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协同优化

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协同优化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员工的创新和创造能力是一种特殊的、非常重要的资源,企业应针对其在知识开发和管理过程中的特殊性,实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基于知识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其核心应该从对人的行为的刚性管理、过程管理转变为柔性管理、目标管理,更强调对员工创新能力的全方位激励。要始终把在知识创新中培育和凝聚知识员工,培养和造就创新团队作为创新型企业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

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协同优化

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知识管理是相适应的,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解决如何激发员工学习和利用知识技术与经验的热情、如何开展员工知识与技术培训等,以促进企业的知识化(包括生产过程的知识化、劳动者的知识化、管理的知识化和生产产品的知识化)。员工的创新和创造能力是一种特殊的、非常重要的资源,企业应针对其在知识开发和管理过程中的特殊性,实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

传统企业通常认为人是一种生产要素,和原材料、机器设备一样,都需要企业付出一定成本,并没有特殊区别。在这里,物质资源起主要作用,劳动力处于从属地位,企业注重的只是人员的投入、使用和控制,其管理的形式是“控制人”。这就决定了传统企业人事管理是以物为中心,人处于从属地位。首先,在管理内容上,企业的人事管理主要是对事的管理。作为企业的职能部门,人事部门主要工作有:制订人事规章制度、人员培训计划、设计绩效考核和工资制度等;人员档案管理包括人员的进出、晋级、离退休等;人员的录用、调配、工资福利等具体工作。其次,在管理方式上主要采用制度控制和物质激励。作为一个权力型部门,企业的人事部门更多的是将企业员工看成是一种管理对象,偏重于对员工的监督控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官僚式的组织结构。第三,在管理策略上,传统的人事管理从事的是操作层面的、事务性的工作,只执行上级人事调配命令和例行记载等,不参与高层决策,按领导意图办事,对企业的战略思考缺乏把握。

从知识管理的视角看,在创新型企业中,人力不再是一种成本,而是一种资本,是可以带来企业价值增值的资本。因此,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克服“只管理、不开发”的短视行为,以创新型人才为核心,以创造性劳动为主导的人力资本的投入是首要的。应基于知识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其核心应该从对人的行为的刚性管理、过程管理转变为柔性管理、目标管理,更强调对员工创新能力的全方位激励。创新型人才只有在匹配的环境下才能更好地成长,创造更大的价值。要始终把在知识创新中培育和凝聚知识员工,培养和造就创新团队作为创新型企业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www.daowen.com)

创新型企业的知识员工富有朝气,追求变革,重视参与,愿意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崇尚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知识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同时,知识员工在价值观、思维方式、情感表达和心理需求方面表现为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创新型企业必须建立起一套符合知识员工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机制,使知识员工个人的知识和聪明才智能够及时转化为企业的知识资源,实现知识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创新型企业基于知识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力资源的获取管理,即以企业价值为中心,摸清企业内知识员工的分布和结构情况,注重对善于管理、掌握高技能和新技术的人才的获取,特别是个性鲜明的独创性人才,这应充分体现在员工招聘和人才引进上。二是人力资源的培训管理,即了解企业的知识需求与员工的知识差距,为知识员工提供一系列与员工业务或未来发展相关的培训,并为员工制订岗位培训计划,提供与工作岗位挂钩的学习条件,使知识员工在工作的同时不断补充、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技能,与企业共进步、同发展。特别要注重在知识创新实践中培养人才,达到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目标。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快速育人的方式,可以依托网络技术,采用新媒体技术等建设“专家网络”和“专家地图”,开展在线知识培训与面授知识培训,知识传授途径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如BAE系统公司建立的全球虚拟大学(VU)为员工提供了350个在线课程,通过桌面电脑进行专业技能和工厂技能的培训,并利用管理工具对员工使用VU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大大提升员工对知识的吸纳和活用能力,满足企业快速发展和人才快速成长的需求。三是人力资源的忠诚度管理,即通过对知识员工增加报酬,提升荣誉,充分授权,以及实行弹性工作制,改善工作平台和生活环境等,在精神、文化层面给予人文关怀,为知识员工提供成长的机会和施展才能的平台。比如根据知识员工不同的知识特长,搭建工程技术技术管理、项目管理、企业管理、市场经营和职业技能等各种知识员工晋升平台。并与报酬直接挂钩,使知识员工对企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成就感、责任感和信任感,减少知识员工特别是关键岗位知识员工的流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