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比较利益获取理论的静态分析不同,比较利益增进理论是从动态和发展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的。所谓动态比较优势,是指比较优势可以通过专业化学习、投资创新及经验积累等后天因素人为地创造出来,动态比较优势强调的是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技术创新以及经验积累。[6]以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理论为核心的古典贸易理论认为,各国依据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行生产和贸易,从而获取贸易利益。这一结论是基于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技术不变、需求给定等一系列假定得出的。 “贫困化增长”和“里昂惕夫悖论”,特别是二战后国际经济中出现的产业内贸易等新现象,都是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围绕这些新现象和新问题,学者们沿着放宽传统贸易理论假定的方向逐步展开研究,将要素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纳入到比较优势和比较利益的动因分析中,形成了规模经济理论、要素变动理论、技术变动理论、产品异质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等一系列国际贸易新理论。
1.技术变动理论
传统贸易理论假定技术是给定的,不会发生变动。技术变动理论打破这一假定,在要素禀赋不变的条件下考察技术变动对比较优势及比较利益的影响。其代表性理论主要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干中学”与技术溢出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由弗农在1966年发表的《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一文中率先提出的。他从产品生产技术的变化角度出发,分析产品在其生命的不同阶段在不同国家的生产和出口,揭示了比较优势不断在要素禀赋不同的国家之间“漂移”的现象。他把国家区分为创新国(一般为最发达国家)、一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把新产品的技术发展分成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在新产品阶段,产品刚被发明出来,往往还有待于完善,需要先进的技术投入,此时创新国拥有垄断技术优势,在其国内生产和销售;随着新产品的生产技术变得更加成熟、稳定和标准,就进入成熟阶段,创新国的技术垄断被一般发达国家打破。最终,这种技术不再新颖和秘密,对生产者的技能要求也不高,很多甚至被包含在可购买的设备之中,向拥有充足廉价劳动力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至此,产品完成了整个生命周期,走向终点。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随着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变化,产品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会有所不同,产品的要素密集度也会发生变动。在新产品阶段,需要先进的技术投入,属于知识密集型产品。由于产品的附加值高,市场竞争者少,替代产品不多,仅在国内市场就能赚取高额利润。进入成熟阶段后,伴随着生产技术的成熟化、标准化和普及化,大批量生产成为可能,这时需要的是机器设备和先进的劳动技能投入,产品由知识密集型转变为资本密集型。由于产品附加值走低,市场竞争者增加,替代产品增多,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成本的下降。到了标准化阶段,生产技术已经被设计到设备中,生产过程更加标准化、简单化,只需要廉价的劳动投入即可实现生产成本的差异。这时,产品就变成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产品附加值已经降到最低,成本和价格就成为该产品的决定因素。综上可见,技术在国际间的转移以及要素密集度在产业中的变动,决定了一国的比较优势以及比较利益的获取。
“干中学”是指随着累计生产量的增加,工作经验不断积累,引发技术提高,进而导致的单位成本随生产总量递减的现象。在相当多的产业中都或多或少存在“干中学”效应。干同样的活时,一个熟练工人通常比一个新手要快得多,反映的正是“干中学”效应。此时两人干的活同样多,但是熟练工人的产品平均成本却低于新手。可见,“干中学”效应的产生不是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是随着生产批次的增多,经验型技术的积累和进步所导致的。
技术溢出是指通过企业间的相互联系和实际工作人员间的相互沟通,所实现的技术传播效应。技术可分为两种:主要制造技术和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工艺流程、技术秘诀或产品配方等。前者可以物化在产品上,往往借助专利制度获取保障,虽然技术被公开,但是其他企业必须经过权利人许可后才能使用;后者往往没有申请专利,主要依靠企业自身采取的保密措施加以保护,传播相当困难,但通过投资、建立产业聚集地等方式,增加企业间的相互联系和实际工作人员间的相互沟通,也能产生比较明显的技术溢出效应。
综上所述,技术变动理论放宽了传统贸易理论关于技术是给定的假设,认为无论是有目的研发活动导致的技术变动,还是作为生产与投资活动无意识的副产品的技术变动,其所反映的技术进步均对比较优势与比较利益的变动产生重要影响。
2.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是指所有投入按某种既定的百分比扩大,所导致的平均成本降低的百分比。也可以说,当所有投入的平衡增长导致平均成本下降时,就存在规模经济。[7]马歇尔(Marshal)将规模经济分为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是指行业生产规模扩大所导致的平均成本的下降。内部规模经济则是指企业内部生产规模的扩大所导致的平均成本的下降。无论是外部规模经济还是内部规模经济都能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者平均成本的降低。
克鲁格曼在1981年发表的《产业内专业化分工与得自贸易的利益》(Intra⁃industry Specialization and the Gains from Trade)一文中,通过考察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间的贸易、相似产品间的贸易以及贸易的收入效应,发现当国家间越来越相似、市场结构变为不完全竞争、达到规模经济的时候,规模经济就取代要素禀赋的差异成为推动国际贸易的主要原因。1985年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出版《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和国际经济》(Market Structure and Foreign Trade:Increasing Returns,Imperfect Competition and the Interatinal Economy)一书,打破传统贸易理论关于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建立规模经济模型,对产业内贸易等现象进行解释,揭示了比较优势得以形成的又一个重要源泉。
图2-4 规模经济所产生的利益变动(www.daowen.com)
规模经济对比较利益的影响,可以用我国和美国的家电和计算机生产和贸易为例。假设图2-4是两国贸易前后的市场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由于存在规模经济,图中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凸向原点。当生产点位于曲线的中间点时,表示资源相对平均分配到两个产业,每个产业的生产规模都较小。随着生产点向两边的偏移,处于偏移一方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出现规模经济。图2-4中横轴表示家电的产量,纵轴表示计算机的产量。假设这两种商品的生产都具有规模经济,两个国家的资源禀赋、生产技术、消费偏好都完全相同。那么,贸易前两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用L1表示,两国生产和消费的最优组合在S0点上。假定我国首先打开了家电出口市场,获得了家电出口的比较优势,美国则首先打开了计算机出口市场,获得了计算机出口的比较优势。那么,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生产的最优点一定是生产可能性曲线与坐标轴相交的那两个端点。为了获取规模经济,我国将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家电,进口计算机,生产点由S0点转向SA点;美国将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计算机,进口家电,生产点由S0点转向SB点。当贸易达到均衡状态时,必定在两个国家内形成相同的相对价格,体现在图2-4中,CASA曲线和CBSB曲线的斜率是一样的。这两条线分别是我国和美国的预算约束线。此时,我国和美国的最优消费点由原来的S0分别转移到CA点和CB点,从而达到更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LA和LB。可见,规模经济导致的成本和价格下降,在扩张贸易的同时,也为所有消费者(本国和外国)和出口商品生产者带来了利益。
3.要素变动理论
传统的要素禀赋理论建立在一国要素禀赋固定不变的基础上。但在现实中,要素禀赋却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一国的要素禀赋可以通过人为方式加以改变。如通过引进外资可以增加实物资本的积累,通过发展教育可以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
要素变动理论着眼于要素禀赋变动所导致的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以及由此所决定的贸易模式与比较利益的变化,提出了著名的雷布津斯基定理,即在商品和要素的相对价格给定的条件下,增加一定数量的某种要素将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生产的产品数量以更高的比例增加,密集使用另一要素生产的产品的数量则会减少。如果增加的产品用于出口,则该国的出口产品供给就会增加,贸易条件就会恶化;如果增加的产品不用于出口,则该国的进口产品需求就会减少,贸易条件就会改善。著名经济学家蒙代尔(Mundell)则在研究中进一步考察了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效应,指出要素的国际流动改变了各国的要素存量结构和相对要素价格,进而影响其生产结构和贸易结构。
综上所述,要素变动理论隐含着一个重要结论:随着要素禀赋的变动,一国的比较优势发生动态变化,贸易模式和比较利益也随之变化。
4.需求偏好理论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将国际贸易的动因归结为要素禀赋所导致的生产成本的差异。按此理论,国际贸易应该发生在技术先进、资本丰裕的发达国家与劳动力丰裕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然而现实中,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却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量。为了解释这一现象,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尔(Linder)放松了要素禀赋理论中有关国内消费者偏好完全相同的假设(用于导出无差异曲线),认为消费者的偏好是千差万别的。这种差别与收入、价格、财产、利率、分配状况、风俗习惯以及制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由于需求决定供给,每个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是根据它所面对的市场需求来决定的。由此,一个国家主流收入阶层的代表性需求决定了该国的生产和贸易结构,培育了该国相应产业的竞争力,进而形成该国在该产业上的比较优势。这时,它所面对的两个国家如果存在重叠需求,就会形成相类似的供给,进而产生潜在的国际贸易。具体来说,就是一国的代表性需求形成足够大的规模,就能够孕育和培育国内的相关产业,使其竞争力不断增强,最终成为该国的比较优势产业,一旦存在来自国外的需求,其产品就会出口到需求偏好相似的国家,该产业就会从国内贸易延伸扩展为国际贸易。该国的非代表性需求由于需求不足,难以培育出有足够竞争力的产业,该产业最终可能沦为该国的比较劣势产业,成为该国的潜在进口产业。由此可见,两国贸易的可能性也取决于两国需求偏好的重叠程度。
5.产品异质性理论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在分析国际贸易时,都假定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存在着许多卖家和买家,各家的产品是同质的,因此,没有哪一家能影响市场价格,只能被动地接受。但综观当前国际贸易的现实,不难发现,为了与千差万别的消费需求相适应,产品的种类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甚至可以说,大多数产品都是同类不同质的,如德国的大众汽车和日本的丰田汽车、我国的海尔空调和日本的松下空调,等等。虽然它们同属于汽车和空调类,但在性能、造型、品牌等方面却不能完全相互替代。兰卡斯特(Lancaster)将这种产品的差异性分成三类:水平差异、垂直差异和技术差异。水平差异主要指产品品牌、外形、地理分布、交易条件、广告宣传和售后服务等因素形成的差别。垂直差异主要指产品质量因素形成的差别。技术差异主要指产品的核心特征经技术调整后所形成的差别,包括产品原有部分核心特征的变化和新增的某些附加特征。
生产差异化产品往往会与规模经济构成矛盾。兰卡斯特等通过构建产品异质性理论模型解决了这一矛盾。模型中包含两个重要假定:一是所有市场都是垄断竞争市场,市场上的产品具有异质性,消费者对不同产品存在均等需求;二是每一种产品的生产都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生产异质产品的企业都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对于存在水平差异的产品,模型的结论是,在产品存在水平差异并存在规模经济的情况下,即使是资源禀赋完全相同的两个国家之间也有可能产生贸易,并且这种贸易会增进两国的福利。对于存在垂直差异的产品,模型的结论是,人均收入较高、资本要素相对充裕的国家出口质量较高的产品,而人均收入较低、资本要素相对稀缺的国家进口质量较高的产品。
综上所述,产品异质性理论从需求的角度揭示了比较利益新的动因,协调了差异化产品与规模经济两者间的矛盾,实现了原先相悖的两个目标之间的统一。
6.启示
20世纪50年代以来形成的国际贸易新理论,在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了对比较利益动因的解释。技术变动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引入了技术要素和规模经济等生产要素,丰富了对比较利益动因的解释。要素变动理论则指出要素禀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可以通过人为方式加以改变,进而导致比较优势和比较利益的动态变化。需求理论摆脱了以往只从供给角度分析比较利益动因的束缚,开辟了从需求角度进行研究的新视角。产品异质性理论则关注到产品同类不同质的特性以及相应垄断优势的形成,使得产品异质性成为继价格差异之外的另一种比较优势和比较利益动因。可见,新贸易理论强调比较优势具有动态性,可以后天创造,规模经济、技术进步以及有效的制度安排对于一个国家比较利益的增进都是非常重要的。虽然与古典贸易理论强调自然资源禀赋对国家及产业间贸易的影响不同,新贸易理论对产业内贸易的解释弥补了国际贸易理论的缺陷,但在分析中多侧重宏观层面的理论探讨,忽视了微观层面的行业乃至企业具体行为的研究。事实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比较优势的创造需要依靠不同行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干中学”、规模经济等具体经济活动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实现比较优势的创造、完成比较利益增进的主体是具体的行业企业,因此,只有将行业企业的行为纳入到比较利益增进的分析框架中,才能很好地弥补国际贸易主流理论研究的不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