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职场白领商务宴会礼仪指南

职场白领商务宴会礼仪指南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3节职场白领商务宴会礼仪中餐礼仪——享受中华美食的魅力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在现代社会,一些古老的繁文缛节显然已经不再适用了,但其中表现伦理美、形式美的一些规范,却一直沿用到现在,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精髓。所谓中餐礼仪,是指具有中国传统民族风格,遵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行为礼仪的准则和规范。(一)筷子的使用在中国几千年饮食文化中,筷子的使用形成了基本的规范和礼仪。

职场白领商务宴会礼仪指南

第3节 职场白领商务宴会礼仪

中餐礼仪——享受中华美食的魅力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人们在宴饮活动中重视礼节、礼貌,几千年来已形成了一套传统。在现代社会,一些古老的繁文缛节显然已经不再适用了,但其中表现伦理美、形式美的一些规范,却一直沿用到现在,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精髓。

中餐礼仪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中餐礼仪,是指具有中国传统民族风格,遵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行为礼仪的准则和规范。

一、中餐礼仪中的座次和桌次的安排

封建社会餐饮活动中,对于座位安排讲求“面东为尊”、“左为上”;在现代商务餐饮活动中,中餐礼仪同样讲究座次的安排。

在正式宴会中,一般都事先安排座次,以便参加宴会者入席时井然有序,同时也是对客人的一种礼貌。非正式宴会时,不必提前安排座次,但通常就坐也要有上下、尊贵之分。

一般情况下,座位的安排以主人的位置为中心,以靠近主人者为上,依次排列;要把主宾安排在最主要的位置,通常是以右为上,即主人的右手是最主要的位置。离门最远的、面对着门的位置是上座,离门最近的、背对着门的位置是下座,上座的右边是第二号位,左边是第三号位,依次类推。

如有夫人或女士出席,通常把女士安排在一起,即主宾在男主人的右上方,其夫人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

若遇到主宾的身份高于主人,为表示对主宾的尊重,可以请主宾坐在主人的位置上,主人则坐在主宾的位置上。

主桌有两种:一种是长方形横摆桌,主客面向众席而坐;一种是大圆桌,圆桌中央设花坛或围桌,主客围桌而坐。主桌的座位应摆放席卡签名。

中式宴会多使用圆桌,如果是多桌的大型宴会,则每桌都应有一位负责招待的人员,其两侧的座位是本桌上宾的位置。

较为隆重的中餐宴会,一般会为每位客人准备一份菜单。

二、中餐的餐具及使用礼仪

中餐的餐具一般有杯、盘、碗、碟、筷、匙等。在正式宴会上,水杯放在餐盘左上方,酒杯放在餐盘的右上方,筷子与汤匙放在专用座子上或纸套中。

(一)筷子的使用

在中国几千年饮食文化中,筷子的使用形成了基本的规范和礼仪。筷子虽然用起来简单、方便,但也有很多规矩:

忌舞筷——在用餐过程中进行交谈,不能举着筷子和别人说话或是把筷子当成道具,在餐桌上乱舞。说话时要把筷子放到筷架上,或将筷子并齐放在饭碗或餐碟旁边。

忌推筷——不能用筷子去推饭碗、菜碟,不要用筷子去叉馒头或别的食品;让菜时,也不要把筷子戳到别人面前。

忌舔筷——在使用筷子时,无论筷子上是否残留着食物,都不要用舌头去舔。

忌挥筷——夹菜时,不能拿筷子在菜盘里挥来挥去,上下乱翻。

忌移筷——不能刚夹了这个盘里的菜,又去夹那个盘里的菜,应该吃完之后再夹另一盘菜。

忌敲筷——敲筷子是对主人的不尊重。

(二)勺子的使用

关于勺子的使用,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公勺的使用;二是专用勺的使。使用公勺取汤质菜肴,用完后一定要放回原处,切忌直接往自己的嘴里送。正确的做法是:先用公勺把汤盛入自己的汤碗中,再用自己专用汤勺取用。

在中餐礼仪中,用勺子舀汤喝,和西餐是有区别的。要从外向里舀着喝,千万不要端起来直接喝,喝的时候也不要发出声音。

用勺子取食物时,不要过满,以免溢出的汤汁弄脏餐桌或自己的衣服。取来的食物要立即食用或放在自己碟子里,不要再把它倒回原处。如果取用的食物太烫,不可用勺子舀来舀去,也不要用嘴对着吹,可以先放到自己的碗里等凉了再食用。不要把勺子塞到嘴里,或者反复吮吸、舔食。

暂时不用勺子时,应放在自己的碟子上,不要把它直接放在餐桌上,或是让它在食物中“立正”。

(三)碗的用法

在商务场合用餐,不要端起碗来吃,更不要用双手捧起碗来吃。不用的碗也不要往里面乱扔东西,如用过的餐巾纸等。

(四)食碟的用法

食碟是用来暂放从公用菜盘里夹来的食物的。每次夹菜不宜过多,否则看起来极为繁乱,也有失礼数。

不吃的残渣、骨、刺不要吐在餐桌上或地上,而要放在食碟前端。但要注意,不能直接用嘴吐在食碟上,而是要用筷子等协助。食碟脏了或骨、刺放满了,可以示意服务人员上前更换。

(五)餐巾的用法

餐厅都为顾客准备了餐巾,通常要等坐在上座的尊者拿起餐巾后,你才可以取出平铺在腿上,动作要小,不要像斗牛似的在空中抖开。餐巾很大时可以叠起来使用,不要将餐巾别在领上或背心上。餐巾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食物落在衣服上,所以只能用餐巾的一角来印一印嘴唇,不能拿整块餐巾擦脸、擤鼻涕,也不要用餐巾来擦餐具。如果你是暂时离开座位,请将餐巾叠放在椅背或椅子扶手上。用完餐后,将餐巾叠一下放在桌子上,可千万别揉成一团“弃”在那儿。

三、中餐的上菜礼仪

中餐菜是一道一道分先后次序上的。上菜的一般顺序是:拼盘或点心、热荤、鱼翅或羹、炒炸品、汤或扒品、鱼类、饭面、甜菜、甜点心。基本原则是:拼盘先上,鲜嫩清淡先上,名贵的食品先上,本店招牌菜先上,易变型、走味的菜先上,时令季节性强的菜先上。如有两桌或两桌以上的宴席,上菜要看主桌,但上菜的数量和时间应大体一致,不可有厚此薄彼之嫌。

如果上鸡、鸭、鹅、鱼、全猪、全羊等有头有尾的菜或椭圆形菜盘,头的一边或椭圆形菜盘纵向的一边,一定要朝向正主位。如果所上的菜有配佐料食用,一定要配齐再上,一般是先上佐料后上菜,也可以佐料和菜一起上。

客人用餐后,送上热茶,放在每一餐碟的右边,随即撤去餐具,只留下酒杯、茶杯,后上甜菜、甜点心,最后上水果

中国人一向以热情好客闻名于世,主人会向客人介绍菜的特点,并反复向客人劝菜,希望客人多吃一点。有时热情的主人还会用公筷为宾客夹菜,这是主人热情好客的表示,出于礼节的需要,宾客应表示感谢,并根据自己胃口适量享用。主人也会向宾客劝酒,希望宾客能酒足饭饱。

西餐礼仪——感受西方饮食文明

随着生活方式的更新和社会交往的活跃,吃西餐的人越来越多。在组织的涉外活动中,为适合国外客人的饮食习惯,有时要用西餐来招待客人。西餐厅环境幽雅舒适,吃西餐又便于交谈。因此,在商务宴请中,西餐是一种比较受欢迎又方便可取的招待形式。西餐源远流长,又十分注重礼仪,讲究规矩。所以,对于现代白领来说,了解一些西餐方面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一、入座礼仪

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当椅子被拉开后,身体在几乎要碰到桌子的距离站直,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腿弯碰到后面的椅子时,就可以坐下来了。用餐时,坐姿要正,身体要直,脊背不可紧靠椅背,一般坐于座椅的四分之三即可,腹部和桌子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离,不可伸腿或者两脚交叉,不能翘起二郎腿,也不要将胳臂肘放到桌面上。

二、西餐上菜顺序

正式的全套西餐上菜顺序是:

1.第一道菜——头盘(开胃品)

西餐的第一道菜是头盘,也称为开胃品。开胃品的内容一般有冷头盘或热头盘之分,常见的品种有鱼子酱、鹅肝酱、熏鲑鱼、焗蜗牛等。因为是要开胃,所以开胃菜一般都具有特色风味,味道以咸和酸为主,而且数量较少,质量较高。

2.第二道菜——汤

与中餐有极大不同的是,西餐的第二道菜就是汤。西餐的汤大致可分为清汤、奶油汤、蔬菜汤和冷汤四类。品种有牛尾清汤、各式奶油汤、海鲜汤、美式蛤蜊汤、意式蔬菜汤、俄式罗宋汤、法式葱头汤等。冷汤的品种较少,有德式冷汤、俄式冷汤等。

3.第三道菜——副菜

通常水产类菜肴与蛋类面包类、酥盒菜肴一般作为西餐的第三道菜,称为副菜。品种包括各种淡、海水鱼类、贝类及软体动物类。因为鱼、贝类菜肴的肉质鲜嫩,比较容易消化,所以放在肉类菜肴的前面,叫法上也和肉类菜肴主菜有区别。西餐吃鱼、贝类菜肴讲究使用专用的调味汁,品种有鞑靼汁、荷兰汁、酒店汁、白奶油汁、大主教汁、美国汁和水手鱼汁等。

4.第四道菜——主菜

肉、禽类菜肴是西餐的第四道菜,称为主菜。

肉类菜肴的原料取自牛、羊、猪、小牛仔等各个部位的肉,用烤、煎、铁扒等方法烹制成各式肉、排菜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牛肉牛排。牛排按其部位不同又可分为沙朗牛排(也称西冷牛排)、菲利牛排、“T”骨型牛排、薄牛排等。肉类菜肴配用的调味汁主要有西班牙汁、浓烧汁精、蘑菇汁、白尼丝汁等。

禽类菜肴的原料取自鸡、鸭、鹅,通常将兔肉和鹿肉等野味也归入禽类菜肴。禽类菜肴品种最多的是鸡,有山鸡、火鸡、竹鸡等,可煮、炸、烤、焖,主要的调味汁有黄肉汁、咖喱汁、奶油汁等。

5.第五道菜——配菜

西餐的配菜即蔬菜类菜肴,也称为沙拉,可以安排在主菜之后,也可以与主菜同时上桌。和主菜同时搭配的生蔬菜沙拉,一般用生菜、番茄、黃瓜、芦笋等制作,调味汁主要有千岛汁、醋油汁、乳酪沙拉汁等;另有炸土豆条,煮菠菜、花椰菜等熟蔬菜沙拉。除此之外,还有一类用鱼、肉、蛋类制作的沙拉,通常不加调味汁。

6.第六道菜——甜品

西餐的甜品是在主菜后食用的。从真正意义上讲,包括主菜后的所有食品,如布丁、煎饼、冰淇淋、乳酪、水果等。

7.第七道菜——饮料、咖啡、茶

享用西餐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品尝饮料、咖啡或茶。饮咖啡一般要加糖和淡奶油,茶一般要加香桃片和糖。

三、西餐进餐礼仪

西餐主要是在餐具、菜肴、酒水等方面有别于中餐,因此,参加西餐宴会,除了应遵循一些基本礼仪之外,还应分别掌握以下的礼仪知识:

1.西餐餐具的使用的礼仪

广义的西餐餐具包括刀、叉、匙、盘、杯、餐巾等。其中盘又有菜盘、布丁盘、奶盘、白脱盘等;酒杯更是讲究,正式宴会中,几乎每上一种酒,都要换上专用的玻璃酒杯。

狭义的餐具则专指刀、叉、匙三大件。刀分为食用刀、鱼刀、肉刀(刀口有锯齿,用以切牛排、猪排等)、黄油刀和水果刀。叉分为食用叉、鱼叉、肉叉和虾叉。匙则有汤匙、甜食匙、茶匙。公用刀、叉、匙的规格明显大于餐用刀、叉、匙。

西餐礼仪中,正确使用餐具的做法是:右手持刀,左手持叉,先用叉子把食物按住,然后用刀切成小块,再用叉送入口中。

用刀时,应将刀柄的尾端置于手掌之中,以拇指抵住刀柄的一侧,食指按在刀柄上,但需注意食指决不能触及刀背,其余三指则顺势弯曲,握住刀柄。

叉如果不是与刀并用,叉齿应该向上。持叉应尽可能持住叉柄的末端,叉柄倚在中指上,中间则以无名指和小指为支撑。叉可以单独用于叉餐或取食,也可以用于取食某些头道菜和馅饼,还可以用于取食那种无需切割的主菜。

吃西餐时,必须注意餐桌上餐具的排列和摆放位置,不可随意乱取乱拿。

在正规宴会上,每一道食物、菜肴即配一套相应的餐具(刀、叉、匙),并以上菜的先后顺序由外向内排列。

进餐时,应先取左右两侧最外边的一套刀叉。

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合拢并排置于碟中,表示此道菜已用完,服务员便会主动上前撤去这套餐具。

如尚未用完或暂时停顿,应将刀、叉呈八字型左右分架或交叉摆在餐碟上,刀刃向内。意思是告诉服务员,我还没吃完,请不要把餐具拿走。

持匙用右手,持法同持叉,但手指务必持在匙柄之端,除喝汤外,不用匙取食其他食物。

使用餐巾也同样有讲究,正确的用法是:进餐时,大餐巾可折起(一般对折),折口向外平铺在腿上,小餐巾可展开直接铺在腿上。不可将餐巾挂在胸前(但在空间不大的地方,如飞机上可以如此)。拭嘴时需用餐巾的上端,并用其内侧来擦嘴。绝不可用来擦脸部或擦刀叉、碗碟等餐具。

暂时离开座位,可以轻轻地把餐巾折好,很自然地放在椅子上。不要把餐巾放在椅背或是揉成一团扔在桌子上。

用餐完毕后,把餐巾折一下放到桌子上餐盘的右边就可以离席了。

2.西餐进餐礼仪

享用西餐时,除用刀、叉、匙取送食物外,有时还可用手取。如吃鸡、龙虾时,经主人示意,可以用手撕着吃。吃饼干、薯片或小粒水果时,也可以用手取食。面包则一律用手取,用手取食时,要注意取自己左手前面的,不可取错。取面包时,左手拿取,右手撕开,再把奶油涂上去,一小块一小块撕着吃。不可用面包蘸汤吃,也不可一整块咬着吃。

喝汤时,切不可以汤盘就口,必须用汤匙舀着喝。姿势是:用左手扶着盘沿,右手用匙舀,不可端盘喝汤,不要发出吱吱的声响,也不可频率太快。如果汤太烫时,应待其自然降温后再喝。

吃肉或鱼的时候,用叉按好后,慢慢用刀切,切好后用叉子进食,千万不可用叉子将其整个叉起来,送到嘴里去咬。这类菜盘里一般有些生菜,往往是用于点缀和增加食欲的,吃不吃随意,不要为了面子强吃下去。

餐桌上的佐料,通常已经备好,放在桌上。如果距离太远,可以请别人麻烦一下,不能自己站起来伸手去拿,这是很难看的。

吃西餐时相互交谈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切不可大声喧哗,放声大笑,也不可抽烟,尤其在吃东西时应细嚼慢咽,嘴里不要发出很大的声响,更不能把叉刀伸进嘴里。至于拿着刀叉做手势或在别人面前挥舞,更是失礼和缺乏修养的行为。

饮酒时,不要把酒杯斟得太满,也不要和别人劝酒,这些都不同于中餐。

如果刚吃完油腻食物,最好先擦一下嘴再去喝酒,免得让嘴上的油渍沾在杯子上。

干杯时,即使不喝,也应将酒杯在嘴唇边碰一下,以示礼貌。

自助餐礼仪——随意而不随便的餐饮礼仪

自助餐,亦称冷餐会,是目前国际通行的一种非正式宴会,也是商务用餐的常用形式,在大型的商务活动中往往是用自助餐的形式来招待宾客。它的具体做法是,不预备正餐,而由就餐者自作主张地在用餐时自行选择食物、饮料,然后或立或坐,自由地与他人在一起或是独自一人用餐。

自助餐之所以称为“自助”餐,主要是因其可以在用餐时调动用餐者的主观能动性,而由其自己动手,在既定的范围之内安排选用菜肴。至于它又被叫作冷餐会,则主要是因其提供的食物以冷食为主。(www.daowen.com)

一般而言,自助餐具有如下几条明显的优势:

其一,是它可以免排座次。正规的自助餐,往往不固定用餐者的座次,甚至不为其提供座椅。这样一来,既可免除座次排列之劳,而且还可以便于用餐者自由地进行交谈。

其二,是它可以节省费用。因为自助餐多以冷食为主,不提供正餐,不上高档的菜肴、酒水,故可大大地节约主办者的开支,并避免了浪费。

其三,是它可以各取所需。享用自助餐时,用餐者碰上自己偏爱的菜肴,可尽情取用。

其四,是它可以招待多人。每逢需要为众多的人士提供饮食时,自助餐不失为一种首选。它不仅可用以款待数量较多的来宾,而且还可以较好地处理众口难调的问题。

吃自助餐虽然比正餐自由,但也要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所谓自助餐礼仪,泛指人们安排或享用自助餐时所需要遵守的基本礼仪规范。具体来讲,自助餐礼仪又分为安排自助餐的礼仪与享用自助餐的礼仪两个部分。

一、安排自助餐的礼仪

安排自助餐的礼仪,指的是自助餐的主办者在筹办自助餐时的规范性做法。一般而言,它又包括备餐的时间、就餐的地点、食物的准备、客人的招待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备餐的时间

在商务交往之中,依照惯例,自助餐大都被安排在各种正式的商务活动之后,作为其附属的环节之一,而极少独立出来,单独成为一项活动。也就是说,商界的自助餐多见于各种正式活动之后,是招待来宾的项目之一,而不以此作为一种正规的商务活动形式。

(二)就餐的地点

自助餐就餐地点,可以安排在室内,也可安排在室外。商务自助餐宴会通常被安排在主办单位所拥有的大型餐厅、露天花园之内进行。

(三)食物的准备

在自助餐宴会上,为了满足就餐者的不同口味,应当尽可能地使食物的品种丰富多样;为了方便就餐者进行选择、取用,同一类型的食物要摆放在同一区域。

(四)客人的招待

在自助餐宴会上,对于主宾,主人一般要陪同其就餐,与其适当交谈,为其引见其他来宾等。但也要注意适当为主宾提供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另外一些大型的自助餐会上,还会安排一些服务人员。服务人员一般由健康而敏捷的男青年担任,其主要职责是为交谈中不方便拿取食物的宾客提供辅助性的服务。如:推着装有各类食物的餐车,或是托着装有各种饮品的托盘在来宾中巡回走动,听凭宾客各取所需。

二、享用自助餐的礼仪

对于就餐者而言,只要主人宣布用餐开始,就可以开始就餐了。在整个就餐期间,用餐者的用餐时间不必进行正式的限定,只要主人宣布用餐开始,大家即可动手就餐。在整个用餐期间,用餐者可以随到随吃,不必等主人宣布用餐开始之前就到场等候,也不必像正式宴会那样,必须统一退场。用餐完毕,与主人打好招呼,随时可以离去。通常,自助餐宴会是无人出面宣告结束的。

在就餐取菜时,需要先准备一个食盘,排队按顺序取餐,轮到自己取菜时,应用公用的餐具将食物装入自己的食盘之内,然后迅速离去,不要犹豫再三,让身后的人久候,更不能取菜时挑挑拣拣,甚至下手或以自己的餐具取菜。

自助餐取餐的顺序应按西餐顺序,吃一道取一道。第一次取汤、面包、黄油;第二次取冷菜;第三次取热菜;第四次取甜点和水果。在根据个人的口味选取食物时,每次取适量的食物,以免食物洒出。

取餐时,还要注意“少取多次”的原则。在自助餐宴会上,遇到自己喜欢的食物,大可以尽情随意地享用,但必须量力而行,切勿为了吃得过瘾而狂取一通,结果力不从心,造成食物的浪费。吃自助餐,每次可以只取少量的食物,分多次取食。在自助餐礼仪上,多吃是允许的,但浪费食物绝对不允许。

饮酒礼仪——品味尊贵不凡的酒文化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饮酒作为一种饮食文化,在远古时代就形成了人人必须遵守的礼节。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自古代以来,“礼”就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总准则、总规范。

在中国,酒的历史,远过于茶。说到酒,首先突出一个“礼”字。从帝王朝廷直至民间百姓,对酒都十分重视,祭祀、婚嫁、宴宾,均不可少;还特别注重如何使用,谁多谁少,谁先谁后。长期形成了习惯、制度及各种礼仪。有些礼仪规则,年代久远,详细说清,较为困难,也无必要。但有些礼仪直到今天,还在为人们所遵循。

在现代商务活动中,饮酒成为商务洽谈合作、招待宾客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尽管不同的宴会形式人们饮用的品种有所不同,但是对基本的有关饮酒的礼节还是需要共同遵守的。

作为一种席上的饮品,从酒具的选择到饮用的方法,都有一定的规矩。正所谓,茶有茶道,酒也有酒道。

一、斟酒的礼仪

在正式宴会上,服务员在打开酒瓶后,先要倒上一点递给主人品尝。主人应先饮一小口仔细品评,然后再尝一口,觉得所上的酒完全符合要求时,再向服务员示意,可以给客人们斟酒了。斟酒的顺序是先主后宾,然后才是其他客人。斟酒时,酒杯应放在餐桌上,酒瓶不要碰到杯口。拿酒杯的姿势,应因酒杯的不同而有所区别。高脚酒杯应以手指捏住杯腿,短脚酒杯则应用手掌托住酒杯。

关于斟酒,中国有句土话叫“酒满情深”。就是说,斟酒以满为敬。因此,酒桌上不论是什么酒,一律要斟满。实际上,葡萄酒、香槟酒、白兰地、甜露酒等,不宜斟满,只宜斟到酒杯容量的2/3处。其目的是使饮者在饮用时能让酒在杯中漩起来,使酒香充分地发挥出来。

主人斟酒时,客人可行“叩指礼”,表示感谢主人斟酒。行“叩指礼”时,客人把拇指、中指捏在一块,轻轻在桌上叩几下。

二、祝酒的礼仪

酒席、宴会的祝酒,既能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又可增添席间的热情气氛。用酒来表达对宾客的欢迎或谢意,不但是华夏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增进友谊的一种方式。

正式宴会中,主人都要向客人敬酒。敬酒时,上身挺直,双腿站稳,以双手举起酒杯,待对方饮酒时,再跟着饮,敬酒的态度要热情而大方。

作为主宾参加宴请,应了解对方祝酒的习惯,即何人祝酒,何时祝酒等,以便做必要的准备。祝酒时还应注意不要交叉碰杯。在主人和主宾祝酒时,应暂时停止用餐,停止交谈,注意倾听,不要借此机会抽烟。

在规模盛大的宴会上,主人和主宾讲完话,与贵宾席人员碰杯后,往往要依次到各桌上敬酒。遇此情况,应起立举杯,目视对方表达谢意。而每一桌可派遣一位代表到主人的餐桌上去回敬一杯。

祝酒时要注意,祝酒词既要满足祝福又要有文采。除祝酒外,饮酒前后,一般适宜谈些愉快、健康的见闻和真切的感受,以保持宾主之间的亲切、热烈的气氛。

虽然自古以来就有“酒逢知己千杯少”和“一醉方休”之说,但是对于确实不会喝酒的人,是不宜劝其饮酒的。在宴会上,不会喝酒或不打算喝酒的人,可以有礼貌地阻止他人敬酒,但不要一概拒绝,至少要喝上一点汽水、果汁或其他饮料,使举座尽欢。

拒绝他人敬酒通常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主动要一些非酒类的饮料,并说明自己不饮酒的原因;第二种方法是让对方在自己面前的杯子里稍许斟一些酒,然后轻轻以手推开酒瓶。按礼节,杯子里的酒是可以不喝的;第三种方法是当敬酒者向自己的酒杯里斟酒时,用手轻轻敲击酒杯的边缘。这种做法的含义就是“我不喝酒,谢谢”。

会喝酒的人则应在饮酒前,先有礼貌地品一下酒,或欣赏一下酒的色泽,闻一闻酒香。继而轻啜一口,慢慢品味。

饮酒要留有余地,要慢慢地细饮,频频劝酒或大口狂饮,都是不礼貌的。一旦喝醉失态,会破坏了宴会友好和欢乐的气氛,这是一种有失礼仪、缺乏修养的行为,是宴会中饮酒最忌讳的一个方面。

三、饮酒的姿态礼仪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现实生活中,不少人非常注意自己的妆饰打扮和言谈举止,惟恐给别人留下不良印象。作为商务人员,在觥筹交错的宴席上,更应保持一份文雅的酒态。中国是礼仪之邦,凡事都很注意礼节,饮酒也不例外。古人饮酒,很注意有节有度,十分讲究酒态,总是努力做到不失态,为我们留下了“君子饮酒,三杯为度”的古训。即:饮第一杯,表情要严肃恭敬;饮第二杯,要显得温文尔雅;饮第三杯,要神情自然,而知道进退。酒过三巡,仍无节制就叫失态。孔子也曾告诫人们:“惟酒无量,不及乱。”意思是说,每个人的酒量不同,因此不能限量,但有一个原则,就是不能喝醉了,也就是说不能喝到“乱”的程度。现代人虽然并非要做到酒饮三杯而止,但适可而止却是非常重要和有益的。通过饮酒,能考查出一个人的自制力,从而反映出一个人素质的高低。所以不能把饮酒作为目的,而应当作为调节气氛、增进感情交流的一种手段。

四、西餐的饮酒礼仪

在现代商务活动中,少不了要和外商合作。为了迎合外国友人的口味,常常会安排一些西餐宴会。这就要求我们懂得一些西餐中的饮酒礼仪。

外国人对饮酒很有讲究,一般分为“餐前酒”、“餐间酒”、“餐后酒”三种。“餐前酒”指正式进餐之前饮的各种混合酒,即开胃酒;“餐间酒”指正式进餐之前饮用的各种葡萄酒;“餐后酒”指用餐后喝的各种助消化的酒,如威士忌中的白兰地等。

在西餐中,正式宴会上每一个座位的餐桌上,都在刀叉和盘子的右上方摆着好几个高脚酒杯,包括凉水杯、红葡萄酒杯、白葡萄酒杯、香槟酒杯等。装红、白葡萄酒的两只杯子基本相同,或是大小略有不同;喝香槟酒的杯子则是另外一个样子,一般是高脚口杯或郁金香型瘦高杯子。

欧美人在吃酒菜时的饮食方式,往往与饮酒密切相关。选择何种酒杯,必须视菜单而定。在宴会、招待会等主要场合,几乎是每道菜配以一种特定的酒,使用一种特定的酒杯,要求严格讲究。讲求美食的法国,历来就有白酒配鱼、红酒配肉的不成文的规矩。

酒会上饮用的低度酒,以香槟最为常见。香槟在西餐中有“酒王”之称,口味清凉甘甜,由于此酒中气很足,开瓶时能发出清脆的响声,在高级宴会上,各桌同时开瓶,发出砰砰的响声,犹如鞭炮交鸣,给宴会增添隆重、热烈的气氛。

葡萄酒是西方人常用的佐餐饮料。按照通常的惯例,在开瓶前,应先让客人阅读酒标,确认该酒在种类、年份等方面与所点的是否一致,再看瓶盖封口处有无漏酒痕迹,酒标是否干净,然后开瓶。

开瓶取出软木塞,要让客人看看软木塞是否潮湿,若潮湿则证明该瓶酒采用了较为合理的保存方式,否则,很可能会因保存不当而变质。客人还可以闻闻软木塞有无异味,或进行试喝,以进一步确认酒的品质。在确定无误后,才可以正式倒酒。

请人斟酒时,客人将酒杯置于桌面即可。如果不想再续酒,只需用手轻摇杯沿或掩杯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喝酒前应用餐巾抹去嘴角上的油渍,以免有碍观瞻,且影响对酒香味的感觉。

西方各国的宴会敬酒一般选择在主菜吃完、甜菜未上之间。敬酒时,将杯子高举齐眼,并注视对方,且最少要喝一口酒,以示敬意。

在上酒的品种上,应按先轻后重、先甜后干、先白后红的顺序安排;在品质上,则一般遵循越饮越高档的规律,先上普通酒,最高级酒在餐末敬上。

温馨提示:西餐礼仪中瓶中剩酒可以存在酒店的冷柜或柜台里,下次来时再喝,这一点不失身份。

品茶礼仪——细味绵远悠长的茶文化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茶叶产量堪称世界之最。中国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民俗。古代的齐世祖、陆纳等人曾提“倡以茶代酒”;唐朝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唐宋时期,众多的文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柳宗元、刘禹锡、皮日休、韦应物、温庭筠、陆游、欧阳修、苏东坡等,他们不仅酷爱饮茶,而且还在自己的佳作中歌颂和描写过茶叶。无论在何种场合,敬茶与饮茶的礼仪都是不可忽视的环节。这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一、奉茶的礼仪

在现代商务活动中,茶与咖啡是必不可少的招待客人的饮品。有客来访时,应先询问客人的喜好,再奉上饮品。

中国人偏好饮茶,但因地域不同,习惯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北方人喜欢饮香味茶,江浙人喜欢饮清芬的绿茶,闽粤人喜欢酽郁的乌龙茶、普洱茶等。外国人则喜欢喝加入奶精和糖的茶,所以,在招待外国客人时,除了备好茶以外,还要准备奶精和糖。很多外国人非常喜欢中国茶,或者说是喜欢中国的茶文化。

最基本的奉茶之道,就是客人来访马上奉茶。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倒得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配合茶盘端出,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果点心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则应摆在点心右边。

上茶时应向在座的人说声“对不起”,再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并说:“这是您的茶,请慢用!”奉茶时应依职位的高低顺序,先端给职位高的客人,再依职位高低端给自己公司的同仁。

如果是在茶楼里请客人品茶,尤其是有外国客人在场时,则应安排一些茶艺表演,让客人能够充分体会到中华茶文化的深蕴。

按照传统礼仪,饮茶分为嗅茶、温壶、装茶、请茶、续茶等环节。

——嗅茶:主客坐定以后,主人取出茶叶,主动介绍该茶的品种特点。客人则依次传递嗅赏。

——温壶:先将开水冲入空壶,使壶体温热。然后将水倒入各种茶盘中。

——装茶:用茶匙向空壶内装入茶叶,通常按照茶叶的品种决定投放量。切忌用手抓茶叶,以免手气或杂味混淆影响茶叶的品质。

——请茶:茶杯应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请客人喝茶,要将茶杯放在托盘上端出,并用双手奉上。当宾主边谈边饮时,要及时添加热水,体现对宾客的敬重。客人则需善“品”,小口啜饮,满口生香,而不能作“牛饮”姿态。

——续茶:往高杯中续茶水时,左手的小指和无名指夹住高杯盖上的小圆球,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杯把,从桌上端起茶杯,腿一前一后,侧身把茶水倒入客人杯中,以体现举止的文雅。

二、饮茶的礼仪

当奉茶者为客人奉上茶品,客人要以礼还礼,真诚道谢。

在商务活动中,当别人奉茶时,不要以手去接,以免增加奉茶者的困扰。但若是领导或长辈亲自给你奉茶,则要起身,双手恭敬地迎接。受人招待奉茶时,如无法说感谢,要点头致意,并以真诚的眼神回应奉茶者,决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样会显得非常失礼,有失身份。

女士喝茶前应先用化妆纸将口红轻轻擦掉些,以免口红印留在杯子上。

喝茶时,不需要将杯垫一起端起,只需以单手端起茶杯,另一只手轻扶杯垫以防杯垫掉落即可。但若坐在矮几旁,则必须连同杯垫一起端起,以免不慎打翻。

不论是主人还是客人,都不应大口吞咽茶水,或喝得咕咚咕咚直响。品茶时,讲究慢慢地一小口一小口地仔细品饮,一苦二甘三回味,其妙趣在于意会而不可言传。当遇到漂浮在水面上的茶叶时,可用茶杯盖拂去,或轻轻吹开。切不可用手从杯里捞出来扔在地上,也不要吃茶叶或把进到嘴里的茶叶吐回杯里。另外,还要适当称赞主人的茶好。

咖啡礼仪——体味醇香浓厚的咖啡文化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加快,喝咖啡成了都市生活必不可少的休闲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咖啡,商务场合中,咖啡已成为必备的饮品。同茶道相比,咖啡文化在中国也逐渐受到重视。了解咖啡文化,已不仅仅是时尚的需要,更是现代白领必备的一项基本常识和礼仪。

服务人员端上咖啡时,一般会将杯耳向着顾客的左侧,以便顾客扶着杯耳加糖、加牛奶。通常是先加糖后加牛奶,用专用的咖啡匙轻轻搅拌。不喜欢加糖和加牛奶的,可把杯耳转向自己的右侧。

饮用咖啡之前,应先用咖啡匙充分搅拌均匀。搅拌后,要把咖啡匙放在碟子的外侧或左边,以不妨碍喝咖啡为宜。切忌将咖啡匙留在杯中,端起就喝。不要用咖啡匙舀着咖啡一匙一匙地慢慢喝,也不要用咖啡匙来捣碎杯中的方糖。这样既不雅观,也容易弄洒咖啡。

如果刚刚煮好的咖啡太热,可以用咖啡匙在杯中轻轻搅拌使之冷却,或者等自然冷却后再饮用。用嘴试图去把咖啡吹凉,是很不文雅的动作。

喝咖啡时,用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捏住杯耳,慢慢地移向嘴边轻啜。不要满握杯耳、大口吞咽,更不要发出声响。

给咖啡加糖时,若是砂糖,不要用自己的咖啡匙去舀,应该用专用匙从糖罐中舀取,直接加入杯内;若是方糖,则先用糖夹子把方糖夹在咖啡碟的近身一侧,再用咖啡匙把方糖加在杯子里。如果直接用糖夹子或用手把方糖放入杯内,有时可能会使咖啡溅出,弄脏衣服或台布。原则上,喝咖啡时,端起碟子或托住杯底,都会显得失礼。除非举行酒会,或没有桌子依托时,才能端起碟子来喝。

添加咖啡时,不要把咖啡杯从咖啡碟中拿起来。

在餐后饮用的咖啡,一般都是用袖珍型的杯子盛放。这种小型杯的杯耳较小,手指无法穿进去。即使是用较大的杯子,也无需用手指穿过杯耳再端住杯子。正确拿法是用拇指和食指拈住杯把而将杯子端起。

是否在咖啡中加入奶和糖,全凭个人的喜好,由个人自行添加。替他人加糖、奶等,都是违反礼节的行为。

有时饮咖啡可以吃一些点心,但不要一手端着咖啡杯,一手拿着点心,吃一口喝一口地交替进行。饮咖啡时应当放下点心,吃点心时则放下咖啡杯。

另外,喝咖啡要趁热,因为咖啡中的单宁酸很容易在冷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而使口味变酸,自然影响到咖啡的口感。

如果在办公室或在家里请客人喝咖啡,主人还要为客人准备一杯凉白开水,使之与咖啡交替品尝,口味更显清纯。一般来讲,懂得喝咖啡的行家在饮用咖啡前都要先喝一口冷水,冷水有助于口腔清洁,使咖啡味道鲜明地浮现出来。

被合作伙伴邀请喝咖啡时,则要注意,不要只顾聊天而让咖啡冷却,这会有违主人的一番诚意。咖啡要全部喝完,才显得有礼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