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初,吴长江毅然放弃“铁饭碗”南下广东,刚开始在台资和港资照明企业打了一年工。1993年12月,吴长江离开打工的企业,用手中的一万多元钱,又找了6个股东凑了10万元创办了一家灯具公司。这家公司做到一定规模时被一个香港老板控股,吴长江负责公司的生产、技术开发,市场则由香港老板负责,产品主要是给国外厂家贴牌生产,然后销往欧洲。
虽然贴牌生产的订单很稳定,不过吴长江并不满足这种受制于人的“简单劳动”。这期间,他建议香港老板自创品牌做内地市场,图谋长远发展。不过对方并不感兴趣:内地灯具市场混乱无序,倒不如守着一亩三分地过安稳日子!提议无果,“道不同”的吴长江孤身一人毅然离去。一个月后,吴长江成立了雷士照明。
成立之初的雷士照明是如此的渺小:厂房是租的,人员是新的,账上的钱“连开条生产线都不够”。不过在这样的“临时状态”下,吴长江在开业典礼上还是热情洋溢地描绘了一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雷士要“创世界品牌,做行业第一”!
凭什么信心爆棚?吴长江认为有三大理由:第一,中国市场正高速崛起,而且开发粗浅,连GE、欧司朗都在大举挺进,潜力巨大;第二,自己给国外品牌做过多年配套,深通品质控制术,以欧洲品质打中国市场,优势明显;第三,同行企业大多目光短浅,大多数人赚今日钱不顾明日事,大乱必有大治,这正是诞生品牌的最佳时机。
刚出道就要“做行业第一”,谈何容易?到底该如何做呢?吴长江想来想去,自己跑到市场上蹲点49天后,终于找到了突破口。(www.daowen.com)
长期以来,市场分为主流和次主流两种。主流市场就是那种市场上最普遍、销量最大、最容易看到的那些产品。次主流就是那些相对高端的、有些另类和个性的产品。如果雷士照明选择主流,则落入最俗套的做法,需要跟国内的数千家企业“平起平坐”,将自己变成了几千家小企业中的一员,在此方面,雷士照明毫无优势;如果从次主流入手,则要选择做高端产品,避开大众产品。照明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再尖端的技术也不会高到哪里去,只不过很多人认为做次主流难以上量,因此放弃了。事实上,如果要做品牌,从做次主流着手完全是有必要的。思索再三,吴长江选择了后者,小企业选择了甚至连大企业都不敢想的大战略。
决定了产品方向之后,吴长江毅然决然地砍掉了一批已经成型的主流产品,转而主攻颇具技术含量的商业照明,并将工程招标作为突破口。1999年,雷士照明的销售额达到了3000万元;2000年销售额翻番,达到了7000万元。不过这时的雷士却还没赚到钱,“不是不想,而是没有,赚来的钱全都扔在市场上。”吴长江说道。
企业做到这个份上,有点儿冰火两重天的感觉。一方面市场的名声越来越响,另一方面却是越做越穷,以至于2000年一个小小的质量事故就差点将其“打翻在地”。当时,一批已经卖出的价值200多万元的产品发生了质量问题。虽然雷士资金已经非常紧张,但是吴长江还是对全部问题产品采取了召回措施,并在员工面前全部销毁。这一年的春节,吴长江向朋友借了5万元钱回家过年,其中的3万元还给了原料供应商。
诚信是一个企业的立足之本,雷士虽然损失了200多万元,但却让经销商和消费者对其“刮目相看”,也让“雷士照明”成为了照明行业的一块金字招牌,为雷士赢得了极高的市场声誉,在业内良好的品牌形象让吴长江聚拢了一批牢靠的供应商和经销商。2008年,雷士产值突破40亿元,“雷士”商标也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授予“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正式成为照明行业领袖品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