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哲学等。文化的差异,首先体现在哲学思维上。在哲学上,中国文化注重宏观,是一种系统性、辩证性思维;西方文明注重微观,是一种具体性、技术性思维。
被奉为中国众经之首的《易经》,向来就以其系统性、辩证性、发展性而著称于世,揭示了万事万物之间普遍联系与变动不居的道理,指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常易、不易、简易的客观规律。道家通过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察与论断,指出了“大象无形”的规律,揭示了自然现象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如“有”与“无”、“动”与“静”、“轻”与“重”、“刚”与“柔”、“强”与“弱”、“虚”与“实”、“曲”与“直”、“黑”与“白”、“雌”与“雄”、“智”与“愚”、“始”与“终”、“得”与“失”、“上”与“下”、“为”与“不为”等均遵循“反者道之动”的规律,提出了“大制不割”的系统思维观。儒家则将其研究范围具体到了人类社会,如“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子不语怪力乱神”等,提出了“仁”与“仁政”的社会关系学说,亦即把人与人的管理放在社会关系范畴系统地、辩证地加以认识,而非单纯的个人管理,指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第修为方法,阐释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总之,中国文化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狭隘世界观与方法论,而是宏观认识、系统分析、辩证施治的整体观与系统观。
与中国文化相反,西方文化的认识论是原子论,即从微观处发现原因,寻找方法,解决问题。与老子同时代、公元前400多年的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的观点就是:世界的本原是原子。所以,西方世界一直信奉原子论,把很多东西细化到原子进行分析。中西方文化在哲学上的区别,可以用中西医为例予以解释。中医一定是辨证施治,西医一定是分解到细胞。中医是依靠经验传承和医师个人的经验积累、专业素养等找病源、病根,而不仅仅是病症,处方之本是固本正源,扶正祛邪,既治已病,又治未病,是为了“还健康”,而不是单纯地“治好病”;西医则是从病症入手,依靠医疗仪器、体征检测等辅助治疗手段,找到病灶,然后除掉,处方之本是精确定位,精准治疗,去除“病症”,立竿见影但不计其余,是为了“治病”,而不是为了“健康”。一个好的中医能够独立地找出病症、病根以及环境病源,独立地处方,但西医往往需要很多科共同会诊,各抒己见,然后进行1+n地综合才能得出结论,制定治疗方案。(www.daowen.com)
现代管理类似于西医治病。如果一个企业管理有问题,找一个咨询公司来咨询,咨询公司会找出很多原因,譬如这是财务的,这是采购的,这是研发的,这是渠道的,等等,总之所有部门都有责任。但是,问题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可能找不到。于是,解决问题的方案也就不是治本的,而是治标的,是需要分解到每个部门去执行的。至于各个部门执行的结果是否解决了已存在的问题,是否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衍生了新问题,以及是否提升了组织的绩效,则无从考证。这也是现代管理面临的挑战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