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研究比较利益分配与增进问题

研究比较利益分配与增进问题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比较利益的分配问题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学者们纷纷发现,完全依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发展中国家从贸易中获取的利益往往小于发达国家,甚至会落入“比较利益陷阱”。[55]基于国家间比较利益分配的不均,如何制定比较利益增进战略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比较利益增进战略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一国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上。

研究比较利益分配与增进问题

作为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比较利益的分配问题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传统自由贸易理论认为,各国均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利,但是新贸易理论则认为,一国并非总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利,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可能获利,在不满足这些条件的情况下,则可能出现亏损。随着“贸易条件恶化论”和“贫困化增长”概念的提出,[54]基于比较优势的比较利益问题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学者们纷纷发现,完全依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发展中国家从贸易中获取的利益往往小于发达国家,甚至会落入“比较利益陷阱”。[55]

基于国家间比较利益分配的不均,如何制定比较利益增进战略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比较利益增进战略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一国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上。对此,国内学者的观点主要分成两种:一种观点以洪银兴为代表,主张改善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大力发展以竞争优势为特征的产业内贸易;另一种观点以林毅夫等为代表,主张借鉴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成功经验,实行基于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洪银兴在《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一文中,提出了“比较利益陷阱”的概念,并指出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上,面对发达国家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以及各种壁垒的阻碍,发展中国家并不具有竞争优势,相反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总是处于不利的地位。[56]林毅夫等学者却认为,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是比较优势的结果,这说明根据比较优势选择贸易发展战略可以获得较大的利益。发展中国家如果按比较优势发展贸易,产业剩余大,积累率高,要素禀赋结构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会逐渐缩小,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也会收敛。反之,发展中国家如果不按比较优势发展产业,就会缺乏市场竞争力,获利能力不高,资本积累、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总体水平的提升也就慢。[57]我国过去二十多年贸易和经济的增长就是得益于劳动密集型的、以比较优势为导向的发展战略的采用。[58]因此,他们得出结论,最适合我国的贸易发展战略应当是基于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我国应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资本的积累,在资本变得相对丰裕、比较优势转移到资本密集型产品后,再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59](www.daowen.com)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进一步深化了比较利益增进战略的研究。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的提出,是建立在国际贸易理论基石——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的,是对东亚和我国经济改革经验的理论抽象,其意义无疑是重大的。但是“比较利益陷阱”的提出却提醒我们,按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可能逐渐恶化,贸易利益可能逐渐减少,最终形成贫困化增长。[60]有学者评论说,掉进“比较利益陷阱”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静止地、僵化地看待比较优势理论,认识不到比较优势的动态性。[61]陈雪梅等认为,国际贸易带来的动态利益,有可能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获利大大超出国际贸易条件下降所造成的损失。[62]可见,比较利益增进战略的关键在于动态利益的获取。赛弗(Gypher)和迪茨(Dietz)比较了比较优势的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扶持制造业的发展,实现比较优势由静态向动态的转化。[63]江小涓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数据,从静态的角度考察,发现商品出口额与其劳动密集程度和出口商品比重基本上不相关;但从动态的角度考察,却发现商品出口增长速度与劳动密集度、基期出口额和出口商品比重呈负相关,即资本技术相对密集、基期出口额较少、出口占行业总产量比重较小的商品出口增长速度较快。[64]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静态比较优势只能强化低级的产业结构,动态比较优势却能带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如果仅以静态比较优势理论作为制定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就会掉入产业结构停滞和低级化、长期经济利益丧失的陷阱。[65]陈利霞和谢飞等学者进一步提出基于比较优势的动态战略,主张既要充分利用本国的现实要素优势以获取贸易利益,又要注重新要素的培养和要素的转换,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维护和扩大贸易利益。[6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