人去负责管理。光伏发电站可谓是一举两得,有利于环境保护,所发的电能还可与国家电网并网,每年为村里创收6万元以上。(www.daowen.com)
另一条好消息也让人兴奋:2019年丁家垅村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这个消息是郎大姐发给我的。丁家垅村从“上访村”变成的“学习村”,从“省级贫困村”转变为省级“美丽乡村”,这个过程只有短短的4年。
各级政府也派人来总结丁家垅村蜕变成因。
郎大姐说,丁雪龙和他所领导的村“两委”一班人,2014年上任后,不负众望,经历了坎坎坷坷,终于使丁家垅回归本来面目。丁家垅村的发展在全省或者全市不一定是最好的,却是变化最大的。丁家垅村人说,他们努力了。现在,丁家垅村成为“美丽乡村”。我认为,丁家垅走进“美丽乡村”行列,是省、市、县各级政府精准扶贫的成功典范。
一个闻名的“上访村”“告状村”“省级贫困村”在短短4年中,依靠政府政策帮扶,基层干部身体力行,全体村民的团结努力,有了如此大的改变,那一条沟渠、一块山坡、一亩池塘、一条村路都凝聚着他们的辛劳和汗水。
丁家垅也是党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典范。一个有着厚重文化历史的村庄,因为基层党组织不能很好发挥引领作用,村民不团结,矛盾重重,陷入长达10多年的内斗,错过了加快发展的大好时光,成为领导不愿去、村民不买账、外出打工人不愿回而近乎被社会忽略了的村子。丁雪龙、丁卫东等几个普通党员,放弃自己的企业,回到农村参加重建村民自信的伟大事业中,在各级党委、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在众多乡亲友人关怀下,开创了适合丁家垅村前行的新路。
攸县县委书记康月林说:“我下乡第一站,选择去丁家垅检查乡村公路。我去看了他们的鸡场,这是村办第一家企业,而且是个人集资所建,很了不起。我希望有更多人这样做,哪怕只做一点贡献。众人拾柴火焰高嘛。”
【注释】
[1]分为非法定计量单位,1分=66.67平方米——编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