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我国饮料出口的需求条件分析

我国饮料出口的需求条件分析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每个人的需要不同,消费偏好存在差异,对饮料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收入水平决定购买力,从而对饮料的消费产生直接的影响。根据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本书拟从人口规模、城镇化、人均收入、消费偏好五个角度对我国饮料的需求现状分别进行分析。表5-11我国饮料需求现状分析指标体系第一,人口规模出现下降趋势。一般情况下,消费偏好增强时,相应的需求就会增加,消费偏好减弱时,相应的需求就会下降。

我国饮料出口的需求条件分析

需求既来自国际市场,又来自国内市场。由于需求是一定时期和一定价格条件下购买方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商品数量,受购买方意愿和能力的影响,需要的差异、收入水平就成为影响需求,进而影响比较利益增进的最主要因素。此外,考虑到特殊国情,城市化因素对比较利益的增进也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因此也是本书需要讨论的重要方面。

第一,需要的差异,也可以理解为消费偏好的不同。需要与需求不同,它是人们想要得到东西的欲望,不受消费者购买能力的限制。从总体上看,人的需要是无限的,需求会受到需要的激励。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把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由于每个人的需要不同,消费偏好存在差异,对饮料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当人们对某种饮料的偏好增强时,该饮料的需求就会增加;相反,当偏好减弱时,该饮料的需求就会下降。在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的同时,人们会不断地追求更高层次的安全需要和其他的更高需要,消费偏好会发生改变,需求也随之改变。

第二,收入水平。收入水平决定购买力,从而对饮料的消费产生直接的影响。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认为,在短期内,收入和消费是相关的,即收入决定消费。收入水平不同,消费结构也不同。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购买方对消费质量和层次的要求也会提高,收入水平往往与需求层次成正比。但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却与需求层次成反比,收入分配差距越大,对需求收入弹性大的高质量产品的需求也越大。

第三,人口规模和结构。人口规模直接决定着市场容量,进而影响到需求总量。庞大的人口总量无疑蕴藏着巨大的潜在需求市场。人口规模的扩大,会带来需求量的增加。同时,人口结构和需求结构密切相关,人口规模越大,结构越广泛,需求的水平市场细分程度就越高。

第四,城镇化程度。由于城市和农村居民以及不同规模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饮食偏好不同,在收入一定的条件下,他们对同一商品的需求函数也不同。相对于农村居民,城市居民主食消费较少,非主食消费较多。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城市居民人数迅速增加。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消费习惯的养成,整个社会食物消费水平不断上升,客观上推动了消费者对食物营养平衡的追求和饮食结构优化,进而扩大对包括饮料在内的非主食消费的需求。

综上,如果把需求作为因变量,把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则可以把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表示如下:

其中,Qd代表需求,T代表需要或偏好,I代表收入,S代表人口规模和结构,C代表城市化程度,E代表人们对未来情况的预期。

根据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本书拟从人口规模、城镇化、人均收入、消费偏好五个角度对我国饮料的需求现状分别进行分析。

表5-11 我国饮料需求现状分析指标体系

第一,人口规模出现下降趋势。人口规模直接反映了一国市场容量的大小,进而影响到需求总量的大小。我国人口众多,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我国大陆人口总数达到13.5404亿,位居世界首位,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9%,相当于欧洲、澳洲、非洲、北美洲中美洲五个洲人口的总合。虽然我国人口数量仍维持着增长趋势,绝对数量依旧很大,但如表5-12所示,近年来受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老龄化影响,我国人口出生率从1990年的21.06‰下降到2018年的10.94‰,人口死亡率略有增长,维持在7‰左右的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90年的14.39‰下降到2018年的3.81‰,我国人口规模呈现下降趋势。

表5-12 我国人口增长情况

第二,城镇化进程有待深化。城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城市消费习惯的养成和饮食结构的优化,进而决定了对包括饮料在内的非主食消费的需求。如图5-1所示,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200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36.22%,2010年上升到49.95%,每年以1~2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2018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83 173万人,占总人口的59.5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6 401万人,占总人口的40.41%。与2000年比,2018年我国城镇人口增加了39 389万人,乡村人口减少25 637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24.8个百分点。我国城镇化进程延续了持续增长势头。但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统计数据,截止到2011年底,日本的城镇化水平就已高达91.3%,巴西达到84.6%,我国现阶段的城镇化尚处于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发展水平或巴西20世纪60年代的发展水平。

(www.daowen.com)

图5-1 我国城镇化进程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库

3.人均收入水平限制了需求层次的提高

人均收入直接反映一国购买力的变化情况。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购买方对消费质量和层次的要求也会提高。收入水平往往与需求层次成正比。但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却与需求层次成反比,收入分配差距越大,对需求收入弹性大的高质量产品的需求也越大。

如图5-2所示,近年来我国经济改革深化,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逐年增加。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6255.7元,到2018年上升到39 251元,是2000年的6.27倍,年均增长率为10.74%;2000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为2282.1元,到2018年上升到14 617元,是2000年的6.41倍,年均增长率为10.87%。伴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食物消费量和消费构成均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主食构成的消费曲线由最初阶段的迅速上升转为下降,非主食消费却始终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但与国际比较,我国人均收入水平仍远低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美国2006年的人均收入高达46 048美元,收入水平较低的韩国也已达到20 126美元。

图5-2 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库。

第四,消费偏好有待增强。消费偏好是一国消费取向变化的直接反映。一般情况下,消费偏好增强时,相应的需求就会增加,消费偏好减弱时,相应的需求就会下降。如表5-13所示,近年来各国健康消费偏好不断增强,智利从2010年的人均1254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2182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7.17%;韩国从2010年的人均1890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3192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6.77%;此外,波兰、瑞士、澳大利亚、英国、日本、土耳其等国则保持在4%~6%之间。

表5-13 主要国家人均健康消费情况
单位:美元

续表

数据来源:经合组织数据库。

随着各国健康消费偏好的增强,对消费质量和层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以果汁为代表的非碳酸饮料,以其天然、营养、健康的特点,恰好满足了这一消费取向,因而越来越被人们喜爱。全球果汁消费量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但比较不同国家的果汁市场容量,美国2009年果汁及果汁饮料消费量为136亿升,仅占非酒精类饮料消费总量的10%;欧盟2009年果汁及果汁饮料总消费量为223亿升,仅占非酒精类饮料消费总量的15%;中东、印度、我国台湾地区等新兴市场果汁消费也极具开拓潜力。[13]此外,我国人均健康消费从2000年的44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94美元,[14]年均增长率高达13%。进入2010以后,年均增长速度仍然维持在8.74%的水平,2016年我国人均健康消费已达到688美元。但与同期的美国高达9904美元的消费水平相比,我国的健康消费偏好还有待增强。可见,作为一种健康饮料,随着国际和国内健康消费偏好的不断增强,果汁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