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现有研究对贸易壁垒和制度激励的评述与应用

现有研究对贸易壁垒和制度激励的评述与应用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③贸易壁垒在对比较利益增进产生不利影响的同时,也可能对出口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现有研究为成功应对贸易壁垒提供了借鉴。③制度激励的核心是法律激励,现有研究成果注重法律激励理论体系的构建,缺乏对中国语境下法律激励实践的深入考察。现有研究未能从国家、社会和企业等不同层面构筑适合本土环境的制度安排,且多局限于事后分析与判断,缺乏有效的事前预防和控制措施,未能充分运用其正面效应、抑制其负面效应。

现有研究对贸易壁垒和制度激励的评述与应用

上述学者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实证检验、问卷调查、案例研究等多种方式,从比较利益的动态性、比较利益增进的影响因素、比较利益增进战略等不同视角对比较利益增进等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比较利益具有动态性,随着比较优势的变化,基于比较优势而获取的比较利益也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②比较优势是影响比较利益增进的重要因素,由于现实中,市场是由供求两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对比较优势不能只从供给角度进行分析,因需求不同而产生的差异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在促进比较利益增进中的重要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③贸易壁垒在对比较利益增进产生不利影响的同时,也可能对出口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现有研究为成功应对贸易壁垒提供了借鉴。④对于比较利益增进路径的选择存在两种观点:一种主张大力发展以竞争优势为特征的产业内贸易,另一种主张根据比较优势选择发展战略。后一种观点虽然有东亚和我国经济改革的经验支持,但“比较利益陷阱”的提出却告诫人们要动态地看待比较优势理论。⑤制度作为非市场因素也是影响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原因,应当将不同的制度安排作为分析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⑥相关文献主要从合约执行和产权保护两个维度,分析了制度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这种影响基于制度质量的高低或者彼此制度差距的不同,为国际贸易的开展提供了一种外在的约束,成为一国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⑦当下中国在各方面制度建设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法律激励问题,聚焦于具体实践操作的法律激励机制设计等问题备受研究者关注。

这些研究成果角度各异,观点纷纭,对本书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由于经济背景、动机等方面的原因,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①忽视了对比较利益来源的系统研究,现有文献分别从劳动生产率、要素禀赋、规模经济、消费偏好、制度供给等不同角度展开,相对比较独立,缺乏将上述因素综合纳入比较利益研究框架的系统研究。②宏观层面的理论分析和微观层面的实证研究相互脱节,没有将比较利益理论研究的丰硕成果与具体行业亟待解决的比较利益增进问题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缺乏具有理论深度的行业比较利益增进研究,进而影响到行业比较利益增进的战略高度。③制度激励的核心是法律激励,现有研究成果注重法律激励理论体系的构建,缺乏对中国语境下法律激励实践的深入考察。④对贸易措施的潜在影响估计不够,影响了应对策略的有效性。贸易壁垒的影响从技术上看似乎很微小,却能够产生放大效应。现有研究未能从国家、社会和企业等不同层面构筑适合本土环境的制度安排,且多局限于事后分析与判断,缺乏有效的事前预防和控制措施,未能充分运用其正面效应、抑制其负面效应。⑤忽视了对我国饮料比较利益的研究。尽管国外关于比较利益的研究比较丰富,国内的研究成果却逊色得多,具体到行业层面,仅涉及汽车服装茶叶等部分领域。我国的饮料行业发展迅速,其贸易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然而迄今为止国内的相关研究却非常匮乏,研究内容多停留在贸易竞争力的分析上,很少有研究深入到比较利益的层面,从需求等角度分析饮料比较利益的文献数量更少。基于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本书试图把比较利益的增进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大背景有机结合,利用我国饮料贸易有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揭示比较利益增进的机理,用产业发展理论拓展和解读我国饮料比较利益增进的路径。

【注释】

[1]谢作诗、崔万田:“关于比较利益论的再思考”,载《经济评论》2002年第2期。

[2]张二震: “国际贸易的发展利益及其实现机制”,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3]陈同仇、薛荣久主编:《国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3~34页。

[4]张明志:“国际外包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影响的机理分析”,载《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第1期。

[5]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6]Prebish R.,“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atin America and Its Principal Problems”,Economic Bulletin for Latin America,7(1962),pp.1-22;Singer H.W.,“The Distribution of Gains between Investing and Borrowing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40(1950),pp.473-478.

[7]Singer H.W.,“Beyond Terms of Trade: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11(1999),pp.911-916.

[8]Stephen R.,“Dynamic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the Welfare Effects of Trade”,Oxford Economic Papers,51(1961),pp.15-39.

[9]张小蒂、李晓钟:“略论‘比较利益陷阱’”,载《商业研究》2001年第12期。

[10]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载《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11]林毅夫、李周: “战略抉择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成败的透视”,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2年第1期。

[12]谢飞:“贸易条件、技术进步与发展战略选择”,载《财贸研究》2003年第6期。

[13]任燮康、胡东波:《国际贸易利益新论》,冶金工业出版社1997年版,第7~68页。

[14]谢作诗、崔万田:“关于比较利益论的再思考”,载《经济评论》2002年第2期。

[15]陈同仇、薛荣久主编:《国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3页。

[16]祝宝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比较利益的动态转换”,载《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7期。

[17][美]彼得·林德特:《国际经济学》,范国鹰、陈生军、陈捷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8~113页。

[18]祝宝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比较利益的动态转换”,载《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7期。

[19]郭克莎:“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载《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第5期。

[20]4Hicks J.R.,“An Inaugural Lecture”,Oxford Economic Papers,5(1953),pp.117-135.

[21]Balassa B.,“The Changing Pattern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Manufactured Goods”,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61(1979),pp.259-266.

[22]杨小凯、张永生:“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载《经济学(季刊)》2001年第1期。

[23]陈利霞、王长义:“比较优势的动态性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的维护”,载《商业研究》2005年第3期。

[24]王学武:“里昂惕夫反论的人力资本解释对我国出口产业结构的意义”,载《中国发展》2003年第1期。

[25]李辉文:“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性质——兼评‘比较优势陷阱’”,载《经济评论》2004年第1期。

[26]杨帆:“比较优势的动态性与中国加入WTO的政策导向”,载《管理世界》2001年第6期。

[27]Dornbusch R.,Fischer S.,Samuelson P.A.,“Comparative Advantage,Trade,and Payments in a Ri⁃cardian Model with a Continuum of Good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1977),pp.823-839.

[28]Davis D.R.,Weinstein D.E.,“An Account of Global Factor Trad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1(2001),pp.1423-1453.

[29]Krugman P.,A“Technology Gap”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London:Palgrave Macmillan,1985.

[30]Posner M.V..“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echnical Change”,Oxford Economic Papers,13(1961),pp.323-341.

[31]Vernon R.,“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80(1966),pp.190-207.

[32]Vernon R.,“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80(1966),pp.190-207.

[33]Grossman G.M.,Helpman E.,“Trade,Innovation and Growth”,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0(1990),pp.86-91.

[34]廖国民、王永钦:“论比较优势与自生能力的关系”,载《经济研究》2003年第9期。

[35]Grossman G.M.&Helpman E.,Technology and Trade,Woodrow Wilson School—Public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Papers 175,1994.

[36]Findlay R.,Grubert H.,“Factor Intensities,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the Terms of Trade”,Oxford Economic Papers,11(1959),pp.111-121.

[37]Grossman G.M.,Helpman E.,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y,Cambridge,MA:MIT Press,1991.

[38]Arrow K.J.,“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38(1962),pp.155-173.

[39]Grossman G.M.&Helpman E.,Technology and Trade,Woodrow Wilson School-Public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Papers 175,1994.

[40]Krugman P.R.,“Is Free Trade Passe”,The Journal of Perspectives,Autumn(1987),pp.131-144.

[41]Posner M.V.,“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echnical change”,Oxford Economic Papers,13(1961),pp.323-341.

[42]Young A.,“Learning by Doing and the Dynamic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Trad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05(1991),pp.369-405.

[43]Vanek,“The Factor Proportion Theory:The N-factor Case”,Kykles,21(1968),pp.749-756.

[44]Morrow P.M.,East Is East and West Is West a Ricardian-Heckscher-Ohlin Model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University of Michigan:No.575,Working Papers from Research Seminar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8.

[45]尤少忠:“关于‘里昂惕夫反论’的诠释与答案”,载《国际贸易问题》1984年第3期。

[46]Rybczynski T.M.,“Factor Endowment and Relative Commodity Prices”,Econamica,22(1955),pp.336-341.

[47]胡代光、高鸿业主编:《现代西方经济学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46页。

[48]金碚主编:《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第54~55页。

[49]Dixit A.K.,Stiglitz J.E.,“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6(1977),pp.297-308.

[50]Krugman P.R.,“Scale Economies,Product Differentiation,and the Patterns of Trad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2(1980),pp.950-959.

[51]Tybout J.R.,“Internal Return to Scale as a Sourc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The Evidenc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1993),pp.440-443.

[52][美]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黄胜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1页。

[53][美]彼得·林德特:《国际经济学》,范国鹰、陈生军、陈捷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6页。

[54]Prebish R.,“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atin America and Its Principal Problems”,Economic Bulletin for Latin America,7(1962),pp.1-22;Singer H.W.,“The Distribution of Gains between Investing and Borrowing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40(1950),pp.473-48;Bhagwati J.,“Immiserizing Growth:A Geometrical Not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5(1958),pp.201-205.

[55]张小蒂、李晓钟:“略论‘比较利益陷阱’”,载《商业研究》2001年第12期;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载《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揭筱纹、任勤:“从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载《财经科学》1999年第4期;王佃凯:“比较优势陷阱与中国贸易战略选择”,载《经济评论》2002年第2期;李恒:“国家利益与国际贸易理论的重构——西方贸易理论与马克思贸易理论的比较研究”,载《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第9期。

[56]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载《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57]林毅夫:“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学科发展”,载《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58]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0~200页。

[59]林毅夫、李周: “战略抉择是经济发展的关键——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成败的透视”,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2年第1期。

[60]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载《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61]李正发:“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兼评‘比较利益陷阱’说”,载《湖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62]陈雪梅、郭熙保:“贸易条件恶化论述评”,载《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7期。

[63]Gypher J.M,,Dietz J.L.,“Static and Dynamic Comparative Advantage:A Multi-period Analysis with Declining Terms of Trade”,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32(1998),pp.305-314.

[64]江小涓:“出口商品结构与外贸体制选择”,载《管理世界》1991年第3期。

[65]高谦、何蓉:“跳出比较利益的‘理论陷阱’”,载《甘肃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66]陈利霞、王长义:“比较优势的动态性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的维护”,载《商业研究》2005年第3期。

[67]Jayasuriya,R.T.,“Economic Assessment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Land Degradation in Agricul⁃ture:Application to the Sri Lanka Tea Sector”,Agricultural Systems,78(2003),pp.405-423.

[68]李琼、阮建云:“氟对茶叶品质成分代谢的影响”,载《茶叶科学》2009年第3期。

[69]李玉梅:“土地生产率与中国茶叶出口关系的国际比较”,载《农业技术经济》2010年第8期。

[70]刘芳、郑兰兰、王浩:“油茶产业发展中农民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载《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71]田涛:《我国茶叶产业比较优势状况及发展对策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72]李晓钟、张小蒂:“我国茶叶贸易基于标准化生产增进比较利益的分析”,载《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第3期。

[73]李旋:《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的影响分析》,暨南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74]陈冀: “七万我国茶厂为何不抵一家立顿”,载http://news.xinhuanet.com/,最后访问日期:2008年12月18日。

[75]金兴华:“我国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优势分析”,载《茶叶》2003年第4期。

[76]游修龄:“文化咖啡文化面面观”,载《饮食文化研究》2005年第3期。(www.daowen.com)

[77]许咏梅、苏祝成:“中国茶叶在日本市场的价格竞争力研究”,载《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第5期。

[78]郝志龙、谢芬等:“浅析加工标准化对茶叶竞争力的影响”,载《茶叶科学技术》2007年第4期。

[79]钱峰燕:《茶叶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研究——以浙江为例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浙江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80]李官浩等:“关于浓缩苹果汁的发展与前景”,载《食品科技》2008年第6期;张军林:“加强浓缩苹果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促进陕西浓缩苹果汁出口之对策”,载《中国果菜》2008年第5期。

[81]霍尚一、林坚:“中国苹果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82]颜伟:《中国水果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83]霍尚一、林坚:“中国苹果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颜伟:《中国水果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84]霍尚一、林坚:“中国苹果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吕玉花、王亚峰:“提升河南省苹果汁出口竞争力对策的研究”,载《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秦泰:《中国苹果汁国际竞争力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85]邹冬梅:“海南省可可生产的现状、问题与建议”,载《广西热带农业》2003年第1期;赵溪竹等:“世界可可生产贸易现状”,载《热带农业科学》2012年第9期;蔡东宏:“世界可可生产、贸易与消费”,载《云南热作科技》1999年第3期。

[86]余诗庆、杜传来:“我国可可粉的应用和生产现状、问题分析与对策”,载《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87]郭卫平:“中国可可市场发展前景研究”,载《中国食品添加剂》2008年第S1期。

[88]李文伟:“云南咖啡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提升对策”,载《热带农业科技》2009年第4期。

[89]王莉:“我国咖啡生产及贸易发展状况”,载《中国热带农业》2009年第2期。

[90]孙娟、熊惠波:“世界咖啡产销情况及中国咖啡产业发展分析”,载《世界农业》2010年第2期。

[91][美]D.P.约翰逊:《社会学理论》,南开大学社会学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521~522页。

[92]彭和平:《制度学概论》,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5年版,第33页。

[93][美]杰克·普拉诺等:《政治学分析辞典》,胡杰译,张宝训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77页。

[94][英]麦考密克、 [澳大利亚]魏因贝格尔: 《制度法论》,周叶谦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0页。

[95][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于树生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87页。

[96][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刘守英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3页。

[97][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刘守英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3页。

[98][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99][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刘守英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1页。

[100][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5页。

[101]North D.C.,Thomas R.P.,The Rise of the Western World:A New Economic Histor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3.

[102]侯为民:《技术进步、制度变革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30页。

[103]Chor D.,Unpacking Source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A Quantitative Approach,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2008.

[104]Aghion P.,Howitt P.,“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Econometrica,60(1992),pp.323-351.

[105]Krugman P.R.,“Is Free Trade Passe”,The Journal of Perspectives,Autumn(1987),pp.131-144.

[106][美]保罗·克鲁格曼:《流行的国际主义》,张兆杰等译,张兆杰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0页。

[107]胡伟:“中国发展的‘比较优势’何在——超越纯经济视点的分析”,载《战略与管理》1995年第5期。

[108]任烈:“大国力量的消长与国际贸易政策走势的历史考察”,载《经济研究》1996年第11期。

[109]Anderson J.E.&D.Marcouiller,“Insecurity and the Pattern of Trade: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84(2002),pp.342-352.

[110]Dollar A.Kraay,“Institutions,Trade and Growth”,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50(2003),pp.133-162.

[111]Anderson J.E.&L.Young,“Trade and Contract Enforcement”,Analysis and Policy,5(2006),pp.1-36.

[112]Araujo L.G.Mion&E.Ornelas,Institutions and Export Dynamics,National Bank of Belgium Working Paper Research,No.220,2012.

[113]Aeberhardt R.,I.Buono&H.Fadinger,Learning,Incomplete Contracts and Export Dynamics: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French Firms,Bank of Italy,Economic Research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rea:Economic Working Papers,No.883,2012.

[114]De Groot H.,Linders G.M.,Rietveld U.,et al.,“The Institutional Determinants of Bilateral Trade Patterns”,Kyklos,57(2004),pp.143-157.

[115]Rose A.K.,“One Money,One Market:The Effect of Common Currencies on Trade”,Economic Poli⁃cy,15(2000),pp.7-46.

[116]De Groot H.,Linders G.M.,Rietveld U.,et al,“The Institutional Determinants of Bilateral Trade Patterns”,Kyklos,57(2004),pp.143-157.

[117]潘镇:“制度质量、制度距离与双边贸易”,载《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7期。

[118]Antras P.,“Incomplete Contracts and the Product Cycl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5(2005),pp.1054-1073.

[119]Segura-Cayuela R.,Inefficient Policies,Inefficient Institutions and Trade,Banco de Espana Research Paper,No.wp-0633,2006.

[120]Anderson J.E.,“Does Trade Foster Contract Enforcement”,Economic Theory,41(2009),pp.105-130.

[121]Do Quy-Toan&A.Levchenko,Trade,Inequality,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stitutions,Mimeo,IMF,2007.

[122]史晋川:《法律经济学趣谈》,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4年版,第10~11页。

[123]Levchenko A.A.,“Institutional Qualit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74(2007),pp.791-819.

[124]丰霏:“当代中国法律激励的实践样态”,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15年第5期。

[125]丰霏:“当代中国法律激励的实践样态”,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15年第5期。

[126]倪正茂:《激励法学探析》,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版,第35页。

[127]丰霏:“从立法技术到治理理念——中国语境下法律激励理论的转向”,载《法商研究》2015年第3期。

[128]胡元聪:“我国法律激励的类型化分析”,载《法商研究》2013年第4期。

[129]丰霏:“从立法技术到治理理念——中国语境下法律激励理论的转向”,载《法商研究》2015年第3期。

[130]强世功:“‘法治中国’的道路选择——从法律帝国到多元主义法治共和国”,载《文化纵横》2014年第4期。

[131]夏黑讯:“激励性法律规范契约化特性及其社会管控模式”,载《新疆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

[132]丰霏:“从立法技术到治理理念——中国语境下法律激励理论的转向”,载《法商研究》2015年第3期。

[133]丰霏:“从立法技术到治理理念——中国语境下法律激励理论的转向”,载《法商研究》2015年第3期。

[134]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66页。

[135]崔卓兰、杜一平:“行政评价制度之法律激励功能研究”,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136]丰霏、王霞:“论见义勇为的奖金激励条款”,载《当代法学》2010年第3期。

[137]孙少勤、邱斌、唐保庆:“法制建设强度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动力新源泉研究”,载《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7期。

[138]Otsuki T.,Wilson J.S.,and Sewadeh M.,“What Price Precaution?European Harmonization of Afla⁃toxin Regulations and African Groundnut Exports”,European Review of Agriculture Economics,28(2001),pp.263-284.

[139]Maskus K.E.,Otsuki T.and Wilson J.S.,The Cost of Compliance with Product Standards for Firm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n Econometric Study,Th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Series No.3590,2005.

[140]Chen C.,Yang Jun and Findlay C.C.,“Measuring the Effect of Food Safety Standards on China's Ag⁃ricultural Exports”,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144(2008),pp.83-106.

[141]Maskus K.E.,and Wilson J.S.and Tsunehiro O.,Quantifying the Impact of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A Framework for Analysis,Th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Series 2512,2000.

[142]Poppe,S.W.,Greenfield V.,Crane K.and Malik R.,Measuring Economic Effects of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on U.S.Exporters,DRR-3083-5-NIST,Planning Report 04-3 of R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4.

[143]Maskus K.E.,and Wilson J.S.and Tsunehiro O.,Quantifying the Impact of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A Framework for Analysis,Th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Series 2512,2000.

[144]Moenius J.,“The Good,the Bad and the Ambiguous:Standards and Trade”,in.Agricultural Products,Working Paper of University of Redland,2006.

[145]Moenius J.,Information versus Product Adaptation:The Role of Standards in Trade,Working paper o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9.

[146]Chevassus-Lozza E.,MajkoviD.,Persillet D.,Unguru M.,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in the Euro⁃pean Union:Importance for the New EU Members.An Assessment for Agricultural and Food Products,International Congress No.24621,2005.

[147]Maskus K.E.,Otsuki T.and Wilson J.S.,The Cost of Compliance with Product Standards for Firm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n Econometric Study,Th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Series No.3590,2005.

[148]Chen M.X.,Otsuki T.,and Wilson J.S.,Do Standards Matter for Export Success,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3809,2006.

[149]Anne-Célia D.,Lionel F.and Mondhe M.,“The Impact of Regulations on Agricultural Trade:Evi⁃dence from SPS and TBT Agreements”,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8,90(2):336-350.

[150]Chen M.X.,Otsuki T.,and Wilson J.S.,Do Standards Matter for Export Success,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3809,2006.

[151]Moenius J.,“Information versus Product Adaptation:The Role of Standards in Trade”,Working Paper o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9.

[152]Anne-Célia D.,Lionel F.and Mondhe M.,“The Impact of Regulations on Agricultural Trade:Evi⁃dence from SPS and TBT Agreements”,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90(2008),p.336-350;Henson S.and Loader R.,Impact of 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Measures on Developing Countries,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Agriculture and the New Trade Agenda in the WTO Negotiations,1999.

[153]Jongwanich J.,“The Impact of Food Safety Standards on Processed Food Export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Food Policy,34(2009),pp.447-457.

[154]Maskus K.E.,and Wilson J.S.and Tsunehiro O.,Quantifying the Impact of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A Framework for Analysis,The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Series 2512,20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