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统网”的成功尽管有多种因素,但是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客户需求的理解和把握,这是创业型企业最关键的一个要素。可以说,从挖掘客户的需求入手,是市场营销的根本所在,因为市场营销的根本目的就是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给客户创造独特的价值。从这个案例中不难看出,发起人敏锐的嗅觉使他看到了一个商机,那就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找个吃饭的地方却这么难”。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饭馆不仅仅是“改善伙食”的地方,还是社交、会友、聚会、庆祝的理想场所,这是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一种特色,中国人对吃的热衷程度远比发达国家高得多。因此在我看来,中国最具创新意识的行业就是中餐业,其经营创新的意识、层出不穷的创新产品、不断优化的创新服务远比其他行业领先很多。一方面,在中餐领域我们是绝对的世界第一;另一方面,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充分竞争的市场,没有任何政策保护,发展的比较健康。所以,经常出国的人在国外待久了,最想念的就是中餐,回到国内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大吃一顿,让自己过把瘾。
看到了商机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创业要成功,需要两方面的条件:一方面要有梦想,有创业的动力和激情;另一方面就是要有逻辑,能找到成功的必然性。所以我说:“梦想+逻辑=成功”。绝大多数创业者之所以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不是梦想出了问题,而是逻辑出了问题。我从事管理培训十多年,目睹了中国培训市场的演变。直到今天,在中国收费最高、学员参与热情最高的是成功学的培训,很多成功学“大师”一天收入就是几百万。因为那些渴望成功的人为了成功愿意花几千元去听一天的课,而这样的人在中国非常多,每一次都是成千上万人参与,尤其是那些没有学历、没有专长的人。但是,成功学的培训只解决了创业成功一半的问题,那就是给自己一个梦想。通过培训每个人都深知:只要相信自己,只要坚持下去,只要足够努力,自己就一定能成功!所以,培训的热烈场面是任何管理培训都无法比拟的,学员们的创业激情被充分调动出来,但是如何把这种激情转化为具体的实践就成了一大挑战。所以,除了那些教授成功学的大师之外,真正的成功者没有一个是参加过成功学训练的人,这多少有些讽刺意味。
在创业的初始阶段,人们难免会有动摇,会拿不准,这是正常的现象。不过在事业上遇到挑战和困惑时,应当征求谁的意见,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大问题,尽管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很简单,绝大多数人都是征求周围人的意见,尤其是父母、朋友、同学。可是如果这些人不是经商的高手,不是成功的企业家,不是成功的职业经理人,征求他们的意见往往是找错人了。我每次考虑换工作的时候,从来不征求家人和周围人的意见,而是去找在事业上比我更成功的企业家和经理人,让他们帮忙出谋划策。因为在事业上他们是我参照的榜样,他们是比我更明白的人,所以遇到难题应该去找明白人、找行业专家、找咨询顾问,而不是找周围的人。对于创业者来说,所从事的事业往往是普通人从未听说过的项目,甚至是很难理解的项目,这时候一定要懂得面对新生事物,真理往往在少数人那里,因为大多数人还无法理解并接受新生事物。所谓新生事物必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正所谓风险与回报成正比。如果某个想法大多数人都觉得可行的话,那就不是什么机会了,而是公认的事实,这种情况下去创业,就没有什么先行者优势了,竞争自然会非常激烈。
“到不穿鞋的地方去卖鞋”,这是20多年前我参加销售培训时曾经做过的一个案例,某个地方的人都不穿鞋,就意味着存在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白地,意味着有巨大的商机。有需求就要满足需求,没有需求可以创造需求!这是饭统网的成功理念之一。可以说,寻找市场空白地,是实施蓝海战略的基础。凡是有蓝海思维的人,一定不去跟别人抢生意,而是创造新的机会、新的市场。不过,实施蓝海战略一定要了解现有解决方案的优点和不足,从中找到差异化价值定位。实际上,市场需求分成很多个层次,最简单的就是客户讲出来的需求,他告诉你需要什么,希望企业去满足这个需求;第二个层次就是客户有需求,但是不愿意讲出来或者不能讲出来。由于各种原因,客户只能暗示企业去满足,或者旁敲侧击,或者兜圈子,如果企业不能理解客户的这种需求,自然也会丢掉订单;第三个层次是客户自己没有意识到的需求,需要通过启发才能产生,比如有一本书是谈养生的,作者以一位专家的身份建议人们去喝果汁,结果很多人看了之后就去买榨汁机了,自己制作果汁喝。这种需求就是通过“卖思想”激发出来的需求,给客户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告诉客户这样做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因为是针对客户的深层次问题,必须进行深度沟通,简单的广告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也是直销企业通常采用的顾问式销售方法,所以很容易打动客户。另外,创业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当然成功之后的喜悦是常人难以体验的),创业者一定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再好的创意也需要市场的检验、时间的检验、客户的检验。所以要创业就需要有执著的心态,需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强性格。记得很多年前有一个高考作文题,看图谈感想,讲的就是某个人在一个地方打井,挖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水,就换一个地方挖,又挖了一段时间,还是不出水,就又换了一个地方再挖,可是只要他在刚才任何一个挖过的地方再坚持挖下去,就有水了。这是很多创业者容易陷入的误区,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断尝试新东西,不断转换频道,结果经验和知识无法积累,最后的结局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一个好听好记的名字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好听好记的名字朗朗上口,便于进入客户的长期记忆,可以减少沟通的成本,提高沟通的效率。如果是能令人产生联想的名字就更好了。在这方面“饭统网”把大俗和大雅相结合,可以说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因为“饭桶”过去一直是一个贬义的概念,而现代人喜欢吃,把自己说成是“饭桶”已经是把它的含义升华了,是一种自嘲的说法,是一种生活的情趣。而把寻找吃饭的地方统一到“饭统网”上来更是妙不可言。
做企业一定是营销先行,而做营销就应该从市场调研开始。不管做什么行业、什么领域,是工业品还是快速消费品,一定要深入到目标客户那里做市场调研。因为所有的创新都是为了解决客户的难题,都是要给客户创造独到的价值,所以必须认真听取客户的意见,这样才能实现双赢。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我在给企业做咨询时,就经常要求市场营销人员去“扫马路”,挨家挨户地走访目标客户,摸清一个城市的商业格局、店铺位置、经营特色等,继而绘制出“作战地图”。(www.daowen.com)
对于饭统网来说,有两个关键的节点需要打通,一头是消费者,另一头是餐厅,而且必须让餐厅先加入进来,消费者才能跟着进来。他们设计了两个齿轮的机器,互相牵引,互相带动。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打造企业的生态系统”,很多企业之所以没有取得巨大的成功,往往不是产品不好,而是生态系统出了问题。当然这个问题背后的核心是利益分配,有些人喜欢自己独吞利益,所以生意越做越小,越做越难。而另外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则信奉“有钱大家赚”,结果就吸引来无数的社会资源,共同把饼做大,哪怕自己所占的比例很小,但是如果整个大饼扩大了100倍,再小的比例也比自己单干要好。这个原则对于各种网站来说尤为重要,必须从生态系统的高度去设计商业模式,因为再好的网站,如果没有浏览量,自然会死掉,而要有浏览量,就必须有好的内容和上游产品,两者才能形成互动。随着浏览量的增加,更多好的内容和上游产品就会进来,一个平台就打造出来了。而好的内容和上游产品进来了,浏览量就会上去,从而形成正反馈机制。为了引爆流行,最省力的方法就是四两拨千斤,这里涉及一个非常重要的营销理论,那就是保龄球的“一号瓶效应”。在市场上有很多有影响力的客户,这些客户具有示范效应,要么是舆论领袖,要么是行业龙头,或者是别人参照的榜样,一旦找到了“一号瓶”,并把“一号瓶”变成示范点(样板工程),就可以实现以点带面,全面突破。所以,对于创业型的企业来说,必须找到各行各业的一号瓶,从一号瓶切入,一旦拿下了一号瓶,就可以把它作为样板去推广、去影响他人。可以说只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没有出现问题,其他人就不再观望,很快就会跟进,这是正常的消费心理。对于创业型的企业来说,除了一号瓶理论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营销理论,那就是如何“引爆流行”,把一些松散的、个体的行为上升到集体的、有组织、有系统的行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病毒式营销”,像传染病一样迅速扩散。当然,要引爆流行,必须具备一些条件,像龙卷风一样聚集能量,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爆发了。
另外,创业型企业一定要了解消费者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就拿吃饭来说吧,有5个层次:第一层是吃饱(满足基本需求);第二层是吃好(大鱼大肉过瘾);第三层是吃的有特色(与众不同,图个新鲜);第四层是吃的有品位(彰显个性和生活情趣);第五层是吃的健康(从养生的高度享受美食,健康搭配)。现在的主流市场处于第三层和第四层之间,所以这一类企业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继续火下去,不过十年八年以后也许就会往第五层发展。所以,其他行业也有类似的发展与演变趋势,新加入者最好能够抢占未来的制高点,只不过时间节点要选好,不能太超前,否则就成了探路者和牺牲品。
创业型企业在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之后,就从创业期转到了成长期。在这个阶段,企业的工作重点是建模式,把在一个城市(一个行业或地区)取得成功的经验总结归纳出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形成一套可以复制的经营管理体系和运行逻辑,这样企业就能从“偶然成功”转到“必然成功”的轨道上来。因为复制的速度快,风险小,质量好,成本低。而且普通人可以按照标准化的流程和成熟的体系接受培训,然后去执行各种“规定动作”,很容易考评和监督,从而减少人为因素和“自选动作”导致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少交学费,使企业从“摸着石头过河”上升到理论指导实践,按照验证过的思路和方法去扩张,迅速形成连锁企业的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