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文化传承与美丽乡村——丁家垅之变

文化传承与美丽乡村——丁家垅之变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丁家垅之变,不仅仅是一条柏油路,真正变化的是心路历程的变化,是文化传承的回归。省、市、县有关部门都愿意把一些活动放在丁家垅村。仅2018年就有上万人次来到丁家垅,这也是美丽乡村丁家垅对社会的贡献。为丁家垅村15名贫困学子争取助学金和“雨露计划”项目。

文化传承与美丽乡村——丁家垅之变

丁家垅之变,不仅仅是一条柏油路,真正变化的是心路历程的变化,是文化传承的回归。这一点,我在攸县政协主席吴爱清那里得到了答案。这位县级领导虽不是丁家垅村走出的干部,对丁家垅村却很是了解。他在攸县工作多年,了解丁家垅的过去历史,也了解丁家垅走过的那段弯路,又是2016年8月株洲市人民政府调研丁家垅村工作组县委、县人民政府的主要参与者,之后他一直关注丁家垅村的发展。他同意我的观点。他说:

“丁家垅是个有厚重文化历史的古老村落,这里的民风纯朴,追求上进,传承了500年的良好风尚。改革开放后,丁家垅村没有追随时代脚步前行,慢慢地落在了后面。这不是村民的责任,是村干部自己责任的迷离,才会有后来村民的离心离德。村民一心一意要走富裕之路,而村干部没有去指引、领导,导致村民的失望。”

吴主席继续说道:

“丁雪龙和他领导的团队顺应时代要求,抓住了‘精准扶贫’大环境的有利条件,带领村民从改造旧道、修整水渠这些呼声高却一直未能解决的与之利益攸关的问题开始,让村民看到基层党组织的活力,看到他们牺牲自己小家为大家的优秀品质。党风改变了,民气也改变了。人心变了,有了归宿感。那些曾对村干部怀疑、观望的人看到了他们的努力,感受到了他们的真心,不再讲村干部坏话,而且也不允许别人讲坏话。百年优良家风族训得到恢复和传承。”

2016年丁家垅村“两委”大事记上有这样答案:“有了新的带头人,党员在看,群众在盼。”

丁雪龙接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党风转变了,民心向善了。村民们感受到了这种变化。村风在变,言论也在变,过去谈论村干部是是非非,现在讨论以后村里怎么干。党员们也在这种干事创业的氛围感染下,增强了认同感和自豪感,过去不时发发牢骚,现在忙着干事情。许多在外的“能人”也愿意常回家看看。

新市镇镇长吴彩霞,2016年底从县团委调任现职。她说:“我来时,丁家垅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软弱涣散村’,成为‘美丽乡村’示范村,综合得分株洲市第一名,全省第二名。对丁家垅评语是:扶贫有成效,教育创新高,群众反映好。过去村里没有集体经济,土地也不多,水利设施落后,加上长时间内斗,渐渐失去了竞争力。村‘两委’从2014年上任起,在郎老(艺珠)指导下,挖穷根,治穷路,修建株洲市村级第一条柏油路。一条路的修建,村容村貌提升,也提升村民的自信心。丁雪龙下这个决心是很有远见的。开始时,一直处在议论的风口浪尖上,今天却成为被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这几年,省、市、县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丁家垅村人在与外界交流中,提升了自己的幸福指数。省、市、县有关部门都愿意把一些活动放在丁家垅村。仅2018年就有上万人次来到丁家垅,这也是美丽乡村丁家垅对社会的贡献。

一、丁家垅网站消息之一

“她”夜校走进美丽乡村丁家垅

为了更好地发挥妇女同胞在家庭文明建设中的“半边天”作用,引导广大妇女及家庭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为了避开劳作时间,攸县妇联以妇女之家为依托,开启妇女夜校模式。广泛开展以“最美庭院”创建为主题的“新农村新生活新农民”夜校培训。

2018年12月19日晚上7点,正是利用大家跳广场舞的时间。在新市镇丁家垅村村委会内,“她”课堂准时开讲,来自村里的80多名农村大姐、大妈们齐聚一堂。课堂上,县妇联负责人围绕湖南省第十三次妇女代表大会工作精神和“创最美庭院”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解读,对上级工作指示娓娓道来。贴近群众的声音让广大妇女受益匪浅。县妇联“帮帮团”的成员再就家庭卫生小技巧进行授课。创新的授课形式,简单实用的生活小窍门一下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妇女夜校开展了以“创最美庭院”为主题、玻璃清洁技巧为主题的新生活培训,向广大妇女群众和家庭传授卫生清洁、绿色生态、科学文明的理念和知识,帮助妇女革除生活陋习,改善个人形象和家居环境。发放了80余份“今日女报·展巾帼风采”的宣传册。并鼓励村巾帼卫生队每月带头组织开展至少2次“村庄清洁”“家庭清洁”行动,做到“五净五不乱”,即:厨房净、厕所净、禽舍净、院落净、门前净,柴草不乱垛、粪土不乱堆、垃圾不乱倒、污水不乱排、禽畜不乱放;每月开展一次家庭卫生检查评比活动。将巾帼活动开展成村里的一道亮丽风景

二、丁家垅网站消息之二

“3+1”姐妹帮帮团 脱贫路上不掉队

2018年年初,为充分发挥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在助力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攸县妇联研究制定了“3+1”姐妹帮帮团(3名村妇联执委帮扶一户困难家庭)实施办法在新市镇丁家垅村试点推广。

3月4日,省妇联副书记、副主席王邵刚一行来攸县调研时,对“3+1”姐妹帮帮团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丁家垅网站消息之三

党建 转作风 促脱贫

2014年,丁家垅村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扶贫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0户,152人。2014年已脱贫17户,29人;2015年已脱贫10户,29人;2016年已脱贫39户,82人;2018年脱贫户6户,21人。在各级部门和各位领导的关怀帮助下,通过结对帮扶到户,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作为党建脱贫的有力抓手,突出产业扶贫,增强造血功能,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与主体生产模式建设。抢抓国家惠农贷款政策机遇,帮助贫困户发展“油茶项目+富硒稻”主体生产模式。为丁家垅村15名贫困学子争取助学金和“雨露计划”项目。

四、丁家垅网站消息之四

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

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解决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是丁家垅永恒的目标。自2014年以来村里先后争取并实施了以下项目:农业水利灌溉设施(电排架设、应急线路架设)、村组道新修、村部小学改造、新建村民休闲活动中心、农网电力改造、绿化工程等。并实施了光伏发电、油茶种植、富硒水稻等产业扶贫项目。

五、丁家垅网站消息之五

勇扛扶贫责任 合力攻坚脱贫扶贫路上

2019年9月20日,攸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苏涛等来丁家垅村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要求:要着力抓好脱贫攻坚工作,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更上一个台阶。调研中,苏涛详细了解了村里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和成效,倾听贫困户的心声。在颜运英家中,苏涛与之亲切交谈,听说她通过扶贫工作队、村领导长期帮助和在家中靠帮别人缝补衣服解决了治病就医问题,苏涛十分高兴,勉励她“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自己肯吃苦,通过自己的双手一定会走上致富道路,并送上1000元慰问金。苏涛表示,脱贫攻坚战进入了决胜阶段,驻村工作队、村“两委”要扛紧责任、正视问题,一鼓作气、合力攻坚,坚决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党总支书记丁雪龙也在网站发表了感言,他先是感谢了村中的贫困乡亲,然后才是感谢社会力量:(www.daowen.com)

感谢我村70户,152人贫困老乡。你们不仅一身淳朴与善良,更充满自信与坚韧。5年脱贫,注定荆棘满路,你们凭借对小康生活的一腔向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誓甩穷帽,点燃丁家垅脱贫攻坚最强大的动能引擎!

感谢奋斗在攻坚一线的全体工作人员。面对5年集中攻克千年贫困顽疾硬仗,你们没有迟疑,背起行囊,远赴丁家垅,用智慧、汗水、热血谱写出丁家垅决胜全面小康最嘹亮的战贫凯歌!

感谢全社会对脱贫攻坚的关注与支持。涓流共汇,必将涌成江河;绵力齐聚,定能众志成城。丁家垅处处涌动着你们的无疆大爱,用温暖护佑羸弱者前行,让阳光照进贫困者梦想。你们的恩情,丁家垅人永不能忘!

在村委会,我又看到了2018年株洲市市人民政府以一号文件下发的《攸县新市镇丁家垅村现场办公会议纪要》,这个纪要提出了更为明确的发展方向:

1.要统一认识,提高政治站位。丁家垅村是我市已脱贫的贫困村之一,也是全市脱贫攻坚战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当前,发展好、建设好类似丁家垅村这样的脱贫摘帽村,对于巩固好我市现有的脱贫成果,树立可推广的经验典型具有重要政治意义。对此,市直各有关部门和攸县上下一定要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统筹好长远发展目标,不仅要做好扶贫地区地方的脱贫工作,也要充分考虑脱贫地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2.要继续帮扶,巩固脱贫成效。市、县要继续加大对丁家垅村发展建设给予指导和支持,市农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市畜牧水产局、市两型办、市教育局、市交通局、市公路局、市扶贫办和攸县上下要围绕丁家垅村目前的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新的帮扶措施,给予新的政策资金支持。同时,对过去市直相关单位承诺的帮扶资金要尽快落实到位(涉及单位包括:市水利局、市公路局、市两型办、市国土资源局等)。

3.要注意引领,发挥示范带动。丁家垅村要结合好资源优势,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要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开展创建工作,着重抓好厕所改建、饮水安全、垃圾处理、村庄绿化、危房改造等工作。同时,市、县有关单位要给予大力指导和支持,使丁家垅村真正美起来,靓起来,绿起来。

4.要吃透上情,统筹城乡发展。各级各部门要紧跟中央的决策部署,结合中央、省有关精神,特别是要把贯彻落实中央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好抓实。要通过类似丁家垅村这样的脱贫摘帽村,不断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切实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城乡统筹建设等工作统筹起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抓好产业发展工作,培养新型经营主体,打造新农村发展的升级版。

我在丁家垅村住了些时日,深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是带领全体人民奔小康的重要举措且取得了辉煌成果。稳定扶贫成果外,还要“你心对我心”地完成帮扶贫困村庄存在的、靠自身能力一时解决不了的难题。村“两委”成员丁万里告诉我,在2016年以县人民政府名义下发的纪要中承诺的支持项目完成了,丁家垅村人已经享受到了政府扶持项目的成果,但在数年后承诺的资金还没落实到位,我以为此次纪要应该是落实彼次纪要的检查成果。

2016年担任丁家垅全职第一书记的朱泊宇,在任上不到两年,参与了丁家垅村所有立项和脱贫目标,见证了一路走来的丁家垅。他坚持认为丁家垅的变,是全方位的变,不仅仅是水利设施的改造,也不仅仅是一条贯穿全村的柏油路,而是抓住了民生急切需要解决的;更是抓住了村民思想作风的转变。这种转变基层干部付出了艰辛努力,更是党的精准扶贫项目真正落实到位了。

丁万里,丁家垅村“两委”秘书,他是和妇女主任黄子平同年选入“两委”的成员,主要负责党建、扶贫、救助方面工作,是一个有思想,有荣誉感的年轻人,连任了两届班子成员。他的最大感受是村干部的责任感,村民每一件事都是党在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村里贫困户大都是70~80岁老人。村“两委”要求服务成员工作无死角,做好扶贫、救助工作“一公里”。

丁家垅的故事,无须夸大赞美。

扶贫路上,“实”才是最重要的字眼!

2015年年末,丁万里忙着结婚,村民忙着过年,在外打工的人也忙着回村,村里很热闹。在外打工回村的还有一个伤残病人。他在金华打工时触了电,全身多处烧伤。虽是在外打工受的伤,应由工地方负全责。但看到他痛苦的样子,丁万里很揪心。作为主管扶贫、救助的村干部,他不能不管。他放下家里事情,与县医院联系,以“五保户”名义走绿色通道让这个病人住进医院。安置了病人后,他向书记、主任做了汇报,“两委”同意他去金华为伤者讨回公道的做法。打工村民往家赶,他却反道而行去了金华。找当地送伤者上车的火车站、派出所,了解责任方,并以村委会名义请了律师。3天3夜,他几乎没合眼。办完这些手续返村时,年即将来临。想到刚刚娶进家门的媳妇此时独守婚房,很是内疚。车窗外下起了雪,雪花飘在原野,村庄里传来鞭炮声。

丁万里说:“在我们的努力下,最终法院给予:公正判决,补偿伤者20多万元。受伤村民拿到钱,非要给我一些感谢钱,被我拒绝了。虽然这个年过得很草率,但能帮助村民解决一件大事也是值得的。雪龙书记经常说的一句话,关乎村民利益的事就不是小事。”

丁家垅变了,村貌变了,人心变了,变在人们之间更和睦,变在相互更理解、包容。丁家垅村里发生的一件事验证了我的这个观点。

这个故事是郎大姐讲给我听的。

丁家垅的丁氏崇敬先人,尤其对先人安葬很在意,长辈逝去都要查看墓地风水,这是500年流传下来的习俗。多以山坡阳地为上好,而丁家垅村所处恰是平原,山冈就成了天成墓地。年年有人出生,年年有人故去,故去的人都被安葬在老头岭上。早年间人们并没意识到要整齐规划,年代久了,便看出了山冈上的墓地杂乱无章。

村“两委”成员认为,老头岭终将无空地可用。讨论多次后决定,整顿老头岭乱建墓地现象,但终不能下决心。动祖坟是湘东人大忌,弄不好又会引起一场风波,使刚刚恢复的良好民风走向倒退。这是个敏感的、艰难的抉择。村“两委”讨论后,把决定权交给村民代表拍板。以往这样的会议都无法开下去,大多时间都是在争吵,没人愿意动迁自家祖坟而迁就别人。而这次引起全村人关注的会议,竟然没有引起一点风波。

“‘两委’的规划是为村民子孙后代考虑,我们支持。”

“老头岭成了乱坟岗了,再不规划,很快无地可用。”

通过讨论,大家达成一致意见:老头岭重新规划成公用墓地。

郎大姐告诉我,丁雪龙他们此前开了4次会,讨论迁墓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方案,最后的结果让他们感到意外——村民们的意见如此一致!对此村民们解释说,村“两委”考虑的是村里大事,我们都该支持。

郎艺珠欣慰地说:“丁家垅村久违的家风、民风、村风又回到了这个古老的村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