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文明时代,管理环境发生了变化:降维成平台,平台成生态;分为内组织与外组织;颠覆来自边缘;优势敌不过趋势。在这种环境下预言管理的未来,常常是力不从心的。对管理未来的确定性预判,往往会被实践打脸。如果能够透过某些线索,找寻到管理可能的演化路径或者方向,就已经十分幸运,非常了不起了。技术演进的趋势以及由此引起的组织形态的变化,可能就是一条探寻管理演化路径或者方向的有益线索。
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一书中预言:未来,一切都不过是一种算法。史蒂夫·凯斯在《互联网第三次浪潮》中描述了互联网的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发生在1985~1999年,互联网的建立为网络世界打下了基础,其驱动力是人员、产品、平台、合作、政策和坚持,代表公司有Cisco、IBM、Apple、Sprint、Sun等。第二次浪潮发生在2000~2015年,产生了应用程序经济,发生了移动设备革命,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和电子商业初创公司在互联网平台上成长起来,其驱动力是人员、产品、平台,代表公司有Amazon、Facebook、Google、Snapchat等。第三次浪潮发生在2016年,进入了万联网时代,无所不在的网络为企业家提供了对现实世界重要领域进行改变的条件,其驱动力是人员、产品、平台、合作、政策、坚持。第三次互联网浪潮中,谁将成为代表公司呢?我们拭目以待。
我们早已看到:1975年发明的数码相机,尽管第一批只有1万像素,且像所有的指数式技术进步一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令人失望。但是,它在按摩尔定律进行迭代。仅仅几年,它就成了卓越和主流。与此相反,1998年,柯达17万名员工在全球销售了85%的相纸。可是,仅仅过了几年,其商业模式就消失了,并宣告破产。
未来10年,很多行业将会重复柯达的故事,但大多数人尚未看见,且因没有看见而不相信。只有极少数智慧的人因为相信而看见了这一趋势,给自己以生死存亡的危机感,及时地开始调整他们的商业模式与管理范式:譬如海尔集团的“人单合一共创共赢生态圈模式”,阿里巴巴以技术为创新的支撑,立志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公司”,韩都衣舍“三人团”模式,等等。
我们也看到:软件和操作平台使大多数传统行业陷入混乱。Uber覆了传统的出租汽车公司商业模式,Airbnb颠覆了传统的酒店运营模式。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廉价的太阳能、石墨烯、3D打印、智慧医疗、比特币、廉价的智能手机,等等,新技术必然会催生新的商业模式。
我们可以预测到: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海量的计算能力、机器的深度学习能力相结合,一个新的智能商业时代已经开启,传统的商业逻辑必然被颠覆。行业方面,从固守边界向主动跨界转变;市场方面,从大众市场向人人市场转变;产品方面,从交易的价值向使用的价值转变;客户关系方面,从个体价值向群体价值转变。
我们也可以预测到:信息技术将击穿依靠资源构筑的壁垒,让规模失效,脱掉附加值的外衣。最终,智能链接将击穿互联网平台,信息文明将颠覆现代管理的理论假设。未来的组织,更多的是小微组织,颠覆要么出自技术,要么出自对消费者的理解、洞察。未来的企业,其战略不过是“见苗浇水”而已——对已经有成功苗头的创新单元提供资源支持。
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已经发生的未来”还包括: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时代正在向物联网时代过渡,人才将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知识分子在劳动者中的占比不断提高,竞合经济正在向分享经济过渡,组织为中心的链接正在向个人为中心的链接过渡,流水线生产方式正在向生态圈商业模式过渡,规模化组织正在向平台化组织过渡,企业正在由制造产品、提供服务向制造创客、服务生态过渡,企业正在由创造顾客向创造价值过渡,线性的权威型管理正在向以自我管理为中心横向拓展的协同管理过渡(这时,管理会变成每个人的“主动选择”,而不再是个别人的工作和多数人被管,人人都是CEO),金字塔形管理正在向平台化协作过渡,自组织正在向外组织过渡,组织的紧耦合正在向松耦合过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失效而边际收益递增成为现实,财务损益的核算方法正在向用户损益的核算方法过渡,小微可能是最有活力的市场主体,混合了现代管理与互联网时代实践创新的管理模式必将层出不穷,等等。未来既不属于互联网公司,更不会属于没有与互联网时代对接的传统企业,而是属于善于利用互联网的公司。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能不再与规模有关,而是想象力加上占有数据、处理数据、利用数据的能力,可能是人才的集聚能力与协同能力。主要依赖土地、劳动、资本、技术等,运用物理与化学方法创造硬价值的创富方式,正在转向主要依赖智慧、创意、共享、信用等,运用创造性思维创造软价值的创富方式,譬如用知识产品、信息产品、文化产品与金融产品等创造财富。软价值取决于群体性认知,喜欢就是最好。软价值的实现,从来都不是“卖产品”那么简单,而是先有公众价值后有盈利模式。[12]
立足现在展望未来的公司管理,这样几个判断也许是能够站得住脚的:(1)技术进步是管理创新的动力与支撑,文化与善意是创新的土壤与价值遵循。(2)解决社会问题是未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指引。20世纪的公司只要抓着了一两次机会,就会成为一家了不起的公司,但是,21世纪的伟大公司只能是善于解决社会问题的公司,甚至可以预言:不能解决社会问题的公司,在21世纪就不能活下来。(3)平台化组织是组织的新常态,管理流程简化、用户与生态在平台上交互与迭代、资源在平台上自由组合、人员在平台上自由而高效地协同等将是管理的新常态。平台管理与企业管理不同,小微的管理与企业管理不同,大企业将成为大平台是越来越清晰了。(4)全球化、跨领域、开放型利用人才成为新常态,人才将自由流动,文化差异的误解与矛盾将在相互尊重、互不触碰底线与协同、分享中被润滑。(5)自由人、自主人、互利人将成为主流,知识分子、劳动者、老板、管理者、领导者的概念将因为交叉而变得模糊不清。(6)“企业管理”的概念会消亡,“管理”会流行;“普适的管理”将被“管理哲学”和“适用的管理”所替代;“管理经验”将不再能够上升为理论,“适用性管理”将是管理的方向;内部分工协作、分环节管理的模式,被外部协同、碎片化管理模式所取代。(7)未来的管理,不再是自上而下的权威型领导式管理,而是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水平拓展,是协作性管理,是构建一套协作体系。
未来是今天的延续,但一定不会是今天的简单重复。未来管理究竟会如何演化,让我们拭目以待。
【注释】
[1]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6页。(www.daowen.com)
[2][美]斯塔夫里阿诺斯(Stavrianos,L.S.)著:《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上下册),吴象婴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7页。
[3]《管子·牧民》。
[4]参见梁漱溟著:《中华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5][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下册),吴象婴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35页。
[6]《公司的力量》节目组:《公司的力量》,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74页。
[7]《公司的力量》节目组:《公司的力量》,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74页。
[8][美]德鲁克著:《已经发生的未来》,许志强译,东方出版社,2009年。——编者注
[9]《公司的力量》节目组:《公司的力量》,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23页。
[10]该书中文版由流畅翻译,2015年由上海上联书店出版。——编者注
[11][美]葛文德著:《医生的精进:从仁心仁术到追求卓越》,李璐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
[12]参见滕泰著:《软价值:量子时代的财富创造新范式》,中信出版社,2017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