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饮料业是我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饮料行业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2006年我国软饮料及矿泉水行业的企业数量为1049家,到2010年增加到1766家,增长幅度达68.4%。[1]2000—2014年,我国饮料累计总产量从1491万吨上升到16 677万吨,每年的同比增长率均超过10%。特别是2005年以来,更是每年越过一个千万级的关口:2005年越过3000万吨大关,2006年越过4000万吨大关,2007年越过5000万吨大关,2008年越过6000万吨大关,2009年越过8000万吨大关,2010年越过9000万吨大关,2011年更是越过了1亿吨大关(如表3-1所示)。对比1978年的20多万吨,改革开放30年来增长了近500倍,我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饮料生产国。2014年后,我国饮料产量同比增幅虽有所下降,但年产量仍达到15 000万吨以上,2019年甚至达到了17 099万吨的水平。
表3-1 我国饮料产量及增长趋势
产量(万吨)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9年数据仅包括1—11月份)
2.饮料结构变化明显
从饮料结构来看,近年来我国饮料结构变化较为明显。2011年我国包装饮用水的产量为4788.99万吨,以40.71%的份额高居饮料行业榜首;碳酸饮料产量逐年下滑,2011年仅为1606.61万吨,以13.66%的份额退居行业第三;果蔬汁饮料和茶饮料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2011年果蔬汁饮料产量达1920.24万吨,超过碳酸饮料,以16.33%的份额位居行业第二;2011年茶饮料产量约为900万吨,占整个饮料行业7.65%的份额。
表3-2 2011年我国饮料主要品类产量表
(www.daowen.com)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发布的《2012—2016年我国饮料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茶饮料数据为估计值,参见http://wiki.jd.com/knowledge/5274.html2014-3-22.
3.饮料在国内食品生产中的地位
饮料行业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增长最为迅猛的行业之一,从最初的国内市场供不应求、生产规模小、效能低,到国内品牌受“两乐”冲击全线溃退,再到今天的国内品牌重新崛起,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激烈竞争,我国饮料行业在国内食品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4754-2011),食品行业应当属于第二产业C门类的制造业,同时跨13、14、15三个大类(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如表3-3所示,2003年我国规模以上饮料制造业产成品金额为166亿元,在我国食品生产中所占据的份额为27%,之后金额持续增长,到2018年我国规模以上饮料制造业产成品金额达到920亿元。虽然在我国食品生产中所占据的份额略有下降,但总的看来,饮料在我国食品生产中始终占据着不低于20%的份额。
表3-3 饮料在我国食品生产中的地位
产值(亿元)占比(%)
续表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库计算所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